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54—2025
家庭林场运营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family forest farm
2025 - 06 - 10发布
2025 - 09 - 10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人员管理 ........................................................................... 2
6 制度建设 ........................................................................... 2
7 生产管理 ........................................................................... 2
8 经营管理 ........................................................................... 3
9 安全管理 ........................................................................... 4
10 档案管理 .......................................................................... 4
11 评价及改进 ........................................................................ 4
附录A(资料性) 家庭林场生产经营人员信息登记表 ....................................... 5
附录B(资料性) 家庭林场生产记录登记表 ............................................... 6
附录C(资料性) 家庭林场财务收支登记表 ............................................... 7
附录D(资料性) 家庭林场固定资产登记表 ............................................... 8
参考文献 .............................................................................. 9
DB35/T 2254—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明市沙县区林业局、三明市沙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沙县夏茂镇青钱柳家庭林场、沙县富口沁园家庭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绍斌、陈如沧、黄传融、吴祥辉、朱洪如、林素娇、孙蔡盛、黄建辉、林争春、张炘亮、何陈鑫、彭艾、谢荣樟、颜金烔、黄莉玲、池小妹。
DB35/T 2254—2025
III
引言
我国家庭林场的发展可追溯至1979年,福建省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6年,家庭林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
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在集体林权制度“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的改革背
景下,家庭林场在我省乃至全国各地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制定家庭林场运营管理规范,有利于促进家庭林场健康发展,优化家庭林场资源、资金、劳力、技
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产品质量安全,推动林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经营体系。
DB35/T 2254—2025
1
家庭林场运营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庭林场运营管理的总体要求、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评价及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林场的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24616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36911 运输包装指南
GB/T 41169 食品包装用纸铝塑复合膜、袋
GB/T 42550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生产资料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
GB/T 45088 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LY/T 2337 毛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LY/T 3373 经济林产品保鲜通用技术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DB35/T 569 绿竹笋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436 苦竹笋材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654 生物防火林带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DB35/T 1684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家庭林场 family forest farm
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利用家庭承包或流转等林地资源,从事集约化、专业化及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经营收入为家庭重要收入来源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DB35/T 2254—2025
2
4
总体要求
拥有家庭承包或流转的林地资源,且具有林权证(不动产权证)、林地经营权证或林地承包、流转合同。
具有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设施设备以及水、电、路等基础条件。
应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或经县级林业等主管部门确认。
从事特殊种养业的家庭林场,应具有法律法规要求的特殊行业许可证。
5 人员管理
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
宜设置生产、销售和财务管理等岗位。
宜根据需要雇佣劳务人员,并签署劳务合同。
宜建立生产经营人员信息登记表(样式见附录A)。
生产经营人员应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掌握必要的林业生产技术。
6 制度建设
应制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宜制定岗位工作职责,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7 生产管理
基本要求
7.1.1 宜制定生产经营计划。
7.1.2 林地、圃地等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相关要求。
7.1.3 林下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相关要求。
7.1.4 对食用林产品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应按照GB 15618的相关要求进行管控。
7.1.5 应按照NY/T 496的规定合理使用化肥。
7.1.6 宜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按照GB/T 8321.7的规定使用农药。
7.1.7 宜进行不炼山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7.1.8 根据需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具体操作方法按照DB35/T 1654的规定执行。
生产
7.2.1 用材林培育
7.2.1.1 应适地适树,使用良种壮苗造林。
7.2.1.2 应按照GB/T 15781的规定,适时进行抚育和间伐。
7.2.2 竹类培育
7.2.2.1 应按照LY/T 2337、DB35/T 569、DB35/T 1436、DB35/T 1684的相应规定培育竹林。
7.2.2.2 宜建设竹山道路、蓄水池、滴(喷)灌系统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
DB35/T 2254—2025
3
7.2.3
经济林培育
宜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市场前景好、具备区域特色的树种(品种),栽培技术按该品种相应的标准执行。
7.2.4 花卉、苗木培育
7.2.4.1 引进的种苗应具有检疫证明。
7.2.4.2 应有计划、有组织地繁育苗木,质量应符合DB35/T 127的规定。
7.2.4.3 宜采用轻基质育苗、滴水灌溉和配方施肥等技术。
7.2.5 林下经济培育
7.2.5.1 宜根据市场需求和林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中药材、林菜(菌)、林花和林禽等进行林下种植或养殖。
7.2.5.2 宜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森林旅游产品。
8 经营管理
采收
8.1.1 应取得林业主管部门的林木采伐许可,按照GB/T 45088的规定进行采伐。
8.1.2 应按照LY/T 2337、DB35/T 569、DB35/T 1436、DB35/T 1684的相应规定采挖竹笋。
8.1.3 应按照LY/T 3373的规定采收经济林。
8.1.4 宜按照林下种植的林地情况、植物生长特性等确定采收方法。
储存
8.2.1 贮存场地和库房应整洁干燥、通风良好,有防火、防鸟和防鼠等措施。
8.2.2 应定期检查林产品的储存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2.3 有低温储存要求的林产品,应具备相应储存条件。
包装
8.3.1 应按照GB/T 36911的规定对需要运输的非食品类林产品进行包装。
8.3.2 应按照GB/T 41169的规定对食品类林产品进行包装。
8.3.3 进入市场的林产品包装上应按规定标明林产品名称、商标、产地、家庭林场全称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运输
8.4.1 运输中应避免暴晒、雨淋和污染。
8.4.2 有低温运输要求的林产品,应按照GB/T 24616的规定选用冷链运输。
销售
8.5.1 宜制定市场拓展目标、销售策略与规划,并组织实施。
8.5.2 宜通过公共交易平台、超市、电子商务等渠道销售林产品。
8.5.3 宜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产品展示、推介与交流活动。
DB35/T 2254—2025
4
品牌营销
8.6.1 宜打造家庭林场自有品牌,并开展林产品商标注册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认证(登记)。
8.6.2 宜参与家庭林场标准化建设和优质林场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8.6.3 宜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使用新机械,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广实用技术服务。
8.6.4 宜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采取合作经营,提高经营服务水平。
财务管理
8.7.1 应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宜建立完整的财务收支账目。
8.7.2 宜编制收支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等。
9 安全管理
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现场操作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装备。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培训。
应定期对农机具和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
食品类林产品应统一纳入省级以上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废弃物处理应按照GB/T 42550的规定,实行废弃物分类收集和暂存,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10 档案管理
宜建立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等相关档案(样式见附录B、附录C和附录D)。
宜做好档案分类收集、合理归档。
11 评价及改进
评价
宜参照省林业主管部门关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的认定标准,结合家庭林场自身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进行评价,开展绩效分析。
改进
应根据评价结果,对家庭林场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DB35/T 2254—2025
5
附录
A (资料性) 家庭林场生产经营人员信息登记表
家庭林场生产经营人员信息登记表见表A.1。
表A.1 家庭林场生产经营人员信息登记表
序号
姓名
身份证号码
手机号码
职务/岗位
现住址
备注
DB35/T 2254—2025
6
附录
B (资料性) 家庭林场生产记录登记表
家庭林场生产记录登记表见表B.1。
表B.1 家庭林场生产记录登记表
年
月
日
生产地点
生产方法
生产情况
备注
单位
数量
面积
DB35/T 2254—2025
7
附录C (资料性) 家庭林场财务收支登记表
家庭林场财务收支登记表见表C.1。
表C.1 家庭林场财务收支登记表
年
月
日
凭
证
号
收 入
支 出
结 余
十万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十万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十万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DB35/T 2254—2025
8
附录D (资料性) 家庭林场固定资产登记表
家庭林场固定资产登记表见表D.1。
表D.1 家庭林场固定资产登记表
资产类型
名称
单位
数量
品牌
购买时间
购买金额
DB35/T 2254—2025
9
参考文献
[1] GB/T 40198—2021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2] 《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
[3]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林改发〔2017〕77号)
[4] 《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的通知》(林改发〔2017〕109号)
[5] 《湖南省家庭林场认定管理办法》(湘林改〔2018〕7号)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林改发发〔2019〕14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8]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发布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等认定结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认定标准的通知》(闽林文〔2022〕10号)
[9] 丁娜,张家琦.论家庭林场:发展历史、认定标准和政策支持[J].林业经济.2016(7):6-9,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