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438-2025 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阅读模式

LY/T 3438-2025 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LY/T 3438—2025

2025‑07‑21 发布2025‑11‑01 实施

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of Phoebe(Phoebe Ne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测试材料……………………………………………………………………………………………………1

6 测试方法……………………………………………………………………………………………………2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判定………………………………………………………………………………2

8 品种分组……………………………………………………………………………………………………3

9 性状表………………………………………………………………………………………………………4

10 技术问卷……………………………………………………………………………………………………5

附录A(规范性) 性状表………………………………………………………………………………………6

附录B(规范性) 性状表解释…………………………………………………………………………………9

附录C(规范性) 技术问卷…………………………………………………………………………………13

参考文献………………………………………………………………………………………………………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立红、田晓明、蒋利媛、向光锋、刘小雄、黄秀、肖绿田。

LY/T 3438—2025

1

LY/T 3438—2025

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楠属(Phoebe Nees)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557. 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57. 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MG:群体测量(Measurement for a group of plants)

MS:个体测量(Measurement for a number of single plants)

PQ:假质量性状(Pseudo‑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QL: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QN: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TG:测试指南(Test guideline)

VG:群体目测(Visual observation for a group of plants)

VS:个体目测(Visual observation for a number of single plants)

5 测试材料

5. 1 申请人应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材料。从境外或其他地区提交测试材

料应符合海关、植物检疫等要求。

5. 2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为无性繁殖的至少2 年生植株,嫁接繁殖应说明砧木种类、年龄和嫁接方式。

5. 3 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应不少于6 株。

5. 4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无病虫害、外观健康、生长正常。

5. 5 提交的测试材料除审批机构允许,不应进行影响性状表达的处理。如已处理,应提供详细信息。

2

LY/T 3438—2025

6 测试方法

6. 1 测试周期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1 个生长周期。

6. 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1 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由审批机构指定其他符合条件

的地点进行测试。

6. 3 测试条件

应在确保测试材料能正常生长且相关性状能够充分表达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至少应在测试地点种

植2 年。

6. 4 测试设计

测试材料在测试区应种植至少6 株,应与标准品种、近似品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件下种植。

6. 5 性状观测

6. 5. 1 观测方法

应按照附录A 规定的方法(VG、VS、MG、MS)进行性状观测。

6. 5. 2 观测时期与部位

应按照附录B 规定的时期和部位进行观测。如果需要采集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不应影响后续

观测。

6. 5. 3 观测数量

除非特殊说明,所有的观测应在6 株或取自6 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进行。群体观测性状(VG、MG)

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个体观测性状(VS、MS)植株观测数量不少于6 个。

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2 个。

6. 6 附加测试

为审查相关性状,可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判定

7. 1 总体原则

应按照GB/T 19557. 1 确定的原则进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判定。

3

LY/T 3438—2025

7. 2 特异性判定

7. 2. 1 差异恒定

不同品种之间观察到的差异可能非常明显,无需种植一个以上生长周期。某些情况下,因为环境影

响需要一个以上生长周期才能确保观察到不同品种之间充分一致的差异,应至少在两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中观测该性状。

7. 2. 2 差异明显

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待测品

种满足特异性。

质量性状:如果两个品种的一个或多个质量性状的表达状态处于不同级别,则认为两个品种具有明

显差异。否则,则认为两个品种差异并不明显。

数量性状:通常以至少2 个代码的差异表示两个品种间具有明显差异。

假质量性状:采用相邻目测法直接比较时,只要能目测到品种间的明显差异,则该差异可接受。利用

代码判断时,当表达状态属于连续变化的数量状态时,通常以至少2 个代码的差异表示两个品种间具有

明显差异;当表达状态属于不连续变化的质量状态时,一个代码的差异即表示两个品种间具有明显差异。

7. 3 一致性判定

一致性判定时,应采用1% 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 的接受概率。在样本大小为6 株时,异型株的最

大允许值为1 株。

7. 4 稳定性判定

7. 4. 1 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如果一个品种经测试满足一致性要求,则可认为该品种满足稳定性。

7. 4. 2 在稳定性判定存在疑问时,则至少需要再测试一个生长周期。必要时,可在适当的情况下种植由

申请者提供的新的测试材料,与初次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如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

稳定性。

8 品种分组

8. 1 品种分组说明

分组性状是指即使在不同地点记录表达状态的性状,可单独或与其他分组性状联合使用,排除用于

特异性审查种植测试的非近似的已知品种,并使多个近似品种集中一起以便组织种植测试。使用分组性

状将已知品种划分不同的分组,并从中选择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一起开展种植测试,进行特异性的

评估。

8. 2 分组性状

8. 2. 1 当年生枝:被毛(表A. 1 性状序号8)。

8. 2. 2 新叶:复色(表A. 1 性状序号13)。

8. 2. 3 新叶:主色(表A. 1 性状序号14)。

4

LY/T 3438—2025

9 性状表

9. 1 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必测性状和加号性状。性状表列出了

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9. 2 性状类型

9. 2. 1 必测性状[附录A 表A. 1 中第1 列被标注“(*)”的性状]

测试指南中,植物新品种审查时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国际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

重要性状且是必测的性状,也是技术问卷中必不可少的性状。除非某些地区受环境条件限制使其无法表

达,所有UPOV 成员都必须对所有必测性状进行DUS 测试和品种性状描述。

9. 2. 2 加号性状[附录A 表A. 1 中第1 列被标注“(+)”的性状]

对表A. 1 性状表中以图解或文字的方式(见附录B 的B. 2)进行说明的性状。

9. 3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三种类型,在表A. 1 第1 列分别以

QL、PQ 和QN 对每个性状进行标注。

9. 4 性状表达状态及代码

9. 4. 1 表A. 1 中每个性状给予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定义性状并规范描述。为便于数据记录和品种描述

与信息交流,每个表达状态都给予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9. 4. 2 关于性状表达状态和代码展示方式的进一步解释,见UPOV 文件《TGP/7 测试指南的研制》。

9. 5 标准品种

性状表内列出了部分性状表达状态对应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表达状态分级和校正年

份、地点引起的差异。表A. 1 中的标准品种隶属的物种或父母本物种信息见表1。

表1 标准品种及物种或父母本清单

物种或父母本物种中文名称及学名

白楠Phoebe neurantha

标准品种中文名称与学名

‘凤尾’‘Fengwei’

9. 6 观测方法

9. 6. 1 观测类型

观测类型有2 种,分别是目测(V)和测量(M):

a) 目测是基于专家主观判断的观测,即通过感官的观测,包括嗅闻、品尝和触摸,也包括使用参照

物(如图表、标准品种和相邻比较)或非线性图表(如比色卡)观测;

b) 测量是使用已校准的线性尺度如直尺、秤、色度计、日期、计数等的客观观测。

5

LY/T 3438—2025

9. 6. 2 记录类型

在特异性测试过程中,记录类型有2 种,分别是一个群体记录(G)或一组个体记录(S):

a) 一个群体记录(G):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单一记录;

b) 一组个体记录(S):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多个记录。

9. 6. 3 观测方法种类

对于特异性,推荐某一性状的观测方法在表A. 1 性状表第2 列中表示,分别如下:

a) 群体目测(VG):对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单次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b) 个体目测(VS):对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c) 群体测量(MG):对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单次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d) 个体测量(MS):对一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9. 7 观测时期

对于特异性,推荐涉及多个性状的观测时期和部位在表A. 1 中性状表第2 列以(a)(b)(c)(d)(e)(f)

(g)(h)表示,具体解释对应B. 1 的(a)(b)(c)(d)(e)(f)(g)(h)。涉及单个性状的观测时期和部位在

表A. 1 中第1 列以(+)表示,并且在B. 2 的相应性状中以文字或图示进行说明。

10 技术问卷

品种权申请者应在品种申请时提交技术问卷,按附录C。

6

LY/T 3438—2025

附录A

(规范性)

性状表

性状表见表A. 1。

表A. 1 性状表

1

(+)

PQ

2

QL

3

(+)

PQ

4

(*)

PQ

5

(*)

QL

6

(*)

(+)

QL

7

PQ

8

(*)

QL

9

(*)

QL

VG

(a)

VG/VS

(a)

VG

(a)

VG

(b)

VG/VS

(b)

VG

(b)

VG/VS

(c)

VS

(c)

VS

(c)

植株:冠形

植株:主干通直

植株:主枝姿态

嫩枝:颜色

嫩枝:被毛

嫩枝:具棱

当年生枝:颜色

当年生枝:被毛

当年生枝:白粉

宽圆锥

窄圆锥

卵球

圆柱

倒卵球

直立

半开展

开展

绿

黄绿

绿

黄绿

黄褐

灰褐

1

2

3

4

5

1

9

1

2

3

1

2

3

4

1

9

1

9

1

2

3

4

1

9

1

9

序号及类型观测方法与时期性状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中文名英文名

代码

7

LY/T 3438—2025

10

(*)

QL

11

(*)

PQ

12

QL

13

(*)

QL

14

(*)

PQ

15

(+)

PQ

16

QN

17

(+)

QL

18

(+)

PQ

19

(+)

QL

20

QL

VS

(d)

VG

(d)

VS

(d)

VG/VS

(e)

VG/VS

(e)

VS

(f)

VG/VS

(f)

VS

(f)

VS/VG

(f)

VS

(f)

VS/VG

(f)

幼叶:下表面被毛

幼叶:主色

幼叶:叶柄毛

新叶:复色

新叶:主色

叶片:形状

叶片:长度

叶片:基部下延

叶片:顶端形状

叶片:先端异型

叶片:边缘反卷

绿

黄绿

紫红

绿

黄绿

浅红

披针形

椭圆形

倒卵形

倒披针形

渐尖

尾尖

长尾尖

短尖

凤尾楠Fengwei

1

9

1

2

3

4

5

1

9

1

9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1

2

3

4

1

9

1

9

表A. 1 性状表(续)

序号及类型观测方法与时期性状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中文名英文名

代码

8

LY/T 3438—2025

21

QN

22

(*)

QL

23

(*)

QL

24

PQ

25

(+)

PQ

26

QL

27

(+)

PQ

28

PQ

29

(+)

PQ

30

QN

VS/VG

(f)

VS

(f)

VS

(f)

VG

(f)

VS

(g)

VS/VG

(g)

VS/VG

(h)

VS/MG

(h)

VG/MG

(h)

VG/MG

(h)

叶片:上表面光泽

叶片:上表面被毛

叶片:下表面被毛

叶片:下面被毛颜色

花序:着生部位

花序:花序轴被毛

果实:宿存花被片与

果基部紧贴度

果实:果梗颜色

果实:核果形状

果实:核果大小

无或弱

灰白色

黄色

黄褐色

灰褐色

上部

中部

下部

紧贴

紧贴或松散

松散

绿色

黄绿色

红褐色

紫红色

卵球

近球

椭球

倒卵球

凤尾楠

凤尾楠

Fengwei

Fengwei

1

2

3

1

9

1

9

1

2

3

4

1

2

3

1

9

1

2

3

1

2

3

4

1

2

3

4

1

2

3

表A. 1 性状表(续)

序号及类型观测方法与时期性状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中文名英文名

代码

9

LY/T 3438—2025

附录B

(规范性)

性状表解释

B. 1 多个性状的解释

表A. 1 性状表内性状的观测要求如下:

(a) 植株:选取8 年以上的植株作为测试材料。

(b) 嫩枝:春季选取树冠中上部阳面当年生新枝顶端约10 cm 作为测试材料。

(c) 当年生枝:秋季选取树冠中上部阳面当年生完全木质化枝的三分之一中段作为测试材料。

(d) 幼叶:按照B. 1(b)方法选取嫩枝顶部刚完全展开的嫩叶作为测试材料。

(e) 新叶:按照B. 1(b)方法选取嫩枝上已完全展开、刚达到正常大小的叶作为测试材料。

(f) 叶片:按照B. 1(c)方法选取当年生枝中段上成熟叶作为测试材料。

(g) 花序:盛花期选取植株树冠中上部阳面花序作为测试材料。

(h) 果实:果实成熟期选取植株中上部树冠外围果序上顶生成熟果实作为测试材料。

B. 2 单个性状的解释

B. 2. 1 表A. 1 性状序号1(植株:冠形)图解见图B. 1。

1 2 3 4 5

宽圆锥窄圆锥卵球圆柱倒卵球

图B. 1

侧面观测8 年生以上植株。

10

LY/T 3438—2025

B. 2. 2 表A. 1 性状序号3(植株:主枝姿态)图解见图B. 2。

1 2 3

直立半开展开展

图B. 2

侧面观测8 年生以上植株。

B. 2. 3 表A. 1 性状序号6(嫩枝:具棱)图解见图B. 3。

1 2

否是

图B. 3

B. 2. 4 表A. 1 性状序号15(叶片:形状)图解见图B. 4。

最宽处

(中部以下)

1

披针形

(在中部)

2

椭圆形

(中部以上)

3

倒卵形

4

倒披针形

图B. 4

11

LY/T 3438—2025

B. 2. 5 表A. 1 性状序号17(叶片:基部下延)图解见图B. 5。

1 2

否是

图B. 5

B. 2. 6 表A. 1 性状序号18(叶片:顶端形状)图解见图B. 6。

1 2 3 4

渐尖尾尖长尾尖短尖

图B. 6

B. 2. 7 表A. 1 性状序号19(叶片:先端异型)图解见图B. 7。

否是

1 9

图B. 7

观测2 年以上植株的全部叶片。

12

LY/T 3438—2025

B. 2. 8 表A. 1 性状序号25(花序:着生部位)图解见图B. 8。

1 2 3

上部中部下部

图B. 8

B. 2. 9 表A. 1 性状序号27 性状(果实:宿存花被片与果基部紧贴度)图解见图B. 9

1 2 3

紧贴紧贴或松散松散

图B. 9

B. 2. 10 表A. 1 性状序号29(果实:核果形状)图解见图B. 10

1 2 3 4

卵球近球椭球倒卵球

图B. 10

13

LY/T 3438—2025

附录C

(规范性)

技术问卷

技术问卷见表C. 1。

表C. 1 技术问卷

申请编号

申请日期

(申请者不必填写)

1 申请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及编号

品种暂定名称:

育种者编号:

2 品种隶属的物种[ ]亚种[ ]变种[ ]或杂交亲本

学名: 中文名:

3 申请者信息

申请者: 共同申请者: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育种者(如果与申请者不同):

4 品种起源和繁殖方式:

4.1 品种选育方式:

4.1.1 杂交起源:

(a)父母本已知[ ]

♀(母本)×♂(父本)

(b)父母本已知其一[ ]

♀(母本)×♂(父本)

(c)父母本未知[ ]

4.1.2 突变选育

突变母本品种:

4.1.3 发现并选育(包括时间和地点):

发现并选育过程摘要:

4.1.4 其他育种途径:

选育过程摘要:

4.2 品种繁殖方式

4.2.1 无性繁殖方式

(a)扦插[ ]

(b)嫁接[ ]

(c)组培[ ]

(d)其他[ ]

请说明:

4.2.2 其他繁殖方式

请说明:

14

LY/T 3438—2025

表C. 1 技术问卷(续)

5 主要性状(第1 列括弧中的数字为表A.1 中性状序号,请在相符合的性状代码后的[ ]中划‘√’)

序号

5.1(4)

5.2(5)

5.3(6)

5.4(8)

5.5(9)

5.6(10)

5.7(11)

5.8(13)

5.9(14)

5.10(22)

5.11(23)

6 近似品种比较

近似品种名称

凤尾楠

差异性状

叶:先端异形

近似品种表达状态

申请品种表达状态

说明:

7 申请品种主要性状描述

性状

嫩枝:颜色

嫩枝:被毛

嫩枝:具棱

当年生枝:被毛

当年生枝:白粉

幼叶:下表面被毛

幼叶:主色

新叶:复色

新叶:主色

叶片:上表面被毛

叶片:下表面被毛

标准品种(中文) 标准品种(英文名) 代码

1 绿[ ]

2 黄绿[ ]

3 黄[ ]

4 红[ ]

1 否[ ]

9 是[ ]

1 否[ ]

9 是[ ]

1 否[ ]

9 是[ ]

1 无[ ]

9 有[ ]

1 否[ ]

9 是[ ]

1 绿[ ]

2 黄绿[ ]

3 黄[ ]

4 红[ ]

5 紫红[ ]

1 否[ ]

9 是[ ]

1 绿[ ]

2 黄绿[ ]

3 黄[ ]

4 浅红[ ]

1 否[ ]

9 是[ ]

1 否[ ]

9 是[ ]

15

LY/T 3438—2025

表C. 1 技术问卷(续)

8 有助于区别申请品种的其他信息

8.1 除了5 和6 提供的信息外,是否有任何其他性状可以帮助区分品种?

是[ ] 否[ ]

(如果有,请提供详细信息)

8.2 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旱、抗寒、耐涝、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

8.3 栽培管理要点:

8.4 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

测试品种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是[ ] 否[ ]

(如果需要,请提供详细信息):

8.5 其他信息:

16

LY/T 3438—2025

表C. 1 技术问卷(续)

9 除非主管当局明确或要求,植物材料不应被进行任何可能影响其性状表达的处理。如果植物材料已经被处理,则应

详细说明处理方法。因此,请在下面说明您是否知悉。

植物材料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a)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植物菌原体) 是[ ] 否[ ]

(b)化学处理(例如生长抑制剂、杀虫剂) 是[ ] 否[ ]

(c)组织培养是[ ] 否[ ]

(d)其他因素是[ ] 否[ ]

如果您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为“是”,请提供详细信息。

10 批准释放

(a)根据有关保护环境、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立法,该品种是否需要事先批准才能释放?

是[ ] 否[ ]

(b)是否已获得此类批准?

是[ ] 否[ ]

如果(b)的答案是肯定的,请附上批准书副本。

*上述表格各条款预留空格不足时可另附A4 纸补充说明

本表所提供的资料是正确的,谨此声明。

申请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17

LY/T 3438—2025

参考文献

[1] UPOV:TG/1/3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examination of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zed descriptions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S/OL].[2002. 4. 19]. 瑞士.

http://www. upov. int/resource/en/introduction_dus. html

[2] UPOV:TGP/7 Development of test guidelines[S/OL].[2020. 10. 25]. 瑞士. http://www.

upov. int/tgp/en/tgp_7. pdf

[3] UPOV:TGP/8 Trial design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stability[S/OL].[2019. 11. 01]. 瑞士. http://www. upov. int/tgp/en/tgp_8. pdf

[4] UPOV:TGP/9 Examining distinctness[S/OL].[2015. 10. 29]. 瑞士. http://www. upov. int/

tgp/en/tgp_10. pdf

[5] UPOV:TGP/10 Examining uniformity[S/OL].[2019. 11. 01]. 瑞士. http://www. upov. int/

tgp/en/tgp_10. pdf

[6] UPOV:TGP/11 Examining stability[S/OL].[2011. 10. 20]. 瑞士. http://www. upov. int/

tgp/en/tgp_11. pdf

[7] UPOV:TGP/14 Glossary of terms used in UPOV documents[S/OL].[2020. 10. 25]. 瑞士.

http://www. upov. int/tgp/en/tgp_14. pdf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8日 11:38: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0958.html
图书

LY/T 3434-2025 草苁蓉

LY/T 3434-2025 草苁蓉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
图书

LY/T 3435-2025 地表覆盖用彩色木片

LY/T 3435-2025 地表覆盖用彩色木片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LY/T 3436-2025 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指南

LY/T 3436-2025 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