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614.3—2025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测算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监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estim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Part 3: Monitoring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aquaculture
2025 - 05 - 26发布
2025 - 08 - 26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污染物监测 ......................................................................... 2
5 污染物排污系数测算 ................................................................. 3
6 水产养殖污染负荷测算 ............................................................... 4
7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4
附录A(规范性) 养殖调查监测报告 ..................................................... 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测算技术规范》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种植业面源污染监测;
——第2部分: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监测;
——第3部分: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监测;
——第4部分:农田大气氮沉降输入量监测;
——第5部分:农田氮淋溶监测。
本部分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测算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
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投资项目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饶国良、李永涛、孙岩、杨行健、王斯帆、张振、刘帆、林学明、庞妍、胡峥、周凯军、刘胜然、李冬琴、黄婉薇、何杰娣、舒先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封闭式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物监测,污染物排污系数测算,水产养殖污染负荷测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基本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单个水产养殖场或调查区域内封闭式水产养殖的面源污染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92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6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6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67 水质 总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8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70 水质 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 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671 水质 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 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1147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217 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44/T 2614.3—2025
2
水产养殖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aquaculture
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投喂、肥料使用、渔药施用等活动,产生包含残余饲料、养殖生物排泄物、生物尸体以及药物等,以随机、分散、无组织的方式扩散进入养殖及相应水处理区域的外部环境,同时,进入外部环境的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进水时有所增加且不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由此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封闭式水产养殖 closed aquaculture
在相对封闭的池塘、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等开展的水产养殖。其中,池塘水产养殖指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露天池塘进行的水产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指在人工养殖池中通过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等因素进行的水产养殖。
[来源:HJ 1217—2023]
水产养殖排污系数 aquaculture pollution discharge coefficient
水产养殖过程中,生产1 kg水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量中,经不同渠道排放到湖泊、河流及海洋等(不包括排放到农田及水产养殖再利用等部分)外部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量,单位用g/kg表示。
4 污染物监测 监测对象
监测进水和排水。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包括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CODMn)、悬浮物、污水流量和pH值。 采样方法、频次和时间
4.3.1 采样方法
进水。在进水口至少设置1个以上采样点,若正在进水,则采实际进水;若无进水,则采水源水。采集上、下层水样,对水体混合样品进行监测分析。
排水。在排水口采集瞬时排水水样或混合排水样,若配置有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设施,应在处理设施末端(进入养殖外部环境的临界区域)设置采样点。
4.3.2 频次和时间
应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时间上的差异,在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区每一次实际排水时对进水、排水进行监测。 养殖调查
应开展调查获取相关参数,包括养殖品种、排污日期及排污时长、整个生长周期的种苗投入品质量及产出品质量等内容(具体见附录A.1)。 样品指标测试方法
4.5.1 分析方法选择的原则
DB44/T 2614.3—2025
3
第一方法为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
第二方法为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
第三方法为根据各站实情,自选等效方法。但应作比对实验,其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不低于相关的通用方法要求水平或待测物准确定量的要求。
4.5.2 测试分析方法
不同指标的测试分析方法见表1。
表
1 不同指标测试分析方法
水体类型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标准号
淡水
污水流量
污水流量计法、流速仪法、容积法
HJ 91.1
化学需氧量(CODMn)
高锰酸钾法
GB/T 11892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优先)
GB/T 11893
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670
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671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优先)
HJ 636
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7
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8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9
氨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优先)
HJ 535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36
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65
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66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5
悬浮物
重量法
GB/T 11901
pH
玻璃电极法
HJ 1147
海水
污水流量
污水流量计法、流速仪法、容积法
HJ 91.1
化学需氧量(CODMn)
碱性高锰酸钾法
GB 17378.4
总磷
过硫酸钾氧化法
GB 17378.4
总氮
过硫酸钾氧化法
GB 17378.4
氨氮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GB 17378.4
悬浮物
重量法
GB 17378.4
pH
pH计法
GB 17378.4
5 污染物排污系数测算
根据进、排水中污染物(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的差值以及养殖调查获取的相关参数,在正常养殖条件下,按公式(1)计算排污系数。
Zk,j=ΣVi×(P出水i,j−P进水i,j)ni=1Wk产出−Wk投入 ··························································· (1)
式中:
Zk,j —— 第k种养殖品种污染物j的排污系数,单位为克每千克(g/kg);
DB44/T 2614.3—2025
4
n —— 进行监测的总次数;
Vi —— 第i次排水时的排水量,通过污水流量与排污时长的乘积求得,单位为立方米(m3);
P出水i,j —— 第i次排水时排水中污染物j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进水i,j —— 第i次排水时进水中污染物j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Wk产出 —— 第k种养殖品种的产出品质量,单位为千克(kg);
Wk投入 —— 第k种养殖品种的种苗投入品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 水产养殖污染负荷测算
单个水产养殖场或调查区域内封闭式水产养殖的污染负荷,按公式(2)计算。
Lj=Σ(Zk,j×Wk)×10-6nk=1 ······························································· (2)
式中:
Lj —— 水产养殖污染物j的总负荷,单位为吨(t);
n —— 单个水产养殖场/调查区域内的养殖品种个数;
Zk,j ——第k种养殖品种污染物j的排污系数,单位为克每千克(g/kg);
Wk —— 单个水产养殖场/调查区域内第k种养殖品种的养殖产量,单位为千克(kg)。
7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采样应按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的规定,正确选择样品容器、保存方法。采样人员及时做好现场采样记录,并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每个监测点的采样应采集不少于采样数量10%的平行样。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方法空白试验、现场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校验、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等,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DB44/T 2614.3—2025
5
A
A
附录A (规范性) 养殖调查监测报告
A.1 水产养殖调查基本情况
水产养殖调查包括养殖品种、排污情况、整个生长周期的种苗投入品质量及产出品质量等内容,具体见表A.1。
表
A.1 水产养殖调查情况记录表
养殖品种
排污情况
整个生长周期种苗投入品质量(kg)
整个生长周期产出品质量(kg)
排污日期
排污时长(h)
记录人: 记录日期: 校核人: 校核日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