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JKCSJ 009-2024 道路工程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应用技术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道路工程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应用技术导则》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总则
- 目的: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规范建筑垃圾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升资源利用水平。
- 适用范围: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
- 基本原则:
- 保护环境、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 全过程需符合国家环保和资源节约法律法规。
-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需同时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二、术语定义
- 建筑垃圾:工程拆除产生的砖瓦、混凝土、碎石、沥青块等固体废弃物。
- 再生集料分类:
- 再生粗集料(≥4.75mm)、再生细集料(<4.75mm)。
- 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再生混凝土占再生集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 杂物:非混凝土/砖/砂浆/陶瓷的杂质(如塑料、木材)。
- 关键技术参数: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三、生产加工
1. 一般要求
- 料源选择:混凝土含量≥30%,避免污染料源,禁止混入生活垃圾。
- 加工方式:
- 固定式: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或混凝土构件。
- 移动式:现场就地加工,经济高效。
2. 加工场地
- 布局要求:分建筑垃圾堆放区、加工区、再生料堆放区、办公区。
- 堆放规范:
- 建筑垃圾堆放高度≤3m,设排水沟;再生料按粒径或类型分区堆放。
- 再生料需设防雨防尘料棚。
3. 设备配置
- 核心设备:给料机、破碎机(颚式/反击式/锤式)、磁选机、筛分机(振动筛)、风选/水选设备。
- 性能参数:
- 破碎机处理能力:固定式≥200t/h,移动式≥100t/h。
- 轻质杂物分选率≥95%。
4. 加工工艺
- 预处理:人工分拣大块杂物,粗破至≤200mm。
- 分选工艺:优先干法工艺(筛选、磁选、风选),湿法工艺需配套水处理设施。
- 破碎筛分:
- 混凝土为主:二级或三级破碎;砖为主:一级或二级破碎。
- 筛孔尺寸按粒径匹配(如4.75mm料用5.5mm筛)。
5. 环保与安全
- 污染控制:洒水降尘、隔声罩、污水分类处理(符合GB 8978)。
- 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停机后除尘系统延时10min关闭。
四、技术要求
1. 通用要求
- 质量保证:随机抽样检测,严禁含毒/放射性物质,需检测重金属含量。
- 分类堆放:不同料源、规格的集料禁止混杂。
2. 再生粗集料
- 基层/底基层用:
- 分级指标(压碎值、轻质杂物含量等):
等级 压碎值(%) 轻质杂物(%) 再生混凝土含量(%) A级(高速/主干路基层) ≤30 ≤0.3 ≥40 C级(低等级底基层) ≤40 ≤1.0 ≥30 - 公称粒径:基层≤26.5mm,底基层≤37.5mm。
- 分级指标(压碎值、轻质杂物含量等):
- 路基用:
- 粒径:路堤≤150mm,路床/台背≤100mm;压碎值≤40%,轻质杂物≤1%。
- 混凝土构件用:
- A级(C40以下混凝土):压碎指标≤20%,吸水率≤5%;
- B级(C25以下混凝土):压碎指标≤30%,吸水率≤8%。
3. 再生细集料
- 基层/底基层用:
- 规格:0~3mm、0~5mm;砂当量≥60%(A级)、≥50%(C级)。
- 混凝土构件用:
- 泥块含量≤1.0%(A级)、≤2.0%(C级);MB值≤1.4。
五、应用场景技术要求
1. 路面基层
- 水泥稳定再生料:
- 水泥剂量3%~6%,压实度≥98%(高速路)。
- 7d无侧限抗压强度:基层≥3~5MPa,底基层≥2~3MPa。
- 石灰粉煤灰稳定料:
- 石灰:粉煤灰比例1:2~1:4,压实度≥97%。
- 级配碎石基层:
- 粒径≤31.5mm,CBR值≥80%(高速路)。
2. 路基工程
- 填筑要求:
- 分层压实(每层≤30cm),压实度≥93%(路床)、≥90%(路堤)。
- 台背回填:
- 粒径≤100mm,轻型击实压实度≥96%。
3. 地基处理
- 粒料桩:
- 粒径5~50mm,含泥量≤5%,单桩承载力≥150kPa。
- 浅层处理:
- 换填厚度0.5~3m,压实后地基系数K₃₀≥50MPa/m。
4. 混凝土构件
- 配合比设计:
- 再生粗集料取代率≤30%(A级)、≤40%(B级),需增加用水量(吸水率补偿)。
- 性能要求:
- 抗冻性(冻融循环≥F50)、收缩值≤0.05%。
六、质量检验与验收
- 检验频率:
- 集料进场每600t一批,检测压碎值、级配、含杂率。
- 基层压实度每1000m²检测6点。
- 验收标准:
- 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异系数≤15%;路基压实度合格率≥90%。
七、环保与管理
- 运输储存:
- 再生料运输需遮盖,储存区设防尘网。
- 文件记录:
- 完整记录料源、加工工艺、检测数据,存档备查。
八、引用标准
- 核心引用规范: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
-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 《公路工程利用建筑垃圾技术规范》(JTG/T 2321)
总结:本导则系统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从原料筛选、加工工艺、技术指标到工程应用(基层/路基/混凝土构件)的全链条要求,强调分级应用(A/B/C级对应不同道路等级)、环保控制及质量验收,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