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249-2025 海峡两岸共通 妈祖祭典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49—2025
海峡两岸共通妈祖祭典
Cross-strait integrated development—Mazu sacrificial ceremony
2025 - 06 - 10 发布2025 - 09 - 1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妈祖祭典分类........................................................................ 2
4.1 按时间.......................................................................... 2
4.2 按规模.......................................................................... 2
5 妈祖祭典基本要求.................................................................... 2
6 妈祖祭典角色........................................................................ 2
7 妈祖神像............................................................................ 2
8 妈祖祭典用物........................................................................ 3
8.5 祭典角色服饰.................................................................... 3
9 妈祖祭典舞蹈........................................................................ 3
10 妈祖祭典乐歌....................................................................... 4
11 妈祖祭典祭文(祝文) ............................................................... 4
12 妈祖祭典场所布局................................................................... 4
13 妈祖祭典仪程和内容................................................................. 4
附录A(规范性) 祭典角色配置表........................................................8
附录B(规范性)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9
附录C(规范性) 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15
附录D(规范性) 祭典乐生座位图.......................................................17
附录E(规范性) 妈祖祭典角色服饰要求.................................................18
附录F(规范性) 妈祖祭典三献礼乐曲及《送神曲》简谱及歌词.............................19
附录G(规范性) 祭文要求.............................................................23
附录H(规范性) 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25
8.1 道具............................................................................ 3
8.2 祭器............................................................................ 3
8.3 乐器............................................................................ 3
8.4 祭品(供品) .................................................................... 3
参考文献.............................................................................. 2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莆田市标准化研究所、莆田市品牌建设促进会、方
圆标志认证集团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国春、林群华、杨明军、庄俊锋、苏燕泉、郑锦富、许璐、康亚娴、卓金模、
沈群红、李振良、张建安。
DB35/T 2249—2025
III
引言
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妈祖信俗重要组成部分的妈祖祭典在清代
被列为国家级祭典,现在与山东孔子祭典、陕西黄帝祭典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祭典。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出生,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
日,妈祖因救助海难而献出年仅28岁的生命。人们感念她生前扶危济困、舍己救人,自发在湄洲岛上立
庙纪念她,尊为护航海神,并以此传播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妈祖文化发祥后,千年传承,宋、
元、明、清4个朝代先后22位皇帝给予了36次的褒封,封号从夫人到妃、天妃、天后乃至天上圣母。妈
祖文化全球传播,至2024年底,已传播至5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有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达3亿多。我
国台湾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民众敬仰妈祖,他们经常组团回湄洲妈祖祖庙进行寻根谒祖和祭祀朝圣活动。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每年湄洲妈祖祖庙的祭祀活动,皆引来世界各地信众的共襄盛举。祭祀
方式虽有多样,但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已形成一套相对规范的流程和要求,其中规格以妈祖春祭典礼、
妈祖秋祭典礼为最高,也最具代表性。
为进一步推动妈祖祭典的规范化发展,实现妈祖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强化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
及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传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特制定本文件。
DB35/T 2249—2025
1
海峡两岸共通妈祖祭典
1 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妈祖祭典分类,规定了妈祖祭典基本要求、妈祖祭典角色、妈祖神像、妈祖祭典用物、
妈祖祭典舞蹈、妈祖祭典乐歌、妈祖祭典祭文、妈祖祭典场所布局以及妈祖祭典仪程和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妈祖春祭典礼和妈祖秋祭典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37228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响应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妈祖祭典mazu sacrificial ceremony
由妈祖信众自发组织的、按照规定的仪程和要求,向妈祖致敬、献礼和膜拜的祭祀典礼活动。
3.2
祭典角色the role of sacrificial ceremony
参与妈祖祭典的人员。
3.3
通赞tongzan
主持妈祖祭典的司仪人员。
3.4
引赞cite praise
妈祖祭典中引导祭祀的人员。
3.5
八佾舞dance of eight yis
妈祖祭典中展现的古舞蹈。
3.6
三献礼three presentations
妈祖祭典中三次献礼的仪式总称。
注:即初献爵、亚献果、终献面,合称“三献”。
DB35/T 2249—2025
2
3.7
太牢Tai Lao
妈祖祭典时使用除去内脏的全牛、全羊、全猪三种牲畜的祭品。
3.8
少牢Shao Lao
妈祖祭典时使用除去内脏的全羊、全猪两种牲畜的祭品。
4 妈祖祭典分类
4.1 按时间
按祭典时间不同,可分为:
——妈祖春祭典礼:每年春季举行的妈祖祭祀典礼;
——妈祖秋祭典礼:每年秋季举行的妈祖祭祀典礼。
4.2 按规模
按祭典角色数量不同,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祭典角色类别和数量按照附录A,可根据实际情况
稍作人数调整。
5 妈祖祭典基本要求
5.1 妈祖祭典仪式组织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有关规定。
5.2 妈祖祭典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应保证祭
典过程中各方参与者(包括祭典角色、嘉宾、其他参与的信众及观众等)的生命、健康和精神不受到伤害。
5.3 妈祖祭典应确保仪式内容健康向上,祭典主题紧密结合国家文化战略,满足文化传承、公众参与、
社会效益多位一体的文化载体特性需求。
5.4 各地宫庙在举办祭典时间、仪程、形式和内容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具体祭典活动时间、仪程、
形式和内容根据地域、场所、主要目的不同等,由参与各方协商策划实施,宜做到入乡随俗。
5.5 对祭典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火灾、停电、停水、电梯故障、食物中毒、
非法活动、暴力事件、大型冲突、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关危机,应制定符合GB/T 37228 相关规定的应急
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
6 妈祖祭典角色
包括祭祀人员(主祭、陪祭)、司礼生(主持祭典的通赞、引导祭祀的引赞)、仪仗人员(钟鼓手、
大吹手、舞生、歌生、乐生、仪卫、清道旗员、大锣员、警跸牌员、敕封牌员、四大旗幡员、封号旗员、
九层凉伞员、日月扇员、提灯员、提炉员、打(放)铳员(或礼炮手)、哨角队、将军、湄洲女提灯)。
具体祭典角色配置应按附录A执行。
7 妈祖神像
妈祖祭典中安座在现场的祭坛上,用于祭典时信众致敬、献礼和膜拜的妈祖神像。
DB35/T 2249—2025
3
8 妈祖祭典用物
8.1 道具
8.1.1 包括有九层凉伞、日月扇、提灯、提炉、钟鼓、大号(号角)、大吹、清道旗、大锣、警跸牌、
敕封牌、四大旗幡、封号旗、各式古代朝廷卤簿中兵器(金瓜、金钺、朝天镫、方天戟、大刀、抓印、
抓笔、凸凹杖、戈、戟等)等。
8.1.2 妈祖祭典仪仗队道具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型妈祖祭典:共18 类36 把道具,按附录B 表B.1 顺序1)~18)排列;
——中型、小型妈祖祭典:共10 类20 把道具,按附录B 表B.1 顺序1)~9)、19)排列。
8.1.3 妈祖祭典仪仗队封号旗旗面数量、用语和排列顺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型妈祖祭典:按附录C 表C.1 的要求执行;
——中型、小型妈祖祭典:按附录C 表C.2 的要求执行。
8.2 祭器
8.2.1 祭器由古代朝廷卤簿中祭器和莆田民间传统祭器结合组成。古代朝廷卤簿中祭器除笾、豆为竹
木制品外,其他如铏、簠、簋、爵以及盥洗用的匜等均为铜器。民间传统祭器则包括香炉、花斗和木雕
龙烛、桌灯、果盒、馔盒。
8.2.2 祭器配置:果盒1 个,馔盒1 个,花斗1 个,烛屏1 对,桌灯1 对,香炉1 个,铜爵3 只,硎
1 只,簋2 只,簠2 只,笾8 只,豆8 只,帛(白色)6 尺(装筐内),带架祝板一幅。
8.3 乐器
大型、中型妈祖祭典乐生的种类、数量、排列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小型妈祖祭典不配置乐器。
8.4 祭品(供品)
按传统礼制并视祭典规格不同,妈祖祭典可选用“太牢”或“少牢”。其他祭器上置干鲜、五果、
六斋。三献礼分别以爵、果、面敬献。
8.5 祭典角色服饰
按照祭典角色配置,各角色服饰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附录E的内容。服饰用材应符合GB 18401的要
求并不应对穿戴人员造成伤害。
9 妈祖祭典舞蹈
9.1 舞蹈采用“八佾舞”,舞蹈使用的道具有翚、龠。
9.2 不同规模祭典配套的乐舞不同,按参与人数分,主要有两种类型。
——主要舞蹈人员64 名,男女各32 名。男女搭配时,男舞生秉翚,表现阳刚之气;女舞生执龠,
表现阴柔之美。
——主要舞蹈人员64 名,全部女性,全部秉翚或全部执龠。通常还会搭配54 名舞生助演。
DB35/T 2249—2025
4
10 妈祖祭典乐歌
妈祖祭典使用的乐、歌包括《引导乐》《入场曲》《迎神曲》《童声妈祖》《妈祖音乐》《送神曲》
及三献礼乐曲。其中后四种乐曲的简谱及歌词按照附录F。
11 妈祖祭典祭文(祝文)
活动前应准备好祭典祭文。祭文兼具祈福、颂德、叙事功能,附录G规定了祭文的进一步信息。
12 妈祖祭典场所布局
祭典场所内的功能区域分布按照附录H。
13 妈祖祭典仪程和内容
妈祖祭典仪程应依序进行(顺序与表1一致):
仪式开始→仪仗、仪卫队就位→歌生、乐生、舞生就位→主祭人、陪祭人就位→迎神上香→奠帛→
恭读祝文→行初献爵之礼→行亚献果之礼→行终献面之礼→焚祝文、焚帛→送神,礼成→退场。其中三
献礼是重要的仪式。具体仪式见表1。
表1 妈祖祭典仪式
序号通赞唱白
各类人员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
小型祭典中型祭典大型祭典仪程文化内涵
1
—
鼓楼上严鼓三通,每通36下(由慢到紧36下),鼓声中,通赞行至祭
筵前肃立
和鸣以形成共
鸣的效果
“同谒妈祖·共享平安”
纪念湄洲妈祖周年春季
(或秋季)祭典仪式现在
开始
鸣礼炮
礼炮手鸣炮18响
奏《引导乐》
和鸣以形成共
鸣的效果
2 仪仗队、仪卫队就位
仪仗队、仪卫队按下列顺序:
清道旗、大锣(一宽两紧敲
击,敲击3通后入场,行进过
程间断敲击)大吹、警跸牌、
敕封牌、龙头仗、金瓜、金
铖、朝天灯、方天戟、大刀、
抓笔、双福、鱼斧、凹凸杖、
封号旗、按预定路线行进至
指定位置站好
仪仗队、仪卫队按下列顺序进场就位:
清道旗、大锣(一宽两紧敲击,敲击3
通后入场,行进过程间断敲击)、大吹、
警跸牌、敕封牌、幡旗、封号旗、仪仗
队将军持仗(依次龙头杖、金瓜、金铖、
朝天灯、方天戟、大刀、抓笔、双福、
鱼斧、日月牌、葵花、龙枪、花结、法
笔、双角枪、鱼斧、宝叶、吉祥)(数
量按照附录A、附录B),仪卫队持戈按
预定路线(从祭典广场靠近嘉宾坐席的
两侧进入)行进至平面图指定位置站好
奏《入场曲》
DB35/T 2249—2025
5
表1 妈祖祭典仪式(续)
序号通赞唱白
各类人员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
小型祭典中型祭典大型祭典仪程文化内涵
3
(歌生、乐生)b舞生就
位!
歌生、乐生成四路纵队行进
至平面图指定位置站(座)
好;舞生中间预留一通道,
待主祭人等通过后,站成“8
×8”方阵
宫门仪卫与湄女提灯【(12+18)人*2
队】组成,从宫门依次下台阶列队站位;
36支封号旗由陪祭区的两侧进入指定
位置;歌生50人、乐生50人各分成两队,
由候场区进入指定位置(位置按照附录
H)
舞生分成“8×8”方阵候场两侧进入舞
池区域;幡旗4支(天上圣母)在祭坛
供桌边从左到右依次排开。如安排舞生
助演,可由54位舞生助演四纵队入场,
就位在舞生中间通道上
奏《入场曲》
4
主祭人就位!
陪祭人就位!
主祭人、陪祭人等在引赞引
导下按下列顺序依次行进:4
名提灯、4名提炉、九层凉伞、
日月扇、主祭人(在引赞一
人引导下)、陪祭人、司礼
生至指定位置站好
1)主祭人在引赞引导下按下列顺序仪
次行进:12名提灯、12名提炉、九层凉
伞、日月扇、主祭人(在引赞一人引导
下)、司礼生至平面图指定位置站好。
2)陪祭人在引赞引导下至平面图指定
位置站好(从祭典广场靠近祭台的两侧
进入)
行进方式:以上均缓缓步行进入
奏《入场曲》
5
正冠,肃静、肃静!
奏《迎神曲》
沐手捻香
上香(待主祭人洗手完毕
归位)
拜!再拜!三拜!收香
1)奏《迎神曲》
2)祭坛上司礼生一人引主祭人至洗位后,另一司礼生送水司巾,沐洗
完毕后均复位;同时其他司礼生一人(或多人)根据主祭人、陪祭人
人数,点好香,分递与主祭人三炷香、陪祭人每人一炷香,待主祭人、
陪祭人将香捧举过额、稍倾放下肃立;尔后将香收回,面向妈祖行鞠
躬礼后插在香炉上,复位
奏《迎神曲》
香气提升人与
天、人与神合
一的媒介
6
奠帛
拜!
司礼生取帛盘端至主祭人身旁递与主祭人后复位;待主祭人将帛盘捧
举过额,稍倾放下,肃立;司礼生将帛盘接过,放置供桌上指定位置,
复位
奏《引导乐》
7
恭读祝文
(大型祭典此处通赞唱
白:恭请主祭人读祝文)a
司礼生一人将祝文板端至供
桌前,尔后半跪诵读,读毕后
将祝文板放置供桌前,复位
司礼生一人端祝文至主祭人身旁递与
主祭人后复位:待主祭人读毕后另一司
礼生接过祝文放置供桌前指定位置,复
位。(播放祝文录音或通赞代读)
奏《引导乐》
祝福
DB35/T 2249—2025
6
表1 妈祖祭典仪式(续)
序号通赞唱白
各类人员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
小型祭典中型祭典大型祭典仪程文化内涵
8
行初献之礼(献酒)
奏《海平》之乐
拜!(乐舞中间,
配合主祭人献寿
酒)
拜!(主祭人接过
寿酒后,由通赞喊:
“拜!”)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一人从舞池候场区候场随音
乐行进,将酒爵端至祭坛上主祭人身
旁,将酒爵递与主祭人,待主祭人捧
举过额,拜,尔后接过,将酒爵置放
供桌上,行至指定位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三人(前一人,后两人并排)
各端一盘酒爵从靠近嘉宾坐席前的祭
典广场正中央跟随乐舞行进,端至祭
坛上主祭人身旁,前一位司仪生将酒
爵盘递与主祭人,待主祭人捧举过额,
拜,尔后接过,将酒爵置放在供桌上
指定位置,行至指定位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歌生唱词、乐
生奏《海平之
曲》
祈福
9
行亚献之礼(献果)
奏《和平》之乐
拜!(乐舞中间,
配合主祭人献鲜
果)
拜!(主祭人接过
寿鲜果,由通赞喊:
“拜!”)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三人(前一人,后两人并
排)将鲜果三盘,端至祭坛上主祭
人身旁,其中一人将鲜果递与主祭
人,待主祭人捧举过额,拜,尔后
接过,与另二名司礼生依次将鲜果
置放供桌上,行至指定位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五人(前一人,中两人并排,
后再两人并排)各端鲜果一盘从靠近嘉
宾坐席前的祭典广场正中央跟随乐舞
行进,端至祭坛上主祭人身旁,前一位
司仪生将鲜果递与主祭人,待主祭人捧
举过额,拜,尔后接过,将寿桃置放供
桌上指定位置,行至指定位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歌生唱词、乐
生奏《和平之
曲》
祈福
10
行终献之礼(献面)
奏《咸平》之乐
拜!(乐舞中间,
配合主祭人献寿
面)。
拜!(主祭人接过
寿面后,由通赞喊:
“拜!”)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五人(前一人,中两人并
排,后再二人)将五盘寿面,端至
祭坛上主祭人身旁,其中一人将寿
面递与主祭人,待主祭人捧举过额,
拜,尔后接过,与另四名司礼生依
次将寿面置放供桌上,行至指定位
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1)舞生起舞
2)司礼生四人(前一人,中两人并排,
后再一人)各端一盘寿面从靠近嘉宾坐
席前的祭典广场正中央跟随乐舞行进,
端至祭坛上主祭人身旁,前一位司仪生
将寿面递与主祭人,待主祭人捧举过
额,拜,尔后接过,将寿面置放供桌上
指定位置,行至指定位置站好
3)乐舞结束,祭祀人拜,击钟3响(1
慢2快),鼓点响
歌生唱词、乐
生奏《咸平之
曲》
祈福
11 焚祝文、焚帛
司礼生一人将祝文从祝文板上撤下
折叠后放于帛盘上,尔后端至燎位:
同时司礼生一人将主祭人引至燎
位:前一司礼生将祝文、帛递与主
祭人,后一司礼生点燃火源让主祭
人将祝文、帛在燎盘上焚烧。烧毕,
均复位
司礼生二人,一人端祝文,一人端帛
盘,尔后端至燎位:同时司礼生一人
将主祭人引至燎位:前二司礼生将祝
文、帛递与主祭人,后一司礼生点燃
火源让主祭人将祝文、帛在燎盘上焚
烧。烧毕,均复位
奏《引导乐》
DB35/T 2249—2025
7
表1 妈祖祭典仪式(续)
序号通赞唱白
各类人员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
小型祭典中型祭典大型祭典仪程文化内涵
12
送神,奏《送神》
曲
行三跪九叩礼
跪叩首、再叩首、
三叩首,兴!
跪叩首、再叩首、
六叩首,兴!
跪叩首、再叩首、
九叩首,兴!
1)主祭人、陪祭人随通赞唱声行三
跪九叩礼
2)舞生行三跪九叩礼
1)主祭人、陪祭人随通赞唱声行三跪
九叩礼
2)舞生行三跪九叩礼
3)歌生同时行鞠躬礼
4)其他参与祭典人同时行鞠躬礼
奏《送神曲》
敬拜
13
礼成
恭送妈祖回銮安坐
舞生退场,(歌生、
乐生退场)ab仪仗
队、仪卫队退场
钟楼鸣钟36下!
1)钟声中,主祭人,陪祭人退场
2)轿夫从候场处进入祭坛,待轿夫整理准备就绪后,将妈祖神像抬起跟随枕
头队伍回銮,日月扇、凉伞紧随妈祖神像后前行;主祭人、陪祭人在司礼生
引导下跟随在妈祖神像、日月扇、凉伞后前行,以上所有成员均须前行至顺
济殿内,方可解散
3)舞生退场、(歌生、乐生退场)ab仪仗队、仪卫队,按通赞唱声两侧退场
奏《送神曲》
音乐随队伍退
场完毕,声音
逐渐变小
a 大型祭典适用。
b 中型祭典适用。
DB35/T 2249—2025
8
附录A
(规范性)
祭典角色配置表
表A.1规定了不同规模祭典角色配置数量。
表A.1 祭典角色配置表
序号祭典角色
数量(人)
大型中型小型
1 通赞1 2 2
2 司礼生18 15 15
3 歌生50 32 —
4 乐生50 36 —
5 湄洲女提灯36 — —
6 日月扇2 2 2
7 提灯12 6 4
8 提炉12 6 4
9 九层凉伞1 1 1
10 幡旗4 4 /
11 封号旗36 16 16
12 大鼓12 — —
13 大钟3 — —
14 哨角队16 — —
15 清道旗2 2 2
16 大锣4 4 4
17 警跸牌2 2 2
18 敕封牌2 2 2
19 大吹8 4 4
20 将军36 20 20
21 左仪卫33 — —
22 右仪卫33 — —
23 宫门仪卫24 — —
24 舞生助演54 — —
25 礼炮手6 — —
26 舞生64 64+4(替补) 64+4(替补)
27 音响师按需若干按需若干按需若干
28 后勤按需若干按需若干按需若干
合计(不含音响师、后勤) 521 222 146
DB35/T 2249—2025
9
附录B
(规范性)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
表B.1规定了祭典中仪仗队道具。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1) 龙头杖仪仗左右各一把
2) 金瓜仪仗左右各一把
3) 金铖仪仗左右各一把
4) 朝天灯仪仗左右各一把
5) 方天戟仪仗左右各一把
DB35/T 2249—2025
10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续)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6) 大刀仪仗左右各一把
7)-左抓笔
仪仗中与抓印并排对位
抓笔-左边
抓印-右边
7)-右抓印
仪仗中与抓笔并排对位
抓笔-左边
抓印-右边
8) 双福仪仗左右各一把
9) 鱼斧仪仗左右各一把
10) 日月牌仪仗左右各一把
DB35/T 2249—2025
11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续)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11) 葵花仪仗左右各一把
12) 龙枪仪仗左右各一把
13) 花结仪仗左右各一把
14) 法笔仪仗左右各一把
15) 双角枪仪仗左右各一把
16) 鱼斧仪仗左右各一把
DB35/T 2249—2025
12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续)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17) 宝叶仪仗左右各一把
18) 吉祥仪仗左右各一把
19)-左凹杖
此兵器限中型、小型祭典中使用
仪仗中凹凸杖并排对位
凹杖顺序第10-左边
19)-右凸杖
此兵器限中型、小型祭典中使用
仪仗中凹凸杖并排对位
凸杖顺序第10-右边
20) 敕封牌—
21) 清道旗
另可选版面
DB35/T 2249—2025
13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续)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22) 警跸牌—
23) 大锣—
24) 九层凉伞—
25) 提灯—
DB35/T 2249—2025
14
表B.1 祭典中仪仗队道具(续)
序号道具名称道具图片备注
26) 提炉—
27)-左
日月扇
(日扇)
另可选版面
27)-右
日月扇
(月扇)
另可选版面
DB35/T 2249—2025
15
附录C
(规范性)
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C.1 大型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表C.1规定了大型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表C.1 大型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左,旗帜文字右,旗帜文字
1)灵惠夫人2)灵惠昭应
3)昭应崇福4)崇福善利
5)灵惠圣妃6)灵惠助顺
7)助顺显卫8)显卫英烈
9)嘉应英烈10)英烈协正
11)嘉应慈济12)协正善庆
13)显济善庆14)护国明著
15)护国庇民16)广济明著
17)福惠明著18)护国辅圣
19)昭孝纯正20)孚济感应
21)妙灵昭应22)弘仁普济
23)仁慈天后24)福佑群生
25)诚感咸孚26)显神赞顺
27)垂慈笃祜28)安澜利运
29)泽覃海宇30)恬波宣惠
31)导流衍庆32)靖洋锡祉
33)恩周德溥34)卫漕保泰
35)振武绥疆36)嘉佑敷仁
C.2 中型、小型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表C.2规定了中型、小型祭典封号旗排列顺序。
表C.2 中型、小型封号旗排列顺序
左,旗帜文字右,旗帜文字
1)护国庇民2)妙灵昭应
3)弘仁普济4)福佑群生
5)诚感咸孚6)显神赞顺
7)垂慈笃祜8)安澜利运
9)泽覃海宇10)恬波宜惠
11)导流衍庆12)靖洋锡祉
DB35/T 2249—2025
16
表C.2 中型、小型封号旗排列顺序(续)
左,旗帜文字右,旗帜文字
13)恩周德溥14)卫漕保泰
15)振武绥疆16)嘉佑敷仁
DB35/T 2249—2025
17
附录D
(规范性)
祭典乐生座位图
D.1 大型祭典乐生座位图
图D.1规定了大型祭典乐生座位图。
图D.1 大型祭典乐生50 人座位图
D.2 中型祭典乐生座位图
图D.2规定了中型祭典乐生座位图。
图D.2 中型祭典乐生36 人座位图
DB35/T 2249—2025
18
附录E
(规范性)
妈祖祭典角色服饰要求
妈祖祭典服饰注重色彩、款式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性,追求单纯、和谐、厚重、华贵之感,以唐宋时
期的官服、贵妇服饰为参考并加以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a) 司礼生,着唐宋宫廷女官服饰:
1) 底色为淡黄色,采用暗软花图案及软质布料;
2) 胸、背、肩部加绣金团花,配硬胯带,以体现华贵感。
b) 执事生,着民国初期改良的汉装服装:
1) 款式与司礼生一致,但滚边与胯带设计有所变化;
2) 不添加绣金团花图案。
c) 歌生,着唐宋宫廷乐工服饰:
1) 采用土黄色软质布料,配暗甲方连续图案;
2) 滚边设计,配软质胯带,突出抒情感。
d) 乐生,着唐宋宫廷乐工服饰:
1) 采用淡赭色软质布料,图案与歌生大袖袍一致;
2) 滚边设计,配胯带。
e) 男舞生,着汉装服饰:
1) 款式与执事生一致,配软质腰带;
2) 布料需质地柔软、轻薄,便于表演。
f) 女舞生,着汉装服饰:
1) 淡粉色大袖上衣,领口及袖口滚边绣金图案;
2) 装饰腰带。
g) 仪仗生,着唐宋普通武士服饰:
1) 盔甲样式;
2) 主色调为绛红与灰色,与其他服饰色彩协调。
h) 仪卫生服饰:采用灰调服饰,与仪仗生服饰风格统一结合。
DB35/T 2249—2025
19
附录F
(规范性)
妈祖祭典三献礼乐曲及《送神曲》简谱及歌词
F.1 海平之曲
图F.1规定了《海平之曲》的简谱及歌词。
图F.1 海平之曲
DB35/T 2249—2025
20
F.2 和平之曲
图F.2规定了《和平之曲》的简谱及歌词。
图F.2 和平之曲
DB35/T 2249—2025
21
F.3 咸平之曲
图F.3规定了《咸平之曲》的简谱和歌词。
图F.3 咸平之曲
DB35/T 2249—2025
22
F.4 送神曲
图F.4规定了《送神曲》的简谱和歌词。
图F.4 送神曲
DB35/T 2249—2025
23
附录G
(规范性)
祭文要求
G.1 祭文基本信息
应明确祭文的名称。
G.2 祭文结构与内容
G.2.1 开篇(维)
包括时间、事由、祭祀地点。
注:维是祭文发语词,源自《尚书》,表庄重开端。
G.2.2 主祭信息
包括主祭人、参祭人员、祭祀形式。
G.2.3 祈愿条目
包括自然与社稷、经济民生。
G.2.4 颂文(赞曰)
包括颂海神权能、显灵事迹、信仰传播。
G.2.5 祝祷仪式
祝祷仪式简要说明。
G.2.6 结语(伏维)
伏维
尚飨
注:“伏维尚飨”:结语程式,意为“伏地祈请神灵享用祭品”。
示例:2013 年《湄洲妈祖祖庙纪念妈祖诞辰1053 周年祭典祝文》:
维
公元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岁次癸巳年三月廿三日,为纪念妈祖诞辰一五三周年,湄洲妈祖祖庙举行祭祀典礼。
主祭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陪祭人,各宫庙信众代表及广
大善男信女、虔修祀典、礼备乐舞,致馨香清酌祷告于天后之神。
祈求: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安宁,世界和平。
士农工商,利路亨通,经济发展,财物丰盈。
赞日:
大地之大,惟海为特,波涛际天,风云莫测。
天后妈祖,秉承坤德,总司海若,阳侯水伯。
出国使神,远洋估客,遇难呈祥,红灯闪烁。
历年逾千,庇民护国,荣及乡邦,光照史册。
DB35/T 2249—2025
24
和平之神,中国之杰,五洲信仰,不限肤色。
恭祝诞辰,献爵奠帛,兼备乐舞,以祈福泽。
告洁告虔,趋跄拜谒,千秋万春,声灵永赫。
伏维
尚飨
示例:图G.1 给出了2024 年《纪念妈祖诞辰1064 周年甲辰春祭大典祈告文》:
图G.1 纪念妈祖诞辰1064 周年甲辰春祭大典祈告文
DB35/T 2249—2025
25
附录H
(规范性)
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H.1 大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1规定了大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1 大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DB35/T 2249—2025
26
H.2 中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2规定了中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2 中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DB35/T 2249—2025
27
H.3 小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3规定了小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图H.3 小型妈祖祭典场所功能区域平面图
DB35/T 2249—2025
28
参考文献
[1] 周金琰.妈祖祭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9.
[2] 湄洲妈祖志[M].方志出版社,2011.
[3] 湄洲妈祖祖庙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