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880—2025
山洪灾害防御标识标牌技术指南
2025 - 06 - 23发布
2025 - 09 - 2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标识标牌分类和信息元素 ............................................................. 1
5 避险标识标牌 ....................................................................... 2
6 管理标识标牌 ....................................................................... 5
7 宣传标识标牌 ...................................................................... 10
8 标识标牌材料、安装及维护 .......................................................... 12
附录A(资料性) 标识标牌的安全标志 .................................................. 17
附录B(资料性) 标识标牌信息元素 .................................................... 18
附录C(资料性) 立地类标识标牌制作安装的材料规格 .................................... 20
参考文献 ............................................................................. 21
DB41/T 2880—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 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科技应用中心、栾川县水利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灿、卢玫珺、薛红勋、杨平、叶继业、梁军、唐学哲、李延峰、刘红臣、周彦平、马莹、张晓磊、杨力华、夏清华、宋海静、巫云飞、王亚琼、张恺璐、曾伟、宋鑫。
DB41/T 2880—2025
1
山洪灾害防御标识标牌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山洪灾害防御标识标牌分类、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山洪灾害防御的标识标牌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洪灾害危险区
经现场调查确定或经分析评价按不同洪水重现期划分所确定的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乡(镇)、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组)等居民区范围。
[来源:SL 767—2018,3.6]
3.2
标识标牌
用于表示山洪灾害避险、管理和宣传等信息的标志。
4 标识标牌分类和信息元素
4.1 标识标牌分类
4.1.1
标识标牌分为避险标识标牌、管理标识标牌、宣传标识标牌3类。
4.1.2
避险标识标牌分为以下5种:
——
危险区警示牌;
——
转移路线图示牌;
——
转移路线指示牌;
——
转移路线导向标志;
——
避险安置点标识牌。
4.1.3
管理标识标牌分为以下7种:
——
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
——
设备标识卡;
——
设备摆放栏;
——
设备操作说明卡;
——
历史最高洪水位标识;
——
预警水位标识;
——
明白卡。
DB41/T 2880—2025
2
4.1.4
宣传标识标牌分为以下2种:
——
宣传栏;
——
宣传牌。
4.2 标识标牌信息元素
4.2.1
标识标牌信息元素由图形符号、徽标、标题栏、辅助图案、落款栏、字体、颜色组成。
4.2.2
图形符号见附录A。
4.2.3
徽标、标题栏、辅助图案、落款栏、字体、颜色见附录B。
5 避险标识标牌
5.1 内容
5.1.1
危险区警示牌包含危险区名称、风险等级、危险区范围、转移安置点、转移负责人、联系电话、危险区二维码,见图1。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徽标直径75 mm;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宽25 mm,长265 mm;“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80 pt。二维码边长为80 mm,距离内框两边为36 mm。各框之间的距离均为18 mm。“危险区名称”等文字字号72 pt。
图
1 危险区警示牌
5.1.2
转移路线图示牌包含转移路线图、安置点名称、安置负责人、联系电话、危险区二维码,见 图2。
DB41/T 2880—2025
3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宽25 mm,长415 mm。徽标直径,二维码尺寸、位置,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安置点名称”等文字字号,同图1。
图
2 转移路线图示牌
5.1.3
转移路线指示牌包含转移方向、转移范围、安置点名称、转移负责人、联系电话,见图3;沿转移道路的醒目位置,连续喷涂转移路线导向标志,见图4。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转移范围”等文字字号,同图2。
图
3 转移路线指示牌
DB41/T 2880—2025
4
单位为毫米
a)向前、向上行进
b)向左行进 c)向右行进
d)向左上、左前行进 e)向右上、右前行进
图
4 转移路线导向标志
5.1.4
避险安置点标识牌包含安置点名称、安置范围、安置负责人、联系电话、危险区二维码,见 图5。
DB41/T 2880—2025
5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二维码尺寸、位置,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安置范围”等文字字号,同图2。
图
5 避险安置点标识牌
5.2 设置
避险标识标牌设置要点见表1。
表
1 避险标识标牌设置要点
类型
位置
数量
危险区警示牌
设置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危险点的醒目位置
每个山洪灾害危险区至少布设2个
转移路线图示牌
设置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危险点的醒目位置
每个山洪灾害危险区至少布设1个
转移路线指示牌
设置在山洪灾害危险区至避险安置点转移道路两侧的醒目位置
路线起止点、重要转折点各布设1个,路线中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
转移路线导向标志
喷涂在转移道路的醒目位置
避险安置点标识牌
设置在避险安置点的醒目位置
每处避险安置点至少布设1个
6 管理标识标牌
6.1 内容
6.1.1
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包含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工程布置图、建设时间、建设单位,见图6。
DB41/T 2880—2025
6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XX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 文字字号150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建设时间”等文字字号,同图2。
图
6 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
6.1.2
设备标识卡包含“山洪设备、严禁破坏”警示文字,宜采用圆形或矩形,见图7。
单位为毫米
a)圆形 b)矩形
注
1:圆形中徽标直径18 mm;“山洪设备 严禁破坏”文字字号55 pt。
注
2:矩形中徽标直径5 mm;“山洪设备 严禁破坏”文字字号27 pt;辅助图案纯色条宽2.5 mm,长33 mm。
图
7 设备标识卡
6.1.3
设备摆放栏用于放置口哨、手持扩音器、铜锣等,见图8。
DB41/T 2880—2025
7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山洪设备 非警勿动” 文字字号150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同图2。
图
8 设备摆放栏
6.1.4
设备操作说明卡包含设备操作流程、提示信号、注意事项、日常维护,见图9。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徽标直径15 mm;“XXXXXX操作说明卡”文字字号30 pt。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宽5 mm,长175 mm;“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14 pt。
图
9 设备操作说明卡
6.1.5
历史最高洪水位标识版面内容包含水位线、水位值、日期,见图10。
DB41/T 2880—2025
8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历史最高洪水位”文字字号400 pt;正三角形高100 mm;“XXX.XX m(年月日)”文字字号120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等文字字号,同图2。
图
10 历史最高洪水位标识
6.1.6
预警水位标识分为准备转移水位和立即转移水位,版面内容包含水位线、水位值、责任人、联系电话,见图11。
单位为毫米
a)准备转移水位
注:
图中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正三角高,各框之间的距离,“准备转移水位”“XXX.XX m”“XXXX县水利局”“责任人”等文字字号,同图10。
图
11 预警水位标识
DB41/T 2880—2025
9
b
) 立即转移水位
注:
图中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正三角高,各框之间的距离,“准备转移水位”“XXX.XX m”“XXXX县水利局”“责任人”等文字字号,同图10。
图11 预警水位标识(续)
6.1.7
明白卡包含户主姓名、家庭人数、户主电话、所属村组、转移负责人、联系电话、安置点名称、安置负责人、联系电话、防御山洪预警信号,见图12。
单位为毫米
a)正面
注:
图中“户主姓名”等蓝色文字字号25 pt;“防御山洪预警信号”文字字号25 pt,“预警广播”等红色文字字号21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同图9。
图
12 明白卡
DB41/T 2880—2025
10
b)背面
注:
图中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同图9。
图12 明白卡(续)
6.2 设置
管理标识标牌设置要点见表2。
表
2 管理标识标牌设置要点
类型
位置
数量
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
设置在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展示处
每个治理项目布设1个
设备标识卡
粘贴在监测预警设备的显著位置
每个设备粘贴1个
设备摆放栏
设置在村委防汛办公室内
每村布设1个
设备操作说明卡
放置在监测预警设备的显著位置
每个设备至少放置1个
历史最高洪水位标识
设置在山洪灾害危险区临河或跨河建筑物醒目位置
每个位置至少标识1个
预警水位标识
设置在山洪灾害危险区临河或跨河建筑物醒目位置
每个位置至少标识1组
明白卡
便携式逐户发放,卡槽式固定在每户正门侧
以户为单位制作发放
7 宣传标识标牌
7.1 内容
7.1.1
宣传栏包含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山洪灾害宣传知识、山洪灾害危险区示意图等内容,见 图13。
DB41/T 2880—2025
11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徽标直径150 mm;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宽50 mm,长1 330 mm;“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栏”文字字号240 pt,“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150 pt。
图
13 宣传栏
7.1.2
宣传牌可选用“山洪防御,人人有责”“山洪毁我家,防御靠大家”等文字,见图14。
单位为毫米
注:
图中“山洪防御、人人有责”文字字号720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同图2。
a)宣传标语一
图
14 宣传牌
DB41/T 2880—2025
12
注:
图中“山洪毁我家、防御靠大家”文字字号600 pt。徽标直径,辅助图案渐变色条,各框之间的距离,“XXXX县水利局”文字字号,同图2。
b)宣传标语二
图14 宣传牌(续)
7.2 设置
宣传标识标牌设置要点见表3。
表
3 宣传标识标牌设置要点
类型
位置
数量
宣传栏
设置在村委会、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
每个行政村至少布设1个
宣传牌
设置在村庄的交通要道两侧
每个位置至少布设1个
8 标识标牌材料、安装及维护
8.1 材料
8.1.1
标识标牌宜选用耐久性好、强度高、安装方便的材料制作。
8.1.2
危险区警示牌、转移线路图示牌、转移路线指示牌、避险安置点标识牌、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公示牌、宣传牌面板宜选用铝板;立柱宜选用热镀锌钢管,宜选用氟碳漆喷涂,基础宜选用混凝土结构。
8.1.3
危险区警示牌、转移路线指示牌、避险安置点标识牌宜采用反光材料,以保证夜间使用需求。
8.1.4
宣传栏面板宜选择喷绘,背板宜选用发泡广告板,框架宜选用热镀锌方钢,喷涂宜选用氟碳漆,基础宜选用混凝土结构。
8.1.5
转移路线导向标志、历史最高洪水位标识、预警水位标识宜选用氟碳漆喷涂。
8.1.6
设备标识卡、设备操作说明卡、便携式明白卡宜选用防水纸张。卡槽式明白卡宜采用亚克力。
8.2 安装
8.2.1
根据标识标牌载体的使用功能和现场环境,宜采用立地类(见附录C)和附着类安装方式,见 图
DB41/T 2880—2025
13
15、图16。
单位为毫米
a)单柱式
b)双柱式
图
15 立地类
DB41/T 2880—2025
14
单位为毫米
c)落地式 正面
d)落地式 背面
图15 立地类(续)
DB41/T 2880—2025
15
单位为毫米
a)喷涂式
b)挂墙式
图
16 附着类
DB41/T 2880—2025
16
单位为毫米
c)卡槽式
图16 附着类(续)
8.2.2
标识标牌宜布设在醒目位置,不宜有障碍物遮挡。
8.3 维护
8.3.1
标识标牌宜有专人负责,定期清洁、维护,纳入日常巡视检查范围。
8.3.2
标识标牌出现破损、变形、遗失等情况,需及时修复或补充。
DB41/T 2880—2025
17
附录A (资料性) 标识标牌的安全标志
表A.1给出了标识标牌选用的安全标志。
表A.1安全标志
编号
安全标志
名称
说明
1
当心山洪
Warning
Mountain flood
引自GB/T 23809.2—2020
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2部分:建筑物外
+附录A,表A.1 警告标志 序号1
2
疏散方向
Direction of escape
引自GB/T 23809.2—2020
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2部分:建筑物外
5 信息元素,表1 方向箭头标志的含义
3
应急避难
Emergcncy
引自GB/T 38605—2020
应急导向系统 疏散掩蔽用图形符号
4 图形符号,表1 图形符号 序号01
4
应急避难场所
Evacuation assembly point
引自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4.4 提示标志,表4提示标志 编号4-3
DB41/T 2880—2025
18
附录B (资料性) 标识标牌信息元素
B.1 徽标
徽标由图案、“河南山洪灾害防御”文字及拼音“HENAN”组成,见图B.1。
图
B.1 徽标
B.2 标题栏
标题栏由徽标、题名及衬色组成,见图B.2。
图
B.2 标题栏
B.3 辅助图案
辅助图案式样见表B.1所示。
表
B.1 辅助图案
分类
图案式样
渐变色条
纯色条
B.4 落款栏
落款栏式样见表B.2所示。
表
B.2 落款栏
分类
落款式样
标题栏有徽标时
标题栏无徽标时
B.5 字体
DB41/T 2880—2025
19
标题栏使用方正粗圆体,正文和落款栏使用方正准圆体,见图B.3。
图
B.3 字体
B.6 颜色
标识标牌主要使用的安全色与主题色如表B.3所示。
表
B.3 颜色
分类
色值
颜色
安全色
C:7 M:5 Y:9 K:0
C:87 M:44 Y:82 K:70
C:40 M:100 Y:100 K:7
C:2 M:34 Y:97 K:0
C:87 M:40 Y:93 K:2
C:87 M:48 Y:20 K:0
主题色
C:7 M:94 Y:85 K:0
C:86 M:59 Y:0 K:0
C:80 M:41 Y:0 K:0
C:58 M:9 Y:0 K:0
C:30 M:0 Y:0 K:0
DB41/T 2880—2025
20
附录C (资料性) 立地类标识标牌制作安装的材料规格
材料规格要求见表C.1所示。
表C.1材料规格
分类
材料规格
板材
反光膜
油漆
圆/方管
法兰
基础
单柱类
铝板3 mm
3M工程级
环氧底漆70 μm
氟碳面漆60 μm
立柱圆管:
φ114 mm×4.5 mm
400 mm×400 mm×18 mm
基础埋深:800 mm
基底面积:600 mm×600 mm
底部钢筋:φ12@150双向
地脚螺栓:M16 mm×800 mm
(埋深600 mm)
混凝土强度:C25
双柱类
铝板3 mm
3M工程级
环氧底漆70 μm
氟碳面漆60 μm
立柱圆管:
φ89 mm×4.5 mm
300 mm×300 mm×16 mm
基础埋深:700 mm
基底面积:500 mm×500 mm
底部钢筋:φ10@150双向
地脚螺栓:M16 mm×700 mm
(埋深500 mm)
混凝土强度:C25
立地类
发泡广告板20 mm
—
环氧底漆70 μm
氟碳面漆60 μm
立柱方管:
100 mm×100 mm×5 mm
外框架方管:
80 mm×80 mm×3.5 mm
内框架方管:
60 mm×40 mm× 3 mm
400 mm×400 mm×18 mm
基础埋深:900 mm
基底面积:600 mm×600 mm
底部钢筋:φ12@150双向
地脚螺栓:M16 mm×800 mm
(埋深600 mm)
混凝土强度:C25
DB41/T 2880—2025
21
参考文献
[1] 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2] GB 2893 安全色
[3]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4] GB/T 15565 图形符号 术语
[5] GB/T 20501.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
[6] GB/T 23809.2 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2部分:建筑物外
[7] GB/T 31521 共信息标志 材料、构造和电气装置的一般要求
[8] GB/T 31523.2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 第2部分:设置原则与要求
[9] GB/T 38605 应急导向系统 疏散掩蔽用图形符号
[10] GB/T 38651.3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3部分:安装要求
[11] GB/T 38651.4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4部分:维护要求
[12] SL 767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