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AEM 0002-2024 生态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Z 00
团体标准
T/SZAEM 0002—2024
生态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valuating green and low-carbonlaboratory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2024-11-06 发布2024-11-06 实施
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原则.................................................................. 2
5 基本规定.................................................................. 2
5.1 评价边界............................................................ 2
5.2 评价阶段............................................................ 2
6 评价内容.................................................................. 2
6.1 基本要求............................................................ 2
6.2 管理与规划.......................................................... 3
6.3 能源................................................................ 4
6.4 资源................................................................ 4
6.5 环境排放............................................................ 5
6.6 绩效................................................................ 5
7 评价程序.................................................................. 5
7.1 收集资料............................................................ 5
7.2 编制报告............................................................ 6
7.3 评价方法............................................................ 6
附录A(资料性) 生态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指标表........................ 7
附录B(资料性) 生态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报告模板..................... 13
参考文献.................................................................... 15
T/SZAEM 000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丽斯、周俊、冷亚玲、杨利娴、杨鑫、林娜、阳奇、刘森林、文
天云、孙婷婷、唐少敏、林建华、郑秀萍、卓珊慧、毛亮、钟韵茹、彭其韬、林琳、梁旭宇、
贾依雯、虞恒、袁安朋、马志同、蒋婷、姚婷婷。
T/SZAEM 0002—2024
1
生态环境监测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技术要求的评价原则、基本规定、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T/CCAA PAS 83-2024 低碳实验室评价指南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环境监测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废气、海水、土壤、沉
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
活动。
3.2
绿色低碳实验室green and low-carbon laboratory
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础的检验检测实验室机构,通过运行节能改造技术和管
理制度,最小化减少和消除检测活动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且碳排放强度低于常规管理
实验室。
T/SZAEM 0002—2024
2
3.3
能源和碳排放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
具备实时精准的能源及温室气体排放度量、统计、分析及目标设置和追踪能力的数字化
平台。
3.4
检测项目碳足迹test item carbon footprint
实验室检测项目在原材料获取、实验室检测等生命周期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5
实验室碳排放强度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实验室单位检测报告产生的碳排放量。
4 评价原则
实验室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评价过程根据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评
价实验室实际情况,给出评价结论。
——可验证性。详细记录评价材料、数据、文件等的获取途径、渠道,保留原始的测试
数据、材料,保证数据、材料的可溯源性和可验证性。
——审慎性。评价报告给出谨慎的评价意见,对于基础数据不全、信息不完整的实验室,
说明由于条件不具备无法给出评价结论。
5 基本规定
5.1 评价边界
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以实验室检测区域、办公区域及配套食堂等生活区域范围为评价边
界。
5.2 评价阶段
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以实验室运行阶段为评价阶段。
6 评价内容
6.1 基本要求
6.1.1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必要时,应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6.1.2 实验室运行时间为1 年以上。
6.1.3 实验室近3 年内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6.1.4 实验室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有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的规定。
T/SZAEM 0002—2024
3
6.2 管理与规划
6.2.1 管理者承诺
管理者明确绿色低碳实验室创建工作中职责和权限,配备相关资源,并承诺和确保满足
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要求。
6.2.2 绿色低碳规划
制定绿色低碳实验室规划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实验室简介、目标、技术路线、具体工作
规划、时间进度安排等内容,并设有绿色低碳实验室管理员定期归档管理。
6.2.3 管理制度
绿色低碳实验室管理制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建立实验室绿色低碳运行管理制度,并设有绿色低碳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相关制度建
设及实施;
b) 建立5S/6S管理制度,并设有5S/6S管理员负责相关制度建设及实施。
6.2.4 管理体系
绿色低碳实验室管理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根据GB/T 23331 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b) 根据GB/T 24001 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6.2.5 绿色采购
制定并实施包括节能环保要求的供应商评选制度,必要时对供应商实施分类管理。
6.2.6 能源和碳排放管理系统
建立能源和碳排放管理系统以实现精准的能源和温室气体管理。
6.2.7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检验检测和服务效率,降低检验检测过程能源和资
源消耗。
6.2.8 固碳降碳
通过植树绿化等行动实现固碳降碳。
6.2.9 宣贯培训及宣传
绿色低碳实验室宣贯培训及宣传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制定绿色低碳实验室年度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绿色低碳宣贯及培训;
b) 宣贯及培训次数均为2次/年以上;
c) 公共区域展示绿色低碳宣传标语等材料,包括不仅限于节电、节水、垃圾分类、废
物回收利用等内容。
T/SZAEM 0002—2024
4
6.3 能源
6.3.1 优化用能结构
优化用能结构,使用低碳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天然气等能源。
6.3.2 新能源推广利用
推广利用新能源项目,如新能源车等。
6.3.3 供配电系统
合理选择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 20052 节能评价要求。
6.3.4 空调系统
实验室使用中国能效标识2级及以上的空调数量比例为80%以上。
6.3.5 照明系统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应符合GB 55015 中现行值的相关规定。
6.3.6 电梯系统
电梯应设置群控功能,且轿厢内一段时间无预置指令时,电梯自动关闭轿厢照明。
6.3.7 计量设备
绿色低碳实验室计量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根据GB 17167、GB/T 24789 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
量器具和装置;
b) 能源及资源使用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
6.3.8 仪器设备
绿色低碳实验室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优先选用能耗低的实验前处理仪器设备;
b) 实验室2级及以上能效的冷冻冷藏柜数量比例为80%以上。
6.4 资源
6.4.1 水资源
回收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如空调冷凝水、雨水回用、餐厨废水回用等。
6.4.2 节水器具
绿色低碳实验室节水器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实验室选用符合GB/T 31436的节水型卫生洁具;
b) 节水器具普及率大于90%及以上。
6.4.3 试剂
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化学试剂包括分类存放、最小储存量等内容的管理规范。
T/SZAEM 0002—2024
5
6.4.4 耗材
实验室在采样、接收、检测和办公过程中应重复循环使用耗材,如实验室容器、包装及
办公耗材等,尽可能减少产生废弃物。
6.5 环境排放
6.5.1 废气管理
实验室对排放的废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废气达标后排放。
6.5.2 废液管理
实验室对废液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收集与处置,必要时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机构
收集处置。
6.5.3 固废管理
实验室及办公区固废应按类别分类收集处理,且化学试剂的包装容器等实验室废弃物交
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机构处理与处置。
6.5.4 危废管理
制定并实施并保持对剧毒品、毒品、易燃易爆品、易制毒、易制爆、腐蚀性等气态、液
态、固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处置处理的控制程序,且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机构
收集处置。
6.5.5 温室气体管理
绿色低碳实验室温室气体排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按照SZDB/Z 69及SZDB/Z 70要求开展实验室温室气体量化和核查工作;
b) 开展检测项目碳足迹碳核查工作,并获得检测项目碳足迹认证证书。
6.6 绩效
6.6.1 单位能耗
计算单位检测报告或产值综合能耗并定期披露。
6.6.2 单位水耗
计算单位检测报告或产值水耗并定期披露。
6.6.3 实验室碳排放强度
计算单位检测报告或产值碳排放强度并定期披露。
7 评价程序
7.1 收集资料
实验室开展绿色低碳实验室评价活动时,应收集的信息和文件资料见附录A。
T/SZAEM 0002—2024
6
7.2 编制报告
评价报告模板见附录B,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基本信息表,包括实验室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基本信息;
——基本情况,概述实验室发展现状以及在绿色低碳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
——评价情况,对评价体系各指标进行具体描述;
——评价表,对指标得分情况进行量化;
——相关支撑材料。
7.3 评价方法
7.3.1 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总分150分,按照式(1)计算参评实验室的总得分Q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