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E 1665-2024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P 55
团体标准
T/CASME 1665—2024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poxy resin repair materials for surfacecrack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2024 - 09 - 06 发布2024 - 09 - 20 实施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电建河南
万山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中砥检测有限公司、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中电建(洛阳)绿色建筑科技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清杰、张永辉、宋亚涛、路广益、张思肖、程浩、曹丹阳、赵付凯、李佳、
张汉平、黄二盼、尹康、刘海、王学飞、朱晓明、张卫东、田卓伦、王宝兵、吴昊、卢代权、周贤宏、
胡玉、贺国伟、酒亚宾、杨小平。
T/CASME 1665—2024
II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凝土表层龟裂缝的修补材
料及其施工方法(ZL202310299897.1)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59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T/CASME 1665—2024
1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材料应用的总体要求、材料、施工设备、施工、
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材料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6750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 7123.1 多组分胶粘剂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GB/T 7689(所有部分)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
GB/T 1677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DL 516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DL/T 5193 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
DL/T 5761 水工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施工技术规范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30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表层裂缝surface cracks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在内、外因素耦合作用下产生,分布于混凝土结构表层的缺陷。
初凝时间time of initial setting
界面剂双组分混合后涂刷至混凝土基面上出现指触拉丝状态时所需时间。
4 总体要求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的预防措施,应根据建筑的特点确定并实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修补前应进行全面调查。
T/CASME 1665—2024
2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的治理,应先判明开裂原因,确定裂缝处置方案后,再进行裂缝处
理。
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体系,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5 材料
界面剂
界面剂分为A组分和B组分,与耐老化抗冲击胶泥配合使用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界面剂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1 容器中的状态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目测
2 固体含量≥80% GB/T 16777
3 密度,g/cm³ 1.05±0.05 GB/T 6750
4 可操作时间,min ≥45 GB/T 7123.1
5 初凝时间,min ≥120 DL/T 5761
6 粘结强度,MPa
干燥基面≥3.0或基材内聚破坏
DL/T 5193
潮湿基面≥2.0
7 抗拉强度,MPa ≥14.0 GB/T 528
注:界面剂可操作时间:从界面剂A组分和B两组分均匀混合起,当混合物出现凝胶状时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
5.2.1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应与配套界面剂配合使用。
5.2.2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1 抗拉强度,MPa ≥20.0 GB/T 528
2 与砼粘结抗拉强度,MPa ≥3.0
3 抗冲磨强度,h/(g/cm DL/T 5193 2) ≥5.0
4 抗冲击强度,kJ/m2 ≥35
5 断裂伸长率≥20% GB/T 528
6 不挥发物含量≥99.9% GB/T 2793
7
有害物质限量
苯,g/kg ≤5.0
8 甲苯+二甲苯,g/kg ≤150 GB 18583
9 总挥发物,g/L ≤700
注: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可操作时间:从耐老化抗冲击胶泥A、B两组分均匀混合起,当混合物出现大量放热且凝固时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玻璃纤维网格布
T/CASME 1665—2024
3
玻璃纤维网格布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玻璃纤维网格布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
1 径向密度,mm/根5
GB/T 7689(所有部分)
2 纬向密度,mm/根5
3 单位面积质量,g/m2 145±5
4 断裂强力(经度),N/50 mm ≥750
5 断裂强力(纬度),N/50 mm ≥750
6 施工设备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主要施工设备见表4。
表4 主要施工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用途
1 角磨机、混凝土研磨机基面打磨
2 高压风机基面清洁
3 电镐、电锤破损混凝土凿除
4 搅拌器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及界面剂搅拌
7 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施工操作
7.2.1 基面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T/CASME 1665—2024
4
a) 应先用切割机把不密实部位的混凝土切除掉,直至密实混凝土部位,切割出的混凝土边线应
规则;
b) 渗水区域应提前进行止水堵漏处理,保证作业面干燥;
c) 基础表面上的油污,应用明火喷烤、凿除或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擦拭的方法处理干净;
d) 混凝土缺陷处如有钢筋金属构件时,应除净锈蚀,露出新鲜表面;
e) 应采用角磨机打磨或其他机械方式,清除表面上的松动颗粒或薄弱层,再用高压风机进行洁
净处理;
f) 涂层施工之前,混凝土基面应保持干燥状态,对局部潮湿的基面可用喷灯烘干或自然风干。
7.2.2 界面剂拌制和涂刷按以下步骤进行:
a) 界面剂的拌制:应先将称量好的A 组分倒入广口容器中,再按给定的配比将相应量的B 组分
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b) 界面剂拌制后,用辊子辊涂界面剂,界面剂辊涂应薄而均匀、不流淌、不漏辊。
7.2.3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施工按以下步骤进行:
a)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施工期间应做好作业面的遮阳、防尘工作;
b)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的拌制:先把称量好的耐老化抗冲击胶泥A 组分放入广口容器中,再把按
给定的配比称量出的B 组分也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c)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的施工:
1) 应根据现场便利施工的原则分幅分块划分作业面,作业面不宜跨越结构缝;
2) 使用刮板进行耐老化抗冲击胶泥施工,第一遍胶泥施工厚度宜控制在1.0 mm~1.5 mm;
3) 第一遍胶泥刮涂完毕后即铺贴玻纤网格布,并进行第二遍胶泥刮涂,控制胶泥总体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每幅玻纤网格布之间不宜进行搭接。
7.2.4 耐老化抗冲击涂层施工完毕后,继续进行遮阳、防尘养护,养护期为7 d,养护期间不应踩踏、
碾压、硬物撞击。
施工记录
7.3.1 施工中应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并有完整的施工记录。
7.3.2 施工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项目名称、施工时间、地点、班组信息;
b) 施工环境温度、湿度;
c) 产品状态;
d) 工序状态;
e) 施工面积及材料用量;
f) 耐老化抗冲击涂层厚度。
质量控制
7.4.1 质量控制要求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施工应按SL 230、DL/T 5193、SL 223、DL 5162及设计文件
的规定进行质量控制。
7.4.2 质量控制措施
7.4.2.1 基面处理
T/CASME 1665—2024
5
基面处理应达到周边混凝土密实,表面干燥,无松动颗粒、粉尘、水泥净浆层、乳皮及其他污染物,
基面处理完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
7.4.2.2 界面剂拌制和涂刷
界面剂拌制和涂刷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界面剂涂刷前,应再次清除混凝土基面上的浮尘;
b) 界面剂拌制应现拌现用,可操作时间见表1;
c) 拌好的界面剂如出现暴聚、凝胶现象时,不应继续使用,应废弃重新拌制;
d) 界面剂辊涂待初凝时间结束后,方可进行耐老化抗冲击胶泥施工。
7.4.2.3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施工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复合涂层施工期间应做好作业面的遮阳防护工作;
b)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的拌制: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应现拌现用,当拌和好的胶泥出现发硬、凝胶
现象时,应废弃重新拌制;
c) 每次拌和的胶泥量不宜太多,具体拌和量视施工速度以及施工温度而定;
d)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施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不宜搭接,待胶泥完全固化后,对局部
因施工导致的表面不平、玻璃纤维网格布裸露的问题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要求。
7.4.2.4 养护
耐老化抗冲击胶泥养护期间,应做好工作面的遮阳、防尘工作。
8 质量验收
一般规定
8.1.1 水工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处理工程的单元工程,可按工程划分的单元或验收
区、段进行划分。
8.1.2 质量检验应查看现场施工记录,并按本章规定取样检测。
8.1.3 对检验不合格项目和部位,应按工程要求或设计要求重新处理。
8.1.4 质量检验完成后,应对拉拔、钻孔检验部位按原技术方案进行恢复施工处理。
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
8.2.1 现场检验宜在以下部位布置:
a) 随机抽样的部位;
b) 有代表性或特殊的部位;
c) 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涂抹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d) 结合施工记录分析确定的部位。
8.2.2 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按表5 的规定执行。
T/CASME 1665—2024
6
表5 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施工质量
项目
类型
项目检验方法检验频次
质量要求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30 MPa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
级≥30 MPa
主控
项目
黏结强度
采用拉拔强度试验法,试验按
附录A执行,检测龄期为7 d
或设计龄期
每500 m2为一个单元,不足500
m2时按一个单元计,每单元取
3个试样
应满足设计要求,无
要求时应满足下列条
件之一:
(1)≥1.5 MPa;
(2)试样内聚破坏
应满足设计要求,无
要求时应满足下列
条件之一:
(1)>2.5 MPa;
(2)试样内聚破坏
平整度
用2 m长直尺,在平面内任意
方向和角度移动测量
随机移动
满足设计要求
厚度
(1)插针法;(2)标点法,
根据厚度控制标点观察;(3)
测厚仪检测
(1)现场随机检验;(2)标
点处全部检验;(3)测厚仪
抽点数不小于3个
一般
规定
表观采用目测观测法现场跟踪观测
无漏涂、无刮痕、无起皱、无鼓包、不流
坠
注:黏结强度质量要求:若试样不合格,需在原取样部位就近再取一组;若全部合格,可评定为合格。
9 安全环保
安全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施工安全措施包括以下:
a)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结合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特点,
组成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
级人员的职责,完善安全检查工作制度;
b) 进场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c) 现场用电应做好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准则;
d) 施工期及成品养护期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线、安全标示牌及安全围挡的安全防护设施,
应设专人对交通道路实施安全管制措施;
e) 现场施工前,对脚手架搭设、起重吊装、安全通道搭建以及其他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验
收的项目,应执行相关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f)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备好个人防护用品,穿反光背心;
g) 施工材料各组分均为化学原料,不应接触皮肤、眼睛或被吞食;
h) 施工时应穿戴手套、口罩、安全帽;
i) 施工时应确保通风良好,如接触皮肤应及时用专用清洗液清洗,如不慎接触到眼睛,应马上
用清水清洗并寻医救治;
j) 应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应统一堆放,委派专人管理;做好雨季防雨、
夏季防晒工作。
环保及资源节约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裂缝树脂修复施工环保及资源节约措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T/CASME 1665—2024
7
a) 应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b) 现场施工区域外的废旧包装桶、废渣杂物应及时回收处理;
c) 现场材料设备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T/CASME 1665—2024
8
A
A
附录A
(规范性)
拉拔强度试验方法
A.1 原理
采用钻芯拉拔法,测定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的粘结强度。
A.2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包括以下:
a) 专用环形切刀;
b) 混凝土钻芯机;
c) 附着力测试仪:分度值为0.01 MPa。
A.3 试验步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 用专用环形切刀或混凝土钻芯机垂直环向切割出一个φ50 mm 的孤立圆柱形待测面,使其与周
围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分离,切割深度应深入基层3 mm~5 mm;
b) 用有机类清洗剂将表层裂缝环氧树脂修复材料表面的浮尘擦拭干净;
c) 用快固型高强度专用黏胶将φ50 mm 的拉头黏结至孤立圆柱形待测面上,24 h 后进行测试;
d) 测试时将黏结拉头连接至拉拔仪,进行拉拔试验,操作时保证轴向拉伸。以20 N/s~40 N/s
的速率缓慢加力,直至试件断裂,读取附着力测试仪显示读数,记录断裂位置和破坏面情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