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917.2—2025
畜禽养殖场智能化建设指南 第2部分:蛋鸡
Guidelines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Part 2: Laying hen
2025 - 09 - 15发布
2025 - 10 - 15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7/T 4917《畜禽养殖场智能化建设指南》的第2部分。DB37/T 491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2部分:蛋鸡。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DB37/T 4917.2—2025
II
引言
伴随信息社会新时代到来,畜牧业智能化发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环境,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智能化建设。“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为畜牧业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年来,生猪、蛋鸡、奶牛、水禽等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现代化生产转型速度加快,智能化升级改造的需求增加。
为进一步加速蛋鸡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引导畜禽养殖相关主体全面而规范地进行智能化养殖场建设,提升畜牧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鉴于养殖畜种的不同,养殖方式和规模标准不同,因此对于养殖场智能化建设的需求也不同。结合山东畜牧产业发展实际,DB37/T 4917《畜禽养殖场智能化建设指南》拟由7个部分构成。
——
第1部分:生猪。目的在于指导生猪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生猪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2部分:蛋鸡。目的在于指导蛋鸡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蛋鸡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3部分:奶牛。目的在于指导奶牛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奶牛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4部分:水禽。目的在于指导水禽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水禽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5部分:兔。目的在于指导兔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兔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6部分:羊。目的在于指导羊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羊产业智能化发展。
——
第7部分:驴。目的在于指导驴养殖场进行智能化建设,推动驴产业智能化发展。
DB37/T 4917.2—2025
3
畜禽养殖场智能化建设指南 第2部分:蛋鸡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蛋鸡养殖场智能化建设的总则,提供了蛋鸡养殖场智能化构成、养殖过程、数据信息化、智能决策、管理平台、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的智能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815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2664 标准化养殖场 蛋鸡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智能化建设贯通蛋鸡养殖的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确保蛋鸡养殖场数据资源的规范性,注重智能化技术和系统的兼容性,避免产生数据孤岛。蛋鸡养殖场的选址、场区布局等宜符合NY/T 2664 和GB 50311的规定,供电系统设计宜符合GB 50052的规定。
按照蛋鸡养殖场绿色、高效、智能、安全等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涵盖智能化建设、智能化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服务等内容。
以蛋鸡养殖场智能化软硬件一体化集成为目标,统一数据标准,确保蛋鸡养殖场的数据流、业务流、信息流、控制流、决策流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和协同融合,确保智能化软硬件装备和系统稳定、容错、纵横扩展和易于维护。
5 智能化构成 硬件
蛋鸡养殖场具有精准投料、饮水、集蛋、清粪、灯光、通风、控温等生产设备和环境监控、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疫病预警等智能化调控设备,具备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计算机及移动终端设备。
DB37/T 4917.2—2025
4
软件
蛋鸡养殖场具有与生产规模和养殖模式匹配的生产软件,建立中央数据平台,实现物联网控制、移动互联应用、数据模型建立与决策、追溯等。
6 养殖过程 环境调控
6.1.1 环境调控设备
鸡舍内具备智能化环境调控设备,设备在环境调控器的控制下自动运行,实现环境通风、降温和供暖的智能化。
6.1.2 环境调控
蛋鸡舍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含有数据采集、传输、调节装备以及控制处理器,满足但不限于:
a)
舍内的各种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等信息;
b)
调控处理系统依据精准饲喂、称重装备监测的耗料量、用水量、体重等信息,及时做出适宜的环境调控决策;
c)
调节装备根据决策指令对湿帘、保温板、风机、小窗、加热器、喷雾机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保持适宜饲养环境,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饲喂管理
6.2.1
通过耗料检测器、称重计量传感器,记录鸡群品种、日龄的耗料量。
6.2.2
具有精准饲喂管理系统,设定饲料自动定量投放的时间和次数。 饮水管理
6.3.1
配备智能水表、水压控制器、水线压力及缺水报警器。
6.3.2
具有饮水的控制系统,实现日用水自动记录、控制和水质监测。 疫病防控
6.4.1
具有自动化消毒、自动给药设备,实现养殖场进出通道和养殖舍内的自动化消毒、给药。
6.4.2
配备音视频采集或巡检系统,可自动获取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图像、声音、行为、体温等与疫病相关的典型特征信息,对鸡群健康状态做出评价、预测、诊断。 鸡蛋自动收集
鸡舍前端配备立式集蛋机或升降式中央输蛋线,对鸡蛋进行自动收集,可对每层或每列产蛋数量进行统计。根据生产需要设置中央蛋库,中央蛋库配备自动选蛋机,实现鸡蛋自动计数、消毒、光检、分级等。 鸡粪自动收集与处理
宜符合NY/T 1168的规定,满足但不限于:
a)
舍内配备传送带,进行鸡粪的自动化收集;
b)
舍外配备传送带或运输车,把鸡粪无撒漏转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c)
每日记录鸡粪产生量及无害化处理量。
DB37/T 4917.2—2025
5
7 数据信息化 数据资源建设
7.1.1 数据资源内容
数据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栏舍号、存栏量、日龄、死淘数量、产蛋量、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浓度、耗料量、饮水量、免疫记录、用药记录、消毒记录、粪污及无害化记录、设备耗能量、音视频监控数据等。
7.1.2 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软硬件自动获取、移动设备现场采集或人工手工采集电脑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7.1.3 信息传输与储存
数据传输至中央数据平台,可长期储存。
7.1.4 数据安全
7.1.4.1
采用用户名口令、身份识别、PKI证书和生物认证等身份认证技术确定用户或者设备身份的合法性,对不同安全要求的数据设置足以满足安全要求强度的加密。对数据的使用进行授权和验证,并自动生成日志保存。
7.1.4.2
数据存储介质环境安全。 数据融合
结合时间维度,按照生物、技术、环境、经济等核心要素对获取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数据可用于养殖场智能化管理软件和鸡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也可用于政府相关监管信息系统的入网建档。 数据分析与追溯
通过智能化系统记录蛋鸡养殖档案数据,以鸡群批次为唯一标识,日常记录数量、苗价、饲喂、产蛋、免疫、消毒、发病、用药、淘汰、死亡等养殖全过程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蛋鸡养殖全周期和生产全链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追溯。
8 智能决策 关键指标预警
实现的蛋鸡养殖关键指标预警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a)
设施设备异常报警,包含环境控制设备、料线、水线、清粪、集蛋等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和异常信息等;
b)
环境异常报警,包括蛋鸡舍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负压等参数超标等;
c)
养殖过程异常报警,包含产蛋率、死亡率、耗料量、水电能耗等。 指挥决策
对蛋鸡养殖全周期和生产全链条数据进行集成、融合、分析和挖掘,包括但不限于:
a)
根据鸡舍内外环境监测、消毒、清粪等数据,能生成舍内温湿度等环境参数调节方案;
DB37/T 4917.2—2025
6
b)
根据环境、耗料量、饮水量等,能生成加料参数调节方案;
c)
根据耗料量、饮水量、音视频参数等,能评估蛋鸡健康状况;
d)
根据蛋鸡分类、日龄及生长、产蛋情况,能形成有针对性的饲养方案、营养方案和疾控预案。
9 管理平台 网络监控系统
根据蛋鸡舍的规模和布局,合理布设和安装网络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宜符合GB 20815规定的Ⅰ类机、Ⅱ类机或Ⅲ类机的B级产品要求,能实时传输音视频信号并实现数据记录。 中央数据系统
可远程查看影音像数据,可查看养殖过程及与预警对应的可视化数据,包含但不限于养殖环境数据,用料、用药、饮水、养殖成本及效益等数据。
10 制度
设立专门的岗位,制定智能化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数字化设施装备操作和维护规程、信息化专业技术岗位职责和智能化技能培训规程等制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