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3062-2025 生金枪鱼肉种类鉴定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生金枪鱼肉种类鉴定方法实时荧光PCR法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生金枪鱼肉产品(马苏、大目、长鳍、蓝鳍、黄鳍金枪鱼)的定性检测。
- 不适用于混合样品或加工后可能破坏DNA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 GB/T 1.1-2020:文件结构规范。
- GB/T 6682:实验用水规格。
- GB/T 19495.4: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 GB/T 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3. 核心原理
- 针对金枪鱼物种特异性SNP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扩增曲线和Ct值判定种类。
- 探针标记FAM荧光基团,部分结合MGB或Eclipse淬灭基团,实现高特异性。
4. 关键试剂与设备
- 试剂:CTAB、蛋白酶K、dNTPs、BSA、Triton X-100、异丙醇等。
- 仪器:实时荧光PCR仪、高速离心机(≥12,000 r/min)、核酸分析仪、灭菌设备等。
- 引物与探针:见附录A,针对每种金枪鱼设计特异性序列(如马苏金枪鱼引物MSF/MSR,探针MSP)。
5. 实验流程
样品制备
- 无菌条件下取1-2g鱼肉,研磨至糜状。
DNA提取(CTAB法)
- 裂解:CTAB裂解液+蛋白酶K消化2小时。
- 纯化:苯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DNA,乙醇洗涤后溶解。
- 质量评估:A260/A280比值1.7-1.9,浓度0.01-0.1 μg/μL。
实时荧光PCR检测
- 反应体系:
- 预混液:预混液A(常规探针法)或B(Cycling探针法,含RNase H)。
- 体系组成:12.5 μL预混液、引物(0.4-0.5 μL)、探针(0.3-0.6 μL)、DNA模板3 μL,补水至25 μL。
- 程序参数:
- 常规程序:95℃ 10min预变性→40循环(95℃ 15s→60℃ 60s)。
- 蓝鳍/黄鳍:95℃ 30s→40循环(95℃ 5s→55℃ 10s→72℃ 20s)。
对照设置
- 空白对照:以水替代DNA。
- 阴性对照:非目标鱼类DNA。
- 阳性对照:目标鱼类DNA。
- 内参对照:18S rRNA基因(引物18SF/18SR,探针18SP)。
6. 结果判定
- 质控要求:
- 空白/阴性对照:Ct≥40.0,无扩增曲线。
- 阳性/内参对照:Ct<30.0,典型扩增曲线。
- 样品判定:
- Ct≤35.0:阳性(目标物种存在)。
- Ct≥40.0:阴性。
- 35.0<Ct<40.0:重复检测,仍<40则判阳性。
7. 防污染措施
- 分区操作(样品处理、PCR配制、扩增区分离)。
- 使用带滤芯吸头,定期清洁设备,避免气溶胶污染。
8. 附录关键信息
- 引物/探针序列(表A.1):
- 马苏金枪鱼:探针MSP(FAM-TTTCATTCTGCCACTGTG-MGB)。
- 蓝鳍金枪鱼:探针LQP(FAM-cctgga(A)aca-Eclipse,含RNA碱基)。
- 内参基因:18S rRNA探针(FAM-CCGTTTCTCAGG...-TAMRA)。
9. 注意事项
- 混合样品需结合其他方法(如测序)。
- 商业试剂盒需经验证,严格遵循说明书。
- DNA提取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灵敏度,需严格把控纯度与浓度。
该标准通过高特异性引物探针设计与严格质控流程,为生金枪鱼物种鉴定提供了可靠方法,适用于市场监管、进出口检验及科研领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