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ACM 0001-2025 中国人面部皮肤美白状态评价方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国人面部皮肤美白状态评价方法》(T/CRACM 0001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概述
- 适用范围:针对中国人群面部皮肤美白状态的评价,涵盖测试原理、方法、判定标准及报告要求。
- 提出与归口:由世卫国华(北京)医疗科技研究院提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归口。
- 起草单位:涉及完美、欧诗漫、敷尔佳、相宜本草等30余家化妆品及生物科技企业。
2. 核心术语与定义
- 个体类型角(ITA°):通过色度仪测得的参数,值越大肤色越浅,反之越深。计算公式:
ITA° = \arctan\left(\frac{L^*-50}{b^*}\right) \times \frac{180}{\pi}
- 色调角(h<sub>ab</sub>):描述肤色色相(红/黄倾向),范围0°~360°。计算公式:
h_{ab} = \arctan\left(\frac{b^*}{a^*}\right) \times \frac{180}{\pi}
- 颜色空间参数:
- L*:亮度(值越高肤色越亮)。
- a*:红绿倾向(正值偏红,负值偏绿)。
- b*:黄蓝倾向(正值偏黄,负值偏蓝)。
3. 评价基本原则
- 伦理与安全:符合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确保受试者健康。
- 知情同意: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测试中不适立即终止并记录。
4. 测试要求
- 仪器:皮肤色度仪(精度±5%)或图像分析系统。
- 环境:恒温恒湿(21°C±1°C,湿度40%~60%),受试者洁面后静置30分钟。
- 受试者筛选:
- 入选:≥18岁,自愿签署同意书。
- 排除:皮肤疾病、过敏体质、孕妇、近期参与其他试验者等。
5. 测试方法
- 部位:面部两颊,避开色斑。
- 流程:清洁→静置→测量(至少3点,每点3次),记录L*、a*、b*值。
6. 判定标准
- ITA°分类(6类):
类型 ITA°范围 肤色类型 I >55° 非常白 II 41°~55° 白 III 28°~41° 适中 IV 10°~28° 棕褐色 V -30°~-10° 棕色 VI ≤-30° 黑色 - h<sub>ab</sub>分类(3类):
类型 h<sub>ab</sub>范围 色调倾向 I 0°~45° 偏红 II 45° 适中 III >45° 偏黄
7. 评价结论与报告
- 结论示例:如“皮肤白度适中、色调偏红”。
- 报告内容:
- 受试者信息、仪器型号、测试方法、结果数值、结论、日期、签字及单位盖章。
8. 参考文献
- 引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国家标准。
9. 其他说明
- 专利声明: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 数据计算:强调L*、a*、b*值的平均值处理及公式转换。
核心要点
该标准通过量化肤色参数(ITA°和h<sub>ab</sub>),结合科学仪器与严格流程,为中国人群提供了一套客观、可重复的面部美白评价方法,适用于化妆品研发及功效验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