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2138-2025 “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运行与维护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运行与维护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涵盖水源、水厂、泵站、管网、信息化系统等全流程管理,旨在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目标。
二、责任体系
- 责任划分
- 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
- 行业监管责任:水利厅归口管理
- 供水企业责任:具体运维与应急处置
- 制度要求
- 建立运营管理、应急预案、安全生产等制度
- 明确线上线下运维结合模式,支持自行运维或委托专业机构
三、工程运行维护
(一)工程网
- 水源工程
- 地下水源:每周巡查污染源(30米范围)、井体结构;每月检查消毒设施
- 地表水源:每日无人机巡检保护区,暴雨后全面检查冲刷情况
- "T"接水源:每周检查阀井密封性,每月核验计量设备
- 水厂
- 每日线上监测水质、流量、压力;每周线下检查净水设施、加药系统
- 汛期加密巡查排水系统,确保构(建)筑物无渗漏
- 泵站
- 有人值守泵站每日线下巡检设备;无人值守泵站通过调度中心远程监控
- 每季度检查拦污栅锈蚀,每年大修水泵电机
- 主干管网
- 每周巡查特殊地质段管道,每年检查阀门启闭;冰冻期实施防冻措施
- 爆管事故2小时内响应,4小时内止水
- 蓄水池
- 每季度检查通气孔防护网,每年清理消毒;周边禁用农药化肥
- 入户设施
- 远传水表每日线上监测余额、开关状态;线下每半年检查井室结构
- 冰冻期宣传用户防冻知识,异常水表48小时内处理
(二)信息网
- 自动化设备
- 压力/流量计每年校准,水质传感器每季度清洗
- 太阳能供电系统每周检查电池电压,通信设备每月测试信号强度
- 业务系统
- 每日核查管理服务平台报警信息,每月分析水量数据拓扑链路
- 系统参数变更需24小时内同步更新
- 调度中心
- 大屏每年检测模块寿命,服务器每季度备份数据
- 网络安全设备每月漏洞扫描,工控系统每半年固件升级
- 通信网络
- 4G/NB-IoT设备每月测试上线率,光纤专线每季度检查熔接点
(三)服务网
- 水量保障
- 水源地水位预警阈值动态调整,多水源联动调度机制
- 水质保障
- 出厂水每日9项指标在线监测,管网水每月人工采样35项全分析
- 水质异常1小时内启动应急处理
- 应急保障
- 分级编制应急预案(Ⅰ级停水>72小时,Ⅱ级24-72小时,Ⅲ级<24小时)
- 应急演练每半年1次,物资储备满足3天用量
- 信息公开
- 门户网站实时发布水质报告,计划停水提前48小时公告
- 用户投诉2小时内响应,5个工作日内办结
四、设备维护与检修
- 机电设备
- 水泵:每年小修(检查联轴器、密封件),两年大修(更换叶轮、轴承)
- 电机:年检绝缘电阻(≥500MΩ),5年大修绕组
- 变压器:年检油位、呼吸器,5年油色谱分析
- 自动化设备
- 电磁流量计0.2级年检,超声波流量计2年检定
- 视频监控摄像头每月清洁镜头,硬盘录像机3年更换
五、支持体系
- 备品备件
- 分类管理:易损件现地存储(如机械密封、传感器),大修件集中仓储
- 水泵叶轮、电机轴承等关键部件储备量≥实际用量20%
- 安全生产
-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
- 氯库安装毒气报警仪,防雷接地电阻≤4Ω
- 档案管理
- 纸质文件按DA/T 28归档,电子文件三重备份(本地+异地+云存储)
- 设备检修记录保存至报废后5年,水质数据永久保存
- 绩效考核
- 量化指标:设备完好率≥98%,故障修复及时率≥95%,用户满意度≥90%
- 年度考核结果与运维资金拨付挂钩
六、附录工具
- 记录表模板:涵盖设备故障处理、维护、检修全流程(附录A)
- 自动化运维表单:水质探头校准、网络设备配置日志等(附录B)
- 计量检定规范:明确流量计、水表周期及误差标准(附录C)
关键创新点
- 数字孪生应用:通过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三网联动
- 差异化运维:根据设备重要性分级设置巡检频次(如核心泵站每日检,偏远蓄水池每周检)
- 全链条追溯:从水源到入户的200+监测点位数据关联分析,支撑精准调度
本规范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工程运维效能,为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省级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