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NAME 100-2025 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测试验证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测试验证要求》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T/CSNAME 100-2025《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测试验证要求》是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规定了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的测试项目、测试条件、通用要求、特殊要求和测试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辅助决策、视情维护的可信度测试。
二、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了三个核心术语:
- 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面向智能机舱机械设备,进行传感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报警输出、故障/失效诊断和状态评估、健康趋势预测等功能的系统。
- 辅助决策:为智能机舱机械设备操作、维护等提供实施措施与决策建议,或提供合理、有效的维修方案。
- 视情维护:按照技术状况作为维护时机的控制标准,为发现潜在故障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三、测试项目
标准将测试分为三个阶段,共17个主要测试项目:
1. 仿真测试阶段
- 数据系统的适应性测试
- 诊断模块功能测试
- 预测模块功能测试
- 辅助决策功能测试
- 数据库/数据仓库容量测试
2. 台架试验阶段
- 测量设备/传感器的耐用性、鲁棒性、精度和灵敏度测试
- 防护等级和电磁干扰屏蔽能力测试
- 动态特性测量系统的失真测试
- 无线传感器通讯网络测试
- 故障/失效探测能力测试
-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状态监测模块功能测试
- 采集模块的硬件功能自检测试
- 外部系统测试
- 通信系统测试
- 自学习能力测试
- 用户接口系统人机交互功能测试
3. 实船测试阶段
包含台架试验阶段的所有适用测试项目,并在真实船舶环境中进行验证。
四、测试条件
1. 仿真测试阶段条件
- 建立验证MCM&HAS仿真模型
- 构建虚拟仿真模型
- 数字化测试场景
2. 台架试验阶段条件
- 满足多通道、高采样率及实时同步采集功能
- 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功能
3. 实船测试阶段条件
- 基于测试硬件平台进行实际环境分析
- 通过DTU模块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五、通用要求
- 测试及验证内容应满足《智能船舶规范》、《船舶智能机舱检验指南》要求
- 测试案例及方案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
- 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 满足功能、接口及数据的测试要求
- 至少包括仿真测试阶段,以及台架试验或实船测试阶段之一
六、特殊要求
标准对17个测试项目提出了详细的技术指标要求,包括:
- 测量设备/传感器:耐用性(设计年限内稳定工作)、鲁棒性(漏警率和虚警率<30%)、防护等级(满足《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要求)
- 动态特性测量系统:无失真、频带宽度、可靠性(MTBF>10,000h)、操作性等
- 无线传感器通讯网络:传输成功率>99%
- 数据系统:数据传输率>100Mbps、错误率<1%、加密和认证安全措施
- 诊断模块:准确检测故障/失效并确定具体模式
- 预测模块:最大允许误差<5%、预测区间覆盖概率>95%
- 通信系统:延迟<100ms、可用性99.999%、误码率<10⁻⁶
- 辅助决策系统:正确率>90%、响应延迟<100ms
- 数据库系统:存储至少5年数据、查询响应时间<1s
七、测试方法
1. 测试流程
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测试流程图,包含四个主要步骤:
- 测试准备:明确测试项目、制定测试计划、完成准备工作
- 测试执行:模块独立性验证、冗余配置测试、标准符合性测试、故障注入测试、安全测试、重新测试
- 测试结果分析:数据偏差分析、功能满足性检查、流程合理性评估、覆盖性检查
-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包含概要描述、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异常跟踪、可行性建议等要素
2. 各阶段测试方法
(1) 仿真测试验证方法
- 建立仿真环境
- 模型精度校验
- 故障注入测试
- 场景模拟测试
- 参数敏感度分析
- 性能评估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自动化测试
- 统计分析
- 用户反馈
- 迭代验证
- 合规性测试
(2) 台架试验测试方法
- 台架构建
- 测试方案设计
- 功能试验验证
- 故障注入测试
(3) 实船测试方法
- 实船测试准备
- 测试团队组织
- 测试计划和流程设计
- 安全规程制定
- 实船试航
- 系统功能验证
- 故障注入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系统调整和优化
3. 型式认可和功能试验
标准详细列出了型式试验项目(表2)和功能试验项目(表3),包括外观检查、功能试验、船用环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并对每个试验项目提出了具体的结果要求。
八、附录
标准提供了测试总结报告模板,规范了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包括:
- 概要描述
- 测试结果
- 数据分析(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
- 异常跟踪
- 可行性建议
- 结论和建议
- 附录
九、标准特点
- 全面性:覆盖从仿真测试到实船测试的全生命周期验证
- 可操作性: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指标、流程和方法
- 技术先进性:包含自学习能力、预测算法等智能功能测试
- 安全性:强调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 标准化:测试报告模板规范了输出格式
该标准为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的开发、测试和验收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和运维效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