SL/T 666-2024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技术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技术导则》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况
- 标准编号:SL/T 666-2024,替代SL 666-2014。
-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日,实施日期:2025年3月3日。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
- 核心目标: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核心,强化转移避险措施,提升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修订内容
- 新增章节:
- 第3章“术语和定义”,明确“山洪风险隐患”“叫应机制”等关键概念。
- 附录B、C、D,提供县、乡、村三级预案的参考目录。
- 调整内容:
- 细化县、乡、村三级预案的编制侧重点,村级强调“到户到人”和“一张图”。
- 新增企事业单位、施工营地、旅游景区等主体的防御责任机制。
- 优化预警指标分级(准备转移、立即转移),支持动态调整。
三、核心章节内容
1. 一般规定(第4章)
- 编制依据:防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
- 编制原则:
- 以人为本,以避为要;
- 专群结合,强化责任制和部门协同;
- 实战导向,突出简洁性和可操作性。
- 预案内容:
- 县级、乡级需包含总则、基本情况、责任体系等;
- 村级需明确危险区、转移路线、包保责任人等信息,并附“一张图”。
- 修订要求:每年汛前更新,灾后及时检视修订。
2. 基本情况(第5章)
-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小流域分布等。
- 社会经济:危险区人口、重要基础设施(学校、医院、景区等)。
- 灾害概况:历史灾害案例、成因及防治体系现状(工程/非工程措施)。
- 危险区与风险隐患:
- 明确危险区范围、防洪能力、责任人;
- 村级需列出特殊人群(老弱病残幼)详细信息。
3. 责任制体系(第6章)
- 县级:政府主导,部门分工(监测、预警、救援等),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
- 乡级:落实责任人,明确自主转移决策权限,建立上下游信息共享。
- 村级:包保到户,动态更新责任人,覆盖外来人员(游客、施工人员)。
- 企事业单位:纳入属地管理,明确预警接收和转移责任。
4. 监测预警(第7章)
- 监测体系:
- 县级:自动站点分布、测雨雷达、信息共享;
- 乡/村级:简易站点维护及责任人。
- 预警流程:
- 分级预警(准备转移/立即转移),关联危险区与监测站点;
- 强调“叫应机制”,确保预警全覆盖,包括“三断”场景应对措施。
5. 响应行动(第8章)
- 预防行动:责任人到岗、关停景区、预置救援力量、夜间转移避险。
- 风险排查:汛前全面排查,汛期加密巡查频次。
- 转移避险:
- 村级需明确转移对象、路线、安置点及包保责任人;
- 特殊人群提前转移,动态调整避险路线(避开漫水桥、地质灾害点)。
- 抢险救援:制定救援路线图,避免二次风险,优先保障通信和电力。
6. 保障措施(第9章)
- 汛前检查:责任落实、危险区划定、设备运行、物资储备。
- 宣传培训:
- 责任人培训:熟悉职责、预警流程;
- 公众教育:明白卡发放、警示牌设置。
- 演练要求:
- 县级:多部门联动演练;
- 乡/村级:模拟“三断”场景,强化转移实操。
7. 附表附图(第10章及附录)
- 主要表格:
- 历史灾害统计表(表A.1);
- 危险区基本情况表(表A.2,村级需细化到户);
- 监测站点与预警对象关联表(表A.4)。
- 附图要求:
- 县级:1:10000比例,标注水系、危险区、基础设施;
- 村级:1:1000比例,明确转移路线、风险隐患点。
四、实施与管理
- 审批权限:县级预案由县政府审批,乡/村级由上级政府确定。
- 附则:明确奖励与追责机制,解释权归水利部,自然村组等可参照村级编制预案。
五、核心创新点
- 层级分明:区分县、乡、村三级预案内容,村级突出“一张图”和到户管理。
- 动态预警:支持基于前期降雨的指标调整,提升预警精准性。
- 特殊场景应对:针对“三断”、夜间转移等设计应急措施。
- 责任全覆盖:将企事业单位、景区等纳入防御体系,强化属地管理。
六、总结
该导则系统规范了山洪防御预案的编制流程,强化责任落实和实战能力,通过细化监测预警、转移避险等环节,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