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E 1635-2024 高铁牵引系统用温度传感器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N 11
团体标准
T/CASME 1635—2024
高铁牵引系统用温度传感器
Temperature sensors for high-speed rail traction system
2024 - 08 - 23 发布2024 - 09 - 01 实施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1
5 特性................................................................................ 1
6 技术要求............................................................................ 1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6
9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6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T/CASME 163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奥松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奥松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
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坤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中车工业
研究院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深
圳大学、上道质量标准检测技术服务(广东)事务所(普通合伙)、上道标准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
司、深圳市道无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郑州财经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东莞博士
技术转移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数策时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豪投资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
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中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深圳市易天下管理咨询有
限公司、广西领航标准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佳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展帆(海南)进出口贸易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宾、陈新准、王帅、秦同、王峰、李恒奎、苍建辉、唐海川、程元红、胡纯、
亢磊、刘博宇、吴中怀、王博威、孙颖、孙晓群、徐忠宣、李娜、杨文豪、陈傲北、朱瑞、马鹏飞、冯
庆鹏、李中翔、陈东、周扬、梁若冰、周宇程、黄丰茹、高镇、毛天奇、崔艳柔、刘光富、刘汇、邹亮、
崔志强、崔超宇、王云飞、姜伟、倪艺瑾、吴敏昌、杨云良、何国锋、陈思祝、崔国超、倪祥田、崔飞
玲、蔡惠、龚琼、黄婷、刘巧、陈纪森、胡晓艳、俱晓云、毛美春、莫丹、陈子豪、佘骄、赵忠厚、唐
谭英、蔡彩凤、何逸珊。
T/CASME 1635—2024
1
高铁牵引系统用温度传感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铁牵引系统用温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分类、特性、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铂电阻式高铁牵引系统用温度传感器的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7665 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 17626.2—201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1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1563—201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 30121—2013 工业铂热电阻及铂感温元件
TB/T 3139 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GB/T 7665、GB/T 30121—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
传感器根据元件类型可分为绕线元件传感器、膜式元件传感器。
5 特性
应符合GB/T 30121—2013中第4章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T/CASME 1635—2024
2
6.1 外观
6.1.1 传感器表面应光洁、完好、清洁,无划痕、锈蚀、霉斑、气泡、气孔、裂缝、裂口、焊缝、撞
击痕迹、变形、缩壁、龟缩等现象。
6.1.2 棱角处应光滑,无飞边和毛刺。
6.1.3 紧固件应无短缺、松动及生锈现象。
6.2 外形尺寸
传感器外形尺寸及公差应符合图样要求,未注线性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未注公差
单位为毫米
尺寸(x)范围公差
0.5≤x<6.0 ±0.1
6.0≤x<30 ±0.2
30≤x<120 ±0.3
120≤x≤400 ±0.5
6.3 测量性能
6.3.1 测量范围
传感器测量范围为-50 ℃~220 ℃。
6.3.2 允差
传感器元件允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允差
单位为摄氏度
允差等级
有效温度范围
允差值
线绕元件膜式元件
AA级-50~250 0~150 ±(0.1+0.001 7|t|)
A级-100~450 -30~300 ±(0.15+0.002|t|)
B级-196~600 -50~500 ±(0.3+0.005|t|)
C级-196~600 -50~600 ±(0.6+0.001|t|)
注:|t|为温度的绝对值。
6.3.3 热响应时间
传感器热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 s。
6.3.4 自热
传感器自热应不大于允差的25%。
T/CASME 1635—2024
3
6.4 护套完整性
6.4.1 水淬
试验后,室温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规定。
6.4.2 氮气加压
试验后,焊缝应无气泡逸出。
6.5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除接线座)应符合GB/T 4208—2017规定的IP54等级。
6.6 气候环境适应性
传感器经表3规定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后,外观应符合6.1的规定(上限温度稳定性除外),室温
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规定。
表3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条件
项目
试验条件
温度
℃
湿度
%
持续时间
h
循环次数
恢复时间
h
高温工作85±2 — 2 — 2
上限温度稳定性85±2 — 1 000 — —
低温工作-40±2 — 2 — 2
温度循环-40~85 — 24 10 2
交变湿热55±2 93±3 — 2 2
6.7 盐雾
传感器经7.7.6盐雾试验后,室温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规定。
6.8 机械环境适应性
6.8.1 振动
传感器经GB/T 21563—2018对1类B级设备规定的振动试验后,室温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规定。
6.8.2 冲击
传感器经GB/T 21563—2018对1类B级设备规定的冲击试验后,室温绝缘电阻应符合6.10.1的规定。
6.9 电磁兼容
6.9.1 浪涌
传感器经浪涌试验后,应符合GB/T 17626.5—2019中性能判据B的规定。
6.9.2 静电放电抗扰度
传感器经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后,应符合GB/T 17626.2—2018中性能判据B的规定。
T/CASME 1635—2024
4
6.10 电气安全
6.10.1 室温绝缘电阻
传感器引出端对外壳和屏蔽层之间的室温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 M。
6.10.2 耐压试验
传感器按下列条件进行耐压试验后,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a) 海拔≤1 400 m:AC 500 V/50 Hz,1 min;
b) 海拔>1 400 m 且≤2 500 m:AC 570 V/50 Hz,1 min。
6.11 禁、限用物质要求
应符合TB/T 3139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环境温度:15 ℃~35 ℃;
b) 相对湿度:30%RH~80%RH;
c)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7.2 外观
目视、手摸检查。
7.3 外形尺寸
使用精度不低于0.01 mm的量具测量。
7.4 测量性能
7.4.1 测量范围、允差
按GB/T 30121—2013中6.3.4的规定进行。检测下限温度、0 ℃、100 ℃ 、上限温度时温度传感器
的输出误差。
7.4.2 热响应时间
按GB/T 30121—2013中6.5.2的规定进行。
7.4.3 自热
按GB/T 30121—2013中6.5.7的规定进行。
7.5 护套完整性
7.5.1 水淬
按GB/T 30121—2013中6.3.2.1的规定进行。
T/CASME 1635—2024
5
7.5.2 氮气加压
按GB/T 30121—2013中6.3.2.2的规定进行。
7.6 外壳防护等级
按GB/T 4208—2017的规定进行。
7.7 气候环境适应性
7.7.1 高温工作
按GB/T 2423.2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按7.2、7.11.1的规定检查。
7.7.2 上限温度稳定性
对试样施加额定电源,按GB/T 30121—2013中6.4.2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对试样施加额定电源,
按7.11.1的规定检查。
7.7.3 低温工作
按GB/T 2423.1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按7.2、7.11.1的规定检查。
7.7.4 温度循环
按GB/T 30121—2013中6.5.5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按7.2、7.11.1的规定检查。
7.7.5 交变湿热
按GB/T 2423.4—2008中方法1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按7.2、7.11.1的规定检查。
7.8 盐雾
按GB/T 25119—2021中12.2.11的规定进行,试验时间为48 h,试验后按7.11.1的规定检查。
7.9 机械环境适应性
7.9.1 振动
按GB/T 21563—2018中第9章的规定进行,加速度比例系数为7.83,试验后按7.11.1的规定检查。
7.9.2 冲击
按GB/T 21563—2018中第10章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按7.11.1的规定检查。
7.10 电磁兼容
7.10.1 浪涌
按GB/T 17626.5—2019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进行,采用1.2/50 s组合波发生器。
7.10.2 静电放电抗扰度
按GB/T 17626.2—2018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进行。
7.11 电气安全
T/CASME 1635—2024
6
7.11.1 室温绝缘电阻
按GB/T 25119—2021中12.2.10.2的规定进行。
7.11.2 耐压试验
按GB/T 25119—2021中12.2.10.3的规定进行。
7.12 禁、限用物质要求
按TB/T 3139的规定进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每只传感器应由制造商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2.2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外形尺寸、允差、室温绝缘电阻。
8.2.3 若出厂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传感器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对传感器进行返修,返
修后重新进行出厂检验,直至出厂检验所有项目合格。
8.3 型式检验
8.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时;
b) 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差异较大时;
e) 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3.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文件第6 章规定的全部项目。
8.3.3 型式检验样品按GB/T 10111 规定的方法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8.3.4 型式检验所有项目指标合格时,则判型式检验合格;当有项目指标不合格时,判该型式检验不
合格。
9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9.1 标志、标签
9.1.1 传感器应有产品标签或铭牌,内容包括: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制造商名称;
c) 标称电阻;
d) 允差等级;
e) 引线方式;
f) 温度范围。
T/CASME 1635—2024
7
9.1.2 包装箱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包装箱上还应标有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制造商名称与地址;
c) 制造年月或生产批号;
d) 执行标准编号;
e) 内装数量。
9.2 随行文件
包装箱内应附有以下随行文件:
a) 产品合格证明;
b) 出厂检验报告;
c) 使用说明书。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包装
传感器应采用防雨、防潮气的塑料薄膜包裹,顶部、底部及产品四角应衬垫泡沫层。
10.2 运输
传感器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剧烈震动、冲击、曝晒雨淋。
10.3 贮存
贮存场所应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应受雨雪侵害。传感器长期不用应保留原包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