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540-2025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水稻生产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水稻生产技术规范总结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早稻、单季稻和再生稻的覆膜机插生产,涵盖地膜选择、育苗、覆膜机插、大田管理及收获全流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T 35795-2017:规定生物降解地膜的力学性能、功能期(II类≥100天)、水蒸气透过量(A类≤200 g/(m²·24h))等要求。
- GB 4404.1:确保种子质量符合禾谷类标准。
- NY/T 1276:规范农药安全使用。
3. 术语定义
-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以可降解材料制备,功能包括增温、保墒、抑草,降解后对土壤无害。
- 功能期:覆膜至5%裂口的时长(开始降解)至完全降解(肉眼不可见)的时间。
4. 地膜选择要求
- 力学性能:符合GB/T 35795-2017表6(拉伸强度≥10 MPa,断裂伸长率≥200%)。
- 规格:黑色膜,幅宽与插秧机匹配。
- 功能期:≥100天(II类),水蒸气透过量≤200 g/(m²·24h)(A类)。
5. 育苗技术
5.1 育苗前准备
- 品种选择: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高产、适合机插的品种。
- 种子处理:浸种时加入杀菌剂(符合NY/T 1276),催芽温度30~32℃,露白播种。
- 育秧土与苗床:
- 育秧土:无除草剂残留,酸性壤土(粒径≤5mm)或专用基质。
- 苗床: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秧本田比例1:80~120。
5.2 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确保秧龄与机插时间匹配。
5.3 苗期管理
- 水分:1叶1心前旱育,后期保持湿润(叶尖无吐水时补水)。
- 施肥:移栽前2天施“起身肥”,浇透水。
- 病虫害: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5.4 秧苗质量要求
- 早稻:秧龄25~30天,苗高14~18 cm,茎基宽≥2.0 mm,地上部百苗干重3.0~3.5 g。
- 南方单季稻/再生稻:秧龄15~20天,茎基宽≥2.5 mm,干重3.5~4.0 g。
- 北方单季稻:秧龄30~35天,茎基宽≥2.0 mm,干重3.0~3.5 g。
- 病株率:均<0.1%。
6. 覆膜机插技术
6.1 整地
- 泡田3~5天,水整地后田面高低差≤3 cm,泥脚深度≤20 cm。
- 覆膜前24小时排水,70%田面无存水、无残茬。
6.2 覆膜方法
- 地膜紧贴地面,头尾及两侧压实,避免形成“水包”。
- 插秧后开沟(宽30~40 cm,深20~25 cm),确保排水通畅。
6.3 机插密度
根据品种、区域及季节调整,一般早稻插秧密度较高,单季稻次之。
7. 大田管理
7.1 水分管理
- 有效分蘖期:湿润管理,畦沟有水、畦面无水(土壤含水量≥95%)。
- 无效分蘖期:晒田控蘖,促进根系发育。
7.2 施肥
- 底肥:一次性施足缓控释肥,按目标产量(如亩产600 kg需纯氮10~12 kg)调整用量。
- 追肥:抽穗后根据叶色诊断喷施叶面肥(如0.2%磷酸二氢钾)。
7.3 病虫草害
- 除草:不封闭除草,后期局部人工或化学除草。
- 病虫害:常规防治(如二化螟用氯虫苯甲酰胺,纹枯病用井冈霉素)。
8. 收获要求
- 适收期:95%以上稻穗黄化完熟(颖壳、小穗轴及护颖变黄)。
- 机械收获:留茬高度≤15 cm(再生稻需保留低桩),损失率≤3%。
9. 其他注意事项
- 地膜降解监测:定期观察裂口率,确保功能期覆盖关键生育阶段。
- 环保要求:完全降解后无需回收,避免白色污染。
附:关键参数速查表
项目 | 参数要求 |
---|---|
地膜功能期 | ≥100天(II类) |
秧龄(南方单季稻) | 15~20天 |
机插田面平整度 | 高低差≤3 cm |
完熟收获标准 | 黄化完熟率≥95% |
缓控释肥用量 | 纯氮10~12 kg/亩(目标600 kg)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