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941-2025 越野滑雪(传统技术)场地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941-2025《越野滑雪(传统技术)场地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越野滑雪(传统技术)场地的规划、建设与设置,涵盖线路设计、场地规格、设施设备及安全保障等全流程技术要求。
二、术语定义
- 越野滑雪
- 在山丘、雪原环境下,运用登山、滑降、转弯等技术,借助滑雪用具进行的运动。
- 传统技术
- 雪板置于雪槽内,通过交替滑行、双杖推进、八字踏步等技术滑行的方式。
三、线路设计
- 基本原则
- 适应活动水平,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形,避免急转弯、冰带及狭窄地形。
- 路段组成
- 上坡、下坡、起伏路段各占1/3:
- 上坡:坡度9%~18%且高差>10m,或坡度>18%的短爬坡。
- 起伏:利用高差1~9m的地形设计。
- 上坡、下坡、起伏路段各占1/3:
- 海拔限制
- 线路最高点海拔不超过1800m。
四、场地规格
- 基础要求
- 线路宽度≥3m,传统赛道设于中间。
- 雪层压实后厚度≥30cm。
- 赛道设置
- 可设2~3条赛道,间隔≥1.2m。
- 雪槽参数:间距17~30cm,深度2~5cm。
五、设施设备
- 标识与照明
- 沿途设置蓝、紫、黄等醒目方向标志;终点线宽度≤10cm。
- 夜场需配置线路灯光照明。
- 功能区配置
- 起点区:热身区、打蜡调试区。
- 终点区:计时区、裁判区、医疗站点、休息室(男女分开,配储物柜)。
- 其他设施:补给站(提供水、能量品)、广播通讯设备、实时天气显示。
- 通道与安全
- 运动员、工作人员及观众通道需防滑处理。
- 公共标识符合《GB/T 10001.1》标准。
六、安全保障
- 制度与预案
- 建立安全责任、救护、设备维护等管理制度。
-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 防护设施
- 危险地段设安全网、保护垫及警示标识。
- 紧急疏散通道保持畅通,标识清晰。
- 医疗配置
- 医疗站点配备救护人员,急救药品、器材置于显眼位置。
七、其他要求
- 场地需配置开槽器等专用机械。
- 醒目位置设置“人员须知”,明确安全警示及场地特殊要求。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范了越野滑雪传统技术场地的全要素技术指标,强调安全性与功能性并重,为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运动安全与赛事专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