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437-2025 森林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2025‑07‑21 发布2025‑11‑01 实施
森林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ry and grassland fire information system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一般要求……………………………………………………………………………………………………3
5 数据要求和内容……………………………………………………………………………………………4
6 功能要求……………………………………………………………………………………………………5
7 应用模式……………………………………………………………………………………………………9
8 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9
附录A(规范性) 森林火灾信息表…………………………………………………………………………10
附录B(规范性) 草原火灾信息表…………………………………………………………………………14
附录C(规范性) 卫星热点表………………………………………………………………………………18
附录D(规范性) 扑火队伍表………………………………………………………………………………20
附录E(规范性) 防火隔离带表……………………………………………………………………………22
附录F(规范性) 防火检查站表……………………………………………………………………………23
附录G(规范性) 防火瞭望台表……………………………………………………………………………24
附录H(规范性) 防火通信设施表…………………………………………………………………………25
附录I(规范性) 防火物资储备库表…………………………………………………………………………26
附录J(规范性) 防火宣传碑牌表……………………………………………………………………………27
附录K(规范性) 防火取水点表……………………………………………………………………………28
附录L(规范性) 停机坪表…………………………………………………………………………………2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业和草原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
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太白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宏韬、王周、王明玉、闵志强、李媛媛、刘子凡、成钰、赵鹏祥、李瑞群、张小波、潘磊、
满子源、李清顺、孙景梅、王欧、崔涵、赵尚林、周虎熊、任枫。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的一般原则、数据要求和内容、功能要求、应用模式、系统
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和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8317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20009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3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8443 导航电子地图图形符号
GB 21139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 24354 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图符号
GB/T 28452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3031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CH/T 9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LY/T 293 林业数据采集规范
LY/T 1063 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LY/T 1172 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LY/T 1662. 1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1 部分: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标准
LY/T 1662. 2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2 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LY/T 1662. 3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3 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
LY/T 1662. 7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7 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
LY/T 1662. 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8 部分:数据库软件规范
LY/T 1662. 9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9 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
LY/T 1662. 10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10 部分:元数据标准
LY/T 2013 森林可燃物的测定
LY/T 2014 森林火灾名称命名方法
LY/T 2578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级及标识
2
LY/T 3437—2025
LY/T 1627 中国森林火灾编码
LY/T 2169 林业数据库设计总体规范
LY/T 2174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LY/T 2581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LY/T 2582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
LY/T 2584 森林防火VSAT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LY/T 2662 森林防火安全标志及设置要求
LY/T 2664 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LY/T 2581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LY/T 2795 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要求
NY/T 2168 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YD/T 2694 移动互联网联网应用安全防护要求
YD/T 2695 移动互联网联网应用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YD/T 2696 公众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防护要求
YD/T 2697 公众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forestry and grassland fire information system
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里,将林草火灾管理中的空间数据,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和火情信息数据,按
照其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分发、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2
林草资源forest and grassland resources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的总称,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总称,草原资源指着生有天然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群落、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
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和生物产品的土地-生物资源。
3. 3
火场态势信息situation information of forest fire
能反映扑火队伍、扑火物资、扑火设施等空间分布、行动及火场环境情况变化等的信息。
3. 4
火场态势图situation map of forest fire
火场现状和发展态势信息的图形化表示。用标注、注记、颜色等地图要素,表达火场边界、火头、烟
点、已灭火线、蔓延方向、扑救队伍、扑救方案、前线指挥部、危险或敏感区域等主要信息的地图。
3. 5
卫星热点hotspot of satellite
由卫星监测到的地面温度异常增高的像元点。
3. 6
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
根据国家公路网与防火道路,由计算机自动规划最佳抵达火灾现场的路径。
3
LY/T 3437—2025
3. 7
电子围栏electronic fence
通过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四家运营商移动网信令及用户业务访问系统,形成的电子周界报警系统,
针对重点区域内活动人员进行识别、跟踪记录。
4 一般要求
4. 1 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系统应逻辑结构清晰、易读,功能划分和设计合理,系统应易于扩充、维护和修改。能够支持硬件、系
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采用开放的技术和体系结构,为系统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
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软件升级需求。
4. 2 平台无关性和兼容性
系统能够适应主流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数据库平台等,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能力。既要保证各应
用系统各自的独立性,又要实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应用系统应提供标准化和开放式接口,能与林业草
原防火有关业务系统、林业有关信息系统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公共服务系统的接口兼容。
4. 3 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安全设计应符合GB/T 20009、GB/T 20271、GB/T 20273、YD/T 2694、YD/T 2695、YD/T 2696、
YD/T 2697 的要求,系统应支持目前通用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加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授
权机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系统能与第三方安全系统无缝集成。系统必须保证数据的
安全,充分考虑系统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抗破坏能力,不同系统
开发者只能按照接口标准处理数据,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盗用。
4. 4 保密性
系统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系统中的数据,特别是基础地理信息的釆集、管理和应用应采用
加密技术,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法査看、篡改、窃取等,保密
数据存储和使用只能在涉密环境中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只能使用非保密数据。应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策
略管理、权限管理、加密管理等措施实现系统的保密性。
4. 5 实用性和先进性
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系统应设计简单、方便、友好、统一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易理解、易学、易操作。
数据要保证及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应采用当前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
等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4. 6 高效性
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的特性,用户打开界面和提交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应低于1. 5 s。用户进行在
线实时查询业务操作的数据处理时间应低于5 s。
4
LY/T 3437—2025
5 数据要求和内容
5. 1 数据要求
5. 1. 1 基本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包括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数据结构、格式、质量等应符合地理信
息和数字林业通用标准。
5. 1. 2 空间参照系统要求
大地基准、投影方式和高程基准等应符合LY/T 1662. 2 等的要求。
5. 1. 3 元数据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中相关数据集元数据应符合LY/T 1662. 10 的要求。
5. 1. 4 数据格式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应符合GB/T 17798 的要求,或OpenGIS 的
GML 标准,或国际主流软件支持的通行格式。
5. 1. 5 数据库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中涉及的数据库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林草湿
资源数据库、林草社会经济数据库、林草防火专题数据库、林草防火非空间数据库、各类专题数据库等。基础
地理数据应符合CH/T 9005 的要求,林草防火数据库应符合LY/T 1662. 7、LY/T 1662. 8、LY/T 1662. 9、
LY/T 2169、LY/T 2174 等的要求。
5. 1. 6 数据更新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应根据管理区域的要素变化程度进行数据更新,包括林草湿资源数
据、林业草原防火专题数据,相关属性数据,遥感数据等,确保林草防火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准确性
和时效性。
林草防火空间数据的更新可采用局部更新、防火专题数据更新或者整体更新,更新的数据精度、空间
参照系统等要保持与原数据的一致,数据库的更新应符合LY/T 2174 的要求。历史数据要做好备份,根
据需要要建立相应的历史数据库。
5. 1. 7 图形符号要求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进行地图显示、专题图制作等,需要进行文字标注和标记性图形符
号,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24354 和GB/T 28443 的要求,对于无通用标准和规范的图形符号可采用林草
防火领域通用的图形符号,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相关图形符号,但需要有相应的说明文件。
5. 2 基础地理数据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涉及的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数据、网络地图数据、土地利用
数据、交通分布数据、水系分布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行政边界数据、居民点分布数据、地物及地名数据、重
5
LY/T 3437—2025
要设施分布数据等,应根据系统管理的区域范围、分析要求、功能要求进行数据的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
基础数据要符合地理信息、数字林业、信息安全、林草防火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 3 林草资源数据
林草资源数据应根据系统管理的不同区域范围或层级包含相应比例尺和范围的林草湿资源数据,包
括林草湿图斑监测数据、土壤分布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林草湿样地调查数据、生态公益林数据、
林区草原道路数据、古树名木数据、旅游景点分布数据、森林公园分布数据、草原公园分布数据、风景名胜
分布数据、自然保护区分布数据等,也包括由系统构建单位采集的林草资源相关数据。
林草资源非空间数据、林草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林草社会经济数据等应符合
LY/T 1662. 1、LY/T 1662. 2、LY/T 1662. 3 和LY/T 1662. 4 的要求。
5. 4 林草防火专题数据
林业草原防火相关非空间数据,包括森林火灾信息表(见附录A)、草原火灾信息表(见附录B)、卫星
热点表(见附录C)、扑火队伍表(见附录D)、防火隔离带表(见附录E)、防火检查站表(见附录F)、防火瞭
望台表(见附录G)、防火通信设施表(见附录H)、防火物资储备库表(见附录I)、防火宣传碑牌表(见附录
J)、防火取水点表(见附录K)、停机坪表(见附录L)等。其他林业草原防火相关非空间数据表,如森林火
险监测站表、草原火险监测站表、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表、草原火险因子采集站表等可参考本要求列出的
数据表建立。
其他林业草原防火专题数据,包括森林可燃物分布数据(调查方法符合LY/T 2013)、草原可燃物分
布数据、重点防火单位分布数据、防火巡护路线数据、航空护林护草路线数据、历史火灾分布数据、火险区
划数据(符合LY/T 1063)、火险气象等级数据(符合LY/T 1172)、重点区域林业草原防扑火资源数据、
气象台站分布数据、视频监测点分布数据等,相关矢量数据应符合LY/T 1662. 2,林业草原火灾名称命名
方法和林业草原火灾编码应符合LY/T 2014 和LY/T 1627 的要求。各专题数据应具备统一和完善的属
性数据,并能在系统中录入和展示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5. 5 其他类型专题数据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中也涉及其他类型专题数据,包括气象专题数据,包括风速场专题
数据、风向场专题数据、降水专题数据、气温专题数据,以及人口分布专题数据等相关数据,主要用于火险
计算、火情蔓延分析计算、扑火辅助决策等。相关数据采集和使用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6 功能要求
6. 1 林业草原火情预警功能
6. 1. 1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计算
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LY/T 1172 计算森
林火险天气等级,也可根据适合于所在区域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模型,进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计算、预报
和发布。
6. 1. 2 森林火险等级计算
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所在区域森林火险
等级预报模型、森林可燃物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森林火险等级计算、预报和发布。
6
LY/T 3437—2025
6. 1. 3 草原火险等级
系统应通过网络实时获取中央气象台的草原火险等级数据,进行预报和发布。
6. 1. 4 林业草原火情发生预报计算
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时的气象数据和雷电监测数据,基于火
险、可燃物、人口、交通、雷电数据等进行人为火发生预报和雷击火发生预报。
6. 1. 5 林业草原火情蔓延模拟计算
系统可根据地形、森林资源、可燃物分类、可燃物载量、天气等信息进行森林可燃物评估,能通过自动
气象站或网络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火线、地形、可燃物、林业草原火情阻隔网络等信息,动态
模拟火灾的发展、蔓延过程,实现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火强度、燃烧效率等的计算,能进行林业草原火情
安全评估,并能对林业草原火情蔓延发展过程进行动画记录。
6. 1. 6 电子围栏预警
系统通过电子围栏记录,实时跟踪记录进人林区草原的人员,通过人员信息识别,对进入林区重点区域
的社会人员进行短信提醒,同时通过对用户业务行为的分析及记录,对异常事件做到“事前防范、事后追溯”。
6. 1. 7 卡口视频预警
系统通过卡口视频的智能分析功能,记录进入林区草原的车辆与人员,同时对人员的异常行为活动
进行监测。
6. 2 林业草原火情监测功能
6. 2. 1 林业草原火情卫星监测
系统可定时自动通过网络获取林业草原火情卫星热点数据,火灾信息可通过声、光或短信等及时通
知林业草原火情管理部门,并可实现卫星热点的快速査询与定位。基于火点进行火场面积、火线的提取、
火烧程度的分级和计算,并能动态显示。
6. 2. 2 林业草原火情视频监测管理
系统应与林业草原火情视频监测系统连接,获得地面、飞机、视频监测等实时视频与火情监测结果,
依据视频摄像机的位置和观测方位、俯仰角求取观测点的坐标,实现火点、烟雾的监测提取和定位,火场
面积的求取等功能。
6. 3 林业草原火情扑救辅助指挥功能
6. 3. 1 火场态势图的制作与管理
系统应具备火场态势图标绘、演播、传输和管理功能。标绘符号应符合GB/T 24354、GB/T 28443
的要求,具备统一明确的态势标绘符号库。
态势图演播能浏览与编辑各标绘对象时序间的相对关系,形成演播文件并进行动态展示。态势图标
绘要求标绘明晰、简单易用,并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打印输出。
各级用户能对同一态势图文件中的各标绘对象进行编辑与更新,保证扑火指挥的明确性。
7
LY/T 3437—2025
系统应能提供数据转换接口,支持态势图文件在网络地图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展示。
6. 3. 2 火场三维场景模拟
系统应具有依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矢量地形数据、遥感正射影像数据等,计算生成有光影效果的
正射或透视效果的三维电子沙盘,并实现三维电子沙盘旋转、低空持续移动、改变视点、改变比高等功
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各类基础数据和林业草原火情专题数据的编辑、查询、定位、调用与叠加、路径
分析、距离与面积量算、态势图标绘等功能。
系统应具有三维符号显示功能,具有一定的虚拟现实模拟功能,模拟三维火环境、林业草原火情发展
过程、扑救指挥过程等。
6. 3. 3 火场扑救队伍定位跟踪
系统能通过北斗定位设备、超短波、移动通信等网络,实时获取导航定位设备、对讲机、智能手机等终
端的位置坐标,叠加到二、三维地图中,实现对人员、车辆、飞机等扑救队伍的实时监控和指挥。
6. 3. 4 林业草原火情预防扑救辅助决策
系统应具有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功能,能对各类可查询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图上距
离、路程规划和各类图形面积的分类求解。实现雷电定位、视频监测、瞭望塔等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显示、
叠加、定位、量算、可视观测范围计算、通视计算等。
系统应对林业草原火情预警、监测、扑救等各功能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林业草原火情预防扑救辅助
决策系统。系统能依据当地的天气、火险、可燃物等,给出各地应采取的火灾预报措施、火源管理措施、扑
火队伍战备措施等。
依据火情蔓延模拟和预报的结果,自动和机助的进行火灾阻隔、火灾扑救方案的设计,并搜索附近的
扑火力量和扑火资源,参照LY/T 1679,制定林业草原火情阻隔方案、人员撤离方案、扑火力量调度方案、
指出扑火队伍的最佳行径线路,提岀最佳的扑救方案。指挥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提供火场安全实
时监控及紧急避险指导。
6. 4 林业草原火情损失评估功能
系统能采用遥感手段或导航跟踪终端,求取火场范围,根据林业草原火情发生的范围和程度、森林资
源分布等,对林草资源、建筑物等损失情况进行评估。
6. 5 林业草原火灾数据分析与管理
6. 5. 1 林业草原火情数据釆集与编辑
系统应支持对接手持、车载、机载导航定位设备,具有位置定位、路程计算、轨迹记录、面积计算等功
能,具有短信功能,实现火场位置信息实时传回系统,具有跟踪目标实时优化的显示功能。
系统应实现与自动气象站、网络实时气象数据、雷电监测数据等实时获取、更新的功能,用于火情蔓
延模拟分析,同时也应具有手工输入的功能。
系统应具有与视频监控的通信接口,对视频位置、范围等实时显示。
系统应具有火点、道路、行进位置、火线、过火区域、防扑火物资等不同类型地理要素和非空间表数据
的建立、编辑、修改、更新的功能。
6. 5. 2 林业草原火情数据档案库管理与数据分发
系统应能管理多种数据格式矢量图、栅格图、图表、文字、注记等,实现按图上信息检索调图功能。系
8
LY/T 3437—2025
统应能进行林业草原火情档案库的建立和管理,建立系统覆盖区域的火灾基本信息、火场视频、火场图
像、语音等的档案库,能够进行林业草原火灾档案空间和属性的检索、查询,应能进行火灾档案数据的分
类、统计和分析。
基于网络的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应具有Web GIS 功能,远程用户可以使用网络浏览器
按其权限访问地理信息库,进行地理信息的检索査询、统计分析、标图制图等工作。远程用户可以在浏览
器上进行林业草原火情信息的标注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修改,修改结果提交到网络GIS 服务器,由系统管
理员进行管理。
系统应具有数据分发的功能,数据分发由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实施,可以定期对下级林业草原主管部
门分发符合相关标准和内容的数据和数据产品,数据的分发应符合LY/T 2176 的要求。
6. 5. 3 林业草原火情专题数据管理与显示
系统应实现专题数据的更新管理,如防火机构、扑火队伍、瞭望塔、野外火源点、防火物资库等,各级
防火机构可以通过Web GIS 添加、更新本辖区范围内的专题数据。
系统应具有二维、三维漫游功能,具有放大缩小、漫游、旋转、翻滚,具有变速飞行俯视功能,文字标注
信息自动优化显示。能进行光照角度、亮度、对比度、透明度、高程夸大比例的调整,可进行观测高度、可
视域范围等要素的设置。
系统应具有林业草原防火符号库,按地图显示信息动态生成图例,制作各类专题图和统计图表,对地
图要素经纬网、文字、比例尺、指北针等进行管理,能够将地图文档以不同分辨率进行输出。
6. 5. 4 林业草原防火设施和装备管理
系统应实现对防火瞭望塔、防火隔离带、防火林带、灭火飞机、扑火装备等设施和装备的管理,系统提
供统一界面,实现设施和装备的查询、修改、统计等,并能进行相应的辅助分析,基于物联网实现对扑火装
备的实时监控。
6. 5. 5 林业草原火灾隐患区分析
系统应实现对林业草原火灾隐患区分析功能,具有历史火情、起源原因、气象因子等数据的存储与分
析计算功能,实现对火灾隐患区的计算。
6. 6 人工接报功能
系统应具有人工接报功能,实现林草主管部门防火值班人员将群众电话上报的火情时间录入系统,
由系统下发至下级林草主管部门,通过下级部门完成火情的核实、处置与反馈等工作。
6. 7 值班调度功能
系统应具有值班调度功能,林草主管部门可将防火值班报告、值班安排与防火日报通过系统逐级上
报,由系统记录归档。
6. 8 林草防火工程辅助设计功能
系统应具有林业草原防火工程辅助设计功能,依据林业和草原隐患区推荐设计方案,包括防火公路设
计、防火林带设计、防火隔离带设计、瞭望台设计、计划烧除设计、无人机线路设计、灭火线路制定等功能。
6. 9 林业草原防火培训演练功能
系统应具有按林业草原火情管理流程建立的工作模拟培训功能,应具有典型和重大林业草原火情的
9
LY/T 3437—2025
扑救过程战例的分析和演示功能。
6. 10 林业草原火灾案件辅助分析功能
系统应具有林业草原火情案件辅助分析功能,根据电子围栏、视频卡口与防火二维码记录的人员与
车辆信息,为案件查处提供线索。
7 应用模式
7. 1 单机应用模式
单机应用模式是指应用系统与数据库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上,系统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可
直接使用本机的空间数据,方便在扑火指挥现场安全地获取和使用涉密数据。
7. 2 基于网络的应用模式
网络应用模式是指应用系统通过互联网、电子政务网、林草专网或局域网络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上的
空间数据,并能及时获取林业草原火情卫星监测热点信息、气象信息、移动终端信息等实时数据,方便数
据库的统一、更新与发布。向林草防火部门、林区草原及周边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游憩观光等的参与者
发布火险火情信息。
8 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林业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是进行林业草原火情管理与辅助决策的业务系统,系统需确保每天
24 h 不间断运行。
系统应具备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系统应建立用户分级授权机制。系统采用身份鉴别等安全手
段,系统使用的数据应根据数据密级不同作不同的安全或加密处理。
应用系统和数据库都应具有灾备和恢复功能。备份的内容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历史数据、元数据、系
统软件等。
系统根据技术发展进行软硬件、数据的更新,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软硬件的维护和升级应保证
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应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0
LY/T 3437—2025
附录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