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AA 007-2025 家庭场景 WLAN 设备组网性能及体验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T/WAA 007-2025 家庭场景WLAN设备组网性能及体验技术要求》的核心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 适用范围:
规范家庭场景下支持IEEE 802.11ax技术的WLAN设备(单设备/多设备组网),涵盖设计、开发、生产及测试要求。 - 核心目标:
定义带宽、时延、漫游、连接、智能运维和安全六大基础性能指标,以及多业务并发场景下的体验要求。
二、关键性能指标
1. 带宽要求
- 测试场景:
- 无干扰单用户:近距离(1m)接入主/从设备的极限吞吐量(表1)。
- 有线组网160MHz频宽:1500 Mbps(下行)
- 无线组网160MHz频宽:300 Mbps(从设备下行)
- 多AP并发:多用户近距离接入整网吞吐量(表2-4)。
- 3AP有线组网(80MHz):≥2250 Mbps(总吞吐)
- 干扰场景下:吞吐量下降约20%(如3AP无线组网80MHz降至200 Mbps)
- 远/近用户并发:弱信号用户保障(表3)。
- 远距离用户(-55dBm)最低吞吐:有线80MHz ≥120 Mbps
- 无干扰单用户:近距离(1m)接入主/从设备的极限吞吐量(表1)。
2. 时延要求
- 场景分类:
- UDP业务:多用户远距离并发单向时延(表5-7)。
- 无干扰:有线组网80MHz ≤20ms(平均),≤100ms(TP99)
- 干扰场景:时延增加25%(如无线组网160MHz ≤45ms)
- TCP业务:多用户混合距离并发往返时延(表6)。
- 有线组网160MHz ≤40ms(平均),≤200ms(TP99)
- UDP业务:多用户远距离并发单向时延(表5-7)。
3. 漫游性能
- 切换时延(表8):
- 支持802.11kv协议:有线组网 ≤300ms(主-从/从-从漫游)
- 无协议支持:≤500ms
- 吞吐性能(表9):
- 漫游路径平均吞吐:有线组网 ≥160 Mbps(支持802.11kv)
- 最低吞吐保障:无线组网 ≥30 Mbps
4. 连接能力
- 多用户并发(表10):
- 32用户(16+16)并发场景:
- 有线组网160MHz:总吞吐 ≥1000 Mbps,单用户最低 ≥5 Mbps
- 无线组网80MHz:单用户最低 ≥1 Mbps
- 32用户(16+16)并发场景:
5. 智能运维
- 自愈能力:
- 从设备断电/断链后,业务恢复时间 ≤30秒。
6. 安全要求
- 必选功能:
防暴力破解、防蹭网、防协议报文攻击(如DoS)、防中间人攻击。
三、业务体验场景
1. 典型场景一(中户型120㎡,2AP组网)
- 业务模型:
- 主设备:4K直播(1m)、远距下载(5m)、视频会议(5m)
- 从设备:4K直播(1m)、手游(3m)、下载(3m)
- KPI要求(表11):
- 4K直播:单向时延 ≤50ms,丢包率 ≤0.1%(有线组网)
- 手游:TP99时延 ≤100ms
2. 典型场景二(大户型150㎡,3AP组网)
- 业务模型:
主设备+2从设备承载12项业务(含4K、云游戏、下载等)。 - KPI要求(表12):
- 远距下载吞吐 ≥30 Mbps(有线组网)
- 短视频往返时延 ≤60ms(平均)
3. 多协议混合场景(场景三)
- 业务模型(图20):
- 12用户混合协议(802.11ax/ac/n),含IoT、4K、云游戏、手游。
- KPI要求(表13):
- 802.11ax手游:时延 ≤10ms(平均),丢包率 ≤0.1%
- 802.11n IPC设备:时延 ≤30ms(平均)
四、附录与测试
- 测试认证范围(附录A):
- 区分80MHz/160MHz设备测试项(如160MHz设备必测多AP 160MHz并发)。
- 障碍物衰减参考(附录B):
- 混凝土墙(240mm):5GHz衰减 30dB;钢板(80mm):衰减 35dB。
五、修订重点(相比T/WAA 007-2024)
- 新增内容:
- 干扰场景带宽/时延指标(7.1.1.5, 7.2.1.4)
- 多协议混合业务场景(8.4)
- 智能运维自愈指标(7.5)
- 优化指标:
- 提升160MHz设备要求(如从设备吞吐从900Mbps→1500Mbps)。
- 细化漫游路径分类(主-从/从从)。
总结:该标准核心在于通过量化性能指标(吞吐/时延/漫游)和业务场景KPI,确保多设备组网在复杂家庭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体验一致性,尤其强调高并发、抗干扰及新协议(如802.11ax)的支持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