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JSF 004-2025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为《T/XJSF 0042025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新疆南疆骆驼刺适生区的 农田防护林 和 防风固沙林 的营建与改造。
- 要求地下水位 1.5~4.0m,土壤为 弱碱性沙质壤土或沙土,6月平均最高气温 28~32℃,地温 38~42℃。
2. 栽培前准备
- 品种选择: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
- 种子处理:
- 选用上年11月下旬采收的种子,经搓擦除杂后,于 4℃低温干燥环境 保存。
- 催芽方法(四选一):
- 40℃纯水浸泡 48小时
- 60℃纯水浸泡 10小时
- 80℃纯水处理 10分钟
- 90℃纯水处理 3分钟
- 整地要求:
- 距离林木 ≥60cm,避免伤根。
- 秋季深耕(土壤封冻前):深度 30~33cm;春季浅耕(解冻后):深度 15~20cm。
- 整地标准:达到 "松、碎、齐、平、净" ,设平床并配套排灌渠,风沙重灾区需设沙障。
3. 栽培技术
- 播种时间:6月上旬,连续一周地温达 38~42℃。
- 播种方法:
- 开沟条播:沟长 450~550cm,宽 5~15cm,深 4~8cm。
- 种子拌沙土均匀撒播,覆 0.5cm厚干沙土 后耙平。
4. 抚育管理
(1)灌溉制度
生长阶段 | 灌溉方式 | 间隔/频次 | 水量(m³/hm²) |
---|---|---|---|
播种后至出苗20天 | 沟灌渗透 | 持续保湿 | 375~480 |
出苗20~40天 | 沟灌渗透 | 每2天1次 | 270~345 |
出苗40天至10月初(枯萎前) | 引水沟漫灌 | 每周1次 | 600~700 |
枯萎后至次年4月 | - | 停灌 | - |
次年4月至10月初 | 漫灌 | 每月1次 | 300~360 |
之后 | - | 停灌 | - |
(2)除草
- 幼苗出土至封行前,需 人工拔除杂草。
(3)封育保护
- 栽植后 3年内 需设 工程围栏,防止牲畜啃食破坏。
5. 病虫害防治
- 遵循 DB65/T 3215-2011《骆驼刺生产技术规程》。
- 骆驼刺病虫害较少,一般不需化学防治:
- 虫害:采用 人工捕杀 或 物理诱捕(如诱虫灯、粘虫板)。
- 病害:及时拔除病株 并销毁。
6. 关键环境与设施要求
- 立地条件:郁闭度 ≤0.3 的林带内,土壤排水良好且具灌溉条件。
- 设施配套:整地时需确保 排灌渠道畅通,风沙区设 沙障 防护。
7.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主要引用 DB65/T 3215-2011,病虫害防治直接按其4.5条款执行。
起草信息
-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归口单位: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
- 参与单位:新疆标准化研究院、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策勒县分局等。
核心要点总结:
该规程针对新疆荒漠绿洲防护林建设,从 种子精选、温水催芽、双季整地,到 高温期条播、分阶段精准灌溉、3年围栏封育,形成一套适应干旱风沙环境的栽培体系,突出 生态防治 和 节水管理 特色,旨在提升防护林生态功能与可持续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