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YDD-HM03-2023 高效煤粉管道输送与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高效煤粉管道输送与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Q/ZYDD) 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的“高效煤粉”在管道输送、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重点防范粉尘爆炸、自燃等风险。
核心对象: “高效煤粉” - 以褐煤为原料,经破碎、在1000~1300℃高温烟气中快速解聚提质改性钝化后得到的高挥发分烟煤粉,适用于发电、建材、冶金、锅炉、煤化工等领域。
系统组成: 高效煤粉仓、给料机、除尘器、煤粉输送风机、风粉混合器、输送管道、控制柜、惰性气体保护装置、计量装置等。
详细技术内容总结
1. 一般要求 (第4章)
*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需满足安全、可靠、高效、节能、自动化要求。
* **防爆电气:** 所有电气元器件必须具备防爆性能,配线接口需在密闭防爆接线盒内,连接部位必须可靠接地。
* **系统完整性:** 明确了高效煤粉管道输送与储存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
2. 高效煤粉管道输送技术要求 (第5章)
* **管道布置防沉积/回火:**
* 防止高效煤粉沉积和燃烧器回火。
* 避免停滞区和死端。
* 与水平面夹角 ≥45°,尽量避免水平布置。
* **流速要求:** 最小负荷 ≥18m/s,必须水平布置时额定负荷 ≥25m/s。
* **清扫系统:** 必须配备,用于系统启停时吹扫管道。
* **防震动/荷载传递:** 需采取措施防止震动和荷载传递。
* **选型与连接:** 选型合理,减少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优先采用焊接连接以减少法兰。
* **接口角度:** 管道与风粉混合器短管相接时,倾斜角 ≥50°。
* **弯头要求:**
* 弯曲半径宜为5-10倍管径。
* 必须考虑耐磨保护措施。
* **燃烧器前连接:** 应采用耐磨金属软管以消除热膨胀。
* **防静电接地:**
* 管道连接必须防静电接地。
* 直接静电接地电阻 ≤100欧姆。
* 管道接头之间需用导体跨接。
* **给料机:**
* 密封良好、不泄露,具有锁气功能。
* 电机必须防爆。
* **风粉混合器:** 设计需防止煤粉堆积和配风反窜至给料机。
* **输送风机:** 压力和流量需满足燃用设备最大负荷输送量的要求。
3. 高效煤粉储存技术要求 (第6章)
* **煤粉仓结构:**
* 宜采用钢制立式结构。
* 封闭严密,减少开孔。开孔必须有可靠密封。
* 进/出粉装置必须具备锁气功能。
* 内壁光滑,几何形状保证煤粉顺畅流动、全部自流出。
* **壁面角度:** 壁面与水平面夹角 ≥65°,相邻壁交线与水平面夹角 ≥60°。
* **防护:**
* 防止受热和受潮。
* 金属仓需用不燃材料保温。
* **安全设施 (必备):**
* 安全监控与报警装置。
* 防爆阀(满足GB/T 15605)。
* 通风排气系统。
* 惰化系统(引入惰性气体)。
* CO监测装置。
* 筒仓下部防止空气漏入设施。
* **防爆设计:**
* 按最大爆炸压力(经泄压后)≥40kPa 和负压30kPa设计。
* 防爆阀额定动作压力:1kPa~10kPa。
* **灭火/惰化接口:** 顶部应设自动灭火装置或惰性介质引入管(DN≥25mm)。
* 蒸汽灭火需疏水。
* 二氧化碳灭火需避免干冰形成。
* **防静电接地:**
* 所有设备法兰、管道法兰需跨线连接并接入接地网。
* 煤粉仓需设避雷装置和阴极埋地装置。
* **仓顶除尘器:**
* 过滤面积需满足最大供粉风量。
* 布袋材质需防静电。
* **监测仪表:**
* **温度:** ≥4个测温点(仓内),信号引至控制室。
* **料位:** 应设置料位计(优先电子式/超声波式),信号引至控制室,宜设机械式就地核对。
4. 高效煤粉使用系统安全运行要求 (第7章)
* **一般要求:**
* 制定运行规程,运行人员需培训合格。
* 定期检查、试验系统设施(包括防爆阀),记录存档。
* 系统应有独立控制系统,能与主系统DCS联锁。
* 停机/检修时煤粉仓必须清仓。
* **系统启动:**
* 按规程检查合格后方可启动。
* 燃烧器前隔离门必须全开。
* 禁止投入或需中断给粉的情况(动力源消失、燃烧空气未建立/消失、隔离门未开、点火器未投/熄灭、引风机停运、其他允许条件未满足)。
* **系统运行:**
* 禁止破坏连锁、保护、信号装置运行。
* 禁止破坏系统气密性的操作。
* **存粉时限:** 夏天≤5天,冬天≤7天。
* **粉位要求:** 保持高于给料机运行允许最低粉位。
* **温度控制:** 仓内煤粉温度≤65℃,超温需充惰性气体。
* **CO控制:** 仓内CO浓度≤300ppm,超标需充惰性气体。
* **系统停机:**
* **正常停机:** 先停给料机→输粉风机运行≥10分钟(吹扫管道)→关隔离门→引风机运行≥30分钟。
* **非正常停机:** 按联锁程序操作。再次启动前需吹扫管道,并按启动程序操作。
关键安全要素总结
- 防爆炸核心: 贯穿始终的核心要求。通过设计(无死角、高流速、惰化)、设备(防爆电器、防爆阀)、监控(温度、CO)、操作(吹扫、清仓、惰化)等多层次防护。
- 防静电: 管道、设备、煤粉仓、除尘器均需专门防静电措施。
- 惰化保护: 在煤粉仓温度或CO超标时,以及作为预防性安全措施的关键手段。
- 防沉积自燃: 管道设计避免沉积、煤粉仓形状保证流动、严格控制存粉时间和温度。
- 严密隔离: 系统(尤其是煤粉仓)必须密封良好,防止空气漏入和粉尘泄漏。
- 监控预警: 温度、CO浓度、料位实时监控并报警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 规范操作: 严格的操作规程、启停程序和联锁保护是安全保障的最后防线。
- 定期维护: 对系统设施(特别是防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至关重要。
该标准为企业内部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其特有的高效煤粉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一旦有相应的国标或行标发布,本标准即行作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