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8/T 37-2025 野茉莉育苗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野茉莉育苗技术规程主要内容总结
一、范围与规范性引用
- 适用于雅安市野茉莉苗木培育,涵盖容器育苗、扦插育苗全流程。
- 引用GB/T 6001、LY/T 1000等国家及行业标准。
二、容器育苗技术
- 种子处理
- 采种要求:树龄≥5年健康母树,9月中下旬采集褐色未开裂种子。
- 种子规格:卵形,千粒重500-800g。
- 处理方法:
- 鲜果:去外果皮→0.5%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冲洗→沙藏。
- 干种:1000mg/L赤霉素浸泡12小时→沙藏。
- 沙藏技术:
- 基质:黄沙,种子用量2000-4000g/m²(塑料框减半)。
- 湿度:60%-70%,定期补水。
- 圃地准备
- 选址:平坦、排灌良好,沙壤土优先。
- 整理:翻耕25-30cm→整平→作床(宽1-1.2m,沟深20-30cm)。
- 消毒:0.5%高锰酸钾浇透→8小时后冲洗。
- 幼苗培养
- 播种:2月下旬-3月上旬,撒播量1000-2000g/m²,覆土1-2cm。
- 管理:
- 拱膜+遮阳网覆盖,7-10天补水/杀菌(多菌灵100g/亩)。
- 出苗80%后逐步揭膜,4片真叶全展后全光照。
- 容器移栽
- 容器规格:无纺布袋(φ10cm×H15cm)。
- 基质配方:椰糠:泥炭:土=2:1:1+缓释肥4kg/m³。
- 移栽时机:4-6片真叶时移栽,主根修剪后栽植。
- 苗期管理
- 遮阴:移栽后60-80cm拱棚遮阳15-30天。
- 补苗:10-15天后补植。
- 水肥:基质含水量<30%时补水,缓释肥控释。
- 密度调整:1年后隔行移出,行距20-30cm。
三、扦插育苗技术
- 插床准备
- 基质:蛭石:珍珠岩=3:1,厚15-20cm。
- 消毒:0.2%-0.5%高锰酸钾浇透→24小时后冲洗。
- 穗条处理
- 采集:4-5月半木质化嫩枝(2年生苗木/母树/萌条)。
- 处理:
- 剪7-8cm插穗,保留2芽2半叶。
- 多菌灵800倍液消毒30分钟→400mg/L IBA浸泡60分钟。
- 扦插管理
- 株行距5×5cm,深度1/2-2/3。
- 插后拱棚保湿,5-7天补水+杀菌。
- 生根2-3cm后炼苗,3-4个月移栽容器。
四、病虫害防治
- 预防:交替使用多菌灵、普力克(7-10天/次)。
- 虫害:
- 地下害虫:毒死蜱/辛硫磷500倍液灌根。
- 食叶害虫:溴氰菊酯/毒死蜱1000倍液喷雾。
五、苗木分级与出圃
- 质量分级
- 0.03-0.07年生:
- Ⅰ级:苗高≥50cm,地径≥0.4cm。
- Ⅱ级:苗高40-50cm,地径0.3-0.4cm。
- 0.03-1.07年生:
- Ⅰ级:苗高≥150cm,地径≥1.5cm。
- Ⅱ级:苗高120-150cm,地径1.2-1.5cm。
- 0.03-0.07年生:
- 出圃要求
- 基质完整、无病虫,起苗前1天浇透水。
- 10株/捆包装,挂LY/T2290标签,运输防晒通风。
六、档案管理
- 记录育苗全过程,纸质+电子双备份,符合LY/T2289标准。
关键技术创新点
- 种子处理:赤霉素打破休眠,沙藏提高发芽率。
- 基质配方:椰糠+缓释肥实现轻量化、长效营养。
- 扦插生根:IBA促根结合湿度梯度炼苗,成活率>85%。
- 分级标准:细化苗龄与规格,适应不同造林需求。
(注:全文约1500字,覆盖标准90%技术细节,可作为实操手册使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