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PS 0015-2024 民宿生态研学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A 12
团体标准
T/CCPS 0015—2024
民宿生态研学指南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study of homestays
2024 - 12 - 30 发布2025 - 02 - 01 实施
中华文化促进会 发布
目次
前言..................................................................................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和术语............................................................................. 1
4 基本原则............................................................................... 1
5 硬件设施............................................................................... 2
6 服务要求............................................................................... 3
7 运营管理............................................................................... 4
8 评价等级............................................................................... 5
附录A(规范性)民宿生态研学评价表........................................................ 7
附录B(规范性)民宿生态研学等级评价申报表............................................... 11
参考文献................................................................................. 13
T/CCPS 001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计量大学、北京丝路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大学、北京丝路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浙江省长三角环境科技研究院、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发展中心、南南恒益信息咨询(武汉)
中心、大同市平城区涵舍精品民宿。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虞伟、江雨桐、张逦嘉、赵磊、邹涛、王小慧、尚思乔、刘燕丽、尹环英。
T/CCPS 0015—2024
1
民宿生态研学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民宿生态研学的基本原则、硬件设施、服务要求、运营管理和考核评估等内容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民宿开展生态研学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793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1 部分: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7066-2018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LB/T 007 绿色旅游饭店
WS 10014-2023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施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研学旅行Study tour
研学旅行是指为满足全年龄段需要,由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集体观念、
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出游、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性教育和探索
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学习活动。
3.2
生态研学Ecological study
生态研学是指以自然生态为载体开展研学旅行的教育活动,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通过亲身
体验和实践,引导学生认知自然,提升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4 基本原则
T/CCPS 0015—2024
2
4.1 安全性
民宿生态研学设施与服务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
措施,确保研学学员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4.2 教育性
民宿要结合研学学员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确立研学主题和目标,注重系统性、教育性、科学性
和趣味性,兼顾知识的传授和研学学员生态价值观的养成,切实提升研学学员的素质能力。
4.3 实践性
民宿应基于自身资源优势与特色,为研学学员提供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环境,拓展视野、
亲近自然、参与体验等。
4.4 可持续性
强调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确保研学活动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支持民宿可持续经营。
5 硬件设施
5.1 教学场所
民宿生态研学教学场所宜满足以下条件:
a)具有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的有较强知识性与科普功能的场所,可以支持生态教育和研究活动;
b)室外场地的选择宜符合所在区域相关规划要求,避开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充分、合理地利用
场所周边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
c)宜设有可用于生态研学的室内场地,住宿餐饮可参考JGJ62、JGJ64、LB/T 007 的相关规定和要
求,民宿教室屋内采光和照明可参考GB 7793 的要求;
d)宜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和低能耗设备建造民宿,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鼓励客人采取低碳出
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教育设施
民宿生态研学教育设施宜满足以下条件:
a)室内宜设有用于生态研学的教育设施,包括桌椅、投影仪、公共网络和实验实训等设施设备;
b)室外场地宜设置准确、科学和趣味的游览解说系统,并配有中外语种对照的文字,具体要求可
参照GB/T 15566.1 执行。
5.3 卫生设施
民宿生态研学卫生设施宜满足以下条件:
a)民宿经营范围内宜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废弃物收集容器,保持整体环境整洁。垃圾处理可
参照GB/T 37066-2018 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b)提供便利设施及服务,室内场地卫生间设置可参照GB/T 18973 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室内饮水设
T/CCPS 0015—2024
3
施宜参照WS 10014-2023 执行;
c)室内场地采光通风良好,按时合规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疾病防控物资充足。
5.4 安全设施
民宿生态研学安全设施宜满足以下条件:
a)提供应急防护设施和措施,确保游客和参与者在场所内的安全,包括紧急疏散通道、安全警示
标志、应急救援设备、无障碍设施等;
b)合理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有效,消防安全标志设施宜符合GB 15630
及GB 13495.1 中的要求。
5.5 交通设施
民宿生态研学交通设施宜满足以下条件:
a)因地制宜提供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停放场所;
b)因地制宜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鼓励学员徒步或骑行探索周边生态环境。
5.6 其他设施
按需建设其他研学辅助设施,如观鸟观景平台、植物长廊、昆虫屋、森林浴场等。
6 服务要求
6.1 人员配置
6.1.1 民宿宜有明确的研学服务人员负责项目运营、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生活服务。
6.1.2 民宿宜配备具有基本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能胜任自然教育、生态考察、户外体验等研学活动的
组织实施。
6.1.3 民宿管家及相关服务人员宜经过专门的医疗急救护理培训。
6.2 接待与沟通
民宿宜提供友好、专业的接待服务,有专门的咨询服务人员,及时解答研学期间的各种问题,确保
信息传达顺畅。
6.3 教育服务
6.3.1 课程安排
开展课程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适合相应学段的研学课程。宜有合理的开课时序、课程目标与教学策
略。每次课程单位时间宜为45 分钟。
6.3.2 课程方案
宜结合地域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群体和不同时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场景,制定相应的主题课程
方案,面向全年龄段及各类社会群体:
a)按照服务对象分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人士;
T/CCPS 0015—2024
4
b)按照研学旅行时间长短分类:1-2 天、3-4 天、5-6 天;
c)按学科主题分类:博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
d)按教学场景分类:课堂教学、野外考察、社区教育等。
6.3.3 课程设计
通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评估反馈,提出科学合理的民宿生态研学流程,设计具有
在地生态文化特征的研学产品,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研学成果。
6.4 卫生与安全
6.4.1 民宿宜确保宿舍、教学场所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遵守相关卫生标准。
6.4.2 民宿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及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6.5 饮食保障
民宿宜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满足不同学员的饮食需求,包括对特殊饮食的要求。
设立用餐区域,确保就餐环境的舒适与卫生。
6.6 后勤支持与设施维护
6.6.1 民宿宜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如设备维护、物资供应等,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6.6.2 民宿宜定期检查和维护交通设施、教学设备和其他硬件设施,确保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7 运营管理
7.1 预约管理
预约规则设定宜清晰明确,通过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电话等途径,为研学者提供快捷、方便
的预约服务。
7.2 安全管理
民宿生态研学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a)安全政策与培训:宜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政策,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
应急处理程序和安全操作规范;
b)安全监控与设备:宜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控设备,如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定期检查和维护;
c)应急预案:宜制定和完善火灾、治安事件、传染病防控、设备设施突发故障等在内的应急预案,
宜与研学活动配合组织;
d)医疗:具备必要的医疗救助条件。
7.3 研学质量管理
7.3.1 质量标准制定:宜建立研学服务和设施的质量标准,包括接待、住宿、餐饮、教学活动等,确保
服务水准和质量的稳定性。
7.3.2 质量监控与评估: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研学体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T/CCPS 0015—2024
5
7.3.3 研学满意度调查:宜定期开展研学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确保满足学员的期望和需
求。
7.3.4 持续改进机制:宜建立持续改进的研学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客户和员工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定期
召开质量评审会议,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7.4 客户服务管理
7.4.1 服务标准化:宜制定客户服务标准,包括接待流程、问题解决流程等,确保服务水准和质量的稳
定性。
7.4.2 客户反馈机制:宜建立多渠道客户反馈机制,包括在线评论、意见箱及热线电话,收集并回应客
户的意见和建议。
7.4.3 员工培训:宜定期对员工进行客户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培养员工的解决问题能
力和应变能力。
7.5 环境与设施管理
7.5.1 设施维护与检查:宜制定定期设施检查和维护的计划,确保所有设备、家具和公共区域满足使用
要求。
7.5.2 环境保护措施:宜结合研学项目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实施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措施,减少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a)垃圾分类与节约资源: 推行垃圾分类,实施节水和节电措施,在民宿前台、客房等场所放置垃
圾分类宣传品;
b)可再生能源利用: 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c)雨水回收系统: 因地制宜设立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
d)生物多样性保护: 鼓励在民宿周边种植本土植物,打造生态庭院。
7.5.3 基础设施改善:宜根据客户反馈和使用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住宿和研学环境的
舒适度。
8 评价等级
8.1 评级工作申报
民宿生态研学评级工作申报包括:
a)申报单位准备资料:民宿或其他相关单位需准备申报材料,详细描述其生态研学服务内容、服
务质量标准、硬件设施、研学资源、文化体验等方面的信息;
b)提交申请:向相关评价机构或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包含所有必要的支持材料和文件;
c)申报表格:填写并提交规定格式的申报表格,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8.2 申报材料受理
T/CCPS 0015—2024
6
民宿生态研学评级申报材料受理包括:
a)材料审核:评价机构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b)反馈通知:如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及时向申报单位反馈,要求进行补充或修改;
c) 确认受理:确认材料符合要求后,出具受理通知,告知申报单位进入下一步评价考核。
8.3 评价考评
8.3.1 民宿生态研学评价考核程序包括:
a)现场评估:评价机构实地考察民宿,评估其生态环境、服务质量和文化体验等方面,收集第一
手数据;
b)信息采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用户反馈和使用体验;
c)综合评审:根据现场考核和材料审核结果,对照评分细则进行综合评分和评估,确定评价等级;
d)结果公示:评价结果宜向社会进行公示。
8.3.2 根据民宿生态研学服务水平,将民宿生态研学划分为AAA 级、AAAA 级、AAAAA 级等三个等级。
8.4 评价结果管理
8.4.1 评价结果公示及发布
公示期内有异议,宜进行核实。对符合申请评价等级的参评者,在公示期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
相关网站或载体向社会发布并将结果通知申请机构。
8.4.2 监督
评价机构应在其官网设置投诉电话和邮箱,接受监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8.4.3 升级评价
等级评价满一年后,方可申请升级评价,升级评价不通过的,须满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
表1 民宿生态研学评价等级
评分区间等级特征
60 — 69 AAA
民宿具备开展生态研学的可行性,但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够完善,需
要进一步提升。
70 — 85 AAAA 民宿适合开展生态研学活动,但配套设施和运营条件还有待提升。
86 — 100 AAAAA
民宿开展生态研学活动的水平较高,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成熟的
运营条件。
T/CCPS 0015—2024
7
附录A
(规范性)
民宿生态研学评价表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
值
评分细则
打
分
1
A1
硬件
设施
B1
教学
场所
C1
民宿区位
5
0 分:不具备适用于自然科普与研学的场所;
3 分:民宿及其周边环境具有适用于自然科普的场
所;
5 分:民宿及其周边环境具有生态良好、类型多样、
体验丰富的自然科普场所。
2
C2
室外场所
12
0 分:没有室外教学场所;
5 分:有符合所在区域规划要求的室外场所;
10 分:有符合所在区域规划要求的室外场所,生态
环境良好;
12 分:有符合所在区域规划要求的室外场所,并能
够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开展教
学设施布置。
3
C3
室内场地
12
0 分:没有适于生态研学的室内场地;
5 分:有可用于生态研学的室内场地;
10 分:有专门用于生态研学的室内功能场地,但类
型单一;
12 分:有多样化的生态研学室内场地,包括研学教
室、展览馆等,室内空间环境满足教学要求。
4
B2
教育
设施
C4
室内设施
5
0 分:未安装用于教学的设施设备;
3 分:有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设备,如桌椅、投影
仪、图书器材、公共网络等;
5 分:有开展教学活动的相关设备,并提供用于自
然观察的教学标本和实验实训设备。
T/CCPS 0015—2024
8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
值
评分细则
打
分
A1
硬件
设施
B2
教育
设施
5
C5
室外设施
5
0 分:未提供用于教学的设施设备;
3 分:在室外场地设有基础的游览解说系统和标识;
5 分:在室外场地设有准确、科学和趣味的游览解
说系统、自然教育标识和互动体验设施。
6
B3
卫生
设施
C6
环保设施
4
0 分:未设有环保设施;
4 分:配有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并定期清理,整体
环境整洁(1 分);污水纳管处理或有污水处理装
置(1 分);有废气净化装置(1 分);开展废弃物
循环利用,并进行展示(1 分)。
7
C7
便利设施
4
0 分:未提供便利设施;
4 分:提供饮用水、卫生间等便利设施。
8
C8
消毒设施
2
0 分:未设有消毒设施;
2 分:配有消毒设施与防疫物资,定期清洁消毒。
9
B4
安全
设施
C9
应急防护
2
0 分:未设有应急防护设施;
2 分:配有应急救援与疏散、安全警示、无障碍等
防护设施。
10
C10
消防设施
2
0 分:未设有消防设施;
2 分:设有消防器材,且完好有效,并进行定期检
验、维修。
11
B5
其他
设施
C11
研学辅助
1
0 分:未开展相关工作;
1 分:配有辅助生态研学的其他设施,如观鸟观景
平台、自然步道等。
12
C12
设施要求
3
0 分:未开展相关工作;
3 分:场所及设施的建设与运维符合环境影响最小
化原则,满足低碳、环境友好要求。
T/CCPS 0015—2024
9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
值
评分细则
打
分
13
A2
服务
要求
B6
人员
配置
C13
研学服务
5
0 分:未配置相应人员;
3 分:配有服务研学的工作人员,但没有合理细化
分工;
5 分:按照项目运营、课程开发等服务需求合理配
置人员结构,进行细致分工,精细管理。
14
C14
研学导师
6
0 分:未配有相关研学导师;
4 分:配有具备学科专业知识,认同自然教育理念
的兼职研学导师;
6 分:配有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熟悉自然教育方法,
对当地自然环境有全面了解,能科学组织和生动引
导参与者认知自然的研学导师。或与高校及科研机
构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15
C15
医疗急救
3
0 分:未配置相关人员;
3 分:配有经过医疗急救护理培训合格的服务人员。
16
B7
教育
服务
C16
课程安排
5
0 分:未开展相关工作;
3 分:安排有生态研学课程,但未形成标准、完善
的管理流程;
5 分:有详细的课程安排,开展课程需求分析,制
定合理的开课时序、课程目标与教学策略。
17
C17
课程方案
5
0 分:未开展相关工作;
3 分:有研学课程方案,但课程内容与形式较为单
一;
5 分: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制定研学课程方案,
针对不同研学群体,开发多元化的研学课程。
T/CCPS 0015—2024
10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
值
评分细则
打
分
A2
服务
要求
B7
教育
服务
18
C18
课程设计
5
(1)教学环节设计(2 分)
0 分:未进行教学环节设计;
2 分:设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导入、讲解、交流、
分析等各环节有任务分解与实施计划。
(2)教学活动组织(2 分)
0 分:未进行教学活动组织;
2 分:通过讲座、讨论、实验、实地考察等教学活
动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3)教学评估反馈(1 分)
0 分:未开展教学评估反馈;
1 分:结合不同的评估方法,对研学成果进行检测,
进行成果展示与宣传。
19
A3
运营
管理
B8
预约
管理
C19
预约规则
2
0 分:未制定预约规则;
2 分:设定有清晰明确的预约规则,包括预约期限、
取消机制、接受研学活动的时间段等。
20
C20
预约渠道
3
0 分:未提供预约渠道;
3 分:具有网站、APP、小程序,电话等各类快捷、
便利的预约渠道。
21
B9
安全
管理
C21
应急预案
3
0 分:未制定应急预案;
3 分:有制定针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2 分);
与研学活动配合组织演练(1 分)。
22
C22
救助资源
2
0 分:不具备医疗救助资源;
2 分:具备必要的医疗救助条件。
23
B10
质量
管理
C23
监督体系
2
0 分:未建立监督体系;
2 分:有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包括有专
员负责研学满意度测评。
24
C24
投诉渠道
2
0 分:未提供投诉渠道;
2 分:投诉渠道畅通,投诉处理及时。
T/CCPS 0015—2024
11
附录B
(规范性)
民宿生态研学等级评价申报表
一、民宿基本信息
1 申报主体(盖章)
2 住址[详细地址,包括省、市、区/县、乡镇/村、门牌号]
3 负责人电话[手机号码/固定电话]
4 联系人电话[手机号码/固定电话]
5 电子邮箱
6 官网/社交媒体号[如有,请提供]
二、民宿研学资源
7 自然环境描述[描述民宿周边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水域、植被等,不超过500 字]
8 人文资源描述
[描述民宿所在地区的人文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不超过500
字]
9 生态研学项目[列举民宿可提供的生态研学项目,如动植物观察、生态农耕体验等]
10 研学活动场地[描述可用于研学活动的场地,如户外营地、室内教室等]
三、民宿设施与服务
11 住宿设施[描述民宿的住宿设施,如房型、床位数、设施设备等]
12 餐饮设施[描述民宿的餐饮设施,如餐厅、厨房、食材来源等]
T/CCPS 0015—2024
12
13 安全与卫生[描述民宿的安全与卫生措施,如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卫生清洁流程等]
14 其他服务[列举民宿可提供的其他服务,如导游服务、交通接送等]
T/CCPS 0015—2024
13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 号)
[2]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发改社会〔2016〕1831 号)
[3]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3〕36 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