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YJZ 004-2024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宁夏中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JZ 004-2024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白蚁防治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遵循安全环保、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持续防控的原则。
一、 适用范围与基础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利工程主体区(土石坝坝体及溢洪道、土质堤防堤身及穿堤建筑物、泵站配电房/泵房/电缆、水闸闸室/启闭室/电缆、土质填方渠道挡水堤堤身)、管理区(附属建筑物及管理范围)及蚁源区(可能危害工程安全的周边区域)的白蚁防治工程。
- 术语与定义: 明确定义了水利工程白蚁、蚁情、泥被泥线、蚁路、蚁道、分飞孔、分飞、蚁巢伞、炭角菌、菌圃、巢腔、巢穴系统、白蚁外露特征、饵料、饵剂、主体区、管理区、蚁源区、蚁患区、管漏、三环节八程序综合治理技术、对巢灌浆、浅灌密灌等关键术语。
- 总则:
- 强调安全环保、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持续防控。
- 新建/改(扩)建/除险加固工程需同步设计白蚁防治,专项招标、施工、验收。
- 禁止: 堤坝防治使用毒土灭蚁和挖巢法。
- 管理单位需制定年度计划与预算。
- 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水利+白蚁防治),从业人员需持有省级白蚁防治培训证书。
-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二、 核心防治技术措施
- 白蚁检查方法:
- 查找法: 目测查找白蚁外露特征(泥被泥线、分飞孔、蚁巢伞等);翻找法检查白蚁喜食物。
- 引诱法:
- 密度:平均每 50m² 设置 1 处引诱物。
- 方法:引诱片法(埋桉树皮)、引诱桩法(插松/桉木桩),埋/插深 15-20cm,地上留 3-5cm,3天后检查。
- 仪器探测法: 应用探地雷达等探测巢穴。
- 白蚁灭治方法:
- 主体区: 主要采用饵剂诱杀法。将饵剂投放在泥被泥线旁、分飞孔、诱杀堆/坑内。
- 附属建筑物: 按《JGJ/T 245 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执行。
- 白蚁预防方法:
- 新建工程: 施工前清理地基、灭杀地基及周边白蚁。
- 取土: 取土前检查并彻底灭治土料场白蚁。
- 绿化与材料: 避免使用木质/纤维素材料;堤坝草皮宜选低矮草种(<15cm),管理/蚁源区不宜种植桉、柳、樟等白蚁喜食树;建筑物周边1.5m内不宜设绿化带,禁止贴墙种植。
- 物理防护: 建筑物门窗宜装≥18目纱窗。
- 结构考虑: 预留检查蚁情空间。
- 核心技术 - 三环节八程序综合治理技术:
- 环节一:灭蚁 (找/引、标、杀)
- 找/引: 查分飞孔、泥被泥线、蚁巢伞;翻喜食物;埋引诱片/桩。
- 标: 标记上述外露特征中心点。
- 杀: 见蚁投饵(投饵剂于特征点/引诱物);先引后杀(无特征时先埋饵料引蚁);引杀结合(严重区域按网格埋饵剂)。
- 环节二:灌浆 (找、标、灌)
- 找: 查炭角菌(死巢指示物);无指示物时结合分飞孔分析或用锥探法。
- 标: 标记死巢指示物密集点。
- 灌:
- 对巢灌浆: 对死巢指示物密集点/投饵剂不出菌的分飞孔进行。孔深 2.0-3.0m,灌粘土浆。
- 浅灌密灌: 对投饵剂不出菌的泥被泥线位置或历年未灌浆堤坝进行。梅花状布4排孔,孔距孔深均 2.0-3.0m,灌粘土浆。遵循《SL/T 564》。
- 环节三:预防 (找/引、杀/防)
- 找/引: 查找或引诱蚁源区白蚁。
- 杀/防: 灭杀蚁源区白蚁,防止其分飞至工程区。
- 实施周期: 堤坝防治期≥1年。诱杀宜在4-6月、9-11月;灌浆宜在10月-次年2月。
- 环节一:灭蚁 (找/引、标、杀)
三、 白蚁危害鉴定
- 周期与要求: 竣工验收后每5-8年鉴定一次(宜与安全鉴定同步)。管理单位需上报结果。
- 专家组: 由白蚁防治+水利工程专家组成(大型≥7人,中型≥5人,小型≥3人)。组长需中级(中/小型)或高级(大型)职称。
- 时间: 宜在4-6月或9-11月。
- 方法: 查找法或引诱法。
- 范围: 主体区、管理区 + 蚁源区: 土坝/堤脚外30-50m;土渠堤脚外10-20m;水闸/泵站/管理区外50m。
- 危害等级评定:
- 严重危害: 限制水位运行,立即抢修、除险加固、防治。
- 中度危害 & 轻度危害: 加强监测,尽快制定并实施防治方案。
- 无蚁害: 常规管理。
- 成果: 鉴定记录(外露特征、位置、影像)+ 鉴定报告(工程概况、检查情况、结论、附件)。
四、 白蚁防治设计
- 一般规定: 设计范围覆盖主体区、管理区、蚁源区。报告内容需含工程概况、蚁情/鉴定成果、技术设计方案(范围、方法、工程量、工期、验收标准)、投资概算。
- 预防设计: 结合工程特点、周边蚁害,落实前述预防方法(绿化控制、材料选择、物理防护、结构预留)。
- 灭治设计:
- 堤坝采用三环节八程序技术,防治期≥1年。
- 土体内灭蚁后必须灌浆充填死巢穴系统。
- 明确诱杀与灌浆时间窗口。
五、 白蚁防治施工
- 方案: 施工单位需编报施工方案(工程概况、蚁情、方法、进度、质量安全措施),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
- 协调: 建设单位需委派专人协调。
- 现场准备: 清理现场枯草朽木等纤维素材料。
- 灌浆设备: 堤坝灌浆宜用低压灌浆机。
- 记录: 做好施工记录。
- 安全措施 (重点):
- 人员培训、安全交底。
- 穿戴防护用品,配备应急药品。
- 施药禁烟禁食,及时洗手。
- 带电场所严格遵规。
- 避大风下雨,上风向施药。
- 防暑、防蜂、防蛇。
- 施药后告知管理单位注意事项。
- 中毒立即送医。
六、 白蚁防治验收
- 组织: 完工后施工单位申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专家组组成要求同鉴定专家组。
- 标准:
- 按合同/方案完成防治范围与任务。
- 资料齐全。
- 防治效果达标(设计标准或合同要求)。
- 资料: 验收申请、防治方案、施工过程资料(记录、影像)、施工单位总结报告、监理总结报告。
七、 白蚁防治管理
- 日常管理:
- 检查频次: 大中型水库/重点堤防:4-6月、9-11月每月≥2次专项检查;其他工程每月≥1次。发现蚁患增加频次。
- 灯光控制: 避免使用400-420nm波长光源;分飞期主体区禁灯光诱杀。
- 护坡维护: 保持平整清洁,草高≤15cm。
- 生态保护: 保护蛙类、鸟类等天敌。
- 杂物清理: 主体/管理区禁长时间堆放木材柴草,及时清除喜食物。
- 堤防管理: 遵循《SL/T 171》。
- 药物及器械管理:
- 选用国家批准/登记、水溶性小、对水生生物安全的药剂。
- 专用仓库分类储存,专人管理,建立出入库和设备使用记录。
- 存放符合安全规定。
- 废弃物处理: 严禁在河流水库倾倒剩余药物/废水;容器包装物按规定无害化处理。
- 档案管理:
- 内容:日常检查记录、鉴定资料、项目全过程资料(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
- 要求:及时整编归档;提高信息化水平;符合水利工程档案规定;永久保存。
八、 白蚁险情应急处置
- 核心原则: “先抢险后治蚁”。
- 管漏险情: 按 “前截后导” 方式抢护。
- 散浸、跌窝: 按《SL 210》、《SL 595》要求抢护。
- 后续处置: 待水位降至安全水位以下再进行白蚁危害处置。
总结要点: 该标准以“三环节八程序综合治理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套覆盖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新建、运行、除险)的白蚁防治体系。它强调预防为主、环保安全、规范操作(检查、鉴定、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科学灭治(饵剂诱杀+灌浆)、档案留存和应急处置,旨在系统性、长效性地保障水利工程结构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