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189-2025 海峡两岸建筑声学术语对照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海峡两岸建筑声学术语对照标准(DB3502/T 189-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背景与目的
- 背景
两岸建筑行业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台湾从业者理解大陆标准困难,影响技术交流与项目实施。术语差异成为技术合作的主要障碍。 - 目的
- 统一两岸建筑声学术语,促进技术沟通。
- 为台湾专业人员参加大陆考试、投资建厂提供术语对照依据。
- 推动两岸建筑声学领域的标准化合作。
二、标准结构与组成部分
- 范围
明确适用于两岸建筑行业专业人员对照使用建筑声学术语,涵盖实验室测量、工程实践及学术交流场景。 - 引用文件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如GB 3096、GB/T 3947)及台湾地区标准(如CNS 8465系列),确保术语定义的权威性。 - 基本要求
- 大陆术语遵循GB系列标准,台湾术语参考CNS标准。
- 以英文术语为基准,对比两岸术语的翻译与释义差异。
三、术语对照核心内容
共185组术语对照,覆盖建筑声学的基础概念、测量方法、材料性能、隔声吸声、噪声控制等关键领域。以下是分类示例:
1. 基础声学参数
- 声压级(大陆) vs 声压位准(台湾)
定义相同(声压平方与基准值的对数关系),但单位名称差异(dB vs 分贝)。 - 混响时间(大陆) vs 回响时间(台湾)
均指声能衰减60dB所需时间,两岸表述习惯不同。
2. 隔声与吸声
- 隔声量(大陆) vs 隔音指标(台湾)
描述构件阻隔空气声的能力,台湾术语更强调“指标”属性。 - 多孔吸声材料(大陆) vs 多孔性吸声材料(台湾)
定义一致,均指通过孔隙结构吸收声能的材料。
3. 噪声评价与控制
- 等效连续A声级(大陆) vs 等价声压位准(台湾)
能量平均噪声水平的计算方法相同。 - 噪声敏感建筑物(大陆) vs 噪音敏感建筑(台湾)
均指需保持安静的场所(如医院、住宅),用词差异体现术语习惯。
4. 声场与测量技术
- 自由声场(大陆) vs 自由声场(台湾)
定义完全一致,指无边界反射的理想声场。 - 声屏障(大陆) vs 隔音墙(台湾)
功能相同,台湾术语更直观描述其物理形态。
四、两岸术语差异特点
- 用词习惯差异
- 大陆多用“声级”“隔声”“混响”,台湾倾向“位准”“隔音”“回响”。
- 示例:
- 撞击声压级(大陆) → 冲击声压位准(台湾)
- 声桥(大陆) → 声桥(台湾,释义强调“空气层破坏”)。
- 释义侧重差异
- 大陆定义侧重理论描述,台湾更注重工程应用。
如“建筑声学”定义中,台湾强调“实现良好声学效果的工程实践”。
- 大陆定义侧重理论描述,台湾更注重工程应用。
- 标准化程度差异
- 大陆术语引用GB标准,台湾引用CNS标准,部分术语英文翻译一致,但中文名称不同。
五、标准意义与实施
- 技术交流
解决术语理解偏差,促进两岸合作设计、施工及验收。 - 教育认证
助力台湾专业人员通过大陆资格考试,提升跨区域执业能力。 - 产业协同
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建厂提供技术标准支持,减少工程适应性问题。
六、参考文献
引用两岸共23项标准,包括:
- 大陆:GB 3096(声环境质量)、GB 50118(隔声设计)等。
- 台湾:CNS 8465(隔音量评定)、CNS 15256(消音箱测试)等,体现标准制定的互鉴性。
总结:该标准通过系统对照两岸建筑声学术语,构建了统一的术语桥梁,推动了两岸技术标准的互认与协同,对提升行业合作效率、促进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