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新) 148-2024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新)148-2024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ully Automatic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alyzers (Titration Method)
2024-12-31 发布2025-6-30 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归口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与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饶雪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杨雪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董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阿依努尔·库热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马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刘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杨建生(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JF(新)148-2024
I
目录
引言……………………………………………………………………………………(Ⅱ)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概述…………………………………………………………………………………(1)
4 计量特性……………………………………………………………………………(1)
5 校准条件……………………………………………………………………………(2)
5.1 环境条件…………………………………………………………………………(2)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6.1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2)
6.2 消解时间误差……………………………………………………………………(3)
6.3 滴定容量误差……………………………………………………………………(3)
6.4 示值误差…………………………………………………………………………(4)
6.5 重复性……………………………………………………………………………(4)
7 校准结果表达………………………………………………………………………(5)
8 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A 测量条件下去离子水密度的测量……………………………………………(6)
附录B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及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7)
附录C 校准记录参考格式……………………………………………………………(9)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11)
附录E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3)
JJF(新)148-2024
II
引言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
写规则》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本规范制订的基础
性系列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HJ 828-201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JJG
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HJ/T 377-200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
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JJG
1012-2019《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新)148-2024
1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测量范围为(16~700)mg/L 的实验室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
分析仪(滴定法)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以下文件:
JJG 975-200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HJ 828-2017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 概述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的测量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
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为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
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
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由滴定分析系统、消解回流系统和冷
凝系统组成,滴定分析系统包括滴定头、滴定臂、颜色传感器、样品盘、搅拌系统和
高精度注射泵等,消解回流系统包括加热盘、冷凝管、淋洗头和淋洗臂等,冷凝系统
包括循环冷凝水机、工业级制冷风扇和冷凝管等。
4 计量特性
仪器的计量特性见表1。
表1 计量特性
计量特性技术指标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15℃
消解时间误差±2%
滴定容量误差±1%
JJF(新)148-2024
2
示值误差
范围(16≤x≤50)mg/L (50<x≤700)mg/L
最大允许误差±6% ±4%
重复性≤3%
注:以上所有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环境温度(18~28)℃;相对湿度不大于60%。
5.1.2 电源电压及频率:交流电压(220±22)V,频率(50±1)Hz,仪器接地良好。
5.1.3 仪器的工作台面应平整、牢固,无明显机械振动,周围无灰尘、腐蚀性气体、
强电场和强磁场的干扰,避免阳光直射。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2.1 工业铂热电阻温度计:A 级,测量范围覆盖(100~300)℃。
5.2.2 50 mg/L,100 mg/L,300 mg/L,1000 mg/L 的化学需氧量(CODCr)溶液有证标
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3%(k=2)。
5.2.3 电子秒表:分辨力不大于0.1 s。
5.2.4 容量瓶、单标线吸量管:符合A 级。
5.2.5 电子天平:实际分度值为0.1 mg, 级。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根据被校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以下简称“仪器”)说明
书设置好消解盘温度,预热1 h 后,选取均匀分布地6 个消解孔(少于6 个孔时全部
选取),将装有甲基硅油作为介质的消解管固定在消解孔内,对消解进行加热,将铂
电阻温度计探头分别插入消解管内液体介质中,待铂电阻温度计读数稳定后,间隔1
min 读取铂电阻温度计示值,共读取3 次。按公式(1)、公式(2)计算温场均匀性。
n
T
T
n
j 1
ij
i (1)
W T imax T imin (2)
式中:
JJF(新)148-2024
3
T i——第i消解孔的平均温度,℃;
j T ——第i 消解孔的第j 次温度测量值,℃;
n——测量次数;
W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T imax——测得的i个消解孔平均温度中的最大值,℃;
T imin——测得的i个消解孔平均温度中的最小值,℃。
6.2 消解时间误差
仪器稳定后,按下仪器消解键,同时使用秒表开始计时,待消解结束时停止计时,
读取秒表测得的消解时间,重复测量3 次,以3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消解时间测量
值。按公式(3)计算消解时间误差。
0 100%
t
t t
t (3)
式中:
t——消解时间示值误差,%;
0 t ——消解时间设定值,s;
t ——消解时间测量值,s。
6.3 滴定容量误差
以去离子水代替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使仪器注出一定体积(滴定管满量程的
20%、50%和100%)的去离子水,并用洁净的容量瓶收集注出的液体,在分析天平上
称重,根据公式(4)和公式(5)计算滴定容量误差。
ρ
V m2 m1
(4)
100%
0
0
V
V V V (5)
式中:
V ——仪器注出去离子水体积,mL;
V ——滴定容量误差,mL;
0 V ——注出体积设定值,mL;
JJF(新)148-2024
4
1 m ——空容量瓶的质量,g;
2 m ——收集去离子水后容量瓶的质量,g;
——测试温度下去离子水的密度,g/mL,密度测量方法见附录A;
6.4 示值误差
按附录B 配制分析用试剂及稀释标准溶液。
按仪器说明书开机,连接控制软件。将对应管路插入新配置的分析用试剂中,开
始分析前用去离子水对冷凝管进行清洗,并用新配置的试剂对试剂管路进行润洗。
待仪器稳定后,在仪器的(16~50)mg/L 档,分别测定16 mg/L、25 mg/L、50 mg/L
COD 溶液标准物质3 次;在仪器的(50~700)mg/L 档,分别测定100 mg/L、300 mg/L、
500 mg/L COD 溶液标准物质3 次,按公式(6)计算仪器的示值误差(Δc)。
100%
s
s
c
c c c (6)
式中:
c——仪器示值误差,%;
c ——3 次测量平均值,mg/L;
s c ——COD 溶液的标准值,mg/L。
6.5 重复性
按6.4 的分析步骤,对25 mg/L 和3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 次,记
录测量结果,按公式(7)计算其重复性。
2
1
r
( )
1 100%
1
n
i
i
c c
s
c n
(7)
式中:
r s ——重复性,%;
i c ——第i 次测量值,mg/L;
c ——6 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g/L;
n——测量次数,n=6。
JJF(新)148-2024
5
7 校准结果表达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a) 标题:“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 被校仪器的制造单位、名称、型号及编号;
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
的接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偏离的说明(若有);
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
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部分复制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无效的声明。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件C,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D,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
例见附录E。
8 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因素所
决定,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 年。
如果对仪器的检测数据有怀疑或仪器更换主要部件及修理后,应对仪器重新校准。
JJF(新)148-2024
6
附录A
测量条件下去离子水密度的测量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 mL 仪器注出的去离子水,加入质量为0 m (g)的容量瓶中,在
分析天平上称量得到容量瓶和去离子水的总质量为m (g),按下式计算测量条件下去离
子水的密度ρ (g/mL)。
10
ρ m m0
JJF(新)148-2024
7
附录B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及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
B.1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
B.1.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B.1.1.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K Cr O 0.250 mol/L
6
1
2 2 7
c 。
取适量重铬酸钾基准试剂,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
重铬酸钾12.258 g,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 mL。
B.1.1.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K Cr O 0.0250 mol/L
6
1
2 2 7
c 。
将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1.1.1 用去离子水稀释10 倍。
B.1.2 硫酸银-硫酸溶液
将10 g 硫酸银,加到1 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中,放置1~2 d
使之溶解,并摇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B.1.3 硫酸汞溶液, ρ =100 g/L
称取10 g 硫酸银(分析纯及以上),溶于100 mL 体积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
混匀。
B.1.4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B.1.4.1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 2 4 2 2 c NH Fe SO 6H O 0.05 mol/L 。
称取16.5 g 六水合硫酸亚铁铵(分析纯及以上),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10 m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浓度,标定时
应做平行双样。
取5.00 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 mol/L)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 mL,
缓慢加入15 m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约
0.15 mL)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B.1.4.1)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
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V(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 按下式计算:
JJF(新)148-2024
8
c 1.25
V
式中:
c——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mL。
B.1.4.2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 2 4 2 2 c NH Fe SO 6H O 0.005 mol/L 。
将B.1.4.1 中的溶液稀释10 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1.1.2)标定,其滴定步
骤及浓度计算同B.1.4.1。每日临用前标定
B.1.5 试亚铁灵指示剂
溶解0.7 g 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及以上)于50 mL 水中,加入1.5 g 邻菲罗啉
(分析纯及以上),搅拌至溶解,稀释至100 mL。
以上试剂均避光冷藏保存,保存时长不超过1 周。
B.2 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示例
16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取1.6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
25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取2.5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
标准溶液应现配现用。
JJF(新)148-2024
9
附录C
校准记录参考格式
证书编号: 原始记录编号: 校准日期:
送校单位
仪器名称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制造厂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校准员核验员
校准地点
校准依据
校准用主要计量标准器
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证书号/出厂编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有效期
1.消解盘温场均匀性(设定温度TS= )
消解孔号
测量值/℃
次数
1 2 3 4 5 6
1
2
3
温度平均值
温场均匀性
2.消解时间误差(消解时间设定值0 t = )
序号1 2 3 t
测量值(s)
消解时间误差(%)
JJF(新)148-2024
10
3.滴定容量误差(滴定管总容量: mL)
测量点
滴定管总容量的
20%
滴定管总容量的
50%
滴定管总容量的
100%
设定体积0 V (mL)
空瓶质量1 m (g)
空瓶和注出水的总质量2 m (g)
测试温度下去离子水的密度
(g/mL)
实测注出体积V (mL)
滴定容量误差(%)
4.示值误差
COD 标准溶液浓度值
(mg/L) 16 25 50 100 300 500
测量值(mg/L)
1
2
3
平均值(mg/L)
示值误差(%)
5.重复性
测量次数1 2 3 4 5 6 平均值重复性/%
测量值/
(mg/L)
6.不确定度:
JJF(新)148-2024
11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D.1 校准证书第二页式样
证书编号:xxxx-xxxx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
JJF(新)148-2024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地点: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有效期
第x 页,共x 页
JJF(新)148-2024
12
D.2 校准证书第三页式样
证书编号:xxxx-xxxx
校准结果
1、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2、消解时间误差:
3、滴定容量误差:
4、示值误差:
5、重复性:
6、不确定度:
以下空白
第x 页,共x 页
JJF(新)148-2024
13
附录E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E.1 概述
E.1.1 测量依据:JJF(新)148-2024《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校准规范》。
E.1.2 环境条件:温度(18~28)℃;相对湿度:≤60%。
E.1.3 测量标准:化学需氧量(CODCr)标准溶液,标准值为1000 mg/L,Urel=0.6%,
k=2。
E.1.4 被测对象: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E.1.5 测量方法:仪器开机预热稳定,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取1.6 mL 1000 mg/L 的
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
匀,得到标准值为16 mg/L 的标准溶液,进行3 次重复测量,记录仪器示值。按下式
计算示值误差c。
100%
s
s
c
c c c
E.2 测量模型
s
s
c
c c c
式中:
c——仪器示值误差,%;
c ——3 次测量平均值,mg/L;
s c ——COD 溶液的标准值,mg/L。
E.2.1 传播律公式
由于c 和s c 互不相关,则( ) ( ) 2 2 ( )
2
2 2
c 1 s u c c u c c u c
E.2.2 灵敏度系数
JJF(新)148-2024
14
s
( ) 1
c c
c c c
,
2 ( )
s s
s c
c
c
c c c
E.3 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E.3.1 输入量s c 的标准标准不确定度( ) s u c
输入量s c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的定值不准和稀释过程。
E.3.1.1 标准物质定值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化学需氧量(CODCr)标准溶液,标准值为1000 mg/L,Urel=0.6%,k=2。则标物
定值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s1 u 为:
0.30%
2
0.6%
r s1 u
E.3.1.2 标准物质稀释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2 mL 分度吸量管量取取1.6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
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得到标准值为16 mg/L 的标
准溶液。
根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准确度等级为A 级的2 mL 分度吸量管量,
最大允许误差为±0.012 mL,则:
100% 0.35%
3 2
0.012
r s2
u
根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准确度等级为A 级的100 mL 容量瓶,最大
允许误差为±0.010 mL,则:
100% 0.06%
3 100
0.10
r s3
u
0.08 mg/L
(0.30%) (0.35%) (0.06%) 16
( ) ( )
2 2 2
s
2
r s3
2
r s2
2
s r s s r s1
u c u c c u u u c
E.3.2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u(c)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u(c)主要由测量重复性引入。
对16 mg/L 的标准溶液进行一组重复性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
JJF(新)148-2024
15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值15.78 15.47 16.12 15.83 16.24 15.68 15.37 15.84 15.52 16.07
平均值15.79
标准偏差0.29
实际校准3 次测量数据为:15.87 mg/L,16.12 mg/L,16.35 mg/L,平均值为16.11
mg/L,则:
0.17 mg/L
3
0.29
3
u(c) s
E.4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来源标准不确定度i u i c i i c u
( ) s u c
标准物质定值
不准及溶液稀
释
0.08 mg/L 0.0625 L/mg 0.005
u(c) 测量重复性0.17 mg/L -0.0629 L/mg 0.011
E.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 ( ) 2 2 ( ) 0.0052 0.0112 0.013 1.3%
2
2 2
1 c s u c c u c c u c
E.6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 ( ) 2 1.3% 2.6% c U k u c
JJF(新)148-2024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ully Automatic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alyzers (Titration Method)
2024-12-31 发布2025-6-30 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归口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与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饶雪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杨雪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董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阿依努尔·库热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马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刘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杨建生(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JF(新)148-2024
I
目录
引言……………………………………………………………………………………(Ⅱ)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概述…………………………………………………………………………………(1)
4 计量特性……………………………………………………………………………(1)
5 校准条件……………………………………………………………………………(2)
5.1 环境条件…………………………………………………………………………(2)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6.1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2)
6.2 消解时间误差……………………………………………………………………(3)
6.3 滴定容量误差……………………………………………………………………(3)
6.4 示值误差…………………………………………………………………………(4)
6.5 重复性……………………………………………………………………………(4)
7 校准结果表达………………………………………………………………………(5)
8 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A 测量条件下去离子水密度的测量……………………………………………(6)
附录B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及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7)
附录C 校准记录参考格式……………………………………………………………(9)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11)
附录E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3)
JJF(新)148-2024
II
引言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
写规则》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本规范制订的基础
性系列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HJ 828-201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JJG
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HJ/T 377-200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
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JJG
1012-2019《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新)148-2024
1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测量范围为(16~700)mg/L 的实验室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
分析仪(滴定法)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以下文件:
JJG 975-200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HJ 828-2017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 概述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的测量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
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为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
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
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由滴定分析系统、消解回流系统和冷
凝系统组成,滴定分析系统包括滴定头、滴定臂、颜色传感器、样品盘、搅拌系统和
高精度注射泵等,消解回流系统包括加热盘、冷凝管、淋洗头和淋洗臂等,冷凝系统
包括循环冷凝水机、工业级制冷风扇和冷凝管等。
4 计量特性
仪器的计量特性见表1。
表1 计量特性
计量特性技术指标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15℃
消解时间误差±2%
滴定容量误差±1%
JJF(新)148-2024
2
示值误差
范围(16≤x≤50)mg/L (50<x≤700)mg/L
最大允许误差±6% ±4%
重复性≤3%
注:以上所有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环境温度(18~28)℃;相对湿度不大于60%。
5.1.2 电源电压及频率:交流电压(220±22)V,频率(50±1)Hz,仪器接地良好。
5.1.3 仪器的工作台面应平整、牢固,无明显机械振动,周围无灰尘、腐蚀性气体、
强电场和强磁场的干扰,避免阳光直射。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2.1 工业铂热电阻温度计:A 级,测量范围覆盖(100~300)℃。
5.2.2 50 mg/L,100 mg/L,300 mg/L,1000 mg/L 的化学需氧量(CODCr)溶液有证标
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3%(k=2)。
5.2.3 电子秒表:分辨力不大于0.1 s。
5.2.4 容量瓶、单标线吸量管:符合A 级。
5.2.5 电子天平:实际分度值为0.1 mg, 级。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根据被校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以下简称“仪器”)说明
书设置好消解盘温度,预热1 h 后,选取均匀分布地6 个消解孔(少于6 个孔时全部
选取),将装有甲基硅油作为介质的消解管固定在消解孔内,对消解进行加热,将铂
电阻温度计探头分别插入消解管内液体介质中,待铂电阻温度计读数稳定后,间隔1
min 读取铂电阻温度计示值,共读取3 次。按公式(1)、公式(2)计算温场均匀性。
n
T
T
n
j 1
ij
i (1)
W T imax T imin (2)
式中:
JJF(新)148-2024
3
T i——第i消解孔的平均温度,℃;
j T ——第i 消解孔的第j 次温度测量值,℃;
n——测量次数;
W ——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T imax——测得的i个消解孔平均温度中的最大值,℃;
T imin——测得的i个消解孔平均温度中的最小值,℃。
6.2 消解时间误差
仪器稳定后,按下仪器消解键,同时使用秒表开始计时,待消解结束时停止计时,
读取秒表测得的消解时间,重复测量3 次,以3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消解时间测量
值。按公式(3)计算消解时间误差。
0 100%
t
t t
t (3)
式中:
t——消解时间示值误差,%;
0 t ——消解时间设定值,s;
t ——消解时间测量值,s。
6.3 滴定容量误差
以去离子水代替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使仪器注出一定体积(滴定管满量程的
20%、50%和100%)的去离子水,并用洁净的容量瓶收集注出的液体,在分析天平上
称重,根据公式(4)和公式(5)计算滴定容量误差。
ρ
V m2 m1
(4)
100%
0
0
V
V V V (5)
式中:
V ——仪器注出去离子水体积,mL;
V ——滴定容量误差,mL;
0 V ——注出体积设定值,mL;
JJF(新)148-2024
4
1 m ——空容量瓶的质量,g;
2 m ——收集去离子水后容量瓶的质量,g;
——测试温度下去离子水的密度,g/mL,密度测量方法见附录A;
6.4 示值误差
按附录B 配制分析用试剂及稀释标准溶液。
按仪器说明书开机,连接控制软件。将对应管路插入新配置的分析用试剂中,开
始分析前用去离子水对冷凝管进行清洗,并用新配置的试剂对试剂管路进行润洗。
待仪器稳定后,在仪器的(16~50)mg/L 档,分别测定16 mg/L、25 mg/L、50 mg/L
COD 溶液标准物质3 次;在仪器的(50~700)mg/L 档,分别测定100 mg/L、300 mg/L、
500 mg/L COD 溶液标准物质3 次,按公式(6)计算仪器的示值误差(Δc)。
100%
s
s
c
c c c (6)
式中:
c——仪器示值误差,%;
c ——3 次测量平均值,mg/L;
s c ——COD 溶液的标准值,mg/L。
6.5 重复性
按6.4 的分析步骤,对25 mg/L 和3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 次,记
录测量结果,按公式(7)计算其重复性。
2
1
r
( )
1 100%
1
n
i
i
c c
s
c n
(7)
式中:
r s ——重复性,%;
i c ——第i 次测量值,mg/L;
c ——6 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mg/L;
n——测量次数,n=6。
JJF(新)148-2024
5
7 校准结果表达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a) 标题:“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 被校仪器的制造单位、名称、型号及编号;
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
的接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偏离的说明(若有);
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
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部分复制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无效的声明。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件C,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D,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
例见附录E。
8 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因素所
决定,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 年。
如果对仪器的检测数据有怀疑或仪器更换主要部件及修理后,应对仪器重新校准。
JJF(新)148-2024
6
附录A
测量条件下去离子水密度的测量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 mL 仪器注出的去离子水,加入质量为0 m (g)的容量瓶中,在
分析天平上称量得到容量瓶和去离子水的总质量为m (g),按下式计算测量条件下去离
子水的密度ρ (g/mL)。
10
ρ m m0
JJF(新)148-2024
7
附录B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及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
B.1 分析用试剂的配制
B.1.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B.1.1.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K Cr O 0.250 mol/L
6
1
2 2 7
c 。
取适量重铬酸钾基准试剂,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
重铬酸钾12.258 g,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 mL。
B.1.1.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K Cr O 0.0250 mol/L
6
1
2 2 7
c 。
将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1.1.1 用去离子水稀释10 倍。
B.1.2 硫酸银-硫酸溶液
将10 g 硫酸银,加到1 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中,放置1~2 d
使之溶解,并摇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B.1.3 硫酸汞溶液, ρ =100 g/L
称取10 g 硫酸银(分析纯及以上),溶于100 mL 体积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
混匀。
B.1.4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B.1.4.1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 2 4 2 2 c NH Fe SO 6H O 0.05 mol/L 。
称取16.5 g 六水合硫酸亚铁铵(分析纯及以上),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10 m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浓度,标定时
应做平行双样。
取5.00 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 mol/L)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 mL,
缓慢加入15 mL 硫酸(优级纯及以上, ρ =1.84 g/mL),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约
0.15 mL)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B.1.4.1)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
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V(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 按下式计算:
JJF(新)148-2024
8
c 1.25
V
式中:
c——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mL。
B.1.4.2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 2 4 2 2 c NH Fe SO 6H O 0.005 mol/L 。
将B.1.4.1 中的溶液稀释10 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1.1.2)标定,其滴定步
骤及浓度计算同B.1.4.1。每日临用前标定
B.1.5 试亚铁灵指示剂
溶解0.7 g 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及以上)于50 mL 水中,加入1.5 g 邻菲罗啉
(分析纯及以上),搅拌至溶解,稀释至100 mL。
以上试剂均避光冷藏保存,保存时长不超过1 周。
B.2 COD 标准溶液的稀释示例
16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取1.6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
25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取2.5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
标准溶液应现配现用。
JJF(新)148-2024
9
附录C
校准记录参考格式
证书编号: 原始记录编号: 校准日期:
送校单位
仪器名称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制造厂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校准员核验员
校准地点
校准依据
校准用主要计量标准器
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证书号/出厂编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有效期
1.消解盘温场均匀性(设定温度TS= )
消解孔号
测量值/℃
次数
1 2 3 4 5 6
1
2
3
温度平均值
温场均匀性
2.消解时间误差(消解时间设定值0 t = )
序号1 2 3 t
测量值(s)
消解时间误差(%)
JJF(新)148-2024
10
3.滴定容量误差(滴定管总容量: mL)
测量点
滴定管总容量的
20%
滴定管总容量的
50%
滴定管总容量的
100%
设定体积0 V (mL)
空瓶质量1 m (g)
空瓶和注出水的总质量2 m (g)
测试温度下去离子水的密度
(g/mL)
实测注出体积V (mL)
滴定容量误差(%)
4.示值误差
COD 标准溶液浓度值
(mg/L) 16 25 50 100 300 500
测量值(mg/L)
1
2
3
平均值(mg/L)
示值误差(%)
5.重复性
测量次数1 2 3 4 5 6 平均值重复性/%
测量值/
(mg/L)
6.不确定度:
JJF(新)148-2024
11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D.1 校准证书第二页式样
证书编号:xxxx-xxxx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
JJF(新)148-2024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校准规范
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地点: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有效期
第x 页,共x 页
JJF(新)148-2024
12
D.2 校准证书第三页式样
证书编号:xxxx-xxxx
校准结果
1、消解盘温场均匀性:
2、消解时间误差:
3、滴定容量误差:
4、示值误差:
5、重复性:
6、不确定度:
以下空白
第x 页,共x 页
JJF(新)148-2024
13
附录E
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E.1 概述
E.1.1 测量依据:JJF(新)148-2024《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校准规范》。
E.1.2 环境条件:温度(18~28)℃;相对湿度:≤60%。
E.1.3 测量标准:化学需氧量(CODCr)标准溶液,标准值为1000 mg/L,Urel=0.6%,
k=2。
E.1.4 被测对象: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滴定法)。
E.1.5 测量方法:仪器开机预热稳定,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取1.6 mL 1000 mg/L 的
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
匀,得到标准值为16 mg/L 的标准溶液,进行3 次重复测量,记录仪器示值。按下式
计算示值误差c。
100%
s
s
c
c c c
E.2 测量模型
s
s
c
c c c
式中:
c——仪器示值误差,%;
c ——3 次测量平均值,mg/L;
s c ——COD 溶液的标准值,mg/L。
E.2.1 传播律公式
由于c 和s c 互不相关,则( ) ( ) 2 2 ( )
2
2 2
c 1 s u c c u c c u c
E.2.2 灵敏度系数
JJF(新)148-2024
14
s
( ) 1
c c
c c c
,
2 ( )
s s
s c
c
c
c c c
E.3 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E.3.1 输入量s c 的标准标准不确定度( ) s u c
输入量s c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的定值不准和稀释过程。
E.3.1.1 标准物质定值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化学需氧量(CODCr)标准溶液,标准值为1000 mg/L,Urel=0.6%,k=2。则标物
定值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s1 u 为:
0.30%
2
0.6%
r s1 u
E.3.1.2 标准物质稀释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2 mL 分度吸量管量取取1.6 mL 1000 mg/L 的COD 标准溶液加入到100 mL 的
容量瓶中,用0.05 mol/L 的硫酸溶液定容至刻线,摇匀,得到标准值为16 mg/L 的标
准溶液。
根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准确度等级为A 级的2 mL 分度吸量管量,
最大允许误差为±0.012 mL,则:
100% 0.35%
3 2
0.012
r s2
u
根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准确度等级为A 级的100 mL 容量瓶,最大
允许误差为±0.010 mL,则:
100% 0.06%
3 100
0.10
r s3
u
0.08 mg/L
(0.30%) (0.35%) (0.06%) 16
( ) ( )
2 2 2
s
2
r s3
2
r s2
2
s r s s r s1
u c u c c u u u c
E.3.2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u(c)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u(c)主要由测量重复性引入。
对16 mg/L 的标准溶液进行一组重复性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
JJF(新)148-2024
15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值15.78 15.47 16.12 15.83 16.24 15.68 15.37 15.84 15.52 16.07
平均值15.79
标准偏差0.29
实际校准3 次测量数据为:15.87 mg/L,16.12 mg/L,16.35 mg/L,平均值为16.11
mg/L,则:
0.17 mg/L
3
0.29
3
u(c) s
E.4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来源标准不确定度i u i c i i c u
( ) s u c
标准物质定值
不准及溶液稀
释
0.08 mg/L 0.0625 L/mg 0.005
u(c) 测量重复性0.17 mg/L -0.0629 L/mg 0.011
E.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 ( ) 2 2 ( ) 0.0052 0.0112 0.013 1.3%
2
2 2
1 c s u c c u c c u c
E.6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 ( ) 2 1.3% 2.6% c U k u c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