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NAME 099-2025 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测试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标准化学术委员会提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归口。起草单位包括中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多家机构,主要起草人包括孙东昊、张晓蕾等。文件旨在规范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简称“系统”)的测试工作,涉及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网络安全要求。适用范围明确为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涵盖系统的设计、开发、验证和实船应用阶段。文档还声明了可能涉及专利的内容,发布机构不承担专利识别责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定义
-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档引用了多个关键标准作为测试依据,包括:
- 中国船级社的《智能船舶规范》《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船用软件安全及可靠性评估指南》。
- 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UR E22(船用可编程电子系统)和UR E27(船载系统和设备的网络韧性)。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术语和定义:文档基于《智能船舶规范》界定了核心术语:
- 智能货物管理:利用传感器等设备自动采集货物/货舱及货物相关系统参数,结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货物状态监测、预警/报警、辅助决策和控制,并支持智能配载、自动装卸货和智能洗舱等功能。
- 智能货物管理系统:安装在船舶上实施上述管理的系统,负责货物操作的智能化处理。
3. 测试项目详解
测试项目分为仿真测试和实船测试两个阶段,具体内容以表1为核心(文档中表1详细列出了24项测试项目)。以下是关键点:
- 测试阶段划分:
- 仿真测试阶段: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实际条件,验证系统接口正确性、功能联动性和全场景覆盖。测试基于子系统(如参数监测、辅助决策、智能配载等)进行,环境需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如环境、工作、维护条件)。
- 实船测试阶段:在真实船舶环境中测试,评估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覆盖货物监测、预警、辅助决策等功能。仿真测试不能替代实船测试,后者需基于仿真结果验证准确性。
- 测试项目列表(基于表1):
- 通用功能测试(10项):包括防篡改功能检查(防止未授权修改)、通信故障报警检查(如数据丢失报警)、数据采集功能检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监测参数检查(记录设备信息、数据处理方法、时间等)、数据存储功能检查(标准格式记录、存储容量满足航程需求)、数据库备份功能检查、电源故障报警检查、电源切换功能检查(备用电源至少维持30分钟)、备用电源电量监测检查、显示功能测试(正确显示监测参数、预警、报警等信息)。
- 参数监测功能测试(1项):检查系统能否监测附录B中的基本参数(如货舱液位、压力、温度),并根据船舶需求增加参数。
- 辅助决策功能测试(3项):一般要求检查(异常情况提醒、报警和建议)、辅助决策场景检查(覆盖货舱液位变化、压力变化、可燃气体浓度等场景)、决策建议能力测试(要求决策完整、安全、可执行、可重复、合规)。
- 智能配载功能测试(3项):一般要求检查(优化配载方案和装卸货顺序)、制约因素检查(考虑货物种类、船舶稳性、装卸速率等20项因素)、装卸货操作模拟功能测试(模拟压载到满载或满载到压载的货物操作)。
- 自动装卸货功能测试(2项):一般要求检查(基于智能配载自动控制、生成文件)、自动化操作能力测试(包括货物装载、卸载、压载水操作)。
- 智能洗舱功能测试(4项):一般要求检查(制定洗舱计划、监测过程、评估结果)、洗舱计划制约因素检查(考虑货物性质、货舱结构、天气等)、洗舱过程监测功能测试(监测压力、温度、可燃气体等)、洗舱结果评估功能测试(自动判断洗舱质量、安全性和效率)。
- 网络安全检查(1项):仅适用于仿真测试阶段,实船测试不适用。
4. 测试条件要求
测试条件分为环境和文件两方面:
- 测试环境与条件:
- 出厂检验需提供仿真测试环境,实船验证需额外提供试验和实船环境。
- 仿真环境需模拟实际条件(如软硬件配置、测试数据库),完成模块和系统层面的测试。
- 实船环境需包括所有关联部件和设备,选择航线覆盖所有工况(如不同海况、港口条件),并准备仪器仪表和测试人员。
- 测试文件准备:
- 依据附录A清单审查文档,要求文档齐全、标识完整、内容完备、准确、一致、合规、可追踪。
- 审查内容包括软件质量计划、风险评估报告、系统操作手册等27项文档(详见附录A表A.1)。
5. 测试方法详解
测试方法采用结构化流程,包括策划、设计、执行、分析和总结:
- 测试流程:
- 测试策划:基于系统文档形成测试计划和说明文件。
- 测试设计:确定测试策略、搭建环境、设计测试用例、准备数据和工具。
- 测试执行:按计划执行测试,填写测试记录。
- 结果分析:分析实测结果与预期的偏差,评估功能符合性;对不满足项修改后重新测试。
- 测试总结:形成测试报告(结构包括测试信息、标准、环境、方法、内容、覆盖分析、缺陷统计等,示例见附录C)。
- 具体测试方法:
- 仿真测试方法:
- 流程:确定测试范围和目标→制定策略→建立仿真模型和测试环境(硬件为系统全部/部分设备,软件需全覆盖功能特性)→设计测试用例和数据→验证功能性能→分析结果并优化→迭代测试。
- 环境需求:硬件包括系统设备和试验平台,软件需支持数据注入和接口兼容性检查。
- 方案:分概念设计、原理样机、定型设计阶段,结合开发阶段设定目标、策略、用例和评价。
- 实船测试方法:
- 流程:测试准备(系统检查)→团队组织(船东、船厂、验船师等)→计划和流程设计→安全规程制定→实船试航(收集数据)→系统功能验证→故障注入(测试应急响应)→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调整优化。
- 环境需求:包括所有关联部件,选择航线覆盖运行工况。
- 方案:依据船舶检验机构批准的测试大纲执行。
- 通用检查项目方法:针对表1项目,具体方法如防篡改检查(验证程序修改保护措施)、通信故障报警检查(模拟通信中断)、数据存储检查(验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等。
- 仿真测试方法:
6. 网络安全要求
网络安全部分强调,对于建造合同日期为2024年7月1日及之后的新造船,系统的安全相关部分必须至少满足IACS UR E27规定的SLO(安全水平目标)要求。这包括系统在仿真测试阶段进行网络安全检查,但实船测试阶段不适用该检查。
7. 附录内容概要
文档包含三个附录,提供支持性信息:
- 附录A(资料性):应提交的文档汇总表(表A.1),列出27项文档,如软件质量计划、风险评估报告、系统操作手册、测试报告等,确保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 附录B(资料性):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基本参数表(表B.1),详细列出了38项参数类型(如环境参数、船舶参数、货物参数),并指定监测、预警、报警功能适用性(以“X”代表适用,“O”代表可选)。例如,参数包括货舱液位、压力、可燃气体浓度、货油泵状态等。
- 附录C(资料性):测试报告示例,提供结构化模板(如C.1引言、C.2测试概要、C.3测试内容、C.4覆盖分析、C.5缺陷分析、C.6结论与建议),包括表格示例(如测试信息表、测试标准表、缺陷列表),帮助用户编写实际测试报告。
总结
本文件全面规范了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的测试框架,从仿真到实船阶段,强调功能覆盖(如参数监测、辅助决策、智能配载)、环境条件、方法流程和网络安全。它提供了详细的可操作指南,通过附录支持实际应用,确保系统在安全、环保和效率方面达到标准。文档适用于船舶制造、检验和运维相关方,有助于提升油船货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