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308-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308—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测定
2025-09-02发布2026-03-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测定。
2 原理
试样中的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用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提取后,经反相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
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甲醇(CH4O):色谱纯。
3.1.2 乙腈(C2H3N):色谱纯。
3.1.3 磷酸(H3PO4)。
3.1.4 柠檬酸(C6H8O7)。
3.1.5 异抗坏血酸(C6H8O6)。
3.2 试剂配制
3.2.1 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称取1.0g柠檬酸和1.0g异抗坏血酸,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3.2.2 磷酸溶液(0.1%):量取1.0mL磷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备用。
3.2.3 甲醇-乙腈溶液(50+50):将甲醇和乙腈按50∶50的体积比,混匀备用。
3.3 标准品
3.3.1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品(C22H38O7,CAS号:137-66-6):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
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溶液(1.00mg/mL):准确称取25mg(精确至0.1mg)标准品,用柠檬酸-
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25mL,混匀。临用现配。
3.4.2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中间溶液(0.100mg/mL):准确吸取1.00mg/mL标准溶液1.00mL,用
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匀。临用现配。
1
GB5009.308—2025
3.4.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标准中间溶液0.10mL、0.20mL、0.50mL、1.0mL、
5.0mL用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匀,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mL、
2.00μg/mL、5.00μg/mL、10.0μg/mL、50.0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临用现配。
注:可在线性范围内适当调整标准工作溶液浓度点。
3.5 材料
有机微孔滤膜:0.22μm。
4 仪器和设备
4.1 液相色谱仪: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
4.2 电子天平:感量分别为0.01mg和0.1mg。
4.3 组织粉碎机。
4.4 水平振荡器。
4.5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8000r/min。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液体样品如花生油、果蔬汁饮料等测定前摇匀;质地均匀的粉状、糊状样品如乳粉、果泥等测定前充
分混匀;其他固体、半固体样品如罐头、面包、燕麦片、糖果等粉碎(胶基糖果必要时可以采用剪碎或冷冻
粉碎),过筛,使其粒径小于2mm,混合均匀。样品置于避光密闭的容器内冷藏保存。
5.2 试样处理
5.2.1 试样提取
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01g),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30mL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
盖紧管盖,置于水平振荡器上,以不低于250次/min振荡提取10min,将其全部转移至50mL容量瓶
中,用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
5.2.2 净化
上述试样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或8000r/min离心1min获取上清液后,经0.22μm 有
机微孔滤膜过滤至棕色样品瓶,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
注:必要时试样溶液可用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甲醇溶液稀释,使试样溶液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浓度在标准工作溶
液浓度范围内;试样溶液应于12h内上机测定。
5.3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步骤均按5.2与试样同时处理。
5.4 仪器参考条件
5.4.1 色谱柱:C18柱(4.6mm×150mm,5μm)或具有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5.4.2 检测波长:245nm。
5.4.3 流动相:A 为甲醇-乙腈溶液(50+50),B为磷酸溶液(0.1%)。
2
GB5009.308—2025
5.4.4 流速:1.0mL/min。
5.4.5 进样量:10μL。
5.4.6 柱温:30℃。
5.4.7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 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0.0 40 60
1.0 40 60
5.0 60 40
12.0 95 5
19.0 95 5
20.0 40 60
25.0 40 60
5.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溶液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质量
浓度为横坐标,以测得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见附录A 中图A.1。
5.6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得到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抗坏血酸棕
榈酸酯的质量浓度。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含量按式(1)计算:
X = (ρ-ρ0)×V ×f ×1000 m ×1000 …………………………(1)
式中:
X ———试样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ρ ———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溶液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ρ0 ———由标准曲线得到的空白试验溶液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试样溶液定容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试样溶液的稀释因子;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当结果以抗坏血酸计时,试样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乘以换算系数0.425,即得抗坏血酸的含量;若结果需以
油脂中抗坏血酸计,油脂含量依据GB5009.6测定。
3
GB5009.308—2025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8 其他
当称样量为5g、定容体积为5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mg/kg,定量限为10mg/kg。
4
GB5009.308—2025
附 录 A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溶液色谱图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溶液色谱图见图A.1。
图A.1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标准溶液(10.0μg/mL)色谱图
5
GB5009.308—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