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ECC 11-2021 天然大理石成品板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T/CRECC 07-2020 智慧社区信息模型标准》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标准,旨在规范智慧社区信息模型的构建、数据交互和应用场景。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的智慧社区项目,涵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
- 核心目标:
- 统一智慧社区信息模型的术语、架构和数据规范;
- 促进社区内各子系统(如安防、能源、物业等)的互联互通;
- 支撑智慧城市与社区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2. 术语与定义
- 明确定义关键术语,例如:
- 智慧社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的居住社区。
- 信息模型:描述社区内实体(如设备、空间、人员)及其关系的结构化数据模型。
- 数字孪生:物理社区的虚拟映射,用于模拟和优化管理。
3. 信息模型架构
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以下层次:
- 基础层:包含社区地理信息(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设备标识等基础数据。
- 数据层:定义数据分类(静态数据如设施属性,动态数据如传感器读数)和存储格式(JSON/XML)。
- 应用层:支持具体业务场景(如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的模型扩展。
- 交互层:规范API接口、数据交换协议(如HTTP/MQTT)及安全认证机制。
4. 核心信息模型
- 实体分类:
- 空间实体:楼栋、房间、公共区域等,关联位置和拓扑关系。
- 设备实体:摄像头、智能电表、门禁等,包含型号、状态、维护记录。
- 人员实体:业主、访客、物业人员,绑定权限与行为数据。
- 服务实体:报修、投诉、缴费等业务流程模型。
- 关系定义:实体间的关联(如“设备-所属空间-责任人”)。
5. 数据规范
- 数据类型: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表)、非结构化数据(如监控视频)。
- 编码规则:统一标识符(如设备ID采用“区域码+类型码+序列号”)。
- 数据质量: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并定义校验规则(如传感器数据阈值告警)。
6. 关键技术要求
- 物联网(IoT):设备需支持标准通信协议(如LoRaWAN、NB-IoT)。
- 数据安全:
- 隐私保护:匿名化处理居民个人信息;
- 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RBAC);
- 数据加密:传输层(TLS)和存储加密(AES)。
- 互操作性:支持与智慧城市平台(如公安、消防系统)的数据对接。
7. 应用场景
列举典型应用场景及模型适配要求:
- 智能安防:视频分析模型需兼容ONVIF协议。
- 能源管理:电、水、气数据需按时间序列存储,支持分户计量。
- 便民服务:智能快递柜与物业系统的订单状态同步。
- 应急响应:消防设备故障时自动触发工单并通知责任人。
8. 实施与评估
- 实施步骤:需求分析→模型设计→系统集成→试运行→验收。
- 评估指标:
- 数据覆盖率(如设备接入率≥95%);
- 系统响应时间(如告警信息延迟<1秒);
- 用户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量化)。
9. 附录与引用标准
- 附录提供信息模型示例(如JSON Schema)、实体关系图。
- 引用国内外相关标准,如《GB/T 34678-2017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ISO/IEC 30182 智慧城市概念模型》。
意义与特点
- 行业价值:填补了智慧社区信息模型标准的空白,避免厂商私有化协议导致的“信息孤岛”。
- 技术前瞻性:融入数字孪生理念,为未来扩展(如AI预测维护)预留接口。
- 可操作性:结合中国社区管理实际需求,强调物业与居民的双向交互。
如需更具体条款(如数据字段定义)或某章节的深入解析,可进一步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