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AEM 0003-2024 碳足迹评价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Z 04
团体标准
T/SZAEM 0003—2024
碳足迹评价技术要求检测项目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of test item
2024-11-06 发布2024-11-06 实施
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描述............................................................................. 2
5 功能单位............................................................................. 2
6 系统边界............................................................................. 2
7 数据和数据质量....................................................................... 3
8 分配与计算........................................................................... 4
9 产品碳足迹通报....................................................................... 5
附录A(资料性)检测项目工艺流程示例图..................................................6
附录B(资料性)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信息收集清单(示例) ..............................7
参考文献.............................................................................. 10
T/SZAEM 0003—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丽斯、杨利娴、虞恒、周俊、钟韵茹、杨鑫、阳奇、袁安朋、孙婷婷、文天
云、刘森林、罗志敏、毛亮、周波、李燕、陈晓娜、唐少敏、郑秀萍、曾艾伦、罗林、彭其韬、冷亚玲、
蒋婷、林娜、马志同。
T/SZAEM 0003—2024
1
碳足迹评价技术要求检测项目
1 范围
本文件作为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CFP-PCR),规定了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方
法和要求,包括产品描述、功能单位、系统边界、取舍准则、数据和数据质量、分配与计算、产品碳足
迹通报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产品碳足迹评价,其他领域实验室检测项目可参
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 27000-2023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SZDB/Z 166 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
T/SQIA 019-2023 碳足迹评价通用技术要求
T/SQIA 020 碳足迹数据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7000-2023和T/SQIA 019-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testing
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3.2
生态环境监测eco-environment monitoring
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
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3.3
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product category rules
CFP-PCR
用于指导一个或多个产品种类进行产品碳足迹评价和通报所必须满足的一套具体的规则、要求和指
南。
3.4
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T/SZAEM 0003—2024
2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相关联的
系数。
4 产品描述
4.1 产品组成
产品组成包含检测项目及其结果的报告编制。
4.2 产品功能和规格
目标产品需描述其功能和规格,确保目标受众能够明确识别产品,描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测项目
名称、依据的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
5 功能单位
以依据某一方法标准的一项检测项目的一次检测为功能单位。
示例:依据GB/T 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一次总镍检测。
6 系统边界
6.1 系统边界的设定
检测项目产品的系统边界应包括原材料获取、实验室检测阶段。应绘制产品碳足迹评价所覆盖阶段
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检测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示例图见附录A。在定义系统边界时,不包括任何
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生产资料(例如生活设施等)。
运输
样品采集与固定
取样和检测试剂的生产
取样和检测耗材的生产
...
排放
能源、资源
原材料获取
样品保存
试样制备
检测试剂的使用
现场及实验室检测设备的使用
报告编制
...
检测
排放
能源、资源
图1 检测项目产品的系统边界示例图
6.2 原材料获取阶段
T/SZAEM 0003—2024
3
6.2.1 原材料获取阶段从自然界材料提取用于生产检测试剂、耗材等产品的原材料时开始,至检测样
品、检测试剂耗材等到达实验室时终止,包括:
a) 样品采集与运输相关过程;
b) 检测试剂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c) 检测耗材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d) 取样耗材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e) 能源的开采生产与输送过程;
f) 水的供应过程;
g)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
6.2.2 生产系统中如使用循环再生材料,应采用以下方法计入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
a) 不应考虑与“前一个生命周期”有关的生产过程;
b) 应考虑为新用途制备二次材料所需的生产过程。
6.3 实验室检测阶段
6.3.1 实验室检测阶段从检测样品、检测试剂耗材等进入实验室时开始,至有效检测结果生成终止,
包括:
a) 样品的保存过程
b) 试样制备相关过程;
c) 检测试剂使用过程;
d) 检测耗材的消耗过程;
e) 现场及实验室检测设备使用过程;
f) 检测过程中的运输;
g) 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
h) 检测报告的编制过程;
i) 其他检测过程。
6.3.2 以下过程不纳入产品碳足迹系统边界:
a) 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建设过程;
b) 检测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生产过程;
c) 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公务出行;
d) 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通勤;
e) 产品设计研发活动。
6.4 取舍准则
在产品碳足迹量化过程中,可舍弃产品碳足迹影响小于1%的环节,但舍弃环节总的影响不应超过产
品碳足迹总量的5%。
当估测产品碳足迹占比存在较大困难时,可采用原辅材料重量代替。如某种原辅材料重量占比不超
过1%时可以忽略,累计舍去的重量不能超过原辅材料总重量的5%。
关于取舍准则的额外要求见本文件6系统边界和7数据和数据质量有关描述。
舍去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应有书面记录。所选择的取舍准则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应在评价报告
中做出解释。
7 数据和数据质量
7.1 数据质量要求
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应符合本文件及T/SQIA 019-2023 6.3.5.2的要求,宜
根据T/SQIA 020开展数据质量评价;碳足迹评价信息收集清单见附录B。
7.2 数据时间边界
T/SZAEM 0003—2024
4
应符合T/SQIA 019-2023 6.3.5.3的要求,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数据收集应覆盖一个完整产品批次
时间段,检测项目依据的方法标准和产品较为稳定,应选取连续3个月以上开展某一检测项目不少于10
次的平均数据。
7.3 原材料获取阶段
7.3.1 原材料获取阶段宜收集的初级数据:
a) 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包括:
1) 生产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所需原材料的投入量;
2) 标签及包装材料的投入量;
3) 电力、热力、燃料等能源投入量;
4) 水消耗量;
5) 废弃物的产生量;
6) 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产出量。
7.3.2 原材料获取阶段应收集以下数据,可为次级数据:
a) 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的运输相关项目:
1) 进入实验室的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及包装材料的运输方式;
2) 每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数量和重量;
3) 每种运输方式的吨公里数或里程数;
4) 每种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量,或其它可计算获得能源消耗量的数据。
b) 检测试剂和检测耗材及包装材料的生产与运输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
d) 电力、热力、燃料等能源和水的开采生产、消耗与运输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
e)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
7.4 实验室检测阶段
7.4.1 实验室检测阶段应收集的初级数据:
a) 检测耗材的投入量;
b) 检测试剂的投入量;
c) 检测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量;
d) 标签及包装材料投入量;
e) 电力、热力、燃料等能源和水的消耗量;
f) 检测项目的产出量,包括但不限于有效结果数量、空白样结果数量、加标样结果数量、平行样
结果数量;
g) 废弃物的产生量。
7.4.2 实验室检测阶段应收集以下数据,可为次级数据:
a) 能源和水消耗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
b) 废弃物处理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
8 分配与计算
8.1 数据分配
应根据GB/T 24040及GB/T 24044中规定的分配程序将输入输出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并与分配程序
一并作出书面说明。分配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a) 优先使用物理关系(如检测结果数量)进行分配;
b) 若无法建立物理关系,根据经济价值或其他关系进行分配,且提供所使用分配关系的依据及计
算说明。
T/SZAEM 0003—2024
5
8.2 碳足迹计算
应对检测项目产品中每一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进行量化,汇总获得以二氧化碳当量
(kgCO2e)表示的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见公式(1):
EGHG=Σ(ADi×EFi×GWPi) ………………………………………(1)
式中:
EGHG ——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Di ——第i 种活动的活动数据,单位根据具体排放源确定(如m3、kg、kWh、km 等);
EFi ——第i 种活动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或清除因子,单位与温室气体活动数据的单位相匹
配;
GWPi——第i 种活动排放或清除的温室气体对应的全球增温潜势(GWP),GWP 数值应采用IPCC
报告给出的100 年全球增温潜势GWP 的最新数值。
9 产品碳足迹通报
产品碳足迹通报可采取以下形式:
——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
——产品碳足迹标识;
——产品碳足迹声明。
若采用产品碳足迹标识或产品碳足迹声明,应同时出具产品碳足迹报告。产品碳足迹报告与声明应
符合SZDB/Z 166 中的规定。
T/SZAEM 0003—2024
6
附录A
(资料性)
检测项目工艺流程示例图
检测项目工艺流程示例图如图A.1 和图A.2 所示。
样品运输
耗材试剂采购验收入库耗材试剂领用配制试剂样品采集与固定
报告编制样品分析试样制备
图A.1 水质检测项目检测过程示例图
运输
耗材采购验收入库耗材设备领用现场检测报告编制
图A.2 噪声检测项目检测过程示例图
T/SZAEM 0003—2024
7
附录B
(资料性)
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信息收集清单(示例)
表B.1 – 表B.11为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数据收集清单模板。
表B.1 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基本信息
检测项目名称
检测项目功能与规格
功能单位
检测实验室
生产基本情况
目标检测项目于核算周期占全实验室的分配比例
实验室检测总结果数量
目标检测项目结果数量
百分比
目标检测项目于核算周期的有效结果数量( 单位)
表B.2 原材料获取阶段-数据收集基本信息表
数据统计周期生产工艺生产地点生产规模记录人记录日期
表B.3 原材料获取阶段-产品产出表
产品名称数量(个) 数据来源备注
表B.4 原材料获取阶段-原辅材料投入表
序号项目
原材料用量运输信息(从生产地到加工地)
消耗量单位材料重量用途
运输
距离
运输
方式
运输工
具载重
单次运
输数量
燃料
类型
百公里
油耗
原料
包装
标签
……
T/SZAEM 0003—2024
8
表B.5 原材料获取阶段-能源、资源消耗数据表
序号项目消耗量单位用途数据来源数据范围备注
电力
热力
天然气
煤
柴油
水
……
表B.6 原材料获取阶段-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数据表
序号项目产生量单位处理方式数据来源数据范围备注
废弃物
废气
废水
表B.7 实验室检测阶段-数据收集基本信息表
数据统计周期检测标准检测地点检测项目名称记录人记录日期
表B.8 实验室检测阶段-产品产出表
检测项目名
称
有效结果数量(个) 平行、空白、加标结果数量(个) 数据来源备注
表B.9 实验室检测阶段-原材料投入表
序号项目
每功能单位产品对应的原材料用量运输信息(从原材料生产地到成品加工地)
消耗量单位材料重量用途
运输
距离
运输
方式
运输工
具载重
单次运
输数量
燃料
类型
百公
里油
耗
检测试剂
检测耗材
……
T/SZAEM 0003—2024
9
表B.10 实验室检测阶段-能源、资源消耗数据表
序号项目消耗量单位用途数据来源数据范围备注
电力
热力
天然气
煤
柴油
水
……
表B.11 实验室检测阶段-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数据表
序号项目产生量单位处理方式数据来源数据范围备注
废弃物
废气
废水
T/SZAEM 0003—2024
10
参 考 文 献
[1] GB/T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GB/T 24067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3] PAS 2050:2011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