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671-2025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671—2025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
Specification of evaluation on digital home construction
2025 - 05 - 26发布
2025 - 08 - 26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和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广州市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广东睿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日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浙江艾克斯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孙毅、周一锋、何军、周凡、林格、范培林、黄继、廖昕、石国飞、刘宇辉、常文卓、李铫、冯艺美、许杰智、谢雪梅、周小强、彭英桃、陈小燕、张振、王洋、张峰、黎珀、万娉婷、孔祥元、刘鹏飞、梁小芳、余刚、何靖洋、谭振球、吴宗其、刘昆。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和缩略语 ....................................................................... 2
2.1 术语 ........................................................................... 2
2.2 缩略语 ......................................................................... 3
3 基本规定 ........................................................................... 4
4 评价与等级划分 ..................................................................... 5
5 基础设施 ........................................................................... 6
5.1 控制项 ......................................................................... 6
5.2 评分项 ......................................................................... 6
6 健康 ............................................................................... 8
6.1 控制项 ......................................................................... 8
6.2 评分项 ......................................................................... 8
7 舒适 .............................................................................. 11
7.1 控制项 ........................................................................ 11
7.2 评分项 ........................................................................ 11
8 智慧便捷 .......................................................................... 13
8.1 控制项 ........................................................................ 13
8.2 评分项 ........................................................................ 13
9 安全 .............................................................................. 15
9.1 控制项 ........................................................................ 15
9.2 评分项 ........................................................................ 15
10 绿色低碳 ......................................................................... 17
10.1 控制项 ....................................................................... 17
10.2 评分项 ....................................................................... 17
附录A 数字家庭评分评价表 ............................................................ 18
参考文献 ............................................................................. 20
DB44/T 2671—2025
IV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 2
2.1 Terms ...................................................................................................................................................... 2
2.2 Abbreviations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 4
4 Assessment and Rating .................................................................................................................................. 5
5 Infrastructure ................................................................................................................................................. 6
5.1 Prerequisite Items ................................................................................................................................... 6
5.2 Scoring Items .......................................................................................................................................... 6
6 Health ............................................................................................................................................................ 8
6.1 Prerequisite Items ................................................................................................................................... 8
6.2 Scoring Items .......................................................................................................................................... 8
7 Comfort ........................................................................................................................................................ 11
7.1 Prerequisite Items ................................................................................................................................. 11
7.2 Scoring Items ........................................................................................................................................ 11
8 Smart and Convenient.................................................................................................................................. 13
8.1 Prerequisite Items ................................................................................................................................. 13
8.2 Scoring Items ........................................................................................................................................ 13
9 Safety ........................................................................................................................................................... 15
9.1 Prerequisite Items ................................................................................................................................. 15
9.2 Scoring Items ........................................................................................................................................ 15
10 Green Low-carbon ..................................................................................................................................... 17
10.1 Prerequisite Items ............................................................................................................................... 17
10.2 Scoring Items ...................................................................................................................................... 17
Appendix A MarkingTable of Digital Home ................................................................................................. 18
References ......................................................................................................................................................... 20
DB44/T 2671—2025
1
1 总则
1.0.1 为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围绕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耐久、绿色低碳等居住环境的需求,推动数字家庭建设,为人民群众打造好房子,促进居住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省数字家庭建设评价的术语、指标与等级划分。
1.0.3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居住建筑数字家庭建设的技术水平评价。
1.0.4 广东省数字家庭建设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44/T 2671—2025
2
2 术语和缩略语
2.1 术语
2.1.1 数字家庭 digital home
数字家庭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的智能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家庭生活服务系统。
2.1.2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包括别墅、公寓、住宅、宿舍等。
2.1.3 智能家居smart home
以居住建筑为平台,融合建筑电气、网络通信、智能家居设备、服务平台,集系统、服务、管理为一体的舒适、便捷、安全、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
2.1.4 智能家居设备 smart home devices
具有网络通信功能,可自描述、发布并能与其他节点进行交互操作的家居设备。
2.1.5 光纤到房间 FTTR, Fiber To The Room
一种基于光纤的驻地网,通常由一个 FTTR 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 FTTR 从设备以及连接主设备和从设备的室内光分配网络等组成,FTTR 提供终端互联、数据回传、Wi-Fi 协调、网络管理等功能。
2.1.6 家庭综合信息箱 family integrated information box
由箱体以及功能模块组成,安装在居住建筑单元户内,用于实现居住建筑单元的宽带接入、智能家居控制管理、路由交换以及具有语音、数据、有线电视线缆配线功能的综合设备箱。
2.1.7 家居配线箱 house tele-distributor
居住建筑户内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线缆的接入及匹配的设备箱。
2.1.8 中控网关/主机系统 central control gateway/host system
是数字家庭内部各子系统汇集的中心,用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信息共享。既具备路由交换、地址解析、信号转换、与外部网络通信等功能,又具有智能家居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2.1.9 智能家电 intelligent household appliances
智能家电是将物联网技术、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引入家用电器设备后形成的智能家电产品,具有智能识别、使用或控制管理功能且可以和控制面板、触摸屏、遥控器、移动APP等智能交互的设备。
DB44/T 2671—2025
3
2.1.10 主要功能房间 main functional rooms
居住建筑内人员长时间活动的空间,包括起居室、卧室、书房等。
2.1.11 智能面板 intelligent panel
数字家庭中具有通信功能的控制面板,控制的设备可包括照明、空调或其他设备或电器等。
2.2 缩略语
2.2.1 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2.2.2 OTA升级:Over The Air update
空中升级,一种远程无线升级技术,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升级设备所需要的更新。
2.2.3 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通信技术。
2.2.4 APP:Application Program
应用程序。
2.2.5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
2.2.6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
DB44/T 2671—2025
4
3 基本规定
3.0.1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以居住建筑为评价对象。
3.0.2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
3.0.3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应遵循自愿申请、科学分析、客观评价的原则进行。
3.0.4 申请评价方应合理确定数字家庭建设的技术路线,选用适当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提交竣工图、自评估报告及其他证明材料,并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0.5 评价机构应按照本标准有关要求,对评价申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根据审查与核查情况出具评价报告,确定评价等级。
DB44/T 2671—2025
5
4 评价与等级划分
4.1.1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体系由基础设施、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绿色低碳等六类指标构成。
4.1.2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的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
4.1.3 控制项为必须达到的指标,评定结果应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评定结果应为得分值。
4.1.4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的分值设定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分值
控制项基础分值(Q0)
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
总分值
基础设施(Q1)
健康
(Q2)
舒适(Q3)
智慧便捷(Q4)
安全(Q5)
绿色低碳(Q6)
评价
分值
200
56
49
64
50
62
32
513
注:第6.2.5、6.2.6、9.2.1条为针对某种类型建筑的评价,当不属于这类建筑时可以不参评,即评价总分值取消该条的评价分值。
4.1.5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Q=(Q0+Q1+Q2+Q3+Q4+Q5+Q6) ×100/总分值
式中:Q——总得分;
Q0——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200分;
Q1~Q6——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6类指标(基础设施、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绿色低碳)评分项得分。
4.1.6 数字家庭建设评价应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数字家庭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等级评定与评价分数的对应关系参见表4.1.6。
表4.1.6 评价等级与对应得分数
评价得分数Q(分)
评价等级
60分≤Q<73分
一星级
73分≤Q<86分
二星级
86分≤Q
三星级
DB44/T 2671—2025
6
5 基础设施
5.1 控制项
5.1.1 居住建筑应实现光纤到户,支持居住建筑用户所需的信息通信。
5.1.2 户内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满足室内移动通信用户语音及数据通信业务需求。
5.1.3 户内信息插座设置满足用户对电话、宽带及有线电视的接入及使用需求。
5.2 评分项
5.2.1 户内配置家庭综合信息箱,箱内预留宽带接入模块、中控模块、电源插座以及其他数字家庭所需的设备模块等的安装空间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具备相应的散热措施,得5分。
5.2.2 户内的数据线布线应为数字家庭建设及户内网络建设预留基础条件,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最高得5分:
1 在家庭综合信息箱或家居配线箱与主要功能房间之间分别至少预留一条管道并布放牵引线,得2分;
2 在家庭综合信息箱或家居配线箱与主要功能房间之间分别至少预留一条网线并设置RJ45信息插座,得3分;
3 在家庭综合信息箱或家居配线箱与主要功能房间之间分别至少预留一条光纤,实现光纤到房间,得5分。
5.2.3 户内的电源线及控制线的布线为数字家庭建设预留基础条件,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窗户位置预留电动窗帘电源线及控制线,当数字家庭控制系统采用无线或电力载波通信时可不预留控制线,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3分:起居室、主卧室窗户位置预留电动窗帘电源线及控制线,得1分;起居室、卧室、书房窗户位置预留电动窗帘电源线及控制线,得2分;住宅需要遮阳的窗户位置均预留电动窗帘电源线及控制线,得3分。
2 户内为家居智能设备预留充分的电源插座,包括门口、阳台、厨房、卫生间马桶等位置,得3分。
5.2.4 户内设置智能家居中控网关/主机系统,中控网关/主机系统作为数字家庭的核心,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管理智能家居设备,评价总分值为2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DB44/T 2671—2025
7
1 具备第三方主流品牌智能家电、智能家具、智能家纺产品接入,实现互联管理、联动协同功能,得4分;
2 具备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支持异地查看和控制智能设备状态,得4分;
3 具备智能设备的本地控制功能,满足在外网断开连接情况下系统可照常使用,得2分;
4 具备智能家居设备初始场景预制功能,恢复设置时可重新设置到预制场景,得2分;
5 具备智能家居设备可更换,更换后硬件、场景自行恢复或全面更新,无需重新配置场景,得2分;
6 具备全屋设备参数自动备份功能,具备可以选择某个时间点恢复数据的功能,得2分;
7 当用于智能设备管理的中控主机或中控网关故障时,保证照明控制功能可用,得2分;
8 具备远程OTA升级功能,具备可升级更新能力,得2分。
5.2.5 户内配置智能面板实现对户内设备的智能控制,智能面板具备定义场景功能,可控制执行联动场景,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最高得10分:
1 户内起居室及主卧室的照明采用智能面板控制,得4分;
2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采用智能面板控制,得6分;
3 户内所有照明控制面板采用智能面板,得8分;
4 户内所有控制面板均采用智能面板,得10分。
5.2.6 在起居室、卧室等房间内放置电视的位置预留满足有线电视或网络电视信号接入的信息插座,得5分。
5.2.7 户内实现5G或以上移动信号全覆盖,得5分。
DB44/T 2671—2025
8
6 健康
6.1 控制项
6.1.1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区域内最大辐射场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的相关要求,室内天线输出口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应大于15dBm/载波。
6.1.2 室内区域最大辐射场强(含本户及邻居Wi-Fi信号叠加场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的相关要求。
6.1.3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的要求对室内环境污染物(包括氡、甲醛、氨、苯系物、TVOC等)进行检测,其浓度应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6.2 评分项
6.2.1 户内设置传感器对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PM2.5及PM10浓度等进行检测,控制智能通风换气设备,以便使室内环境保持在舒适健康的范围,评价总分值为15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设置温度、湿度、CO2浓度、PM2.5、PM10浓度传感器,具备自动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指标分析功能,能实时将指标信息显示在集中控制终端和远程监控移动端界面上且具备主要污染物浓度参数限值设定及越限报警等功能,提醒用户通风换气,得5分;
2 户内起居室或卧室设置通风换气装置,能由数字家庭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得2分;
3 厨房设置独立的送排风或排油烟设备,能由数字家庭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得2分;
4 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排风设备,能由数字家庭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得2分;
5 户内设置空气净化设备,能由数字家庭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得2分;
6 空气质量监测与通风换气装置、排风设备、空气净化设备能够实现智能联动控制,自动优化室内环境,使室内空气质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规定限值,得2分。
6.2.2 户内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最高得5分:
1 能对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得3分;
2 能对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TVOC浓度进行监测,得5分。
6.2.3 户内用水设置水质监测或智能净水设备,保障健康安全用水,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DB44/T 2671—2025
9
1 户内设置水质监测设备,支持对户内用水水质监测,可视化地提醒用户水质达标情况,具有监测浊度、余氯、pH值、总溶解性固体(TDS)等功能,其中每支持一项得1分,最高得4分;
2 户内设置净水设备,具备净水能力,净化后水质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的规定并具备滤芯更换提醒功能,得2分;
3 水质监测设备或净水设备各项数据能在智能家居集中控制终端和远程监控移动端界面上显示,具备自动提醒功能,得2分。
6.2.4 户内设置智能设备,辅助户内生活人员实现健康生活,评价总分值为5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设置智能健身设备,为用户提供健身条件,具备智能体测评估、健身计划安排等功能,得2分;
2 户内配置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血压、血糖、血氧、心跳\脉搏、体重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即时健康数据监测,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3分:健康信息可在控制终端或手机上显示并具备统计分析功能,得2分;在此基础上,监测数据能实时共享给授权的成员或机构,得3分。
6.2.5 老年公寓、老年人照料设施等专为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户内考虑智能健康养老或适老措施,能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评价总分值为11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根据户内服务的对象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人体存在感应设备(在洗手间等隐私场合,不应采用图像感知形式),具备对人体静态、动态、活动轨迹的感知功能,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智能看护功能,后台具备长时间监测不到人体活动时推送警告信息的能力,得1分;
2 具备户内老年人生命体征采集设备,对一般老年人可采集体温、脉搏等信息,对在床老人采集心率、呼吸等参数,监控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具有健康指标参数异常情况报警功能,得2分;
3 具备位置感知功能,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2分:能对指定人员在户内进行定位感知,得1分,还能对老人的跌倒进行报警,得2分;
4 户内设置老年人紧急求助设备,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老年人居住的卧室、卫生间等紧急事件多发区域安装紧急求助按钮,报警信息推送到指定的紧急联系人或社区物业等,得2分;在此基础上,紧急求助按钮或求助设备具备声控功能,能根据呼救声发送报警信息的,得4分;
5 户内的智能开关控制操作简单,触摸屏或移动端具有老年模式,字体大小、控制逻辑、环境控制参数预设模式可针对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设置,便于老年人学习、使用,得2
DB44/T 2671—2025
10
分。
6.2.6 专为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居住建筑,数字家庭的建设充分考虑残障人员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评价总分值为5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入户智能门锁及门铃能同时满足听觉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和言语障碍者使用,得1分;
2 户内按键形式的控制面板具有触摸可识别的标识,以便视觉障碍者分辨,得1分;
3 户内触摸形式的控制终端具有视障辅助模式,能通过语音助手或其他方式辅助视觉障碍者使用,得2分;
4 户内各类报警信息能满足听觉障碍者的需要,得1分。
DB44/T 2671—2025
11
7 舒适
7.1 控制项
7.1.1 户内主要活动空间应实现无线Wi-Fi覆盖,应部署家庭路由器作为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核心控制设备,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YD/T 1096和《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099的要求。
7.1.2 户内应具备照明控制及场景控制能力。
7.1.3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独立控制的温度调节装置。
7.2 评分项
7.2.1 户内无线局域网络性能速率应达到标准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平均信号强度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6分:平均信号强度小于-90dBm的覆盖盲区≤10%,得4分;全屋覆盖无盲区,平均信号强度大于-75dBm,得6分;
2 户内无线设备性能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户内无线设备支持协议802.11ac并向下兼容其他802.11协议,得2分;户内无线设备支持协议802.11ax并向下兼容其他802.11协议,得3分;户内无线设备支持协议802.11be并向下兼容其他802.11协议,得4分。
7.2.2 户内无线局域网络具备智慧功能,能实现对无线局域网本身的监视、控制功能,评价总分值为4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具备Wi-Fi的实时状态诊断功能,得1分;
2 具备简单的家长控制功能,得1分;
3 具备自动选频功能,能有效避免同频干扰影响传输质量,得1分;
4 无线AP具备定时开关功能或无数据休眠及自启动功能,得1分。
7.2.3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照明可基于多种控制逻辑,采用智能化手段控制,评价总分值为1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实现各房间、分区域照明的智能开关控制,得3分;
2 具备照明分组控制,可按照区域、功能、场景完成照明设备分组控制,得3分;
3 具备根据时间自动控制照明功能,得3分;
4 具备根据声音、照度等其他因素自动控制照明开关及照度功能,得2分;
5 具备按照人体行为融合感知自动控制照明功能,得2分;
DB44/T 2671—2025
12
6 实现照度调节控制,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3分:最低调光等级不大于20%,得2分;实现采用触屏滑动或采用物理旋钮方式完成区域亮度精细化无级控制,得3分;
7 实现色温调节控制,得2分。
7.2.4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遮阳装置可基于多种控制逻辑,采用智能化手段控制,改善室内热舒适及光环境,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主要功能房间窗帘能通过现场面板及智能化控制终端控制电动开、关,得2分;
2 具备本地及远程窗帘控制功能,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具备本地及远程窗帘电机开、关过程中暂停的功能,得2分,还具备自动调节窗帘百分比开合度的功能,得4分;
3 具备语音控制功能,得1分;
4 具备自动感应及智能自动调节能力,如可以根据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照度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智能化调整遮光面积,得1分。
7.2.5 起居室、书房、卧室等主要功能房间环境温度、湿度可基于多种控制逻辑,采用智能化手段控制,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的温度自动控制,包括按时间自动控制、远程控制、一键控制多个空间温度等功能,得6分;
2 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的温、湿度独立控制,可通过加湿或抽湿设备改善户内湿度环境,得2分。
7.2.6 户内具备娱乐影音视听设备,提供高品质影音服务,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设置全屋音乐系统将不同活动空间设置为独立播放分区,分区间能独立播放不同的音乐或共同播放相同音乐,得2分;
2 影音视听设备采用不小于4K的高清分辨率,得2分;
3 智能电视与智能音箱组合成分布式立体声,声道支持5.1环绕声及以上,得2分。
7.2.7 户内家电、家具能采用智能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能通过数字家庭系统对户内的大部分家电、家具实现控制,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控制不少于4种智能家电、家具,得2分,控制不少于8种智能家电、家具,得4分;
2 能通过手机APP等对上述家电、家具进行远程控制开关机、预约、设置等功能,得2分。
7.2.8 户内外阳台门、外窗设置自动开关装置,能根据天气状况实现联动控制,得4分。
DB44/T 2671—2025
13
8 智慧便捷
8.1 控制项
8.1.1 数字家庭系统具备本地及远程控制功能。
8.1.2 数字家庭系统移动客户端应能实时显示户内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环境参数。
8.2 评分项
8.2.1 户内配置集中控制终端,对户内智能设备进行便捷监视及控制,评价总分值为12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配置至少一个具备集中可视控制功能的集中控制终端,可进行全屋智能设备数据集中展示与控制,得3分;
2 集中控制终端能通过触摸方式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得2分;
3 集中控制终端能具备楼寓对讲室内机全部功能,得2分;
4 集中控制终端具备物业应用、公共服务等融合部署功能,得1分;
5 集中控制终端具有灵活的自定义功能,得2分;
6 具备设备运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得2分。
8.2.2 能通过APP、小程序等远程移动客户端实现户内集中控制终端的控制功能,得5分。
8.2.3 能够通过语音交互对户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支持普通话语音对话能力,得1分;
2 支持连续对话能力,得2分;
3 支持可视化语音交互能力(可视即可说),得2分;
4 支持离线状态下保留基础的普通话语音交互能力,得1分;
5 系统中多个语音设备间可协同唤醒和应答,得2分;
6 同时支持普通话、粤语、英语等三种及以上语音对话能力,得2分。
8.2.4 具备灵活的场景定义控制功能,玄关、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家庭生活区域的智能家居设备及传感器互联互通,能够提供舒适、便捷生活场景体验及控制。每实现1个区域的场景定义及控制得2分,最高得8分。
8.2.5 在户内主要生活空间合理设置人体存在传感器,具有检测人体存在或移动的能力,实现人性化与智慧化的场景控制,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通过合理布置人体存在传感器,数字家庭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户内主要生活空间有人\无人\移动等基本状态,得2分;
DB44/T 2671—2025
14
2 系统可以实现人体静态微动作,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2分:可以识别人体静态微动作,得1分;在此基础上,还能检测人体姿态、检测人员呼吸并具备轨迹追踪功能,得2分;
3 系统可以有效屏蔽常见热源、光源、窗帘扰动等的外部干扰,得2分;
4 系统可以有效区分与辨别人体与恒温类宠物,得2分;
8.2.6 用户可在不同房间、设备之间便捷地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进行播放和流转,得2分。
8.2.7 具备通过户内智能设备,便捷访问物业服务、社区服务、政务服务等平台,实现一屏办功能,如实现线上申办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民政服务、物业缴费、物业报修、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租赁服务、快递配送服务、邻里互动、社区商场等便民服务功能。至少可以实现3项以上的服务功能的,得5分。
DB44/T 2671—2025
15
9 安全
9.1 控制项
9.1.1 新建全装修住宅户内厨房、起居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9.1.2 数字家庭系统收集及处理用户数据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要求。
9.2 评分项
9.2.1 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新建住宅建筑,其套内设置集中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5分。
9.2.2 合理设置视频安防监控设备,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视频监控采用不低于200万像素的网络摄像机,得2分;
2 视频监控具备本地存储能力,连续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天,得2分;
3 视频监控具备云存储能力,连续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天,得2分;
4 视频监控可与其他智能终端或应用联动,实现自动场景控制,得2分。
9.2.3 入户门安装智能电子防盗锁,智能电子防盗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 374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且具备下列技术特点,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智能电子防盗锁满足《电子防盗锁》GA 374安全级别规定,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安全级别为A级,得2分;安全级别为B级,得4分;
2 智能电子防盗锁形式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采用单机型,得2分;采用联网型,得4分。
9.2.4 对户内火灾、水浸、燃气泄漏和用电安全报警,进行必要的自动化风险控制,评价总分值为14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除卫生间外,各独立房间均在适当位置安装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探测器报警时,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及物业管理人员,得2分;
2 厨房、阳台和卫生间在适当位置设置水浸报警探测器,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检测到水浸自动报警,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或物业管理人员,得2分;在此基础上,检测到水浸联动关闭水阀门,得4分;
3 厨房安装燃气泄漏探测器,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本款最高得4分:检测到燃气泄漏时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及物业管理人员,得2分;在此基础上,检测到燃气泄漏时联动关闭燃气阀门,得4分;
DB44/T 2671—2025
16
4 户内配电箱具有超温报警功能,异常自动报警,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或物业管理人员,得2分;
5 户内配电箱设置电气火灾探测器,检测到异常自动报警,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或物业管理人员;或各配电回路均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得2分。
9.2.5 户内设置楼寓对讲终端,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楼寓对讲终端具备授权访客乘梯功能,得2分;
2 楼寓对讲终端具备防破坏报警或断线报警功能,得2分;
3 楼寓对讲终端除实现可视对讲、开关门禁等基础功能外,还具备对接手机、智能音箱、智能终端等设备的云对讲功能,得2分。
9.2.6 户内合理设置入侵报警设备,报警信息推送到业主手机客户端、紧急联系人或物业管理人员,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在客厅及主卧室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息能推送至物业管理人员或值班室,得2分;
2 在住户周界可能被外人入侵的阳台、露台、入门走道等设置入侵探测器,发现有人非法进入时自动报警,得2分;
3 阳台门及外窗安装门磁/窗磁报警器,监测阳台门或外窗开合状态,异常自动报警,得2分。
4 入户门能监测其开合状态,异常自动报警,得2分。
9.2.7 户内安防系统具备一键布撤防、自动布撤防、远程布撤防、分区布撤防等安防功能,得2分。
9.2.8 数字家庭应采用合理措施保障系统安全,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用户操作系统采用开源、技术自主可控的系统,得2分;
2 中控网关/主机与各智能设备控制协议采用国家自主可控互联互通协议,得2分;
3 可以通过账户、人脸或声纹等方式区分不同家庭成员,可以实现不同家庭成员的权限区分和个性化功能,得2分;
4 具备对于采集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措施,不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得2分。
9.2.9 户内无线局域网络设备具备安全管理和防护能力,具备3C认证证书,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最高得3分:
1 针对特定MAC设备,提供简单的安全防护,得1分;
2 支持家庭级WPA2安全协议,支持防蹭网并提供安全防护策略,得2分;
3 支持家庭级WPA3安全协议,支持防蹭网并提供安全防护策略,得3分。
DB44/T 2671—2025
17
10 绿色低碳
10.1 控制项
10.1.1 照明灯具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255的规定,不应采用低于最低能效限定值的光源或已列入淘汰目录的低效光源。
10.1.2 冰箱、空调器、电热水器、电饭煲、洗衣机、电视机等主要家电的能效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10.2 评分项
10.2.1 户内照明灯具采用高能效灯具,按照以下不同标准要求对应评分,最高得5分:
1 二级能效标准及以上的照明灯具功率占照明总功率的80%以上,得2分;
2 一级能效标准的照明灯具功率占照明总功率的80%以上,得5分。
10.2.2 冰箱、空调器、电视机、电热水器、电饭煲、洗衣机、新风机系统、电暖系统等主要家电采用高能效电器,最高得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每一类家电达到二级能效标准得2分;
2 每一类家电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得3分。
10.2.3 能可靠判断无人在家或无人在房间状态,实现无人状态下的节能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自动关闭照明,得2分;
2 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自动关闭空调,得2分;
3 入门处设置一键关全屋照明得2分。
10.2.4 户内部署绿电智能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支持发电量及碳减排统计分析,得5分。
10.2.5 户内断路器采用智能断路器,具备远程控制、安全保护报警、电压、电流监测功能的,得2分。
10.2.6 户内插座采用智能插座用于家庭能耗管理,能接受系统合理控制,评价总分值为4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户内不少于4处采用智能插座,具备远程控制、定时通断电、安全保护报警的,得2分;
2 智能插座具备与户内其他设备或场景联动实现智能用电控制功能的,得1分;
3 户内不间断电源插座采用智能插座,具备安全保护报警、电量统计功能的,得1分。
DB44/T 2671—2025
18
附录A 数字家庭评分评价表
表A 数字家庭评分评价表
指标
类别
条文号
标准条文
得分说明
评分值
备注
条款分值
自评分
判定达标
/得分
基础设施
控制项
5.1.1
——
达标
达标/不达标
5.1.2
——
达标
达标/不达标
5.1.3
——
达标
达标/不达标
得分项
5.2.1
5
5.2.2
5.2.2
5
本条只能选择其中一款得分
第1款
2
第2款
3
第3款
5
5.2.3
5.2.3
6
本条各款得分累计
第1款
3
第2款
3
……
分项小计
健康
控制项
得分项
分项小计
DB44/T 2671—2025
19
续表A
注:第6.2.5、6.2.6、9.2.1条为针对某种类型建筑的评价,当不属于这类建筑时可以不参评,即评价总分值取消该条的评价分值。
指标
类别
条文号
标准条文
得分说明
评分值
备注
条款分值
自评分
判定达标
/得分
舒适
控制项
得分项
分项小计
智慧便捷
控制项
得分项
分项小计
安全
控制项
得分项
分项小计
绿色低碳
控制项
得分项
分项小计
合计
DB44/T 2671—2025
20
参考文献
[1] 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2] 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3]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4] GB 30255 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5]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7]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8] GB 50846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9] 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10] 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11]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2]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3] GB/T 32420 无线局域网测试规范
[14]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15] GB/T 37142 住宅用综合信息箱技术要求用
[16] GA 374 电子防盗锁
[17] YD/T 1096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
[18] YD/T 1099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19] CJ 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20] HG/T 4111 全自动连续微/超滤净水装置
DB44/T 2671—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