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 1237-2025 空调器控温储粮技术规程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7阅读模式

LS/T 1237-2025 空调器控温储粮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65.020.01

CCS B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LS/T1237—2025

空调器控温储粮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emperaturecontrolofstoredgrain

byairconditioner

2025-06-09发布2025-12-09实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

公司。

本 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树成、刘长生、曹毅、高彬彬、郑颂、赵旭、刘国辉、薛渊、熊芳芳、王中一、裴勇、

李佳、王赫、林子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空调器控温储粮的基本要求、空调器配置与安装要求、操作与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的空调器控温储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7725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17790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GB/T26882(所有部分) 粮油储藏 粮情测控系统

GB/T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LS1207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调器控温储粮技术 temperaturecontrolofstoredgrainbyairconditioner

应用空调器制冷运行,将仓内空间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以下,进而抑制粮食温度升高,保持粮食品

质的一种控温储粮技术。

3.2

冷负荷 coolingload

制冷负荷

为使仓内温湿度维持在规定水平,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仓内排出的热量。

4 基本要求

4.1 仓房及配套设施

4.1.1 仓房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仓盖的传热系数应不大于0.5W/(m2·K),墙体的传热系数应不

大于0.7W/(m2·K)。控制窗户及其他孔洞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隔热性能。

4.1.2 空调器应符合GB/T7725的规定。

4.1.3 空调器电源及其他相关电气安全应符合GB17790和LS1207的规定,电源容量应能满足其下

所有空调器同时启动的电力负荷要求。

4.1.4 粮情检测系统应符合GB/T26882(所有部分)的有关规定。

4.1.5 仓房配套设施、设备应符合GB/T29890的有关规定。

4.2 粮食要求

4.2.1 入仓粮食水分、杂质含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质量要求,品质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宜存指

标要求。

4.2.2 虫粮等级为基本无虫粮。

4.3 操作人员

4.3.1 操作人员应具备粮食储藏基础知识和机电设备使用、养护的基本技能。

4.3.2 通过仔细阅读空调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人员应掌握其主要结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应能正

确处理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般问题。

5 空调器配置与安装要求

5.1 空调器布置要求

5.1.1 平房仓跨度大于18m 时,应在仓房双侧布置空调器;跨度不大于18m 时可单侧布置;特定类

型、功能的空调器,如果其冷风送达距离不小于平房仓跨度时,可单侧布置。单侧布置时宜布置于仓房

背阴面。

5.1.2 平房仓的空调器应安装在仓房墙壁上。当布置在仓房单侧时,相邻空调器室内机间距应不大于

20m,靠近山墙的室内机距离山墙应不大于10m。

5.1.3 浅圆仓和立筒仓的空调器室内机应均匀布置于仓壁上,相邻空调器室内机直线间距宜不大于

20m。

5.2 空调器配置数量

制冷量不大于7000W/台的空调器按照5.1的规定确定空调器配置数量,浅圆仓、立筒仓、跨度不

大于21m 平房仓的推荐配置空调器数量见表1。平房仓跨度大于21m 时,跨度每增加5m,推荐的空

调器数量比表1中推荐数量增加1台。制冷量大于7000W/台的空调器,在满足仓内空间温度均匀的

前提下,可减少配置数量,但不宜小于表1配置数量的50%。

表1 不同仓型不同规格仓房推荐配置空调器数量表

仓型仓房建筑尺寸推荐空调器数量/台

平房仓(跨度≤21m)

仓房长度>60m ≥7

40m<仓房长度≤60m ≥5

20m<仓房长度≤40m ≥3

仓房长度≤20m ≥1

表1 不同仓型不同规格仓房推荐配置空调器数量表(续)

仓型仓房建筑尺寸推荐空调器数量/台

浅圆仓、立筒仓

仓房直径≥40m ≥7

34m≤仓房直径<40m ≥6

28m≤仓房直径<34m ≥5

23m≤仓房直径<28m ≥4

12m<仓房直径<23m ≥2

仓房直径≤12m ≥1

5.3 空调器制冷量确定

5.3.1 仓房的冷负荷计算

仓房的冷负荷计算方法见附录A。

5.3.2 空调器总制冷量

空调器总制冷量应不小于仓房冷负荷的1.3倍。

5.3.3 单台空调器制冷量的确定

单台空调器制冷量应不小于空调器总制冷量除以空调器配置数量推荐值。

5.4 选购原则

5.4.1 满足单台空调器制冷量要求。

5.4.2 选择适合当地气温的空调器类型。如果室外机安装在仓顶,应选择适合高温气候的空调器

类型。

5.4.3 在满足5.4.1、5.4.2的前提下,选择空调器宜考虑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因素:

a) 分体、空冷式空调器;

b) 循环风量或送风量较大、冷风湿度较大或可调的空调器;

c) 具有防腐、防尘功能室内机,室内蒸发器宜采用铝片套铜管结构,外露部分宜用电泳等防腐蚀

工艺保护措施;

d) 可实现仓外或远程控制、可设定每天运行时间的空调器;

e) 不易燃、不易爆制冷剂;

f) 节能型空调器。

5.5 安装要求

5.5.1 空调器的安装和调试应由专业安装人员完成。

5.5.2 每个仓房的空调器都应配置仓外配电箱,箱内配置与空调器功率匹配的漏电保护器、空气开

关,并根据需要配置电表。仓内空调器电源线的敷设应符合LS1207的规定,电源线及电器配线的线径

应与空调器功率匹配。空调器的电源插座应安装在粉尘防爆箱内。

5.5.3 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下沿距离装粮线1.2m~1.6m,上沿距离仓顶不小于0.3m。室外机

安装宜优先选择阴凉位置,位于仓顶和阳面的室外机宜设置遮阳设施。室内机与室外机高度差在5m

以内,连接管长度在10m 以内。

5.5.4 空调器室内机排水管应连接紧密、安装固定和排水通畅,并且采取适当的防老化措施,长度应满

足排水到仓房散水坡。

5.5.5 排水管穿墙孔位置应低于室内机下沿,宜采用一次成型钻头向外倾斜开孔,内高外低。管、线应

采用穿墙管保护,并做好防雨、防漏水、防漏电措施。穿墙孔洞应采用防火泥等材料密封良好。

5.5.6 空调器室内机下方应设置防漏水槽和排水管,排水管应紧密连接,排水通畅。

5.5.7 空调器室内机四周应设置双道塑封槽等密封措施。

5.5.8 空调器安装及调试还应符合GB17790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 操作与管理

6.1 运行前的准备

6.1.1 检查粮情并进行粮情分析。

6.1.2 采用隔热材料封堵仓房门窗、轴流风机和通风口等孔洞。

6.1.3 清理空调器附近灰尘、杂物。撤除空调器室内机的防尘布罩,清理室内机、室外机内外灰尘。

6.1.4 试运行空调器,如有故障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6.2 运行模式

6.2.1 开启空调器,设定好温度和自动制冷运行模式,控制仓温及表层粮温的升高。如果室内机冷风

的送风角度可调,应水平送风。

6.2.2 为降低空调器运行能耗,宜综合考虑储粮质量、表层粮温和当地气温情况,合理确定控温目标。

空调器运行期间,应减少仓房门窗的开启次数和时间,减少仓内照明和其他用电设备的使用。

6.2.3 在能实现控温目标的前提下,宜安装空调器启停时间控制装置,选择夜间电价低、空调器制冷效

率高的时段制冷。

6.2.4 秋冬季节采用降温通风技术蓄冷,春季采用隔热技术保冷,缩短夏季空调器运行时间。

6.2.5 秋末冬初或夏季低温时期,当气温低于空调器设定温度时,宜优先选用轴流风机通风排热实现

控温目标。

6.2.6 空调器运行期间,如果粮温快速升高,上层粮食温度普遍高于25 ℃时,应暂停空调器控温作

业,改用谷物冷却机或移动式大功率风管送风式空调器,进行上行式冷却通风。

6.3 运行技术参数

6.3.1 春末夏初仓内空间温度高于粮食的控温目标时,开始进行空调器控温储粮,空调器温度宜设定

为20℃~23℃。综合环境温度、粮温、电耗、粮食水分含量、仓房隔热性能及粮面隔热压盖等因素,可

适当调整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但不宜低于18℃或高于25℃。

6.3.2 客观原因导致空调器停止运行,使仓内空间温度或粮堆表层温度超过控温目标8 ℃,再次开启

时应分阶段降温,降温幅度宜设定为4℃~5℃,在确定空间温度、湿度和表层粮温不再降低后,再进行

下一阶段降温。

6.4 作业管理

6.4.1 粮情检查

空调器运行期间,应按GB/T29890的规定,定期检查、分析粮情,检测粮食的温度、水分、害虫及仓

内空间温湿度;检查粮堆表层特别是粮面压盖物下、局部高温点、空调器出风口附近等部位是否结露。

按照GB/T5491的规定扦样,按照GB5009.3的规定检验粮食水分。在粮堆高温区、水分偏高区、通风

死角区、杂质聚集区等特殊部位,应适当增加检查点数量。

6.4.2 设备检查

定期检查空调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运行情况。检查室内机冷风温度及冷风风量,室内机是否漏

水,箱体外表面有无结露,室内机进、出风口是否被异物堵塞,滤网是否灰尘过多;检查室外冷凝水排出

情况、检查电耗情况等。空调器制冷性能明显下降时,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处理。

6.4.3 作业评估与记录

评估空调器控温储粮效果及能耗,评估方法见附录B。填写《空调器控温储粮作业记录卡》,记录卡

内容及格式见附录C。

6.5 安全要求

6.5.1 空调器应可靠接地。

6.5.2 空调器运行前应确保电源插头插牢,运行期间不应拔掉电源插头、损坏电线等不当操作。不应

使用非指定电线、接长软线或与其他设备共用电源插座。

6.5.3 定期检查空调器各部分的运行状况,如果发现停机、不制冷、制冷不足、烧焦味等异常情况,应立

即关闭电源,并进行检查维修。

6.5.4 其他应关闭电源的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因素:

a) 空调器运行期间停电;

b) 雷电天气;

c) 清扫仓房、清理空调器或其他可产生大量灰尘的作业前;

d) 熏蒸作业前;

e) 停止使用空调器后。

6.6 维护和保养

6.6.1 每年空调器运行前,应检查室内机进出风口、排水口是否有杂物堵塞,检查室内机的过滤网等部

位是否有灰尘及异物。如果异物或灰尘过多,应清理干净。室外机应定期清洗。

6.6.2 每年空调器运行前,应检查空调器各部件,如果存在损坏、严重腐蚀、老化等问题,应修复或更换。

6.6.3 磷化氢熏蒸作业前,对未采用防磷化氢气体腐蚀设计的室内机,应采取双槽双膜密封等有效措

施,确保室内机与熏蒸环境有效隔离。

6.6.4 每年空调器停止使用后,应将室内机内外的灰尘及异物清理干净,等机体内部干燥后,用防尘布

罩等将室内机密封。

6.6.5 空调器的维护和保养还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附 录 A

(资料性)

仓房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A.1 确定夏季仓房各部位的内外温差

A.1.1 仓房各传热部位的内外温差的计算方法,其中,与大气环境接触部位内外温差按公式(A.1)

计算:

Δt=tzp -tn …………………………(A.1)

式中:

Δt ———传热部位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tzp ———夏季空气调节仓外白天平均综合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n ———仓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与其他仓房或围护结构连接部位内外温差按公式(A.2)计算:

Δt=tLp -tn …………………………(A.2)

式中:

Δt ———传热部位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tLp ———计算仓房与其他仓房或围护结构连接部位的仓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n ———仓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1.2 确定仓内温度。仓内温度等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

A.1.3 计算仓房与大气环境接触部位的仓外综合温度。夏季空气调节仓外白天平均综合温度按公

式(A.3)计算:

tzp =0.8twp +0.2tmax +ρ×I/αw …………………………(A.3)

式中:

tzp ———夏季空气调节仓外白天平均综合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p ———当地近5年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可采用网上查询的当地近5年最热

月份剔除最高温度小于25℃日期后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tmax———当地近5年最热月份最高气温,单位为摄氏度(℃),可采用网上查询的当地的历史温度

数据;

ρ ———传热部位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无量纲,常见围护结构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见

表A.1;

I ———夏季传热部位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表A.2是我国不同纬

度地区在夏季空气调节设计用透明度等级条件下白天平均太阳辐射照度;

αw ———仓房外表面热交换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夏季αw 值见表A.3。

表A.1 常见围护结构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表

面层类型表面性质表面颜色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水泥屋面旧素灰色0.74

浅色油毡屋面不光滑,新浅黑色0.72

黑色油毡屋面不光滑,新深黑色0.86

6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表A.1 常见围护结构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表(续)

面层类型表面性质表面颜色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灰瓦屋面旧浅灰色0.52

水泥瓦屋面深灰色0.69

石棉水泥瓦屋面浅灰色0.75

白石子屋面粗糙灰白色0.62

绿豆砂保护屋面浅黑色0.65

红褐陶瓦屋面旧红褐色0.65~0.74

抛光铝反射体片浅色0.12

混凝土墙平滑深灰色0.73

混凝土砌块灰色0.65

硅酸盐砖墙不光滑灰白色0.50

硅酸盐砖墙不光滑黄灰色0.45~0.50

红砖墙旧红色0.70~0.78

水泥粉刷墙面光滑,新浅灰色0.56

白水泥粉刷墙面光滑,新白色0.48

水泥拉毛墙粗糙,旧米黄色0.65

石灰粉刷墙面光滑,新白色0.48

浅色涂料光亮浅黄、浅红色0.5

红涂料、油漆光平大红色0.74

棕色、绿色漆光亮中棕、中绿色0.79

注1:资料来源于GB50176—2016。

注2:其他类型、性质、颜色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参照表中性质相近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表A.2 仓房各表面白天平均太阳辐射照度

北纬纬度

大气透明度

等级

仓房表面太阳辐射照度/(W/m2)

南墙东南(西南)墙东(西)墙东北(西北)墙北墙水平仓顶

20° 4 116 222 303 275 192 609

25° 4 134 244 311 269 170 619

5 132 237 295 257 168 595

30°

3 163 277 338 276 162 656

4 166 265 317 260 160 623

5 169 257 301 250 160 599

6 171 244 280 236 159 562

表A.2 仓房各表面白天平均太阳辐射照度(续)

北纬纬度

大气透明度

等级

仓房表面太阳辐射照度/(W/m2)

南墙东南(西南)墙东(西)墙东北(西北)墙北墙水平仓顶

35°

3 201 299 342 264 153 656

4 200 284 320 250 152 622

5 202 275 305 241 154 599

40°

2 246 336 364 267 147 680

3 241 322 344 255 146 649

4 236 305 322 242 146 614

5 235 294 307 233 149 591

45°

2 289 361 365 256 141 668

3 281 344 345 246 142 637

4 275 325 323 233 142 602

50° 3 319 365 345 235 136 621

注1:北纬20°~50°之间其他纬度的太阳辐射照度,可根据相邻两个纬度同等级透明度对应的太阳辐射照度,采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得出,北纬20°~50°之外的太阳辐射照度,采用直线外延法计算得出。

注2:不同地区夏季空气调节设计用大气透明度等级见GB50019—2015。

A.1.4 测量或计算仓房与其他仓房或围护结构连接部位的仓外平均温度,采用最热月份晴天6∶00—

18∶00该部位外侧空气的实测温度的平均值。若连接仓房或围护结构内采用空调器控温方式,则连接

部位的仓外平均温度为连接仓房或围护结构内的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在无法实测情况下,采用近似计

算值,按公式(A.4)计算:

tLp =twp +5 …………………………(A.4)

式中:

tLp———计算仓房与其他仓房或围护结构连接部位的仓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p———当地近5年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可采用网上查询的当地近5年最热

月份剔除最高温度小于25℃日期后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A.2 计算仓房各传热部位的传热系数

根据粮仓上部空间部分对应的仓顶、四面仓墙、门、窗、轴流风机口等仓房结构的隔热性能,按照公

式(A.5)计算各部位的传热系数:

K =1/[1/αw +1/αn +1/(δ1/λ1 +δ2/λ2 + … +δn/λn)]………………(A.5)

式中:

K ———传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

αw ———外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夏季αw 值见表A.3;

αn ———内表面换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夏季αn 值见表A.3;

δn ———第n 层材料的厚度,单位为米(m);

λn ———第n 层材料的热导率,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常用仓房建筑材料、隔热材料

的热导率见表A.4。

表A.3 夏季仓房外表面、内表面换热系数值表

外表面换热系数αw

内表面换热系数αn

热流方向水平热流方向向下

19.0 8.7 5.9

注1:资料来源于GB50176—2016、GB/T20311—2021。

注2:表中数据适用于海拔≤3000m,表面平整的屋顶、墙面,也适用于有肋状突出物的屋顶、墙面,但突出物高

度/宽度≤0.3。其他条件下可参照。

表A.4 常用仓房建筑材料的热导率或传热系数表

材料名称干密度/(kg/m3) 热导率/[W/(m·K)] 传热系数/[W/(m2·K)]

普通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2500 1.74

碎石、卵石混凝土2300 1.51

2100 1.28

轻骨料混凝土

膨胀矿渣珠混凝土

2000 0.77

1800 0.63

1600 0.53

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

1700 1.00

1500 0.76

1300 0.56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1700 0.95

1500 0.70

1300 0.57

1100 0.44

轻混凝土加气混凝土

700 0.18

500 0.14

300 0.10

砂浆

水泥砂浆1800 0.93

石灰水泥砂浆1700 0.87

石灰砂浆1600 0.81

石灰石膏砂浆1500 0.76

无机保温砂浆600 0.18

400 0.14

砌体

灰砂砖砌体1900 1.10

硅酸盐砖砌体1800 0.87

炉渣砖砌体1700 0.81

9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表A.4 常用仓房建筑材料的热导率或传热系数表(续)

材料名称干密度/(kg/m3) 热导率/[W/(m·K)] 传热系数/[W/(m2·K)]

砌体

重砂浆砌筑黏土砖砌体1800 0.81

轻砂浆砌筑黏土砖砌体1700 0.76

重砂浆砌筑黏土空心砖

砌体1400 0.58

KP1黏土空心砖砌体1180 0.44

保温材料

矿棉板80~180 0.050

岩棉板60~160 0.041

胶合板600 0.17

纤维板1000 0.34

600 0.23

石膏板1050 0.33

麻刀150 0.07

水泥膨胀珍珠岩

800 0.26

600 0.21

400 0.16

水泥膨胀蛭石350 0.14

聚乙烯泡沫塑料100 0.047

聚氯乙烯硬泡沫塑料130 0.048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白板) 20 0.039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灰板) 20 0.033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带表皮) 35 0.030

聚氨酯泡沫塑料35 0.024

酚醛板(用于墙体) 60 0.034

发泡水泥150~300 0.070

泡沫石灰300 0.116

松散材料

锅炉渣1000 0.29

粉煤灰1000 0.23

高炉炉渣900 0.26

膨胀蛭石300 0.14

200 0.10

膨胀珍珠岩120 0.070

80 0.058

稻壳120 0.06

干草100 0.047

10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表A.4 常用仓房建筑材料的热导率或传热系数表(续)

材料名称干密度/(kg/m3) 热导率/[W/(m·K)] 传热系数/[W/(m2·K)]

防雨材料

沥青油毡、油毡纸600 0.17

石油沥青1400 0.27

1050 0.17

玻璃

平板玻璃2500 0.76

玻璃钢1800 0.52

中空玻璃

6mm 透明玻璃

+12mm 空气+

6mm 透明玻璃

仅玻璃部分2.8

带塑钢框整窗3.4

金属

钢7850 58.2

铝2700 203

不通风空气层

厚度0.025m、0.050m、

0.100m、0.300m 热流方向水平5.56

厚度0.025m 热流方向向下5.26

厚度0.050m 热流方向向下4.76

厚度0.100m 热流方向向下4.55

厚度0.300m 热流方向向下4.35

注:资料来源于GB50176—2016、GB/T20311—2021。

A.3 测量并计算仓房各传热部位的传热面积

墙壁的传热面积取装粮线上部加上装粮线下0.5m 的墙壁面积(简称上部墙壁墙面),不与其他仓

房连接的浅圆仓、立筒仓8个方位的墙壁传热面积分别为π/4圆心角对应的上部墙壁面积。与其他仓

房或围护结构连接部位的上部墙壁、仓顶面积单独测量和计算。

A.4 计算各传热部位形成的冷负荷

按照公式(A.6)计算:

Q =K ·F·Δt …………………………(A.6)

式中:

Q ———传热部位冷负荷,单位为瓦(W);

K ———传热部位的传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

F ———传热部位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Δt ———传热部位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A.5 计算仓房的冷负荷

按照公式(A.7)计算:

Qc=Qcd +Qcq +Qcc+ … …………………………(A.7)

11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式中:

Qc ———仓房的冷负荷,单位为瓦(W);

Qcd ———仓顶的冷负荷,单位为瓦(W);

Qcq ———上部仓墙的冷负荷,单位为瓦(W);

Qcc ———仓窗的冷负荷,单位为瓦(W)。

A.6 仓房冷负荷的概算方法

在无法采用仓房冷负荷计算方法时采用概算方法,见公式(A.8):

Qc=Q0·SLm …………………………(A.8)

式中:

Qc ———仓房的冷负荷,单位为瓦(W);

Q0 ———单位面积粮面冷负荷,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不同储粮生态区Q0 值见表A.5;

SLm———粮面上空间水平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表A.5 单位面积冷负荷概算表

中国储粮生态区单位面积粮面冷负荷概算值/(W/m2)

第一、二、三、四区18

第五、六区25

第七区27

注:中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见GB/T29890。

12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附 录 B

(资料性)

空调器控温储粮效果及能耗评估方法

B.1 空调器夏季控温储粮单位面积能耗评估方法

B.1.1 日平均单位面积能耗按公式(B.1)计算。

Ed =W/(SLm ×N ) …………………………(B.1)

式中:

Ed ———空调器夏季运行日平均单位面积能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天[(kW·h)/(m2·d)];

W ———计算仓所有空调器运行期间累计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SLm ———粮面上空间水平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N ———空调器实际运行总天数,单位为天(d)。

B.1.2 夏季单位面积总能耗按公式(B.2)计算。

Es=Ws/SLm …………………………(B.2)

式中:

Es ———空调器夏季运行单位面积总能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Ws ———计算仓所有空调器夏季累计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 ·h);

SLm———粮面上空间水平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B.1.3 空调器夏季准低温储粮单位面积能耗指标见表B.1。

表B.1 空调器夏季准低温储藏安全水分粮食单位面积能耗指标表

中国储粮生态区夏季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间指标

夏季日平均单位面积能耗指标

(kW·h)/(m2·d)

夏季单位面积总能耗指标

kW·h/m2

第一、二、三、四区≤4.5个月≤0.12 ≤16.6

第五、六区≤5.5个月≤0.15 ≤25.2

第七区≤6.5个月≤0.17 ≤33.8

B.2 测量仓内空间温度的方法及要求

B.2.1 测量仓内空间温度的方法

B.2.1.1 夏季中午时使用温度计测量粮面以上1m 高的空间温度,测量点数不少于5点,梅花布点,均

匀分布,且测点应距离空调器出风口5m 以上。

B.2.1.2 如果无粮面压盖物,在夏季中午使用温度计测量空调器出风口冷风正对粮面上5cm 处的空

气温度,每个空调器下测2点以上,测点间距1m。同时测量每个测点下1.0m 厚度粮食的最高温度。

如果有粮面压盖物,只检查冷风正对粮面压盖物上下是否结露。

B.2.2 仓内空间温度要求

粮面上1m 高空气温度差值≤4 ℃。空调器出风口冷风正对处上层粮食最高温度-该处粮面上

5cm 处的空气温度≤8℃。冷风正对粮面压盖物上下无结露。

B.3 测量上层粮食温度方法及要求

B.3.1 测量上层粮食温度方法:夏季人工用探子温度计检测粮食温度,测点数不少于5点,梅花布

点,均匀分布,深度为粮面下0.5m 范围内高温层处。当测温电缆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该高温层深度

时,其测温数据也可采用。

B.3.2 上层粮食最高温度要求:上层粮食最高温度≤(空调器设定温度+3℃)。

14

LS/T1237—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附 录 C

(资料性)

空调器控温储粮作业记录卡示例

空调器控温储粮作业记录卡示例见图C.1。

单位名称: 仓型仓号:

储粮品种重量t 等级

杂质% 水分% 入仓时间

空调器型号单台制冷量W 单台制冷功率W

单台循环风量m3/h 空调器数量台仓房规格m

粮堆尺寸m 空间高度m

仓顶结构仓顶厚度m

仓墙结构仓墙厚度m

仓窗结构及隔热方式仓窗尺寸及数量m

仓门结构及隔热方式仓门尺寸及数量m

轴流风机口尺寸及

数量

m

自然通风口尺寸

及数量

m 进人口尺寸m

个入粮口尺寸m

其他孔洞及隔热方式

日期

空调器设定

温度/℃

中午环境

温度/℃

仓内空

间温度

仓内空

间湿度

%

全仓平均

粮温/℃

上层0.5m 平均

粮温/℃

上层0.5m 最高

粮温/℃

空调器运行期间粮食

发热、结露情况及原因

空调器发生故障

及原因

全仓平均粮温变化℃ 上层0.5m 平均粮温变化℃ 夏季空调器运行天数

开机前粮食水分% 关机后粮食水分% 粮食水分变化%

夏季总耗电量kW·h 最高日耗电量kW·h

夏季单位面积总能耗kW·h/m2

单位面积日

平均能耗kW·h/(m2·d)

注:表中用于记录的表格不足时,可以按照本表格式增加附页。

记录人: 负责人: 年 月 日

图C.1 空调控温储粮作业记录卡示例

参 考 文 献

[1] GB/T20311—2021 建筑构件和建筑单元 热阻和传热系数 计算方法

[2] 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 GB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11日 15:59: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9821.html
图书

DB15/T 4082-2025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4082-2025 大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DB46/T 707-2025 榴莲栽培技术规程

DB46/T 707-2025 榴莲栽培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LS/T 1205-2025 粮食烘干机系统操作规程

LS/T 1205-2025 粮食烘干机系统操作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