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DB1302/T 447-2016《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唐山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涵盖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景观水体等类型。
二、核心原则与技术措施
- 基本原则
- 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注重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等)。
- 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措施,维持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
- 关键指标
- 绿地率中45%以上需为下沉式绿地。
-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如70%对应19.8mm,90%对应41.5mm)。
三、分项建设规范
1. 建筑与小区绿地
- 屋顶绿化
- 新建建筑平屋顶(≤30m)绿化面积≥30%;改造项目酌情采用。
- 优先选用耐旱乡土植物,避免根系穿刺性强的乔木。
- 透水铺装
- 新建区透水铺装率≥50%,改建区≥35%。
- 下沉绿地
- 下沉深度50-100mm(最大200mm),入口设缓冲,底部防渗条件:距地下水位<1m或建筑基础<3m时需防渗。
- 生物滞留设施
- 蓄水层深度200-300mm(最高400mm),污染严重区域底部需防渗。
- 雨水管理
- 硬化屋面≥2000m²需配建调蓄设施(30m³/千㎡)。
- 雨水口设截污挂篮,溢流口顶标高高于绿地50mm以内。
2. 城市道路绿地
- 透水铺装
- 人行道、停车场优先采用透水铺装,立交区域引导雨水排入绿地。
- 下沉式绿化带
- 中央分车绿带(宽度≥4m)下凹20-30cm,侧分带下凹10-20cm。
- 溢流口顶标高低于路面30-100mm。
- 特殊路段
- 水源保护区道路设雨水应急处理设施,高架路中央绿带可设计雨水花园。
3. 绿地与广场
- 透水铺装
- 公园透水率≥50%(新建)、35%(改建);广场≥45%(新建)、35%(改建)。
- 生物滞留设施
- 污染严重区域设初雨弃流(弃流量5-10mm径流厚度)。
- 生态驳岸坡度≤1:8,自然水体驳岸占比≥60%。
- 水景设计
- 需配套调蓄与净化设施,补水水源优先利用雨水。
- 植被缓冲带
- 临水区域宽度≥2m,坡度2%-6%,采用多坡或低坡形式减缓径流。
4. 城市景观水体
- 生态设计
- 滨水带配湿塘、雨水湿地,驳岸采用自然或生态材料(高度<3m)。
- 沿水体设≥20m宽绿地,植物由水生向旱生过渡。
- 水质管理
- 排口采用生态形式,缓冲区设截污净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四、附录关键信息
- 设施功能对比
- 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适用场景及污染物去除率(如生物滞留SS去除率80-90%)。
- 维护要求
- 透水铺装年检修2次,生物滞留设施年养护2次,蓄水池雨季前预留调蓄空间。
- 植物选择
- 耐涝植物分类(如垂柳、旱柳耐涝3个月以上;悬铃木、白蜡耐1-2个月)。
- 径流系数
- 硬化地面Ψ=0.85-0.9,绿地Ψ=0.15,透水铺装Ψ=0.3-0.45。
五、特殊要求
- 污染控制
- 医院、化工厂等特殊区域需设截流设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 防渗处理
- 特殊区域(如高架路侧分带)需防渗,避免破坏路基。
六、实施要点
- 竖向设计:优化场地高程,确保雨水汇入海绵设施。
- 协同设计:设施间需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超标雨水通过行泄通道排放。
- 景观融合:设施需与周边环境协调,兼顾功能与美观。
该标准为唐山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引,强调量化指标与生态优先,适用于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全流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