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4082—2025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oybean No-Tillage
2025-06-26发布
2025-07-26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4082—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阿荣旗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晓军、王丽君、高杰、胡戎朔、聂丽娜、赵育国、宋培玲、皇甫海燕、皇甫九茹、王玉杰、王艳、代旭、张连云、廉博、李洪波、南依诺、徐鑫、李金龙、刘建平、曹玉兰、罗方、刘思奇、邱源培、高丽丹、高玉秋、封慧戎、王利彬、詹孟。
DB15/T 4082—2025
1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免耕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选地、残茬要求、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南麓旱作豆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6部分:秸秆粉碎还田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38 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59 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垄型较好,垄宽为65 cm,前1~2年深松或深翻,前茬玉米并未使用对大豆有害的长效除草剂地块。
5 残茬要求
前茬作物收获留茬高度宜低于15 cm,残茬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覆盖量为0.3 kg/m2~0.6 kg/m2为宜,粉碎长度应小于30 cm,粉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90%。前茬秸秆处理未达标地块,应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在播种前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秸秆粉碎还田机按照GB/T 24675.6要求选择使用。
6 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
DB15/T 4082—2025
2
选用通过审定(引种备案)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宜机收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的要求。 种子处理
6.2.1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开晒种2 d~3 d。
6.2.2 拌种
选用大豆专用肥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应符合GB 15671的要求。
6.2.3 根瘤菌拌种
播种前12 h用根瘤菌剂拌种,根据使用说明确定用量。
7 播种 播种机械
选择双行免耕精量播种机,直接采取破茬、深松、施肥和播种。 播种温度
当5 cm耕层的温度稳定通过7 ℃时开始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至中旬。 播种要求
在前茬垄上播种2行,小行距14 cm,大行距51 cm,垄距65 cm,播种要求深度3 cm~4 cm、株距均匀,播后使用地轮及时对播行进行镇压保墒。
8 田间管理 施肥
8.1.1 基肥
选用大豆专用肥(N-P2O5-K2O:15-21-12)12 kg/667 m2~20 kg/667 m2做种肥。
8.1.2 追肥
大豆初花期使用尿素0.3 kg/667 m2+磷酸二氢钾0.15 kg/667 m2,兑水30 kg进行第一次叶面喷施;盛花期至结荚初期使用尿素0.15 kg/667 m2+磷酸二氢钾0.15 kg/667 m2,兑水30 kg进行第二次叶面喷施。肥料使用应满足NY/T 496的相关要求。 中耕
全生育期中耕2~3次。第一次在幼苗拱土超过70%以上至未见真叶前进行,深度25 cm~30 cm;第二次在2~3片复叶时进行,根据田间墒情适当调整分土板张开角度,起到培土灭草,做到不铲苗、不压苗、不伤苗,中耕深度22 cm~25 cm;有条件的在相邻两垄叶片未接触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
DB15/T 4082—2025
3
9 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
9.1.1 封闭灭草
播后苗前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宜选用50%乙草胺乳油100 mL/667 m2~150 mL/667 m2,兑水10 kg~15 kg喷施;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宜选用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60 g/667 m2~70 g/667 m2,兑水10 kg~15 kg喷施。
9.1.2 苗后灭草
宜选用35%松•喹•氟磺胺乳油100 mL/667 m2~150 mL/667 m2,兑水10 kg~15 kg茎叶喷施。 病虫害防治
9.2.1 菌核病
发病初期,可用400 g/L氟硅唑乳油3 mL/667 m2~5 mL/667 m2,兑水15 kg~20 kg喷雾防治。
9.2.2 根腐病
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100 g/667 m2~120 g/667 m2,兑水15 kg~20 kg田间喷施。
9.2.3 灰斑病
当大豆30%出现灰斑病时,在大豆花荚期宜选用40%多菌灵悬浮剂0.1 kg/667 m2或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1 kg/667 m2,兑水15 kg~20 kg进行喷雾防治。
9.2.4 大豆蚜虫
田间有5%~10%的植株卷叶或蚜株率达到50%,宜选用20%氰戊菊酯乳油10 mL/667 m2~25 mL/667 m2,兑水20 kg~30 kg喷雾防治。
9.2.5 大豆红蜘蛛
点片发生时,宜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 mL/667 m2+3%啶虫脒微乳剂15 mL/667 m2~20 mL/667 m2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 mL/667 m2+20%双甲脒乳油20 mL/667 m2,兑水18 kg~20 kg喷雾防治,每隔7 d~10 d喷一次,连喷两次至三次。
9.2.6 大豆食心虫
八月上旬,发现食心虫成虫集体飞行时,宜选用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6 mL/667 m2~24 mL/667 m2,兑水25 kg~30 kg喷雾防治。农药使用符合NY/T 1276及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病虫害防治原则及防治方法按NY/T 2159的要求。
10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95%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豆粒归圆,水分达到16%~18%时进行。机械收获质量应符合NY/T 738的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