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252-2025 果用香榧林营造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52—2025
果用香榧林营造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struction of Torreya grandis forest for fruit
2025 - 06 - 10 发布2025 - 09 - 10 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1
5 品种选择............................................................................ 1
6 种苗繁育............................................................................ 1
7 造林................................................................................ 4
8 低产林改造.......................................................................... 5
9 有害生物防控........................................................................ 5
10 采收、后熟处理和贮存............................................................... 5
11 档案管理........................................................................... 6
附录A(资料性) 有害生物防治方法......................................................7
参考文献............................................................................... 8
DB35/T 225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夷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夷山市榧农家庭林
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连培华、丁珌、张贻荣、苏世春、杨青、徐云、刘和丁、钟荔荔、谢一鹏、康
荔桦、陈亚令、俞恭良、许善财、黄金发、郑志平、吴永良。
DB35/T 2252—2025
1
果用香榧林营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用香榧(Torrega grandis)林营造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苗繁育,造林,低
产林改造,有害生物防控,采收、后熟处理和贮存,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果用香榧林的营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选择海拔300 m~1 300 m,年均温度14 ℃~24 ℃,年绝对低温-8 ℃~-13 ℃,年降雨量大于等
于1 200 mm,交通方便,通风排水良好的阳坡、半阳坡的山地丘陵地区。红壤、黄壤、沙壤土、砾质土,
土层厚度大于等于60 cm,pH值4.5~7.5,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5.1 主栽品种
选择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为主栽品种,如细榧1号、细榧2号、细榧4号。
5.2 授粉树
选择与主栽品种雌花花期相近或略早、花量多、亲和力强的生长健壮的雄株。
6 种苗繁育
6.1 砧木裸根苗培育
6.1.1 采种
DB35/T 2252—2025
2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冠型优美、结实多的优良母树。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假种皮由青绿
转黄绿,开裂时采收。
6.1.2 催芽
6.1.2.1 消毒和清洗
采集的种子剥去假种皮后,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 min或多菌灵1 000倍液浸种15
min。消毒后用清水漂净,除去杂质、瘪粒、涩粒后,沥干。
6.1.2.2 层积催芽
在高2 m~3 m的塑料大棚里,挖深10 cm的层积池,池的长度、宽度和数量视种子量而定。撒石灰消
毒,铺上细沙,放上已消毒和清洗的种子,厚度3 cm~5 cm,盖遮光率为40%~60%的遮阳网,再盖湿
沙3 cm~5 cm,搭高度80 cm拱形塑料棚。棚内温度控制18 ℃~20 ℃,湿沙含水率3%~8%。层积60 d以
上。
6.1.3 圃地建设
6.1.3.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光照良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通透性好、pH值5.0~6.5的壤土、沙
壤土,搭建高2 m~3 m的荫棚,覆盖透光度为40%~60%的遮阳网。配备喷灌系统,设置沟渠等辅助设
施。
6.1.3.2 苗床准备
秋、春季作畦前,人工除草,翻耕土壤20 cm~25 cm,晾晒20 d;撒施1 500 kg/hm2的生石灰与土
壤拌匀,再晾晒15 d;60 000 kg/hm²腐熟的有机肥与土壤拌匀;播种前2 d至3 d,用0.3%~0.5%高
锰酸钾或3%硫酸亚铁溶液20 000 kg/hm2喷洒消毒;再平整作高床,床宽80 cm~120 cm,高30 cm~40
cm,步道宽30 cm。
6.1.4 播种
翌年2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选择胚根长0.5 cm~1.5 cm的种子,采用点播或条播,播种量每平方
米30~60粒。
6.2 砧木容器苗培育
6.2.1 容器选择
不同苗龄应选用相应规格的容器,二年生砧木容器苗宜采用(10 cm~15 cm)×(10 cm~16 cm)
的可降解软质塑料或无纺布袋。
6.2.2 基质配置
选用保湿、肥沃透气、土壤微酸性至中性的基质。
基质宜按以下配比:
a) 黄心土、腐殖质土、有机肥、钙镁磷肥配制,比例为12:7:1:1;
b) 兰花土、黄心土或火烧土、草木灰或过磷酸钙配制,比例为5:5:1;
DB35/T 2252—2025
3
c) 兰花土、硅石、钙镁磷肥、石灰、复合肥(氮磷钾1:1:1)配制,比例为20:20:3:1:1。
基质应充分混合拌匀,灌装到容器高度的2/3~3/4,采用多菌灵1 000倍液喷洒消毒。
6.2.3 点播
每个容器播一粒胚根长0.5 cm~1.5 cm的发芽种子。
6.3 嫁接苗培育
6.3.1 嫁接方法
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采用切接或劈接法。
6.3.2 嫁接材料
砧木选取二年以上、生长健壮、无有害生物入侵、地径大于等于0.5 cm的实生苗。接穗宜选取主栽
品种母树树冠外围中上部径粗0.25 cm~0.40 cm、长度10 cm~15 cm、芽大于等于3个的一年生枝条。
6.4 苗期管理
6.4.1 遮阳
5月至9月中下旬宜用透光率为40%~60%遮阳网遮阳,10月移除遮阳网。
6.4.2 浇水、排水
高温干旱季节及时浇灌,雨季及时清沟排水清泥。
6.4.3 除草
及时拔除杂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
6.4.4 施肥
5月喷施0.3%复合肥(氮磷钾1:1:1)水溶液或撒施复合肥1次;6月中下旬喷施0.4%复合肥水溶液
1次;7月至9月每隔15 d喷施50 kg/hm²的0.5%复合肥水溶液1次。
6.4.5 其他管理要点
容器苗苗期出现基质下沉,及时添加基质,防止根部裸露。
嫁接苗及时抹去砧芽。
6.5 苗木出圃
6.5.1 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等级及出圃规格见表1。
DB35/T 2252—2025
4
表1 苗木质量等级
等级苗龄/年
地径/cm
≥
苗高/cm
≥
根长/cm
≥
新梢数/个
≥
嫁接苗I级
4(2) 0.70 35 30 25
5(2) 1.10 45 30 25
6(2) 1.30 60 50 30
嫁接苗Ⅱ级
4(2) 0.50 25 20 20
5(2) 0.85 35 20 20
6(2) 1.10 45 40 25
注:“5(2)”“()”里的数字指砧木年龄,“()”前的数字指砧木年龄加嫁接后培育年龄,5(2)即二年生砧木嫁
接后培育三年的嫁接苗,依此类推。
6.5.2 起苗
起苗时间与造林季节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若遇天气干旱提早2 d~3 d浇透水。
6.5.3 包装运输
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
7 造林
7.1 林地准备
造林前一个月完成整地。坡度小于等于15°采用全垦整地;坡度大于15°小于等于25°采取带状整
地,带宽2 m~3 m,带间保留生草带;坡度大于25°小于等于30°挖鱼鳞穴,穴规格为80 cm×80 cm
×60 cm,每穴施有机肥10 kg~25 kg、钙镁磷0.5 kg~1 kg,回表土拌匀。
7.2 栽植
7.2.1 栽植时间
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
7.2.2 栽植密度
株行距(4 m~4.5 m)×(4 m~5 m)。
7.2.3 苗木选择
选用主栽品种I级嫁接苗造林,规格按照6.5.1的要求。宜大苗造林。圃地苗造林应带土移栽,随起
随栽。
7.2.4 栽植方法
栽植时做到苗正,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至根颈处,压实,浇足定根水。在林地的上风
口或山岗处按3%~5%均匀配置授粉树。
DB35/T 2252—2025
5
7.3 抚育管理
7.3.1 土壤管理
每年5月至6月、9月至10月各抚育1次,以全面锄草为主,结合扩穴培土等。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
防涝,久旱应保湿,遮阴。
造林第二年起,结合抚育进行施肥,沿树冠投影外围环施、条施或穴施。春季萌芽前施复合肥,0.2
kg/株;冬季施有机肥,10 kg/株;肥量随树体生长而逐年递增。
7.3.2 树体管理
幼林在每年春季树液流动前清除萌芽枝,培养3~5个主枝,2年至4年完成整形修剪。成林后及时清
除枯枝、病虫枝、内膛里生长细弱下垂枝等。
7.3.3 人工辅助授粉
4月上中旬,收集花粉;在雌花盛开期的晴天,隔天喷施0.2%左右花粉水浓液,随配随施。
8 低产林改造
8.1 高接换种
品种使用不当或配置不当、植株长势良好的林分,选取优质、丰产、稳产的主栽品种进行高接换种。
8.2 更新改造
品种低劣及长势衰落的林分,采用全面更新改造。加强嫁接后管理,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及时清除
杂灌及抹芽,调控树体,精准水肥管理等措施。
9 有害生物防控
主要有害生物有瘿螨、细小卷蛾、白蚁、根腐病、茎腐病等,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控手
段,辅以化学防治措施,实现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农药使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防治方法见附录A。
10 采收、后熟处理和贮存
10.1 果实采收
8月底至9月上中旬,假种皮由青绿转为黄绿,假种皮开裂时采收,应分批及时采收。采取人工单粒
采摘、自然脱落、机械震动等方式。
10.2 后熟处理
采收后应经二次堆沤法后熟。第一次为脱核堆沤:将鲜果堆放在通风阴凉室内,以泥质地面为宜,
堆高20 cm~30 cm,5 d后剥去假种皮;第二次为后熟堆沤:榧核继续堆沤后熟,堆高20 cm~30 cm,
上覆假种皮或湿布保湿,每2 d至3 d上下翻动1次,直至种衣由紫红色转为黑褐色。
DB35/T 2252—2025
6
10.3 贮存
种核干燥至含水量小于等于15%,用透气容器包装,置阴凉处常温贮藏(贮藏期小于等于6个月)
或5 ℃~8 ℃环境下贮藏(贮藏期小于等于12个月)。
11 档案管理
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
DB35/T 2252—2025
7
附录A
(资料性)
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主要有害生物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见A.1。
表A.1 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症状防治方法防治时间
瘿螨
4月下旬到10月中旬均发生危害,盛发期在5月
至7月。吸食为害植株的茎、芽、叶,被为害
叶片明显失绿泛黄,严重时呈现焦褐色,甚至
发黑。
发生期用15%杀螨灵2 500~3 000倍液,
或10%吡虫啉2 000~2 500倍液等喷雾。
4月下旬至6
月上旬
金龟子类3月至8月,幼虫啃食苗木嫰芽、嫩叶和新梢。
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浇灌;用10%吡
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40%毒死蜱
乳剂1000~1200倍液喷雾。
3月下旬至4
月上旬
细小卷蛾
一年2代,均以幼虫危害。第1代幼虫春季以取
食腋芽、嫩梢和叶肉,为害严重时腋芽几乎全
部脱落取食新梢;第2代幼虫秋季潜叶为害。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
40%毒死蜱乳剂1 000倍液或阿维·苏云
菌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杀。
4月上旬、7
月上旬
白蚁类
危害根部及树身。在树干或树枝分叉处常有白
蚁的排积物,呈褐色或棕色的疏松泥块。
在蚁路上用白蚁专用诱杀包诱杀。
苗床用菊酯类药剂处理。
全年发生期
菌核性根腐病
(紫色根腐病)
夏至之后发病,以菌丝网罩根系,俗称“网
筋”。根皮腐烂,容易剥落,重则苗木枯死。
深翻,用生石灰或10%硫酸铜溶液消毒。
5月中旬至6
月中旬
绿藻
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粗糙的灰绿色苔状物,影
响叶片正常光合作用,导致落果和减产。大多
发生在香榧树老叶上,新叶危害较轻,梅雨季
节绿藻容易发生。
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
6月中下旬
至7月上中
旬
茎腐病
为害苗木茎部,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黄褐
色或紫褐色,病皮稍肿皱,皮层组织腐烂,后
期树皮干缩,枝条枯死。
搭棚遮荫,加强水肥管理。根际覆草。根
据发病轻重,施硫酸亚铁50 kg/hm²~150
kg/hm²。
3月
根腐病
4月初病原菌自幼根或伤口侵入,7月至8月为
发病盛期,发病时先幼嫰细根染病,后扩展到
粗根,染病根皮层腐烂,木质部呈紫褐色,幼
树或苗木感染后,生长停顿,树叶萎蔫。
整地时用生石灰土壤消毒。
挖除病株与根际土壤,并喷浇5%~10%硫
酸铜溶液防止蔓延。
3月
蚧类
若虫群集于叶、梢、果实表面等处吸食汁液,
使受害组织生长受阻,严重时导致落叶,植株
枯死。
3月中下旬用10%吡虫啉乳油5倍柴油,树
干离地面50 cm的部位刮去表皮后涂刷;
5月中下旬用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喷施
防治。
3月中下旬、
5月中下旬
DB35/T 2252—2025
8
参考文献
[1]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2]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 GB/T 16620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4] LY/T 1773 香榧
[5]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