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CPA 0012-2025 中医养生保健(非医疗)抚触健康疗愈服务技术操作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团体标准 T/CPCPA 0012-2025《中医养生保健(非医疗)抚触健康疗愈服务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背景与目的
- 制定依据: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法规,规范中医非医疗抚触疗愈服务的行业标准。
- 技术定位:以中医经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核心,结合现代神经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形成非侵入性健康干预技术,强调“以手代针”的调理作用。
- 目标:推动中医特色技术标准化,提升健康服务业质量,适用于亚健康状态调理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2. 核心定义与原理
- 中医抚触健康疗愈服务:
- 技术基础:融合中医康复学、筋经学、推拿学及现代科学知识,通过揉、推、按等轻柔手法刺激体表经络穴位。
- 作用机理:
- 神经调节:通过表皮感受器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 微循环激活:改善组织代谢效率。
- 能量平衡:重建经络能量动态平衡。
- 优势:手法轻柔、适应症广、安全性高,适用于情绪紧张、慢性疲劳、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问题。
3. 操作规范流程
(1)施术前准备
- 环境要求:
- 温度24℃-26℃,湿度40%-60%,空间≥3m×2m×2.5m,隐私保护(单人单间或隔断)。
- 消毒措施:
- 用具用75%酒精擦拭,重复工具按GB/T 15981-2021消毒;施术者需按WS/T 313-2019规范洗手并佩戴口罩、手套。
- 受术者评估:了解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确认皮肤无破损,选择舒适体位(仰卧/俯卧/侧卧)。
(2)操作步骤
- 能量灌注准备:
- 巨灵掌手部能量灌注:通过观想能量球与手掌同步扩张,提升施术者能量感知。
- 引气归田:引导受术者丹田呼吸,重复3-9次以激活气血。
- 正式调理技术:
- 头部颅脑调理:按压百会、太阳穴等穴位,结合托举、画∞字等手法调节脑部气血。
- 脐部腹脑调理:按八卦九宫顺序揉腹,刺激肝胆区、带脉等,促进脏腑平衡。
- 体部皮脑调理:
- 背面:沿督脉、膀胱经抚触,结合脊柱∞字按压、臀部提拉等手法。
- 正面:从百会至脚趾的全身能量通道疏通,重点按压三阴交、极泉等穴位。
- 关节释放:针对肩、肘、膝等关节进行提拉、摇摆,缓解僵硬。
- 面部抗衰:轻柔提拉额头、下颌、眼周,结合能量灌注改善皱纹。
- 视觉疗愈:通过眼眶筋膜弹拨调节眼部气血。
- 操作要求:手法需“稳、准、慢、柔”,全程关注受术者反应,出现不适立即调整或停止。
4. 注意事项与禁忌
- 适用人群:
- 亚健康状态(失眠、疲劳、代谢紊乱等),但需排除禁忌症。
- 应急处理:
- 晕厥或过敏时停止操作,点按人中、涌泉等穴位,必要时送医。
- 禁忌症:
- 绝对禁忌:急性传染病、出血性疾病、骨折、严重心脑肝肾疾病。
- 特殊人群:醉酒、意识不清、未成年人等需有监护人陪同。
- 术后反应:可能出现嗜睡、口渴等瞑眩反应,属正常调整现象。
5. 服务性质与管理
- 非医疗属性:明确不替代医疗,若受术者误解可拒绝服务。
- 术后管理:需休息10-2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跟踪记录反应。
6. 参考文献与起草单位
- 主要参考:《中医药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等。
- 起草单位:弘大传承中医药科技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涵盖中医、康复等多领域专家。
总结
本标准系统规范了中医非医疗抚触技术的操作流程、科学原理及管理要求,强调安全性、个体化和标准化,为行业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明确其健康管理(非治疗)的定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