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ICI 93-2024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通用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2阅读模式

T/CAICI 93-2024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通用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T/CAICI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标准
T/CAICI 93—2024
代替YD/T 629.1—1993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通用标准
Indust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turity assessment standard
2024-08-26发布 2024-09-15实施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发 布
ICS 35.240.01
CCS L00
T/CAICI 93—2024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模型框架Model Framework ......................................................................................................................... 2
5 模型综述 ....................................................................................................................................................... 2
5.1 组织成熟度阶段 .................................................................................................................................. 2
5.2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
5.3 能力发展等级 ...................................................................................................................................... 6
6 产品发展能力类 ........................................................................................................................................... 7
6.1 概述 ...................................................................................................................................................... 7
6.2 产品创新 .............................................................................................................................................. 7
6.3 研发设计 ............................................................................................................................................ 10
7 生产运营能力类 ......................................................................................................................................... 13
7.1 概述 .................................................................................................................................................... 13
7.2 数字业务 ............................................................................................................................................ 13
7.3 数字运营 ............................................................................................................................................ 15
7.4 数字管控 ............................................................................................................................................ 17
7.5 数字供应链 ........................................................................................................................................ 19
7.6 数字安全 ............................................................................................................................................ 21
7.7 绿色节能 ............................................................................................................................................ 22
8 商业服务能力类 ......................................................................................................................................... 23
8.1 概述 .................................................................................................................................................... 23
8.2 商业模式 ............................................................................................................................................ 23
8.3 营销与服务 ........................................................................................................................................ 24
8.4 客户体验 ............................................................................................................................................ 29
8.5 客户管理 ............................................................................................................................................ 31
9 生态协同能力类 ......................................................................................................................................... 33
9.1 概述 .................................................................................................................................................... 33
9.2 生态体系 ............................................................................................................................................ 33
9.3 产品生态 ............................................................................................................................................ 35
10 战略管控能力类 ....................................................................................................................................... 38
T/CAICI 93—2024
II
10.1 概述 ................................................................................................................................................. 38
10.2 数字战略 ......................................................................................................................................... 38
10.3 资源保障 ......................................................................................................................................... 41
10.4 数字文化 ......................................................................................................................................... 44
11 组织管理能力类 ...................................................................................................................................... 46
11.1 概述 ................................................................................................................................................. 46
11.2 组织机制 ......................................................................................................................................... 46
11.3 流程与治理 ..................................................................................................................................... 49
11.4 人才管理 ......................................................................................................................................... 50
11.5 财税与法务 ..................................................................................................................................... 52
11.6 综合行政 ......................................................................................................................................... 53
12 数据治理能力类 ...................................................................................................................................... 53
12.1 概述 ................................................................................................................................................. 53
12.2 数据战略 ......................................................................................................................................... 53
12.3 数据标准 ......................................................................................................................................... 57
12.4 数据架构 ......................................................................................................................................... 60
12.5 数据价值 ......................................................................................................................................... 63
12.6 数据保障 ......................................................................................................................................... 65
13 技术基础能力类 ...................................................................................................................................... 68
13.1 概述 ................................................................................................................................................. 68
13.2 数字技术 ......................................................................................................................................... 68
13.3 基础设施 ......................................................................................................................................... 73
13.4 组件服务 ......................................................................................................................................... 76
13.5 运营赋能 ......................................................................................................................................... 79
13.6 运维与安全 ..................................................................................................................................... 83
13.7 技术管理 ......................................................................................................................................... 86
14 能力评估方法 .......................................................................................................................................... 88
14.1 评估内容 ......................................................................................................................................... 88
14.2 评估流程 ......................................................................................................................................... 88
14.3 评分方法 ......................................................................................................................................... 88
14.4 组织成熟度阶段判定 ...................................................................................................................... 90
参考文献 .......................................................................................................................................................... 91
T/CAICI 93—2024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普天科技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吉林吉
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信网
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路宇浩、杨劲、姚雪冰、刘丕东、叶杨、贾春利、于富东、匙凯、许碧洲、王
树志、闫军、张文凯、朱明旭、薛绍斌、蒋阿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AICI 93—2024
1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通用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不同组织和机构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进行评估。
本文件给出了行业通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以及相应的成熟度等级,定义了产品发展、生产
运营、商业服务、生态协同、战略管控、组织管理、数据治理和技术基础8 个能力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073—2018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商业训战 Commercial Training
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对商业模型进行测试和训练。
3.2
客户成长 Customer Growth
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深度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业务的持续增长。
3.3
数据战略 Data Strategy
数据战略是一项长期性、指导性的规划,旨在明确应对数据挑战和实现业务目标所需的人员、流程
和技术。
3.4
能力类 Ability Class
用于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能力集的集合。
3.5
能力集 Ability Set
用于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能力指标的集合。
T/CAICI 93—2024
2
3.6
能力指标 Ability Indicator
用于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指标项。
3.7 评估维度
Evaluation Dimension
基于能力指标的定义,从能力实现、协同优化、价值提升三个方面,细化拆解出的指标维度,方便
具象化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
4 模型框架 Model Framework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框架如图1 所示,模型框架由组织成熟度阶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能力发展等级和特征要求矩阵组成,其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力类、能力集、能力指标和评估维度
四级指标体系。
图1 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框架
5 模型综述
5.1 组织成熟度阶段
5.1.1 S1 传统运营者
第一阶段组织数字化能力较弱,仍以机械化活动或者初级信息工作为主。
T/CAICI 93—2024
3
5.1.2 S2 数字化探索者
第二阶段组织基于现有业务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运营优化和技术创新,价值创造和传递活
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实现降低成本、优化效率、提升质量。
5.1.3 S3 数字化运营者
第三阶段组织已系统部署数字化能力,推动价值创造和传递活动沿着产品/服务链延长,基于数字
化能力实现产品创新、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延伸。
5.1.4 S4 生态缔造者
第四阶段组织完全由数字化能力驱动,构建了生态体系,并拥有明显竞争优势。
5.2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覆盖组织数字化转型的8项能力类,每项能力类下设能力集、能力指标、评
估维度,构成四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33项能力集,91项能力指标、200项评估维度。相关信息见表1。
表1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能力类 能力集 能力指标
产品发展能力类
产品创新
产品数字化升级
数字产品孵化
定制化支持
研发资产化
研发设计
研发设计数字化
工艺流程设计数字化
研发管理数字化
产品迭代数字化
生产运营能力类
数字业务
业务计划系统
核心业务数字化
协作系统
运行优化
数字运营
运营流程
流程设计
业务数据运营
数字管控
数据分析
质量管控
精益管理
数字供应链
物流配送智能化
供应链管理
数字化供应链网络
T/CAICI 93—2024
4
表1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续)
能力类 能力集 能力指标
生产运营能力类
数字安全
业务过程安全
信息安全
风险防控
绿色节能
绿色技术
节能管控
商业服务能力类
商业模式
商业分析
商业规划
商业训战
营销与服务
客户获取
数字渠道
精准营销
销售服务
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管理
客户服务
客户管理
客户洞察
客户成长
生态协同能力类
生态体系
生态规划
生态建设
产品生态
流程生态
研发生态
运营生态
战略管控能力类
数字战略
战略规划
战略体系
战略考评
资源保障
决策支持
技术创新支持
IT支持
智库支持
数字文化
数字化认同
创新认同
组织管理能力类 组织机制 组织模式
T/CAICI 93—2024
5
表1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续)
能力类 能力集 能力指标
组织管理能力类
组织机制
数字职务
数字治理组织
流程与治理
流程体系
数字化治理
人才管理
人才机制
能力提升
员工体验
财税与法务
财税系统数字化
法务系统数字化
综合行政 综合行政数字化
数据治理能力类
数据战略
数据战略管理
数据制度体系
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
数据架构
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模型
数据分布
数据集成与共享
数据价值
数据应用
数据资产变现
数据保障
数据安全策略
数据质量管控
技术基础能力类
数字技术
云原生
数智技术
专业技术
基础设施
基础资源
资源管理
组件服务
组件产品
组件平台
技术基础能力类 运营赋能
运营体系
敏捷开发
支持赋能
T/CAICI 93—2024
6
表1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续)
能力类 能力集 能力指标
技术基础能力类
运营赋能
模块协同
服务治理
运维与安全
自动化运维
安全保障
风险管控
技术管理
技术资产管理
管理规范
业务创新
5.3 能力发展等级
5.3.1 L1 传统运营级
实现主要过程的机械化,较少涉及自动化或数字化,主要由人工进行识别操作并协调应对,系统技
术大多为封闭的竖井系统。
5.3.2 L2 单点试点级
以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为主,通过单项技术驱动,实现部分功能点效率提升,尚未系统性考虑数字
化相关规划,未关注客户体验。
5.3.3 L3 局部应用级
试点项目已凸显价值,并在部门内部进行推广,但执行仍局限于项目层面,也不具备可复制性。开
始考虑数字化规划,但与企业战略脱节。
5.3.4 L4 集成推广级
实现数智化向核心系统的推广,围绕数智化产品和体验,推动核心系统数智化,以业务、技术协同
为目标,构建系统间连接机制,通过数据治理规模提升系统和运营效率。
5.3.5 L5 系统部署级
组织内部系统实现数智化,全组织数据实现获取与智能化应用,组织效率与敏捷性得到提升,组织
内部高效运作,可以提供数智化优化的产品/服务体验。但未关注数智化的颠覆性潜力。
5.3.6 L6 生态创新级
建立数字生态系统,具备颠覆型数字技术和业务模式,基于数据智能化主动响应外部变化,把控生
态市场,通过生态系统的反馈与改进,提升面向生态的系统效率并构建韧性。5.4 特征要求矩阵
针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底层指标,结合能力发展等级的对应要求,形成特征要求矩阵。为便于
理解,本文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叙述角度,展开具体能力发展等级要求,从而横向展开特征要求矩阵,
T/CAICI 93—2024
7
详见6-13 章。其中“-”,表示该评估维度在该能力等级下,无具体要求。
6 产品发展能力类
6.1 概述
产品发展能力类衡量组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运营能力水平,指从概念设计阶段开始,采用数字协
同设计体系,利用参数化对象建模等数字工具,开展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活动。
6.2 产品创新
6.2.1 产品数字化升级
产品数字化升级能力指标包括现有产品或服务数字化改造升级、产品或服务数字化改造升级的效果
2 个评估维度。
表2 产品数字化升级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现有产品
或服务数
字化改造
升级
是否对现
有产品或
服务进行
数字化改
造升级?
组织未对产
品进行数字
化升级改造
组织考虑
并计划对
试点产品
进行数字
化升级改造
(1)组织对部分
产品进行数字
化升级改造
(2)组织开始注
重共性技术
(5G+AICDE)的
内部转化来赋
能研发、产品设
计与管理的智
能创新
(1)组织对大部
分产品进行数
字化升级改造
(2)通过已有产
品或服务上增
加数字化模块,
让产品变得更
智能,进一步提
供增值服务
组织对全部产
品进行数字化
升级改造
(1)组织对全部
产品的全部生产
环节进行数字化
升级改造,实现
全局优化
(2)组织实现了
对产品和服务的
数字化管理,并
极力赋予产品和
服务数字化属
性,实现数字化
时代的“产品深
度创新”
产品或服
务数字化
改造升级
的效果
现有产品
或服务数
字化改造
升级带来
的价值效
果如何?
- - 组织产品的升
级改造取得初
步成效,带来单
点价值
组织产品的升
级改造成效明
显,全局推广
组织产品的升
级改造带来附
加值效应
组织产品的升
级改造全面带
动产品价值,形
成正向反馈,创
造生态价值
6.2.2 数字产品孵化
数字产品孵化能力指标包括数字新业务的规划与孵化、数字新业务的价值2 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8
表3 数字产品孵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新业
务的规划
与孵化
是否建立
数字化相
关机制推
动新业务
孵化?
(1)数字化理
念未存在于新
业务孵化
(2)组织未建
立创投部门或
团队推动新业
务孵化
(1)组织考虑
投入资源推
动数字化新
业务孵化
(2)组织对新
业务有初步
的规划
(1)组织设立创
投团队推动新
业务孵化
(2)组织对新业
务的孵化有详
细的规划
(1)组织高层
领导兼任管理
创投团队
(2)组织对新
业务孵化有具
体到项目级的
规划
(1)组织设立创
投部门,专职推
动数字化新业
务孵化
(2)组织对新业
务孵化有精细
到月度、季度、
年度的规划
(1)组织创投
部门连续孵化
一系列数字化
新业务
(2)组织对新
业务孵化有具
体详细的滚动
计划
数字新业
务的价值
数字化新
业务为组
织创造了
哪些价
值?
- - 组织的新业务
孵化取得试点
成效
组织的新业务
孵化成效明
显,局部推广
组织的新业务
孵化带来附加
值效应,全局
优化
组织的新业务
孵化持续创造
新价值,形成
正向反馈,带
来生态创新
6.2.3 定制化支持
定制化支持能力指标包括灵活产品组合、数据价值赋能、以客户为中心创造新价值3 个评估维度。
表4 定制化支持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灵活产品
组合
是否提供
个性化灵
活定制的
产品或
服务?
组织不提供个
性化定制产品
(1)组织有推出
定制化产品的
计划
(2)组织认识到
提供千人千面的
个性化产品与服
务,是数字化时
代的未来趋势
组织的试点产
品可进行个性
化定制服务
组织的部分产
品可提供个性
化定制服务,灵
活提供产品组合
组织的大部分
产品可提供个
性化定制服
务,模块化构
建产品组合
组织的全部产
品提供个性化
定制服务,模
块化构建灵活
敏捷的产品
组合
数据价值
赋能
是否具备
经营自己
数据以及
提供数字
化服务的
能力?
组织不具备经
营自己数据并
提供数字化服
务的能力
组织有数据经
营的规划,提供
数字化服务的
愿景
组织对试点产
品进行数据自
主经营
(1)组织对部分
产品的数据进
行自主经营,并
提供相关数字
化服务
(1)组织的全
部产品数据均
实现自主经营
和分析,提供
全面的数字化
服务
组织基于自主
经营数据的结
果,提供全面数
字化服务,形成
了“客户-产品
-数据-算法
-产品-客户”
的闭环,持续提
升价值
T/CAICI 93—2024
9
表4 定制化支持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据价值
赋能
是否具备
经营自己
数据以及
提供数字
化服务的
能力?
组织不具备经
营自己数据并
提供数字化服
务的能力
组织有数据经
营的规划,提供
数字化服务的
愿景
组织对试点产
品进行数据自
主经营
(2)组织具备自
身经营数据、提
供数字化服务
的能力,不断提
升除传统产品
(服务)以外的
产品价值
(2)组织在产
品概念设计阶
段,充分进行
用户数据挖
掘,分析用户
行为偏好,以
保证用户数据
的利用效率
以客户为
中心创造
新价值
基于“灵
活产品组
合”以客
户为中心
创造新价
值的效果
如何?
- - 组织的试点产
品组合取得初
步成效,获得
客户认可
组织的部分产
品组合以客户
为中心创造新
价值,满足客户
需求,带动其他
产品
(1)组织所有
产品线,相互
促进全面创造
新价值
(2)组织以更
高的效率、更
低廉的成本生
产出质量更优
的产品
组织以客户为
中心,灵活满
足客户需求,
持续创造新的
价值,带动全
线产品市场,
创造新的生态
价值
6.2.4 研发资产化
研发资产化能力指标包括产品设计标准库、研发资产库的应用效果2个评估维度。
表5 研发资产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产品设计
标准库
是否建
立产品
设计标
准库?
(1)组织未建
立产品设计标
准库
(2)组织未设
立研发资产库
(1)组织有
建立产品设
计标准库的
规划
(2)组织初
步计划建立
研发资产库
(1)组织针对
试点产品或项
目建立产品设
计标准库
(2)组织建立
了明确的产品
基本参数系
列,编制了产
品系列化型谱
(1)组织对部分
产品建立产品
设计标准库
(2)组织实现了
产品的系列化
设计。合理简化
品种,扩大通用
范围,增加生产
批量,有利于提
高专业化程度
(1)组织的产
品设计标准库
可适用于全部
产品
(2)组织实现
了产品系列部
件的通用化,
减少备品配件
的储备量
(1)组织基于产品
整体规划和产品设
计标准库,开展产
品的系列化设计,
建立企业实体和虚
拟产品库,实现规
范化的产品设计管

(2)组织建立了虚
拟产品库,并通过
虚拟产品验证和优
化实体产品设计,
缩短产品和工装的
设计和制造周期
T/CAICI 93—2024
10
表5 研发资产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研发资产
库的应用
效果
研发资
产库的
利用效
果如
何?
- - 组织针对试点
产品或项目建
立了研发资产
库,取得初步
成效,提升产
品研发效率
组织对部分产
品建立研发资
产库,研发效率
和价值得到明
显提升
组织的研发资
产库适用于全
部产品,极大
提升产品设计
研发的管理效
率,持续提升
产品价值
组织基于全部产品
的设计和规划数
据,形成研发资产
库,持续提升研发
效率和质量,创造
新价值,带来生态
创新
6.3 研发设计
6.3.1 研发设计数字化
研发设计数字化能力指标包括研发设计工具的使用情况、研发设计工具的应用效果、数字仿真、模
块集成协同4 个评估维度。
表6 研发设计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研发设计
工具的使
用情况
是否使用
数字化建
模、仿真、
验证等研
发设计工
具?
组织未使
用数字化
建模、仿
真、验证
等研发设
计工具
组织计划采
购部分数字
化建模、仿
真、验证等研
发设计工具
组织部分产
品应用数字
化建模、仿
真、验证等研
发设计工具
组织大部分
产品应用数
字化建模、仿
真、验证等研
发设计工具
(1)组织全部产品应
用数字化建模、仿
真、验证等研发设计
工具
(2)组织应用三维
CAD\CAE\CAPP\C
AM 的产品设计工
具,实现三维的设计
组织实现了产品系
列的MBD模型(基
于三维模型的定
义),模型包含结
构、尺寸、公差、
属性、关系、性能
等数据信息
研发设计
工具的应
用效果
使用数字
化设计工
具效果如
何?是否
提升产品
迭代效
率?
- - 组织使用研
发设计工具
取得初步成
效,带动单点
价值提升,实
现研发设计
管理的效率
增长
(1)组织使用
研发设计工
具的成效明
显,局部推广
(2)组织基于
数字工具实
现多环节联

组织使用研发设计
工具极大提升研发
设计的管理效率,创
造研发价值,带来附
加值效应
(1)组织使用研发
设计工具全面带动
产品价值,形成正
向反馈,带来生态
创新
(2)最大程度提升
研发效率,缩短了
研发周期,提高了
成品率
(3)组织基于数字
化设计工具实现支
持产品灵活定制化
T/CAICI 93—2024
11
表6 研发设计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仿真 是否将仿
真孪生技
术应用于
产品生命
周期过
程?
组织不具
备基于数
字化技术
的产品仿
真的能力
组织考虑引
进产品仿真
相关的数字
化技术
组织对试点
产品采用数
字化技术进
行仿真分析
组织对部分
产品应用数
字化技术进
行仿真分析
组织对全部产品进
行基于数字化技术
的仿真分析
组织采用数据孪
生、CPS 等技术,
建立试验验证模
型,持续提升产品
与模型的匹配度,
实现产品设计的快
速验证和优化
模块集成
协同
数字工具
与技术应
用是否有
助于产品
设计环节
模块间协
同?
组织未集
成协同各
个设计模

组织计划建
设各个设计
模块间的集

组织对部分
生产线进行
设计模块间
的集成协同
组织对全部
产品实现设
计模块间的
集成协同
组织建成数字化集
成开发平台,贯穿设
计、制造和服务的全
生命周期,实现全流
程的数据共享
组织应用工业互联
网、云计算等技术,
通过CAX/PLM 的
系统集成,提升网络
化协同设计能力,实
现跨部门、跨区域的
网络化协同设计
6.3.2 工艺流程设计数字化
工艺流程设计数字化能力指标包括规划工艺流程的手段、数字化规划工艺流程的效果2个评估维度。
表7 工艺流程设计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规划工艺
流程的
手段
是否使用
数字化手
段进行工
艺流程
规划?
组织未使用数
字化手段进行
工艺流程规划
组织考虑采
用数字化手
段进行工艺
流程的规划
组织对试点产
品的工艺流程
采用数字化手
段规划
组织的部分
产品实现工
艺流程的数
字化规划
(1)组织的全部
产品实现工艺
流程的数字化
规划
(2)组织基于工
艺知识库的集
成应用,辅助工
艺优化
(1)组织基于设计、
工艺、装备(工具)、
生产、检验、运维等
数据分析,构建实时
优化模型,实现工艺
设计动态优化
(2)组织建立工艺设
计云平台,实现产业
链跨区域、跨平台的
协同工艺设计
数字化规
划工艺流
程的效果
使用数字
化手段进
行工艺流
程规划的
效果如
何?
- - 组织使用数
字化手段进
行工艺流程
规划,带动单
点价值提升,
取得初步成

组织使用数字
化手段进行工
艺流程规划,
提升工艺流程
效率和质量,
成效明显,局
部推广
组织使用数字
化手段进行工
艺流程规划,实
现工艺流程的
持续优化,带来
附加值效应
组织使用数字化手
段进行工艺流程规
划,全面带动产品价
值,实现工艺流程效
率提升和持续优化,
形成正向反馈,带来
生态价值
T/CAICI 93—2024
12
6.3.3 研发管理数字化
研发管理数字化能力指标包括研发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数字化研发管理的效果2 个评估维度。
表8 研发管理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研发生命
周期管理
数字化
组织研发
设计管理
的数字化
水平如
何?
组织未对产
品研发及设
计过程进行
数字化管理
组织计划对
产品研发及
设计过程进
行数字化
管理
组织对试点产
品的研发及设
计过程进行数
字化管理,优
化流程
组织的部分产
品实现研发及
设计过程的数
字化管理,大
幅提升效率
组织的全部产
品实现研发及
设计过程的数
字化管理,持
续提升效率和
改善优化进程
(1)组织建立了新型研
发管理体系( 如
CMMI、IPD、产品标
准化大纲等)
(2)组织应用PDM/
PLM 系统实现与研发
管理体系的融合,实现
从需求、设计、生产、
服务和回收的全生命
周期管理
数字化研
发管理的
效果
组织研发
设计管理
数字化是
否提升了
产品全生
命周期管
理价值?
- - 组织产品研发
及设计过程的
数字化管理,
取得显著成
效,明显提升
产品研发设计
效率
组织产品研发
及设计过程的
数字化管理成
效明显,局部
推广
组织产品研发
及设计过程的
数字化管理,
实现全局优
化,带来附加
值效应
(1)组织产品研发及设
计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全
面带动产品价值,形成正
向反馈,创造生态价值
(2)组织基于研发管理
体系指导产品研发,实
现产品研发全生命周
期管理的数字化
6.3.4 产品迭代数字化
产品迭代数字化能力指标包括数字化洞察市场反馈、基于反馈的敏捷优化设计、敏捷迭代对产品价
值的提升效果3 个评估维度。
表9 产品迭代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洞
察市场
反馈
是否采用
数字化方
式收集市
场反馈、洞
察市场需
求?
(1)组织未采
用数字化手
段收集市场
反馈
(2)组织未进
行市场洞察
(1)组织计划
采用数字化
手段收集市
场反馈
(2)组织初步
计划开展市
场洞察
(1)组织对试
点产品采用数
字化手段收集
市场反馈
(2)组织对单
点领域进行市
场洞察
(1)组织的部分
产品采用数字
化手段收集市
场反馈,并将信
息送达相关部门
(1)组织的全
部产品采用数
字化手段收集
市场反馈并分
析反馈结果
(1)组织采用数
字化手段全面
收集产品的市
场反馈,持续分
析反馈结果,对
客户画像
T/CAICI 93—2024
13
表9 产品迭代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洞
察市场
反馈
是否采用数
字化方式收
集市场反
馈、洞察市
场需求?
(2)组织对核心
业务领域进行
市场洞察
(2)组织对全
部领域进行市
场洞察
(2)组织时刻
洞察市场需
求,形成市场
洞察划分体
系,持续跟踪
新热点、新
需求
基于反馈
的敏捷优
化设计
是否基于
反馈和洞
察进行敏
捷的产品
优化设计
和快速迭
代?
- - (1)组织对试
点产品进行基
于市场反馈的
优化
(2)组织重点
提升试点产品
的迭代速度
(1)组织的部分
产品基于市场
反馈进行优化
(2)组织提升部
分产品的迭代
进程
(1)组织的全
部产品基于
市场反馈进
行优化
(2)组织的产
品线实现全面
快速迭代
(1)组织基于市
场反馈分析结
果进行产品优
化,实现精准营
销,推动产品价
值的全面提升
(2)组织的产品
迭代速度持续
满足新需求
敏捷迭代
对产品价
值的提升
效果
产品敏捷
迭代是否
提升了产
品价值收
益?
- - 组织的产品迭
代优化取得初
步成效,极大
提升产品迭代
效率和产品价

组织的产品迭
代优化成效明
显,局部推广
组织的产品迭
代和优化带来
附加值效应,
实现全局优化
组织的产品迭
代优化全面带
动产品价值,灵
活敏捷应对市
场需求,创造生
态价值,形成正
向反馈
7 生产运营能力类
7.1 概述
数字化时代随着产品和服务持续敏捷迭代,运营工作也将随时变革,传统分散的运营将合成价值链
中密不可分的运营体系。运营体系的透明化、协同化、数据共享机制、及时响应的反馈和执行流程都是
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的价值链重构结果。
7.2 数字业务
7.2.1 业务计划系统
业务计划系统能力指标包括业务计划编制和优化的水平1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14
表10 业务计划系统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业务计划
编制和优
化的水平
组织是否
采用数字
化手段实
现业务计
划的编制
和动态优
化?
(1)组织的业
务计划编制和
执行未通过数
字化手段实现
(2)组织的业
务计划无法动
态优化
(1)组织考虑
建设系统进行
业务计划的编
制和执行
(2)组织考虑
对业务计划进
行动态优化
(1)组织对试点
产品进行系统
化的业务计划
编制与执行
(2)组织对试点
产品的业务计划
进行动态优化
(1)组织对部
分产品进行业
务计划编制与
执行
(2)组织部分
产品的业务计
划可动态优化
(1)组织所有
产品的业务
计划通过系
统自动编制
与执行
(2)组织的业
务计划可实
现动态优化
调整
组织业务计划
系统高度集成,
持续优化创新,
形成业务生态
7.2.2 核心业务数字化
核心业务数字化能力指标包括核心业务系统1个评估维度。
表11 核心业务数字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核心业务
系统
组织是否
实现核心
业务数字
化?
(1)组织未实
现核心业务数
字化
(2)组织缺少
业务系统对核
心业务进行完
整的、统一的
支持
(1)组织考
虑对核心业
务数字化进
行规划建设
(2)组织围
绕最基本的
运营支撑体
系进行核心
业务系统的
设计建设
组织建设了核
心业务系统,
主要包括财务
系统、人力系
统、OA等
组织各业务系
统繁杂,多为
烟囱式的应
用。业务系统
大而臃肿,需
要大量的资源
来维护和升级
已有系统
(1)组织的所有产
品线实现数字化
改造升级,核心业
务全面数字化
(2)组织技术架构
能力是敏捷和精
益的,包括定制的
方法与框架、业务
系统贴合企业的
业务形态,支持松
耦合、共享化的方
式对现有系统的
能力进行迭代和
升级
(1)企业的业务
系统高度贴合
企业的业务形
态,支持模块化
构建、共享和快
速部署,灵活应
对业务变化,弹
性地应对业务
流量的增加和
减少
(2)企业的核心
业务系统持续
优化创新,创造
生态价值
7.2.3 协作系统
协作系统能力指标包括协作系统平台、柔性运营2 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15
表12 协作系统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协作系统
平台
组织是否
建立了协
作系统平
台?
组织未建
立协作系
统平台
组织计划建
设协作系统
平台
组织建设了
基于客户订
单的产供销
协同系统
组织的产供
销协同平台
实现订单自
动分解到对
应的制造商
组织的产供销
协同平台可实
现区域、用户群
体需求的统计
分析并指导研
发、生产等企业
经营决策
(1)组织的产供销协同
平台可实现供应商、制
造商、分销商与客户间
全链条的协同
(2)组织的生产协同平
台可实现生产、管理的
合作生产模式,达到资
源的充分利用
柔性运营 组织是否采
用数字化手
段实现柔性
运营?
组织无法
实现柔性
运营
组织计划设
计柔性运营
机制
组织对试点
业务进行柔
性运营机制
试运行
组织对部分业
务实现柔性运
营,初见成效,
局部推广
组织的所有核
心业务实现柔
性运营,全局优

组织的柔性运营机制
可基于业务需求、数字
系统要求持续优化调
整,实现灵活高效协作
7.2.4 运行优化
运行优化能力指标包括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运营应用情况2 个评估维度。
表13 运行优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
运营
组织是否
采用数字
化手段实
现运营优
化?
组织未采用数
字化手段进行
运营管理
(1)组织考虑采
用数字化手段
进行运营管理
(2)组织对现有
业务展开数字化
运营升级规划
组织对试点
产品线进行
数字化运营
提升
组织对部分产
品线进行数字
化运营提升
组织对全部产
品线进行数字
化运营模式改
造和优化
组织的全部业
务通过数字化
手段进行运营
管理,形成运营
生态,持续创新
数字化运
营应用
情况
采用数字
化手段进
行运营的
效果如
何?
- - 组织的试点
产品线应用
数字化运营
手段,实现运
营优化提升,
局部应用
组织采用数字
化手段运营部
分产品线,实
现运营效率的
明显提升,降
低成本
组织采用数字
化手段运营全
部产品线,实现
问题处理闭环,
显著提升运营
效率,带动整体
业务降本增效
组织的全部业
务采用数字化
运营模式,持续
优化降本增效,
带动生态创新
7.3 数字运营
7.3.1 运营流程
运营流程能力指标包括运营流程的数字化水平1 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16
表14 运营流程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运营流程
的数字化
水平
组织运营
流程数字
化与智能
化程度如
何?
企业主要业
务流程通过
线下的方式
进行开展,
业务节点中
缺少数据的
沉淀,流程
效率存在较
大问题
(1)企业计划
对核心业务
进行数字化
线上化改造
(2)企业考虑
对各个业务
系统流程进
行横向连接
(1)企业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
术实现部分业
务的自动化和
数字化
(2)企业对横
跨多个信息化
系统的在线业
务的流程进行
尝试性的重
构,拉通不同
部门或者不同
企业的信息化
孤岛,对部分
业务流程效率
进行提升
(1)企业建设
部署信息化
系统,实现大
部分业务的
数字化
(2)企业正在
进行流程管
理体系的搭
建和完善工
作,数据的缺
失和集成能
力的不足使得
流程整体的效
率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
(1)企业全部业
务通过信息技
术实现智能化
的控制和优化
(2)企业的业务
流程可以基于
数字服务,包括
移动、社交、云
和机器人的使
用进行重构,从
而推动共享服
务,提升组织内
部和外部客户
参与度、忠诚
度、服务交付和
效率
(1)企业实现以数
据沉淀和业务效
率提升为导向的
业务流程优化与
重构,重点对在线
无法取得数据沉
淀的关键节点进
行优化,实现业务
流程全链路高效
在线
(2)企业应用新一
代信息技术和信息
化系统,实现核心
业务的设计与制造
协同、资源动态协
调组织、过程管理
与优化、绩效分析、
异常管理等智能化
和可控性功能
7.3.2 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能力指标包括资源和任务的调度优化1 个评估维度。
表15 流程设计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资源和任
务的调度
优化
组织是否
实现资源
分配和任
务调度的
数字化与
智能化?
组织的资源
分配和任务
调度未实现
数字化
组织计划采
用新技术或
系统实现资
源分配和任
务调度的数
字化
组织的试点
产品线实现
资源分配和
任务调度的
数字化
组织的部分业
务实现资源分
配和任务调度
的数字化
组织的全部
业务实现资
源分配和任
务调度的数
字化
组织基于数据分析模型或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业
务运营过程的关键数据的
实时仿真与动态监测,实
现资源和任务调度的持续
优化,带来生态创新
7.3.3 业务数据运营
业务数据运营能力指标包括数据运营策略、运营指标优化2 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17
表16 业务数据运营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据运营
策略
(1)组织
是否制定
了服务于
业务目标
的数据运
营策略?
(2)是否
进行评估
和修正?
组织未制
定基于业
务目标的
数据运营
策略
组织计划
制定基于
业务目标
的数据运
营策略
(1)组织初步
制定数据运营
策略和数据分
析目标
(2)组织对试
点业务采用数
字化技术进行
数据运营
(1)组织基于业
务目标制定和
落实数据运营
策略,包括对运
营策略的评估
和修正
(2)组织对全部
业务采用数字
化技术进行数
据运营
(1)组织的数据运营
策略包括数据分析
准确性、数据的质
量、数据价值等
(2)组织通过定期的
运营分析会根据内
外部的数据反馈对
阶段性目标进行跟
踪评估和修正
(3)组织运用数字化
技术,从内外部的流
程、活动等方面采
集、整合数据,通过
数据挖掘和建立特
定的算法,不断贡献
优质运营数据
(1)组织基于业务目
标持续优化数据运
营策略
(2)组织基于业务视
角,具备抓取、整合
不同内外部数据的
能力,从企业层面对
数据进行持续性构
建与连通,实现数据
流的连通和利用,数
据流与业务流在各
部门无缝衔接
(3)企业数据平台需
要保证构建数据的
性能、稳定性、数据
质量和准确性
运营指标
优化
组织是否
基于运营
指标优化
创造新价
值?
组织未进
行运营指
标测算和
优化
组织考虑
并规划运
营指标
组织设立成本
控制等运营指
标,通过指标
优化,不断提
升效率
(1)组织设立成
本控制、提高周
转等运营指标
(2)组织通过优
化运营指标不
断创造新价值
(1)组织设立成本控
制、提高周转、提高
质量等运营指标
(2)组织通过优化运
营指标持续降本增效
(1)组织持续优化成
本控制、提高周转、
提高质量等运营指
标,创造生态价值
(2)组织从产品和用
户体验等方面赋能
数字化时代的运营
价值创新
7.4 数字管控
7.4.1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能力指标包括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体系与管控系统、数据分析管控系统应用情况2个评估维度。
表17 数据分析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基于数据
分析的决
策体系与
管控系统
是否搭建
基于数据
分析的决策
体系与管控
系统?
组织未建
立决策体
系与管控
系统
组织计划建
立基于数据
分析的决策
体系与管控
系统
组织针对核心
业务建立基于
数据分析的决
策体系与管控
系统
组织对部分
业务建立基
于数据分析
的决策体系
与管控系统
组织对全部
业务建立基
于数据分析
的决策体系
与管控系统
(1)组织基于数据分析的决
策体系与管控系统适用于
全部业务,全面提升组织决
策和管控的效率和精准性
(2)组织的决策管控系统形
成生态效应,创造生态价值
T/CAICI 93—2024
18
表17 数据分析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据分析
管控系统
应用情况
数据分析
管控系统
应用效果
如何?
- - 组织的数据分
析管控系统初
步取得成效,
有效提升核心
业务的效率和
价值
组织的数据
分析管控系
统实现产品
的精准营
销,带动产
品价值
组织的数据
分析管控系
统实现业务
的智能化可
控和持续优

组织的全部业务通过数据
分析管控系统实现效率提
升和价值创造,创造产品的
生态价值
7.4.2 质量管控
质量管控能力指标包括质量管控智能化1 个评估维度。
表18 质量管控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质量管控
智能化
组织是否采
用数字化手
段实现质量
管控?
组织未采用数
字化手段进行
质量管控
组织计划采用
数字化手段进
行质量管控
组织对重点产
品采用数字化
手段进行质量
管控
组织对核心产
品线进行数字
化质量管控
组织对大部
分产品进行
数字化质量
管控
组织的全部产品线
实现数字化质量管
控,全面提升良品
率和产品质量
7.4.3 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能力指标包括数字化精益管理、数字化精益管理的应用情况2 个评估维度。
表19 精益管理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精
益管理
组织是否
采用数字
化技术实
现精益管
理?
组织未应用
数字化技术
进行生产方
式、管理系
统、作业流
程等方面的
改善
组织计划采
用数字化技
术进行生产
方式、管理
系统、作业
流程的改善
组织对部分
业务采用数
字化技术进
行精益改造
和优化
组织对大部
分业务采用
数字化技术
进行精益改
造优化
(1)组织对全部
业务采用数字
化技术进行精
益改造优化
(2)组织基于
PLM、MES等系
统,通过BOM
全业务流的一
体化驱动,实现
全部业务的降
本增效
(1)组织的所有业务采用
数字技术实现精益改善、
敏捷开发
(2)组织基于SOP 的数
字化管理,提升现场管理
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3)组织基于大数据,采
用六西格玛、PDCA等工
具,优化制造环节和业务
流程,实现持续优化
T/CAICI 93—2024
19
表19 精益管理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精
益管理的
应用情况
精益管理
带来的价
值效果如
何?
- - 组织部分业
务实现产品
研发制造的
可视化和透
明化
组织的大部
分业务实现
敏捷开发、
精细化和规
范化的现场
管理
组织全部业务
基于大数据进
行流程优化,实
现持续改善
组织业务的精益改善,极
大提高生产过程协调度
和生产效率,使生产系统
快速应变客户需求,实现
准时生产,降低生产成
本,持续生态创新
7.5 数字供应链
7.5.1 物流配送智能化
物流配送智能化能力指标包括物流配送智能化1 个评估维度。
表20 物流配送智能化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物流配送
智能化
组织是
否采用
数字化
手段实
现物流
配送智
能化?
组织未实
现物流配
送数字化
组织计
划采用
数字化
手段优
化物流
配送
组织对试点业
务采用数字化
手段实现物流
配送智能化
组织部分业
务采用数字
化手段实现
物流配送智
能化
组织全部业
务采用数字
化手段实现
物流配送智
能化
组织运用软件技术、互联网技
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技术、
RFID、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
手段和设备对物品的进出库、存
储、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
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确保物料仓储配送准确高效和
运输精益化管控
7.5.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能力指标包括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使用情况2 个评估维度。
表21 供应链管理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供应链管
理软件
组织是否使用
供应链管理软
件SCM 对供
应商体系进行
数字化管理?
组织未使用
供应链管理
软件进行供
应商数字化
管理
组织计划建
设或采购供
应链管理软
件或系统
组织应用供
应链管理软
件对试点业
务进行供应
商体系数字
化管理
组织部分业
务应用供应
链管理软件,
实现生产、仓
储配送(管道
运输)、运输
管理多系统
的集成优化
组织全部业务
应用供应链管
理软件,实现
运输配送全过
程信息跟踪,
对轨迹异常进
行报警
(1)组织全面采用数
字化技术和软件进行
供应商数字化管理
(2)组织通过数字化
仓储设备、配送设备
与信息系统集成,依
据实际生产状态,实
现实时拉动物料配送
T/CAICI 93—2024
20
表21 供应链管理能力发展等级要求(续)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供应链管
理软件使
用情况
供应链管理软
件SCM 应用
效果如何?
- - 组织应用供
应链管理软
件的试点效
果明显,提
升供应商管
理效率
组织通过应
用供应链管
理软件,实现
供应链上的
多系统集成
优化
组织通过应用
供应链管理软
件,全面实现
供应链信息跟
踪和分析,提
升产品线价值
组织应用供应链管理
软件,通过采用系统
集成、数据分析、数
字化设备等手段实现
供应链生态价值提升
7.5.3 数字化供应链网络
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能力指标包括供应链网络构建、供应链网络应用情况2 个评估维度。
表22 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供应链网
络构建
是否构建
数字化供
应链网
络?
组织未构
建数字化
供应链网

组织考虑建
设数字化供
应链网络,制
定初步规划
组织对试点
业务构建数
字化供应链
网络
组织的数字
化供应链网
络覆盖部分
业务应用
(1)组织的数字
化供应链网络
覆盖全部业务
(2)组织通过数
字化平台,打造
高效流畅的运
营体系,促使内
部供应链与生
态价值链高度
协作
(1)组织全面应用数字
化供应链网络,记录和
分析从采购、生产到交
付的端到端数据信息,
全面实现基于生产数据
的闭环反馈(即从运营
数据中获得洞察提升产
品/服务质量)
(2)组织的数字化供应
链网络实现生态创新,
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全生
态服务,持续创造生态
价值
供应链网
络应用情

数字化供
应链网络
的应用效
果如何?
- - 组织的数字
化供应链网
络取得初步
成效,显著
提升供应链
管理效率
组织的数字
化供应链网
络成效明显,
全局推广
组织的数字化
供应链网络全
面应用,带动产
品价值收益,带
来附加值效应
(1)组织的数字化供应
链网络全面带动产品价
值,形成正向反馈
(2)组织不断创新供应
结构和生态,改进内部
和外部伙伴(例如联合
研发、仓储或物流等)
的合作关系,从而保持
快速的供应效率
T/CAICI 93—2024
21
7.6 数字安全
7.6.1 业务过程安全
业务过程安全能力指标包括业务过程安全1 个评估维度。
表23 业务过程安全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业务过程
安全
组织是否
采用数字
化技术保
障业务端
到端过程
安全?
组织未采用数
字化技术保障
业务过程安全
组织计划
采用数字
化技术进
行业务过
程安全保

组织对部分
业务采用数
字化技术保
障业务过程
安全,提升
管理效率,
局部应用取
得成效
(1)组织对全部
业务采用数字
化技术保障业
务过程安全
(2)组织基于新
一代信息技术,
通过视频、人员
定位、电子围栏
等方式,实现人
的不安全行为
的数字化预警
管理
组织采用数
字化技术对
设备、物料、
过程、环境等
风险要素进
行安全化管
控,正确执行
安全功能,避
免因设备故
障或系统功
能失效而导
致生产事故
(1)组织基于功能安全
与信息安全一体化管控
技术,实现新一代信息
技术应用的安全可控
(2)组织基于应急调度
指挥系统,与社会应急
资源建立信息互通渠
道,对风险进行感知、
传输、分析处理、预警
响应、应急预案触发、
善后处理,实现企业的
实时风险管控
7.6.2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能力指标包括信息安全1个评估维度。
表24 信息安全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信息安全 组织是否
采用数字
化技术保
障信息安
全?
组织未采
用数字化
技术保障
信息安全
组织计划
采用数字
化技术进
行信息安
全保障
组织对部分业
务采用数字化
技术保障信息
安全,提升管
理效率,局部
应用取得成效
组织对全部业
务采用数字化
技术保障信息
安全,提升管
理效率,进行
全局推广应用
组织基于多
层级的互联
网安全防护
体系,建立信
息安全管理
体系,保障关
键业务数据
的安全
(1)组织采用数字化技术
实现相关信息系统及数据
不被破坏、更改、泄露,
确保系统连续可靠地运
行,包括软件安全、设备
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
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
(2)组织基于信息安全审
计平台,采用安全可控的
软件、系统和设备,实现
业务运行安全
7.6.3 风险防控
风险防控能力指标包括风险防控1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22
表25 风险防控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风险防控 组织是
否采用
数字化
技术实
现风险
防控?
组织未采
用数字化
技术实现
风险防控
组织计划采用
数字化技术进
行风险防控
组织对部分业
务采用数字化
技术进行风险
防控,提升管
理效率,局部
应用取得成效
组织对全部
业务采用数
字化技术进
行风险防控,
提高管理精
准性,全局推
广应用
组织采用数字
化技术建立风
险识别、防控
和处理机制,
抵御市场影响
和突发事件,
实现企业的安
全运行
(1)组织基于供应链特性
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建立
企业经营风险识别、预
警、防控等机制,及时识
别和防范研、产、供、销
等企业运营风险
(2)组织针对自然灾害、
重特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和快
速反应机制,实现对突发
事件的有效预警和处置
7.7 绿色节能
7.7.1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能力指标包括绿色技术应用1 个评估维度。
表26 绿色技术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绿色技术
应用
组织是否采用
新一代信息技
术进行绿色化
改造?
组织未采用
新一代信息
技术进行绿
色化改造
组织考虑并
计划采用新
一代信息技
术进行绿色
化改造
组织对试点业
务采用新一代
信息技术进行
绿色化改造
组织对全部业
务采用新一代
信息技术进行
绿色化改造
组织综合考虑
环境影响、资
源效益和经济
效益,提高产
品在整个产品
生命周期的资
源利用率,降
低环境污染危
害,实现企业
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的协调
优化
组织基于新一
代技术,持续进
行绿色化改造,
实现企业在清
洁能源、绿色工
艺、绿色产品和
绿色供应链等
方面的提升,创
造生态价值
7.7.2 节能管控
节能管控能力指标包括数字化节能管控、数字化节能管控效果2 个评估维度。
T/CAICI 93—2024
23
表27 节能管控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数字化节
能管控
组织是
否采用
数字化
手段实
现节能
管控?
组织未采
用数字化
手段实现
节能管控
组织考虑
并计划采
用数字化
手段实现
节能管控
组织对试点
业务采用数
字化手段实
现节能管控
组织对全部
业务采用数
字化手段实
现节能管控
组织采用数
字化手段实
现全部业务
的低碳化、集
约化
组织围绕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
环境排放(三废、噪声、温室气体)
等开展相关的计量数据采集,建立
企业的相关资源使用/消耗模型、
排放模型,持续进行过程优化,实
现管控的数字化和精细化,提高能
源利用率,实现最小化排放
数字化节
能管控效

数字化
节能管
控的效
果如
何?
- - 组织的数字
化节能管控
取得初步成
效,提升节
能管控效率
组织的数字
化节能管控
成效明显,
提高管控精
准性,全局
推广应用
组织的数字
化节能管控
持续实现降
本增效,带来
附加值效应
组织的数字化节能管控全面带动
产品价值,形成正向反馈,创造生
态价值
8 商业服务能力类
8.1 概述
商业服务类衡量组织依托数字化能力优势,持续创造客户价值的综合实力。涵盖客户全触点,从营
销、销售到决策、购买,再到售后,助力实现客户成功。
8.2 商业模式
8.2.1 商业分析
商业分析能力指标包括基于数据的行业洞察1个评估维度。
表28 商业分析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评估维度 问题
能力发展等级要求
L1 L2 L3 L4 L5 L6
基于数据
的行业洞

是否有数
字化工
具,支持
快速地获
取行业数
据,分析
行业发展
趋势,支持
业态规划?
(1)通过业务调
研或者购买的
方式获取数据
( 2 ) 通过
EXCEL、WORD
等方式收集、整
理和分析数据
(1)建立清晰
的业态分析规
划框架
(2)确定各类数
据来源和定义
(3)具有简单
的系统数据收
集工具和分析
能力
(1)通过系统工
具监控竞争者
活动,以及消费
者行为方式的
变化
(2)采用数字化
工具体系化收
集和管理数据
(1)通过数据分
析洞察市场机会
(2)基于机会场
景建立业态模型
(3)具备完整的
行业洞察系统
支撑能力
(1)建立各层级
和职能的协作
落地项目机制
(2)建立体系
化、整合的数据
体系
(3)具有完善的
数据中台和分
析平台
形成成熟
的研究工
具和数据
模型,以及
相应的工
具产品,形
成对外赋
能能力
T/CAICI 93—2024
24
8.2.2 商业规划
商业规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3日 20:48: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3747.html
图书

DB3201/T 1252-2024 农村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DB3201/T 1252-2024 农村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DB3205/T 1173-2025 古建老宅安全鉴定规范

DB3205/T 1173-2025 古建老宅安全鉴定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DB3415/T 81-2024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指南

DB3415/T 81-2024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DB3502/T 172-2025 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导则

DB3502/T 172-2025 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
图书

DB3502/T 187-2025 海峡两岸工程结构术语对照

DB3502/T 187-2025 海峡两岸工程结构术语对照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