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204-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6阅读模式
GB 5009.204-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204—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2025-09-02发布2026-03-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5009.2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本标准与GB5009.204—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一法中增加了“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试样净化方法;

———删除了第一法“离子阱串联质谱仪”章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本标准第二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除咖啡、茶叶、食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外的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第一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 原理

试样中的丙烯酰胺用水提取,经过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或固相萃取柱法或层析柱法净化后,以液相

色谱-质谱/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甲酸(HCOOH):色谱纯。

3.1.2 甲醇(CH3OH):色谱纯。

3.1.3 乙腈(CH3CN):色谱纯。

3.1.4 正己烷(n-C6H14)。

3.1.5 乙酸乙酯(CH3COOC2H5)。

3.1.6 无水硫酸钠(Na2SO4)。

3.1.7 硫酸铵[(NH4)2SO4]。

3.1.8 氯化钠(NaCl)。

3.1.9 干冰(CO2)。

3.2 试剂配制

3.2.1 饱和硫酸铵溶液:称取80g硫酸铵晶体,加入水100mL,超声溶解,室温放置。临用现配。

3.2.2 甲酸-水溶液(0.1%):准确移取1mL甲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合均匀。临用现配。

3.3 标准品

3.3.1 丙烯酰胺(C3H5NO,CAS号:79-06-1)标准品: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1

GB5009.204—2025

3.3.2 13C3-丙烯酰胺(13C3H5NO,CAS号:287399-26-2)标准品:纯度≥98%。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丙烯酰胺标准溶液配制

3.4.1.1 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丙烯酰胺标准品10.0mg(精确至0.01mg),用

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混匀,使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000mg/L。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具塞密

闭容器中,置于-18℃冰箱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3.4.1.2 丙烯酰胺中间液(100mg/L):移取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液(1000mg/L)1mL于10mL容量瓶

中,加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线,混匀,使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00mg/L。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具塞

密闭容器中,置于-18℃冰箱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3.4.1.3 丙烯酰胺工作液Ⅰ(10mg/L):移取丙烯酰胺中间液(100mg/L)1mL于10mL容量瓶中,用

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线,混匀,使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0mg/L。临用现配。

3.4.1.4 丙烯酰胺工作液Ⅱ(1mg/L):移取丙烯酰胺工作液Ⅰ(10mg/L)1mL于10mL容量瓶中,用

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线,混匀,使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mg/L。临用现配。

3.4.2 13C3-丙烯酰胺内标溶液配制

3.4.2.1 13C3-丙烯酰胺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13C3-丙烯酰胺标准品10.0mg(精确至0.01mg),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混匀,使13C3-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000mg/L。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

具塞密闭容器中,置于-18℃冰箱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3.4.2.2 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10mg/L):移取13C3-丙烯酰胺内标储备液(1000mg/L)1mL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线,混匀,使13C3-丙烯酰胺内标质量浓度为10mg/L。临用现配。

3.4.3 标准系列工作液

分别移取丙烯酰胺工作液Ⅱ(1mg/L)0.10mL、0.50mL、1.00mL和丙烯酰胺工作液Ⅰ(10mg/L)

0.20mL、0.50mL、1.00mL至10mL容量瓶中,加入13C3-丙烯酰胺内标工作液(10mg/L)0.10mL,用

水稀释至刻度线,混匀。标准系列溶液中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μg/L、50μg/L、100μg/L、

200μg/L、500μg/L和1000μg/L,13C3-丙烯酰胺内标浓度为100μg/L。可根据实际样品溶液的浓度

适当调整标准系列工作液的浓度。临用现配。

3.5 材料

3.5.1 颗粒硅藻土:ExtrelutTM 20或相当产品。

3.5.2 基质分散净化管:含20mg石墨化炭黑、150mg十八烷基吸附剂、150mg乙二胺-N-丙基硅烷、

200mg强阳离子交换材料和150mg硫酸镁,或等效产品。

3.5.3 亲水亲油平衡固相萃取柱:填料为二乙烯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柱容量为6mL,填料

量为200mg,或等效产品。

3.5.4 混合硅胶键合固相萃取柱:填料为强阳离子交换和强阴离子交换混合键合,柱容量为3mL,填

料量为200mg,或等效产品。

3.5.5 玻璃层析柱:柱长30cm,柱内径1.8cm。

3.5.6 水系微孔滤膜:0.22μm 和0.45μm。

4 仪器和设备

4.1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LC-MS/MS),配电喷雾离子源。

2

GB5009.204—2025

4.2 组织粉碎机。

4.3 旋转蒸发仪。

4.4 氮吹仪。

4.5 振荡器。

4.6 涡旋混合器。

4.7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mg和1mg。

4.8 离心机:转速≥10000r/min。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5.1.1 焙烤食品、膨化食品、油炸谷物食品

取100g试样,加入100g干冰后,经组织粉碎机粉碎均匀,待干冰挥发完全后,于-18 ℃冷冻

保存。

注:干冰温度极低,应使用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如夹子)来取干冰;干冰升华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导致组织粉碎

机内部压力上升,应注意其承压能力,防止腔体因压力过高爆破,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

5.1.2 咖啡、茶叶、食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

取100g试样,经组织粉碎机粉碎均匀(速溶咖啡和婴幼儿乳粉直接取样),于-18℃冷冻保存。

注:在粉碎过程中,防止样品被过度加热而影响测定结果。

5.2 试样提取

准确称取试样0.5g~2g(精确到0.001g),加入10mg/L13C3-丙烯酰胺内标工作溶液10μL(层析

柱法)或20μL(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柱法),再加入水10mL,振摇30min后,以4000r/

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净化。如无法通过离心获得上清液,如速溶咖啡、婴幼儿乳粉等基质样品,

则取混悬液待净化。

5.3 试样净化

5.3.1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适用于所有食品)

在试样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5mL正己烷,振荡萃取5min,于10000r/min离心5min,除去有机

相,再用5mL正己烷重复萃取一次,在提取液加入10mL乙腈,振荡提取10min,加入0.5g氯化钠和

4g无水硫酸钠作为盐析剂,振荡5min。以10000r/min离心5min,取2.00mL上清液于基质分散净

化管中,涡旋5min,以10000r/min离心5min,取1mL上清液于氮吹仪中浓缩至近干,用0.20mL水

复溶,经0.22μm 水系滤膜过滤,待测定。

5.3.2 其他净化法(适用于除咖啡、茶叶、食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外的食品)

5.3.2.1 固相萃取柱法

在试样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5mL正己烷,振荡萃取10min,于10000r/min离心5min,除去有机

相,再用5mL正己烷重复萃取一次,取提取液6mL经0.45μm 水系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待进行亲水亲

油平衡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亲水亲油平衡固相萃取柱使用前依次用3mL甲醇、3mL水活化。取上

述滤液5.00mL,加在亲水亲油平衡固相萃取柱上,收集流出液,并用4mL80%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收

3

GB5009.204—2025

集全部洗脱液,并与流出液合并,待进行混合键合固相萃取柱净化;混合键合固相萃取柱依次用3mL

甲醇、3mL水活化,将亲水亲油平衡固相萃取柱净化的全部洗脱液上样,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收集全部

流出液,在氮气下将流出液浓缩至近干,用水定容至1.00mL,经0.22μm 水系滤膜过滤,待测定。

5.3.2.2 层析柱法

在试样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15g,振荡10min,使其充分溶解,于4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10mL,备用。如上清液不足10mL,则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补足。取洁净玻璃层析柱,在底部

填少许玻璃棉并压紧,依次填装10g无水硫酸钠、2g硅藻土。称取5g硅藻土与上述试样上清液搅拌

均匀后,装入层析柱中。用70mL正己烷淋洗,控制流速2mL/min,弃去正己烷淋洗液。用70mL乙

酸乙酯洗脱,控制流速为2mL/min,收集乙酸乙酯洗脱溶液,并在45 ℃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

用乙酸乙酯洗涤蒸发瓶残渣3次(每次1mL),并将其转移至已加入1.00mL水的试管中,涡旋振荡。

在氮气流下吹去上层有机相后,加入1mL正己烷,涡旋振荡,于4000r/min离心5min,取下层水相,

经0.22μm 水系滤膜过滤,待测定。

5.4 仪器参考条件

5.4.1 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如下。

a) 色谱柱:C18 柱(载碳量,C18 填料含量为9%;孔径,9.5nm;双封端;比表面积,160 m2/g),

3.0mm×150mm,1.8μm,或等效柱。

b) 预柱:C18柱(载碳量,C18填料含量为9%;孔径,9.5nm;双封端;比表面积,160m2/g),3.0mm×

5mm,1.8μm),或等效柱。

c) 流动相:A 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梯度洗脱见表1。

d) 流速:0.2mL/min。

e) 进样体积:10μL。

f) 柱温:室温。

表1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

min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0 98 2

2.0 98 2

4.0 90 10

6.0 90 10

7.0 5 95

8.5 5 95

8.6 98 2

10.0 98 2

5.4.2 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如下。

4

GB5009.204—2025

a) 监测方式:多反应离子监测(MRM)。

b) 电离方式:正离子电喷雾源(ESI+ )。

c) 毛细管电压:2500V。

d) 离子源温度:150℃。

e) 脱溶剂气温度:600℃。

f) 锥孔气流速:150L/h。

g) 雾化气压力:700kPa。

h) 碰撞气流速:0.15mL/min。

i) 待测目标物离子对、去簇电压、碰撞能量参考值见表2。

表2 待测目标物离子对、去簇电压、碰撞能量参考值

化合物名称母离子子离子

去簇电压

V

碰撞能量

eV

丙烯酰胺72 27 20 12

55* 20 9

13C3-丙烯酰胺75 58* 20 10

* 定量离子。

5.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系统,测定相应的丙烯酰胺及其内标的峰面积,

以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丙烯酰胺质量浓度(μg/L)为横坐标,以丙烯酰胺及其13C3-丙烯酰胺内标定量

离子质量色谱图上测得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丙烯酰胺标准溶液的质量色谱图参见附

录A 的图A.1。

5.6 定性测定

按照5.4仪器条件测定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被测试样中目标化合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

准溶液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变化范围应在±2.5%之内。目标化合物质谱定量和定性离子均出

现,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

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

表3 定性分析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k/%

最大允许偏差

%

k>50 ±20

20

10

k≤10 ±50

5.7 定量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系统中,测得丙烯酰胺(m/z 72>55)和13C3-丙烯酰胺内标

5

GB5009.204—2025

(m/z72>58)的峰面积比,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丙烯酰胺质量浓度(μg/L)。待测样液中目标物

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适当调整取样量重新测定或适当调整标准曲线的线

性范围。

5.8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如空白试验上机溶液中目标物质量浓度高于方法定量

限对应浓度,应更换试剂或实验器皿,直至本底值低于定量限。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丙烯酰胺含量按式(1)计算:

X =ρ×V1 ×V3 ×1000 m ×V2 ×1000 …………………………(1)

式中:

X ———试样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ρ ———试样中丙烯酰胺(m/z72>55)色谱峰与13C3-丙烯酰胺内标(m/z72>58)色谱峰的峰面

积比值对应的丙烯酰胺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V1 ———试样提取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 ———样品经净化后的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单位换算系数;

m ———取样量,单位为克(g);

V2 ———用于净化移取的试样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当结果≤100时,保留3位有效数字;当结果>100时,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试样提取液体积V1 以乙腈加入量10mL计,用于净化移取的试样溶液体积V2 以1mL计。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 其他

当取样量为1g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3μg/kg,定量限为10μg/kg。

第二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9 原理

试样中的丙烯酰胺用水提取,经填充柱法净化、溴试剂衍生后,以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内标法

定量。

10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6

GB5009.204—2025

10.1 试剂

10.1.1 正己烷(n-C6H14)。

10.1.2 乙酸乙酯(CH3COOC2H5)。

10.1.3 无水硫酸钠(Na2SO4):400℃,烘烤4h。

10.1.4 硫酸铵[(NH4)2SO4]。

10.1.5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10.1.6 溴(Br2)。

10.1.7 氢溴酸(HBr):含量>48.0%。

10.1.8 溴化钾(KBr)。

10.2 试剂配制

10.2.1 饱和溴水:量取100mL水,置于200mL的棕色试剂瓶中,加入8mL溴,4℃避光放置8h,上

层为饱和溴水溶液。临用现配。

10.2.2 溴试剂:称取溴化钾20.0g,加水50mL,使完全溶解,再加入1.0mL氢溴酸和16.0mL饱和溴

水,摇匀,用水稀释至100mL,4℃避光保存。临用现配。

10.2.3 硫代硫酸钠溶液(0.1mol/L):称取硫代硫酸钠2.48g,加水50mL,使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

100mL,4℃避光保存。临用现配。

10.2.4 饱和硫酸铵溶液:称取80g硫酸铵晶体,加入水100mL,超声溶解,室温放置。临用现配。

10.3 标准品

10.3.1 丙烯酰胺(C3H5NO,CAS号:79-06-1)标准品: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10.3.2 13C3-丙烯酰胺(13C3H5NO,CAS号:287399-26-2)标准品:纯度≥98%。

10.4 标准溶液配制

10.4.1 丙烯酰胺溶液:同3.4.1。

10.4.2 丙烯酰胺内标溶液:同3.4.2。

10.4.3 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准确移取丙烯酰胺工作液Ⅱ(1mg/L)0.10mL、0.50mL、2.00mL和丙

烯酰胺工作液Ⅰ(10 mg/L)0.50 mL、1.00 mL 至10 mL 容量瓶中,加入13C3-丙烯酰胺内标使用液

(10mg/L)0.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混匀。标准系列溶液中丙烯酰胺质量浓度分别为10μg/L、

50μg/L、200μg/L、500μg/L和1000μg/L,13C3-丙烯酰胺内标浓度为100μg/L。可根据实际样品溶

液的浓度适当调整标准系列工作液的浓度。临用现配。

10.5 材料

10.5.1 颗粒硅藻土:ExtrelutTM 20或相当产品。

10.5.2 玻璃层析柱:柱长30cm,柱内径1.8cm。

11 仪器和设备

11.1 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

11.2 组织粉碎机。

11.3 旋转蒸发仪。

7

GB5009.204—2025

11.4 氮吹仪。

11.5 振荡器。

11.6 涡漩混合器。

11.7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mg和1mg。

11.8 离心机:转速≥10000r/min。

12 分析步骤

12.1 试样制备

同5.1。

12.2 试样提取

准确称取试样2g(精确到0.001g),加入10mg/L13C3-丙烯酰胺内标溶液10μL,再加入水10mL,

振荡30min后,于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12.3 试样净化

在试样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15g,振荡10min,使其充分溶解,于4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10mL,备用。如上清液不足10mL,则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补足。取洁净玻璃层析柱,在底部

填少许玻璃棉并压紧,依次填装10g无水硫酸钠、2g硅藻土。称取5g硅藻土与上述试样上清液搅拌

均匀后,装入层析柱中。用70mL正己烷淋洗,控制流速2mL/min,弃去正己烷淋洗液。用70mL乙

酸乙酯洗脱,控制流速为2mL/min,收集乙酸乙酯洗脱溶液,并在45 ℃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

用乙酸乙酯洗涤蒸发瓶残渣3次(每次1mL),并将其转移至已加入1.00mL水的试管中,涡旋振荡。

在氮气流下吹去上层有机相后,加入1mL正己烷,涡旋振荡,于4000r/min离心5min,取下层水相备

用衍生。

12.4 衍生

12.4.1 试样的衍生

试样的衍生:在试样提取液中加入溴试剂1mL,涡旋振荡,4℃放置至少1h后,加入0.1mol/L硫代

硫酸钠溶液约100μL,涡旋振荡除去剩余的衍生剂;加入2mL乙酸乙酯,涡旋振荡1min,于4000r/min

离心5min,吸取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加有0.1g无水硫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乙酸乙酯2mL重复萃取,合并有

机相;静置至少0.5h,转移至另一试管,在氮气流下吹至近干,加0.1mL乙酸乙酯溶解残渣,待测定。

12.4.2 标准工作溶液的衍生

量取标准系列溶液各1.0mL,按照上述试样衍生方法同步操作。

12.5 仪器参考条件

12.5.1 色谱条件

a)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

或等效柱。

b) 进样口温度:120℃保持2min,以40℃/min速度升至240℃,并保持5min。

c) 色谱柱程序温度:65℃保持1min,以15 ℃/min速度升至200 ℃,再以40 ℃/min的速度升

8

GB5009.204—2025

至240℃,并保持5min。

d) 载气:高纯氦气(纯度>99.999%),柱前压为69mPa,相当于10psi。

e) 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

12.5.2 质谱条件

a) 监测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IM)采集。

b) 电离模式:电子轰击源(EI),能量为70eV。

c) 传输线温度:250℃。

d) 离子源温度:200℃。

e) 溶剂延迟:6min。

f) 质谱采集时间:6min~12min。

g) 待测目标物定性离子、定量离子参考值见表4。

表4 待测目标物定性离子、定量离子参考值

化合物名称定性离子定量离子

丙烯酰胺106,133,152 150

13C3-丙烯酰胺108,136,153 155

12.6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衍生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系统,测定相应的丙烯酰胺及其内标的峰面

积,以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中丙烯酰胺质量浓度(μg/L)为横坐标,以丙烯酰胺及其13C3-丙烯酰胺内标

定量离子质量色谱图上测得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标准工作

溶液溴代衍生物GC-MS全扫描质谱图参见图A.2。

12.7 定性测定

被测试样中目标化合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溶液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变化范围应

在±0.5%之内。目标化合物质谱定量和定性离子均出现,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

化合物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5

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

表5 定性分析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k/%

最大允许偏差

%

k>50 ±10

20

10

k≤10 ±50

12.8 定量测定

将衍生的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得到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内标的峰面积比,根

9

GB5009.204—2025

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丙烯酰胺质量浓度(μg/L)。待测样液中目标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范围

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适当调整取样量重新测定或适当调整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丙烯酰胺和13C3-丙

烯酰胺标准工作溶液溴代衍生物GC-MS质量色谱图参见图A.3。

12.9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如空白试验上机溶液中目标物质量浓度高于方法定量

限对应浓度,应更换试剂或实验器皿,直至本底值低于定量限。

13 分析结果的表述

同第6章。

1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15 其他

当取样量为1g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3μg/kg,定量限为10μg/kg。

16 安全警示

含溴试剂具有毒性,使用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注意防护。

10

GB5009.204—2025

附 录 A

质量色谱图和质谱图

丙烯酰胺及同位素内标13C3-丙烯酰胺的标准质量色谱图见图A.1。

图A.1 丙烯酰胺(50μg/L)和同位素内标13C3-丙烯酰胺(100μg/L)的标准质量色谱图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

11

GB5009.204—2025

标准工作溶液溴代衍生物全扫描质谱图见图A.2。

图A.2 丙烯酰胺(100μg/L)和同位素内标13C3-丙烯酰胺(100μg/L)溴代衍生物全扫描

质谱图(气相色谱-质谱仪)

12

GB5009.204—2025

丙烯酰胺及同位素内标13C3-丙烯酰胺标准工作溶液溴代衍生物质量色谱图见图A.3。

图A.3 丙烯酰胺(100μg/L)和同位素内标13C3-丙烯酰胺(100μg/L)的溴代衍生物质量

色谱图(气相色谱-质谱仪)

13

GB5009.204—202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27日 15:09: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3038.html
图书

GBZ 108-2025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GBZ 108-2025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GBZ 24-2025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GBZ 24-2025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GBZ 42-2025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 42-2025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GBZ 83-2025 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GBZ 83-2025 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