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57—2025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elf-help and mutual help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2025 - 06 - 10 发布2025 - 09 - 1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组织机构和人员...................................................................... 1
4.1 组织机构........................................................................ 1
4.2 服务人员........................................................................ 2
5 服务内容............................................................................ 2
6 服务流程............................................................................ 2
6.1 确定服务对象.................................................................... 2
6.2 开展初期评估.................................................................... 3
6.3 制定服务计划.................................................................... 3
6.4 开展服务........................................................................ 3
6.5 末期评估与结项.................................................................. 3
6.6 回访............................................................................ 3
7 评价与改进.......................................................................... 4
附录A(资料性) 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建议表................................................5
附录B(规范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内容表......................................6
附录C(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登记表..................................8
附录D(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评估表..................................9
附录E(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回访记录表.................................16
DB35/T 2257—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龙岩市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龙岩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福建
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福建省肢残人协会、龙岩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龙岩市壹公益社会工作服务
中心、龙岩市肢残人协会、福建省龙岩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雪梅、林霓红、王海瀛、程晓明、谢蕾、王秋芳、张文辉、章文玉、陈炜、
余靖、李水英。
DB35/T 2257—2025
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组织机构与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评价与
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开展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脊髓损伤者
及其家属等开展的康复服务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4436 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由各种原因(包括外伤和疾病)引起的椎管内神经结构(脊髓和神经根)和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
平及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2
自助互助康复服务self-help and mutual help rehabilitation service
帮助残疾人及其亲友通过分享康复经验,主动接受康复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和家庭康复能力的一
种康复服务形式。
3.3
访视visit
采用电话或入户方式对脊髓损伤者进行探访、查看。
3.4
同侪康复训练员peer-to-peer rehabilitation trainer
参加过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或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培训,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且自愿为脊髓损
伤者提供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伤友。
4 组织机构和人员
4.1 组织机构
DB35/T 2257—2025
2
4.1.1 为脊髓损伤者提供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组织可以是康复机构、社会组织等具备资质的服务机构。
4.1.2 选址及建设宜符合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等。
4.1.3 场所应能容纳20 人以上,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 m2。具备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食宿条件、功
能用房等。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场地(咨询评估室)、授课室、心理服务室、康复指导及专业训练场地、
食宿区域。场所宜宽敞、便捷、安全,方便脊髓损伤者训练、疏散。
4.1.4 配备与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见附录A),康复设备应符合GB 24436 的要求。
4.2 服务人员
4.2.1 同侪康复训练员
4.2.1.1 承担访视、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整体管理和实施,参与评估脊髓损伤者的功能状态。
4.2.1.2 女性服务对象宜安排女性同侪康复训练员。
4.2.2 专业技术人员
4.2.2.1 具有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工作、护理学、心理学、辅具技术等专业资质
和实践经验。
4.2.2.2 负责脊髓损伤者的身体功能状况评估、心理健康评估与辅导,提供医学、康复、护理、辅具
适配、居家无障碍改造等知识讲授与指导,协助同侪康复训练员开展脊髓损伤者人员管理、访视、个案
资料收集、制定服务计划等工作。
4.2.3 其他人员
4.2.3.1 包括生活服务员、志愿者、行政管理人员、现场安全人员等。
4.2.3.2 负责后勤保障、行政管理、安全等工作,配合服务负责人、同侪康复训练员、专业技术人员
完成相关工作。
5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包括访视、普及脊髓损伤基础知识、日常生活能力重建、社会适应能力重建、心理健康重
建、职业能力重建及其他。具体目标和服务明细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 服务流程
6.1 确定服务对象
6.1.1 经脊髓损伤者或家属主动提出,或服务人员通过电话回访、外展、访视、转介等形式,初步筛
选出符合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条件的服务对象。
6.1.2 服务人员对脊髓损伤者基本信息、受伤情况、自理能力、生活环境等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分析、
识别服务对象的需求,填写《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登记表》(见附录C)。
6.1.3 根据了解结果,确定服务对象,即完成阶段性医疗康复、病情稳定、没有严重并发症且有实现生活重
建目标需求的脊髓损伤者。不符合参加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其他转介服务。
DB35/T 2257—2025
3
6.2 开展初期评估
对服务对象进行初期评估,如有必要可组织康复医生及其他团队服务人员组成评估团队。评估填写
以下表格:
a)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身体情况评估表》(见附录D 表D.1);
b)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见附录D 表D.2);
c)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表》(见附录D 表D.3);
d)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状态评估表》(见附录D 表D.4);
e)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职业适应力评估指标测评表》(见附录D 表D.5)。
6.3 制定服务计划
6.3.1 根据评估结果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可协调康复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
计划,主要包括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人员安排等。
6.3.2 颈椎受损和胸腰椎受损的服务对象应分开制定服务计划。
6.4 开展服务
6.4.1 应与服务对象或家属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内容应根据服务对象身体功能障碍情况和全身状态确
定,循序渐进,服务时长原则上不少于15 d。其中,日常生活能力重建的服务内容占比不低于30%,
普及脊髓损伤知识不低于8%,社会适应能力重建不低于10%,心理健康重建不低于8%,职业能力重
建不低于5%。具体占比可结合实际调整。
6.4.2 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出现不适合参与相应内容时,应终止服务。发生二次伤害、突发疾
病或其他突发事件,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及时报告并做过程记录。
6.4.3 服务人员在指导服务对象使用设施设备前,应保证其性能完好和使用安全。
6.4.4 服务中应关注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充分考虑服务对象身体特点,必要时调整服务计划。
6.4.5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开展的其他生活体验、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家庭喘息、家庭指导等活动可
结合服务对象的评估结果安排。
6.5 末期评估与结项
6.5.1 服务结束前应进行末期评估,末期评估内容除包括初期评估的基本内容外,重点关注生活自理
能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6.5.2 服务结束时,应向服务对象或家属说明末期评估结果,并结合实际向服务对象或家属提供家庭
支持指导、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岗位推荐、社会融入活动等。
6.5.3 服务结束后所有相关信息资料存档并做好保密工作。存档材料包括:《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
复服务对象登记表》、相应评估表、服务计划(服务指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等。
6.6 回访
通过电话或入户方式在一年内对服务对象进行至少一次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就业情况、现阶段需求等。每次回访服务,服务人员应填写《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回访记录表》
(见附录E)。
DB35/T 2257—2025
4
7 评价与改进
7.1 采取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服务质量评价。评价组织机构、服务人
员、服务内容、服务管理是否符合本文件的相应要求。
7.2 根据评价结果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DB35/T 2257—2025
5
附录A
(资料性)
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建议表
表A.1给出了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建议。
表A.1 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建议表
类别配置建议
训练操作类辅助器具
1.运动、肌力和平衡训练设备,如站立架、肋木、双杆、站立支撑台、PT床、哑
铃、沙包、弹力带;
2.保护组织完整性类设备,如保护组织完整性的座垫和衬垫、保护组织完整性的
躺卧辅助器具;
3.生活自理和防护类设备,如穿脱衣服、清洗、盆浴和淋浴辅助器具、如厕辅助
器具;
4.轮椅用康复训练类设备,如坐式腹背训练器(轮椅版)、坐式上肢训练器、肩
关节康复训练器、前臂康复训练器;
5.轮椅操作技能训练类设备,如坡道、障碍物。
移动辅助器具
1.手动轮椅车,如双手驱动轮椅车(服务对象自带轮椅车如不符合训练要求,在
培训期间应给予调换);
2.动力轮椅车,如动力转向的电动轮椅车;
3.轮椅车配件,如电动车头;
4.转移和翻身辅助器具,如滑动板和滑动垫及翻身床单、抓梯。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
及其适配件
1.适合服务对象使用的防压疮床及床垫,如护理床;
2.垂直运送辅助器具,如可移动坡道、便携式升降台;
3.符合无障碍标准的卫生间、家具,如立柜、写字台或长条桌(桌子最下端到地
面65 cm)。
休闲娱乐设施
1.运动设施,如团队球类运动设施;
2.手工艺工具、材料和设备,如纺织手工艺工具、材料和设备。
服务对象生活用品个人使用的卫生用品、生活自助器具、洗漱用品、个人用康复训练器材等。
DB35/T 2257—2025
6
附录B
(规范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内容表
表B.1规定了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内容。
表B.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内容表
序号服务内容目标服务明细
1 访视探访、查看脊髓损伤者
1.了解脊髓损伤者基本情况,包括病史、康复史、家庭、生
理和心理状况、经济来源、社会网络及服务需求;
2.给予关心、支持、鼓励和动员;
3.完成基本情况、自理状况、服务需求、特殊事项的评估和
登记;
4.提供服务建议或转介服务等。
2
普及脊髓损伤基础
知识
普及脊髓损伤基础知识,做好
泌尿、营养等自我管理
1.认识脊髓损伤及其并发症;
2.学习二便管理;
3.学习皮肤护理及压疮预防治疗等。
3 日常生活能力重建
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升自我
照料能力
1.评估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2.轮椅上拾捡物品训练;
3.个人卫生:洗漱、穿脱衣物、二便处理等;
4.家务活动:打扫卫生、拖地、洗衣、烹饪、其他等。
正确操控轮椅,提升社会生活
的参与能力
1.滑轮及翘轮;
2.轮椅过障碍;
3.上下坡;
4.轮椅与床、地面、车、桌椅间的转移;
5.照护者对轮椅的使用指导等。
4 社会适应能力重建
重新学习社会场景,建立社会
互动关系
1.评估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2.学习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倾听、沟通、表达等能力;
3.学习正确应对他人反应;
4.学习无障碍出行能力;
5.学习外出活动组织和策划的能力,包括团建、旅游等。
5 心理健康重建
自我接纳,培养良好的心理活
动能力
1.心理健康状态评估;
2.个案管理与团体辅导,包括如何面对残障、如何培养积极
力;肯定自我、情绪管理;
3.情感支持、社交支持活动等。
6 职业能力重建
认识职业种类,提供职业培训
和指导
1.就业政策咨询与解读;
2.职业能力评估及需求登记;
3.职业体验;
4.就业能力指导;
5.提供或推荐职业培训;
6.提供或推荐就业岗位等。
DB35/T 2257—2025
7
表B.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内容表(续)
序号服务内容目标服务明细
7 其它
体能训练、文化娱乐、辅具服
务、照护者指导、家庭功能评
估与家庭无障碍改造建议、社
会实践等
1.床上撑训练、站立训练、臂力训练等体能训练;
2.音乐会、飞镖、地滚球等文体活动;
3.辅具需求评估、适配、维修等服务;
4.照护者心理疏导、护理指导、轮椅操作指导等;
5.家庭无障碍环境评估与改造建议;
6.无障碍体验、社会实践等。
DB35/T 2257—2025
8
附录C
(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登记表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登记表见表C.1。
表C.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登记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婚姻户籍地址
微信号居住地址
手机号
本人:
家属:
残疾证号/
身份证号
受伤位置
颈椎________
胸椎________
腰椎________
受伤原因
受伤时间
受伤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
受伤前职业
目前职业
后遗症
□压疮□尿路感染□痉挛□疼痛
其他
总体自理情况□完全自理□不完全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照护者)
不能自理的具体
情况
□大小便□饮食□转移□出行□其他
居家无障碍情况
个人需求
服务建议
1.□转介□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居家式□集中式) □其他
2.参加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建议□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职业能力
□脊髓损伤医学等基础知识□其他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
服务人员: 时间:
A
A
DB35/T 2257—2025
9
附录D
(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评估表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评估表见表D.1~表D.5。
表D.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身体情况评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损伤位置: 受伤时间:
填表日: 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
身体基本情况评估表(建议由医生完成) 服务前情况
1 身高、体重、营养情况身高: 体重: 营养情况:
2 血压、心率、体温情况血压: 心率: 体温:
3 皮肤、心肺、神经等系统皮肤: 心肺: 神经:
4 异位骨化、尿路感染等异位骨化: 尿路感染: 其他:
生理耐受度评估1.服务前评估2.服务后评估
1 能连续坐多久
2 能随意变换姿势
3
能保持固定工作姿势
(如:2 h 以上)
4
能执行工作活动
(至少持续6 h)
5
能保持专注力
(如:2 h 以上)
6 肺活量量测L/min L/min
手功能评估1.服务前评估2.服务后评估
1 双手能握拳和张开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2 双手能拿捏小件物品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3
双手能拆解和拼装原子笔
(含笔套)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4 双手提重能力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5 握力量测
左手: /kg
右手: /kg
左手: /kg
右手: /kg
6 轮椅上撑起量测
撑起维持时间: min/次
撑起次数: 次/min
撑起维持时间: min/次
撑起次数: 次/min
评估医师: 服务前评测员: 服务后评测员:
日期: 日期: 日期:
DB35/T 2257—2025
10
表D.2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损伤位置: 受伤时间:
填表日: 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
项目
日期
得分说明
评别初评后评
1.进食(10 分)
自己在合理时间(约10 s 吃一口)可用餐具取食眼前的食物。若需进食辅具时,
应会自行穿脱辅具。(得10 分)
需别人帮忙穿脱辅具,或进食情况不佳(时间过长或饭菜掉太多)。(得5 分)
无法自行取食。(得0 分)
2.
个
人
卫
生
(5 分)
洗脸
能独立完成,不需别人在旁协助。(各得1 分)
需要他人部分或完全协助。(各得0 分)
刷牙
梳头
剪指甲
化妆或
刮胡子
3.洗澡(10 分)
能独立完成,不需别人在旁协助。(可使用辅具)。(得10 分)
部分需别人在旁协助或动作较慢。(得5 分)
完全需别人协助。(得0 分)
4.
穿
脱
(10 分)
衣服
能独立完成,不需别人在旁协助(可使用辅具)。(各得2 分)
部分需别人在旁协助或动作较慢。(各得1 分)
完全需别人协助。(各得0 分)
鞋子
袜子
裤子
辅具
5.排便处理
(10 分)
可移位马桶,能自行通便、灌肠或使用塞剂,冲洗并擦拭屁股。(得10 分)
无法移位马桶,在帮助下移位后可以在马桶上自己处理,或能在床上自己处理。(得
5 分)
无法自己处理需他人协助。(得0 分)
6.泌尿处理
(10 分)
能自行解尿(含导尿),并能自行使用、更换、清洁尿套、尿袋、尿布等。(得10 分)
能自行解尿(但使用、更换、清洁尿套、尿袋、尿布灯须别人协助);或者留置导
尿。(得5 分)
完全需别人处理。(得0 分)
7.行走或推轮
(10 分)
可自行行走(含使用辅具)100 m 并可过门槛及上下阶梯或可自行推轮100 m 并可
过门槛及上下斜坡。(得10 分)
可行走(含使用辅具)或可推轮20 m,但无法过门槛、斜坡及上下阶梯。(得5 分)
无法行走或推轮。(得0 分)
DB35/T 2257—2025
11
表D.2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续)
项目
日期
得分说明
评别初评后评
8.
轮
椅
转
移
(15 分)
床
不需使用辅具可独立完成转位动作。(各得3 分)
使用辅具可完成转位动作。(各得2 分)
使用辅具并需要他人协助或安全监督。(各得1 分)
完全不会自己转位。(各得0 分)
马桶
轮椅
汽车
地面
9.
床
上
动
作
(10 分)
翻身
能独立完成(含使用辅具),不需要别人在旁协助。(各得2 分)
动作缓慢或部分需别人在旁协助。(各得1 分)
完全需别人协助。(各得0 分)
坐起
躺下
移位
掀盖
被
10.
开
关
(5 分)
门
能独立完成(含使用辅具),不需别人在旁协助。(各得1 分)
需要他人部分或完全协助。(各得0 分)
遥控
器
盖子
钥匙
包装
袋
11.地上拾物
(5分)
可自行独立完成。(得5 分)
需辅具或动作较慢。(得3 分)
完全需别人协助。(得0 分)
总分
初评
后评
主管签核总评
注:结合总分参考级距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参考级距:完全依赖:0~20分;重度依赖:21~40分;中度依
赖:41~60分;轻度依赖:61~80分;功能独立:81~100分。
DB35/T 2257—2025
12
表D.3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损伤位置: 受伤时间:
填表日: 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
项目
日期
得分说明
评别初评后评
1.签名写字(5 分)
自己在合理时间(约20 s)可书写自己的姓名。若需使用辅具者,能自
行穿戴辅具。(得5 分)
需别人帮忙穿戴辅具或写字情况不佳,如:书写速度慢等。(得3 分)
无法自行签名写字。(得0 分)
2.使用手机(5 分)
会独立使用。(得5 分)
需别人帮忙拨打或使用情况不佳。(得3 分)
不知道或完全不会使用。(得0 分)
3.使用
资讯能力
(10 分)
上网搜索
会独立使用。(各得2 分)
知道如何使用但不熟悉。(各得1 分)
不知道或完全不会使用。(各得0 分)
QQ、邮箱
娱乐软件
上网购物
office 软件
4.烹调食物(10 分)
能独立烹煮一顿适当的饭菜。(得10 分)
会将已做好的饭菜加热(加热食物)。(得5 分)
需别人把饭菜煮好、摆好(等待自食或喂食)。(得0 分)
5.
家务
维持
(15 分)
铺床叠被
能独立完成,不需别人在旁协助。(各得3 分)
动作较慢或部分需别人在旁协助。(各得2 分)
只会开口请别人做。(各得1 分)
完全听任别人做。(各得0 分)
擦拭桌椅
拖扫地面
洗晾衣物
清洗碗盘
6.上街购物(10 分)
独立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得10 分)
每一次上街购物都需有人陪。(得5 分)
完全不会(无法)上街购物。(得0 分)
7.外出
行动能力
(15 分)
驾驶汽车
能自己完成,不需他人协助,来去自如。(各得3 分)
能自己完成但动作较慢。(各得2 分)
部分需他人协助。(各得1 分)
完全不会自己做,行动皆需他人协助。(各得0 分)
驾驶电轮
搭乘出租车
搭乘地铁、公交
操控轮椅
DB35/T 2257—2025
13
表D.3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表(续)
项目
日期
得分说明
评别初评后评
8.门诊看病
(10 分)
能自己办理挂号、看病及住院等手续。(得10 分)
部分需要旁人协助。(得5 分)
完全不会自己挂号、看病。(得0 分)
9.活动参与能力
(7 分)
以下活动,总是能完成得1 分,有时能完成得0.5 分,不能完成得0 分。
——在户内能与家人或客人进行打牌、下棋、跳舞、看电视、看录像、
欣赏音乐等活动。
——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逛公园、看球、到音乐厅、电影院等。
——请客、吃饭。
——上学、上班。
——探亲、访友。
——同学会、俱乐部、工会、学会、各种活动中心等。
——旅游。
10.处理财务的能力
(3 分)
可独立处理财务。(得3 分)
完全不会(无法)自己处理钱财。(得0 分)
11.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10 分)
以下活动,总是能完成得1 分,有时能完成得0.5 分,不能完成得0 分。
——能主动与陌生人沟通。
——能主动与周围人交往。
——谈话时能有适当的目光接触。
——言谈举止能考虑自己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不引起他人反感。
——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能不用争论解决冲突。
——与他人保持经常性的社会交往。
——维持至少一个亲密的人际关系。
——自信、礼貌地表达意见。
——自信、礼貌地请求帮助。
总分
初评
后评
主管签核总评
注:结合总分参考级距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社会适应评分参考级距:完全不适应:0~20分;适应力差:21~
50分;尚可适应:51~80分;完全适应:81~100分。
DB35/T 2257—2025
14
表D.4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状态评估表
一、基本资料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受伤日期
手机残疾证号
二、心理适应状态评估内容
1.受伤后心理适应历程
震惊期:□身体感觉改变□生命被剥夺□生活独立性受损
否认期:□尝试各种治疗□不愿意接受事实
忧郁期:□挫折、攻击□威胁、焦虑□失落、沮丧
调适期:□自我接纳□自我成长与突破
2.目前心理状态(态度)
积极
正向
□主动学习□设定自我目标□善用资源
□心理调适□主动参与活动□善于人际关系
□恢复正常生活功能□恢复正常家庭功能
□精神寄托□乐观积极□良好的情绪管理
消极
负向
□自责□怨天尤人□等待奇迹
□幻想期待□自卑感作祟□自我封闭、孤僻
□情绪压抑□悲伤、不乐观□退缩、逃避
□药物、酒瘾、毒物依赖
□自我放纵□自我伤害□忧郁症状
三、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内容
1.服务前心理量表评估内容服务后心理量表评估内容
评估量表
量表结果
2.服务前面谈评估服务后面谈评估
工作
饮食
情绪
睡眠
人际
精神病性症状
3.服务前工具评估服务后工具评估
四、综合评估
服务前评估员及日期: 服务后评估员及日期:
DB35/T 2257—2025
15
表D.5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职业适应力评估指标测评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测试结果(分)
独立完成辅助完成不能完成
体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坐位平衡5 3 0
随意变换坐姿5 3 0
行走或推轮能力5 3 0
轮椅转移能力5 3 0
如厕及个人卫生能力5 3 0
小计0~25
独立工作能力
填单书写5 3 0
粘贴封口5 3 0
物品分类5 3 0
接收快递5 3 0
整理桌面5 3 0
撰写50~100 文字5 3 0
使用钱币5 3 0
使用手机5 3 0
绘图5 3 0
小计0~45
感知能力
听力5 3 0
嗅觉5 3 0
冷热知觉5 3 0
颜色识别5 3 0
小计0~20
语言交流
自我介绍5 3 0
领悟能力5 3 0
小计0~10
总计0~100
DB35/T 2257—2025
16
附录E
(资料性)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回访记录表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回访记录表见表E.1。
表E.1 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回访记录表
序号姓名
残疾证号或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参加自助互
助康复服务
时间
生活自理
能力情况
就业情况
社会适应
情况
其他情况及
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