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64号-20-2024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试验安全控制措施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试验安全控制措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64号-20-2024)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安全等级Ⅰ、Ⅱ级的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
- 核心内容:规定试验点管理、运输、储存、材料处理及试验后检查的安全控制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核心标准:
- 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 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农业部2406号公告(实验室安全管理通用要求)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三、关键术语定义
-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用于动物生产或加工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 意外释放: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微生物材料进入环境或食物链。
- 转基因微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本身、动物组织、排泄物等含转基因成分的试验材料。
四、试验点管理
1. 试验条件
- 责任体系:
- 母体组织需建立安全责任制,设立安全小组,明确管理流程和岗位职责。
- 设施要求:
- 实验室需符合GB 19489及农业部2406号公告要求,涉及病原微生物的需满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动物试验点需具备:出入控制设施、24小时监控、专用操作工具、无害化处理设施等。
- 人员配备:
- 试验人员不少于3人,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2. 运行管理
- 标识与登记:
- 试验点需明确标识转基因微生物名称、安全等级等信息;动物需通过耳标、电子标签等进行可追溯标识。
- 操作规程:
- 制定感染、免疫、饲喂等试验的操作规程,防止转基因材料进入环境或食物链。
- 审查与培训:
- 试验前需通过单位审查,确保符合批复要求;人员需接受法规和操作培训。
- 应急预案:
- 建立意外释放应急预案,包括标记泄露地点、回收材料、销毁措施等。
- 档案管理:
- 保存试验协议、安全检查记录、销毁记录等档案。
五、材料运输
- 包装要求:
- 使用防水、防破损的封闭容器,分内(一次性)、外容器(需消毒)。
- 标识内容:
- 标注转基因微生物名称、生物危险标识、不可食用提醒等。
- 运输工具:
- 运输前后需清洗消毒,笼具需符合GB 14925标准。
- 记录保存:
- 详细记录运输方式、材料类型、数量、日期等信息。
六、材料储存
- 储存条件:
- 专库或专柜储存,需锁闭并专人管理。
- 标识与记录:
- 储存器具标注转基因微生物名称、负责人等信息;保存出入库记录。
七、材料处理
- 销毁要求:
- 试验后材料必须销毁,禁止进入食品或饲料链。
- 销毁方法:
- 焚烧、高压灭菌、高温煮沸、深埋等,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 记录保存:
- 包括销毁方式、操作人、监督人等记录。
八、试验结束后的检查
- 残留处理:
- 彻底清除试验点残留材料,按销毁规定处理。
- 场地消毒:
- 对栏舍、工具、环境进行消毒。
- 检查记录:
- 保存检查时间、方法、处理措施等记录。
九、其他要求
- 引用法规:
- 需遵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
- 责任监督:
- 各环节需指定责任人,定期检查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十、核心目标
通过全流程的设施控制、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试验的安全性,防止意外释放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