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4075-2025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4075—2025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implified and efficient raising seedlings of rice in saline and alkaline soilin irrigation area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2025-06-26发布
2025-07-26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4075—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达拉特旗“达拉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伟、聂丽娜、傅晓杰、刘星、武志峰、周璇、张璐、哈布日喜勒、王伟妮、白晨阳、刘雪平、张静春、融晓萍、刘艳梅、郭旭、白志刚、邢俊、杨思敏、苗琦、翟晓宇、萨如拉、李清云、段慧、刘亚东、任永红、许茹、朝鲁。
DB15/T 4075—2025
1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 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轻简高效育秧技 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育秧过程中的育秧前准备、种子选择和处理、播种、秧苗管理、壮秧标准和起秧备栽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沿黄灌区盐碱地水稻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2674 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盘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育秧前准备 育秧大棚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地块作为固定育秧地建设育秧大棚,棚长50 m,棚宽10 m,功能结构应符合JB/T 10594要求。3月下旬耙耱整平土壤,覆3 cm~4 cm厚的细沙作为隔离层。 秧盘准备
选择毯状软盘育苗。每666.7 m2大田准备58 cm×28 cm×3 cm机插秧专用育秧秧盘25~30个。秧盘质量符合NY/T 2674的要求。 营养土制备
按照每1000盘3 m3~4 m3的数量准备营养土。选择疏松肥沃、无草籽、无盐碱,上年度未施用对水稻秧苗造成药害的除草剂的旱田土或河滩土,翻晒干燥后与草炭或腐熟有机肥按照体积1:3的比例混拌均匀,破碎过筛(孔径8 mm),每立方米营养土混拌壮秧剂8 kg。制备好的营养土用1%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5~6之间。有条件的优先选择水稻商品育秧土。
DB15/T 4075—2025
2
5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生育期在140 d~150 d,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审定或引种备案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要求。 种子处理
5.2.1 晒种
播种前5 d~7 d,选择晴天,在干燥场地将种子铺成3 cm~5 cm薄层,晾晒1 d~2 d,每天翻动3~4次。
5.2.2 药剂拌种
选择具有防恶苗病、抗低温、防粉种功能的种衣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后摊晒晾干,装袋备用。种子包衣符合GB/T 15671的规定。
6 播种 播种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 ℃~6 ℃时播种,一般在4月5日~4月20日。 播种量
每盘播种量120 g~130 g。 播种
选择可以连续完成秧盘输送、铺土、喷水、播种、覆土等过程的流水线育秧播种机,播种前调好播种量、底土铺放量、覆土量和洒水量。底土厚度2.0 cm~2.5 cm,覆土厚度0.3 cm~0.5 cm,洒水量以秧盘底土淋透、土面不积水为宜。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534的要求。 摆盘
摆盘前在苗床上铺设地膜,做到苗床全部覆盖,隔离盐碱。播种后秧盘立即转运至大棚内,紧凑排列在苗床上,一般在棚长方向摆放84盘,棚宽方向摆放31盘,棚长方向设置宽度0.5 m左右过道2条,棚宽方向设置宽度0.5 m左右过道1条。 遮盖无纺布
摆盘后统一遮盖无纺布,出苗立针达到90%时及时揭去。
7 秧苗管理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棚内温度控制在30 ℃~32 ℃,超过35 ℃及时通风降温。齐苗至1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 ℃~28 ℃,超过28 ℃及时通风降温;1叶1心至2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 ℃~25 ℃,
DB15/T 4075—2025
3
超过25 ℃及时通风降温;2叶1心至移栽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0 ℃,逐渐加大薄膜开口和开膜时间,使秧苗逐渐接近棚外温度,逐步做到昼揭夜盖,严防烧苗和受冻,夜间温度>12 ℃时昼夜通风。 水分管理
秧盘摆放后及时喷水,一次浇透。1叶1心前少浇水或不浇水,保持旱育秧状态。1叶1心后,保持秧盘土湿润不发白、秧苗挺拔;若早晨叶尖吐水少或无吐水现象,或中午新叶卷叶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一次性浇透。浇水时注意观察,如有积水及时扎透秧盘和地膜排水。 追肥
根据秧苗长势,在2叶1心期结合浇水每平方米秧田撒施壮秧剂80 g。 病害防治
秧苗1叶1心期,喷洒0.2%的硫酸溶液,并喷洒精甲霜灵或噁霉灵等杀菌剂防治立枯病,按照使用说明施用。 草害防治
秧苗2叶1心期,用氰氟草酯按照使用说明喷雾防治稗草。
8 壮秧标准
插秧秧苗要求秧龄在35 d~40 d范围内,长势整齐均匀、无病株、无杂草、苗高12 cm~18 cm,叶龄3叶1心~4叶1心,叶片直立、展开、不交叉、茎基部扁平,分蘖开始,不完全叶保持绿色,地上部百株干重2.0 g以上。
9 起秧备栽
达到壮秧标准时,起秧栽插。为便于卷取秧苗,应在移栽前1 d~2 d轻浇起苗水,以卷苗不散、加秧苗毯不堆为宜。起秧时先起盘再起秧,小心卷苗脱盘,减少秧苗茎折。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安排起秧时间,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避免运送过程中挤、压伤秧苗、秧块变形及折断秧苗。秧苗运至地头及时卸下平放,使其自然舒展,并适量喷水防止失水枯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