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752-2024 绿色小水电评价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绿色小水电评价规程》(SL/T 752-2024)是对2020版标准的修订,旨在进一步规范小水电的绿色评价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管理规范和经济合理的要求。以下是主要内容总结:
一、修订重点
- 基本条件调整
- 合法合规要求:水电站需通过竣工验收或增效扩容改造验收,取消“投产运行1年及以上”的要求。
- 安全生产:明确需落实防汛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达三级及以上。
- 新增要求:
- 达到无人值班技术要求;
- 评价期内未发生重大水事纠纷或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 管理范围内无“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 所有21项评价指标单项得分不得为0分。
- 评价内容优化
- 生态环境类(55分):
- 增加“河道形态”“水生/陆生保护物种影响”分值,降低“景观协调性”“减排效率”权重。
- 管理类(18分):
- 提升“设备性能及自动化”分值,降低“制度建设”“设施运行”权重。
- 生态环境类(55分):
- 评价期定义
- 由“连续12个月”改为“评价年前连续2个完整日历年”,强调长期数据支持。
二、评价体系框架
1. 基本条件(必须全部满足)
- 通过合法验收,不影响下游生态需水;
- 安全生产达标,无人值班技术达标;
- 无重大环境事件及中央/省级问题通报;
- 涉及保护物种需有合法保护措施;
- 21项指标均不得得0分。
2. 评价内容与指标
共4大类、14要素、21项指标,总分100分,达标需≥85分。
(1) 生态环境(55分)
- 水文情势(15分):
- 生态需水保障:无调节河床式电站满分;有监测/监视设施的持续达标得满分,否则0分。
- 河流形态(7分):
- 河道形态(5分):专家根据水面率、水深等打分,脱水现象直接0分;
- 输沙影响(2分):设施完善度评分。
- 水质(5分):
- 水质变化:评价期内检测2次,类别降低则0分。
- 生态保护(12分):
- 水生保护物种(7分):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措施评分;
- 陆生保护生境(5分):植被恢复、动物廊道等措施评分。
- 景观(8分):
- 景观恢复度(5分):植被覆盖专家评分;
- 协调性(3分):厂区、库区景观协调性。
- 减排(8分):
- 替代效应(4分):单位水电替代火电的节煤量;
- 减排效率(4分):CO₂减排量与库容比值。
(2) 社会(18分)
- 移民(6分):安置政策落实度;
- 利益共享(8分):
- 公共设施改善(4分):每项1分(道路、供水等);
- 民生保障(4分):就业、乡村振兴贡献等。
- 综合利用(4分):按设计要求实现多功能。
(3) 管理(18分)
- 生产管理(6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一级6分,二级3分);
- 保障机制(6分):
- 制度建设(3分):人员、计划、培训等;
- 设施运行(3分):生态流量监测、拦污设施等。
- 技术进步(6分):集控中心接入或远程控制等技术应用。
(4) 经济(9分)
- 财务稳定性(6分):
- 盈利能力(3分):销售净利率≥5%得3分;
- 偿债能力(3分):资产负债率≤70%得3分。
- 区域贡献(3分):社会贡献率(工资、税收等)≥8%得3分。
三、评价实施要求
- 资料提交:需提供合法合规证明、生态流量监测数据、水质检测报告、安全生产证明等(附录A);
- 评分流程:按附录B赋分表逐项评分,总分≥85分且无0分项方可通过;
- 动态监管:强调持续监测,评价期数据需覆盖2个完整年度。
四、技术细节更新
- 生态流量:明确SL/T 819、SL/T 820标准,新增“监视图像”有效性要求;
- 水质检测:调节性能强的电站需2次检测,异常颜色/气味直接0分;
- 减排计算:采用最新火电煤耗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公式更新;
- 技术进步:鼓励集控中心、数字孪生、多能互补等新技术应用。
五、附录内容
- 附录A:规范性资料清单,包括承诺书、验收文件、监测记录等;
- 附录B:资料性赋分表样,指导评分流程,明确得分项描述。
六、意义与影响
新标准通过细化评价指标、强化生态保护和技术创新要求,推动小水电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同时促进水电与生态环境、社区发展的和谐共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