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RSA 004-2023 微生物科学数据汇交与安全管理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对《微生物科学数据汇交与安全管理要求》(T/STRSA 004—2023)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微生物领域科学数据的汇交与安全管理,规范数据汇交体系、流程及安全保障要求。
- 核心目标:实现微生物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安全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国标文件包括:
GB/T 1.1-2020
(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GB/T 39912-2021
(科学数据汇交技术规范)GB/T 39909-2021
(汇交通用数据元)GB/T 39908-2021
(汇交通用代码集)
3. 术语与定义
- 关键术语:
- 微生物数据:与微生物相关的文字、数字、图形等原始或衍生数据。
- 数据汇交:按标准格式汇集提交数据以实现统一管理。
- 数据实体:可标识、可处理的数据集(如基因组、宏基因组数据)。
- 数据标识:通过永久唯一标识符(CSTR)实现数据定位、追溯与引用。
4. 数据汇交体系
4.1 管理体系要求
- 三步走流程:汇交计划 → 元数据 → 实体数据。
- 多类型数据模板: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定制元数据模板(如核酸序列、宏基因组数据)。
- 分类汇交模块:
- 按数据类型:8类(生物项目、样本、核酸序列、原始组学、基因组、宏基因组、晶体结构、期刊附件)。
- 按项目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等。
4.2 实体数据管理
- 汇交内容:原始数据、衍生数据、辅助工具软件、数据描述信息(元数据/质量说明)。
- 数据要求:
- 科学性:按研究逻辑整理,确保可重用价值。
- 完整性:覆盖项目任务指标的所有数据要素。
- 可用性:提供关键词、使用说明,支持检索与复用。
4.3–4.6 关键环节
- 元数据管理:按数据类型定制模板,与汇交计划一致。
- 质量控制:检查数据准确性、完整性、颗粒度;制定质量评级规则。
- 数据标识:通过CSTR实现永久定位与引用,内容变更需申请新标识。
- 共享方式:
- 完全开放共享(无偿开放);
- 协议共享(签署使用协议);
- 不共享。
5. 汇交流程
5.1 通用流程
四阶段闭环管理:
- 立项阶段:提交方制定汇交计划 → 管理方审核并指导。
- 实施阶段:按计划采集、处理数据 → 管理方提供技术支持。
- 验收阶段:提交元数据及实体数据 → 形式审核(管理方) + 质量审核(项目管理方) → 发放验收凭证。
- 发布共享:
- 管理方对数据分类、编目、标识、保存;
- 形成数据清单(含定级、共享方式) → 审批后按"开放为常态"原则共享。
6. 安全保障体系
6.1 数据分级分类
- 安全分级:
- 致病性风险:I级(低)~IV级(高,如强致病性病原体)。
- 影响程度:核心数据 > 重要数据 > 一般数据。
- 分类维度:
- 内容(资源分类、技术方法、研究过程等);
- 应用(工业、农业、病原等);
- 处理程度(原始/衍生数据)。
- 管理要求:物理隔离、敏感数据脱敏、专人专岗审批。
6.2–6.6 安全管理措施
- 管理规范:制定元数据设计、质量控制、数据库安全规范。
- 存储策略:
- 原始数据每日异地备份;
- 更新数据同步归档并清理日志。
- 共享安全:
- 可发现:永久标识符链接元数据/实体;
- 可获取:稳定访问地址;
- 可重用:支持跨场景复用与融合。
- 容灾备份:
- 读写分离防篡改;
- 本/异地冷热备份;
- 阶段性成果离线存档。
- 主动防御:
- 全流程数据库审计;
- 日志分析预警高风险行为;
- 每周漏洞扫描与整改。
7. 支撑体系
- 归口单位: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
- 起草单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7家机构。
- 政策依据:引用《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7号)等文件。
核心价值
- 规范化:统一微生物数据汇交标准,提升数据质量与互操作性。
- 安全可控:分级分类管理 + 主动防御机制,平衡共享与安全。
- 可持续共享:通过永久标识符和协议共享机制,促进数据流转与增值利用。
此标准为微生物领域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系统性框架,适用于科研机构、疾控中心及数据平台等主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