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YJZ 018-2021 混凝土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厦门卓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JZ 018-2021《混凝土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 的详细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由建(构)筑废物(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粒径 **> 4.75mm** 的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标准包括:
- GB/T 14684(建筑用砂)
- GB/T 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
- GB/T 17431.2(轻集料试验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 再生粗骨料:建筑垃圾加工后粒径 >4.75mm 的颗粒。
- 关键指标定义:微粉含量(<75μm 颗粒)、泥块含量(水浸后破碎的黏土块)、针片状颗粒(长厚比超标)、压碎指标(抗压能力)、杂物(非混凝土/砖瓦类杂质)等。
4. 分类与规格
- 分类:按性能分 Ⅰ类、Ⅱ类、Ⅲ类。
- 规格:
- 连续粒级:5~16mm、5~20mm、5~25mm、5~31.5mm
- 单粒级:5~10mm、10~20mm、16~31.5mm
5. 技术要求
5.1 颗粒级配
- 不同规格骨料的累计筛余需符合表 1 限值(如 5~16mm 在 4.75mm 筛余 85%~100%)。
5.2 微粉与泥块含量
- 微粉含量 ≤1.0%;泥块含量 ≤0.4%(质量比)。
5.3 吸水率
- ≤3.0%(质量比)。
5.4 针片状颗粒含量
- Ⅰ/Ⅱ/Ⅲ类均 ≤10%(质量比)。
5.5 有害物质
- 有机物:目测合格;
- 硫化物(SO₃)≤2.0%;氯化物(Cl⁻)≤0.06%。
5.6 杂物含量
- ≤1.0%(金属、塑料、沥青等非建材杂质)。
5.7 坚固性
- 硫酸钠溶液 5 次循环后质量损失 ≤5.0%。
5.8 压碎指标
- ≤10%(抗压碎能力)。
5.9 表观密度与空隙率
- 表观密度 **>2450 kg/m³**;空隙率 <45%。
5.10 碱集料反应
- 试件膨胀率 <0.10%,无裂缝或胶体外溢。
6. 试验方法
- 取样与处理:按 GB/T 14684 执行,不同试验最小取样量见表 10(如压碎指标需按粒径取样)。
- 各指标检测方法:
- 颗粒级配、微粉/泥块含量 → GB/T 14684
- 吸水率 → GB/T 17431.2
- 针片状颗粒、坚固性、表观密度 → GB/T 14685
- 杂物含量 → 人工分拣称重(详见表 11 试样量)
- 碱集料反应 → GB/T 14684
7. 检验规则
- 出厂检验:颗粒级配、微粉/泥块含量、吸水率、压碎指标、表观密度、空隙率。
- 型式检验(需全项检测):
- 新产品投产、工艺/原料重大变化、年检、质检机构要求时。
- 组批规则:
- 日产量 ≤2000t → 600t/批;
-
2000t → 1000t/批;
-
5000t → 2000t/批;
- 小批量连续生产 ≤600t/3 天为一批。
- 判定规则:
- 初检合格 → 合格品;
- 不合格项复检 → 合格则判合格,仍不合格则判不合格;
- 仲裁检验用基准水泥。
8. 标志、储存与运输
- 标志:产品需附合格证,含名称、类别、规格、厂名、批量、检验结果、标准号、注意事项等。
- 储存:按类别/规格分隔堆放,防碾压污染。
- 运输:车船需清扫,防杂物混入及粉尘飞扬。
附加说明
- 参编单位:7 家建筑企业 + 山东建筑大学 + 设备公司。
- 主要起草人:林金顶、隋玉武等 8 人。
- 标准依据:GB/T 25177-2010、JGJ/T 240-2011 等。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的分类、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及质量管控流程,旨在确保再生骨料在混凝土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