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种业技术
服务中心、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种子管
理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丽娟、刘丰泽、关荣霞、任雪贞、郭潇阳、刘谢香、王羡国、孟全业、邓澍、郑静宜、
张文晓、孙全、金石桥、晋芳.
Ⅱ
NY/T2595—2025
大豆品种真实性鉴定 SSR 分子标记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Glycinemax (L?)Merr?]品种真实性鉴定(simplesequencerepeat,SSR)分子
标记法术语和定义、原理、检测方案、检测程序和结果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真实性验证和品种真实性身份鉴定,不适用于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deG
rivedvariety,EDV)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真实性 varietygenuineness
供检样品与标准品种是否相符.
3?2
品种真实性验证 varietyverification
与其对应品种名称的标准样品比较,检测证实供检样品的品种名称与标注是否相符.
3?3
品种真实性身份鉴定 varietyidentification
经分子技术检测并通过相应品种指纹数据比对平台筛查比较,确定供检样品的真实品种名称.
3?4
标准样品 standardsample
国家指定机构保存的代表品种特征特性的实物样品或DNA 样品.
3?5 SSR 指纹数据比对平台 SSRfingerprintblastplatform
采用SSR标记的标准化方法对品种标准样品的等位变异进行检测,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
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品种分子数据信息的检索比对载体.
3?6
参照样品 referencesample
具有SSR位点上主要等位变异的品种,用于辅助确定试验样品的等位变异,校正仪器设备的系统误差.
3?7
引物组合 primerpanel
最大限度区分大豆品种的一套引物.
1
NY/T2595—2025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p:碱基对(basepair)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
dNTPs: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eoxyG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SR: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
Taq 酶:耐热DNA 聚合酶(TaqGDNApolymerase)
5 原理
大豆不同品种的基因组存在着能够世代稳定遗传的简单重复序列(SSR)的重复次数差异.这种差异
可以通过从有代表性的试验样品中提取DNA,用SSR引物进行扩增和电泳检测出来,因此可以利用扩增
片段大小区分不同品种.
依据SSR标记检测原理,采用SSR引物,通过与标准样品比较或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比对的方
式,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或身份鉴定.真实性验证依据规定数目引物的SSR 位点差异数目而判定,品
种真实性身份鉴定依据被检SSR位点无差异原则进行筛查和鉴定.
6 检测方案
6?1 总则
对于真实性鉴定,引物、检测平台、样品状况不同,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确度可能有所不同.应依
据“适于检测目的”的原则,统筹考虑检测规模和检测能力,选定适宜的检测平台、样品状况,制订相应的检
测方案.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合成选择的引物,按照确定的检测平台对试验样品按DNA 提取、PCR 扩增、电
泳、数据分析的程序进行检测.
按规定要求填报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应注明检测方案所选择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信息.
DNA 提取、PCR扩增和电泳的技术条件要求,在适于检测目的和不影响检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检
测平台的要求,允许对本文件的规定做适当调整.
6?2 检测平台
6?2?1 品种真实性验证可采用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或者毛细管电泳,PAGE电泳宜在同一电泳板
上比较试验样品和标准样品;真实性身份鉴定,宜采用毛细管电泳,利用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进行鉴
定.
6?2?2 对于试验样品数量较多的,可将组织研磨仪、DNA 自动提取、自动移液工作站、高通量PCR扩增
仪、DNA 分析仪进行组合,以提高检测的综合效率.
6?3 引物
6?3?1 开发38对SSR引物作为品种真实性验证和身份鉴定的引物(见表1)
表1 引物信息
编号引物名称染色体退火温度,℃ 引物序列(5′G3′)
PG01 Gm016 9 60 正向:AGTTAGGGTGATCAGAAAACTGTAA
反向:GATTGCTCCAACGTATTAAGCACTT
PG02 Gm008 5 60 正向:TGAAACCTGGAAAAAGATACGTGTG
反向:GTTGAAGGAAATGCTTCAAACCAAC
2
NY/T2595—2025
表1 (续)
编号引物名称染色体退火温度,℃ 引物序列(5′G3′)
PG03 Gm034 18 60 正向:AGTTGGTGTTTTCTTGTGGTTTTCT
反向:CGTACTCTGTACTGGGAGCTAATTA
PG04 Gm023 13 60 正向:TTTATGACTCTTTGCAGCAAGAAGG
反向:AATGATCTAATGTGTGACCATGCAC
PG05 Gm039 20 60 正向:TGCTTCCCTATGCAAAAAGATTGAG
反向:TCAAGTATGGTGGAAAACTTGAAGC
PG06 Gm037 19 60 正向:TCACCTATTTTCAAATTATGCGCTCA
反向:ATGGAAATACTGAATGAAAGCATATTG
PG07 Gm030 16 60 正向:TCACGAAAGTTTTTCTGTAACATCT
反向:GCCTGTATATAAAGGTGCACAAAGT
PG08 Gm006 4 60 正向:GAGCTATTCCTTTGATTGAAACCCA
反向:TTGGGAGCTTATACTGAGGTTTCTT
PG09 Gm031 17 60 正向:GCTTACATGCAACCTATAAGGCATT
反向:AGGTTGTCAAATGATGAGAAGTCTT
PG10 Gm013 7 60 正向:TGGTGACACTGTATACCAAACTCTT
反向:GGACTCTGCCTCGTAATATTACCAT
PG11 Gm015 8 60 正向:TTCTTGAGAATTACTGTGTCCCTGT
反向:CCTGATGGGATGCACTTTGTATATT
PG12 Gm010 7 60 正向:GCTAACCCGCTCTATGTTAAAGTTC
反向:ATAGAGACAGAGCCAACTCAAACTT
PG13 Gm001 1 60 正向:AACACCAAACTATCACTAGGTTTGC
反向:CCAGGTCACTTACACCTTAACACTA
PG14 Gm029 16 60 正向:TCACTTGACTAATCGTGTCATGACA
反向:AGAATGGACTAACGTTGAGAGGATT
PG15 Gm012 7 60 正向:TCACCATTTAGATTCTTCTCAGGCA
反向:TTCGTGAGCTATTGTTTTTCATCGT
PG16 Gm007 5 60 正向:AGTCATGTCAGCAATTCAGCTTATG
反向:GTCTCCCTCTCTTTCATTTCTACGA
PG17 Gm033 18 60 正向:TCAAATTTTAACCTCAGAGGACAGG
反向:TGACAATGAAGATAATGATAACAAAATTAGT
PG18 Gm032 18 60 正向:ATCCCCAAAGTTATGGAAGAGTCAA
反向:TCAAGAAACAAAAGGTATGCATGCT
PG19 Gm027 15 60 正向:ATCATAGTCAGGGGTGGACCTATAT
反向:AACAACATCATTCTGATCAGTGGTG
PG20 Gm022 12 60 正向:GACACCAATCAAAAATTGAACTGCA
反向:ACTCAACCAATAAAAGAGCATGCAA
PG21 Gm070 20 60 正向:GATGTCTGCCTCTATGGTAGCTTAA
反向:AGTAGTTGTAAGCATACCACCATGA
PG22 Gm065 4 60 正向:AAAACATCTCTTCATGCTGTTGTCC
反向:AAACCTAACTAAGCTTCGGTCTCAA
PG23 Gm043 10 60 正向:TCAAGCACTTTGATTTCCATTCTGT
反向:CGTGTAGTATAGTTTTGAAAATGGCG
PG24 Gm045 2 60 正向:AGTTGGTTAAGTCGATTAGGCTTGA
反向:GCCAAAAATGAGCAAAAATGCAACA
PG25 Gm054 3 60 正向:TTAAGCAGTTCCTCTCATCACGTAA
反向:TGGATAGTTGACTTTGTTTGGTTGG
PG26 Gm004 3 60 正向:AAAAACCATCCTTACAAAACTGCCA
反向:TCAGTGGGATCTGATTGTATTTTACC
PG27 Gm051 17 60 正向:TGTATACACGAAAGATGGAATATTCTTTT
反向:TGCCGGAAAATTTTATGGCATAGAT
PG28 Gm053 13 60 正向:TGTTTAGTCAATTCAGGTCGATAAGT
反向:GTTCACATGCTTGTACCGATTGATA
3
NY/T2595—2025
表1 (续)
编号引物名称染色体退火温度,℃ 引物序列(5′G3′)
PG29 Gm046 1 60 正向:CCAGAGTTAACATCTCGGTTTGATG
反向:AATTTGGCCAAATTCAAACTGGTCA
PG30 Gm052 6 60 正向:TAATTCTAGCTGGCCTTTAGAACGT
反向:ATATTTAAGTGGCGTTGGATTCGAC
PG31 Gm059 4 60 正向:TATCCATCGTGTTGCTGTCATACTT
反向:ACCATTGTCCTTATCATATTCGTTAAAAA
PG32 Gm049 12 60 正向:CGCCCACCAATAGAAATAATTGTGA
反向:TGTGATCGGATGTTAATTAGCTTTTTCA
PG33 Gm055 7 60 正向:TTTTAGCCAAAGAACATGTTATGGT
反向:ACTTTTATTCAACATGCTTTTCATAAGT
PG34 Gm005 4 60 正向:GCACACATCATTTCTTTGTTTGACC
反向:TGTGTTCCGATTTTGATTGCGATAA
PG35 Gm056 8 60 正向:GCAATCAATTTGTGTCTTTATGCCC
反向:TTTTGAATCCTAGACATGCATGCAA
PG36 Gm019 10 60 正向:TCTTTGTAAGATCACGCCATTATTT
反向:GTTGCATTGCACATTAGGTTTTCTG
PG37 Gm014 7 60 正向:ACAAAAATCAACAACGTTAACAATATAAATT
反向:GGCAGGGTGGAAGTGAATTTTT
PG38 Gm048 20 60 正向:TACGTATTTTCATTGCACAAGTTGT
反向:TGTCTATGTTCTACCATTAAATGATGACA
注:本表中38对引物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主开发.
6?3?2 品种真实性验证允许采用序贯方式.若PG01~PG10检测到可以判定不符结果的差异位点数
的,可终止检测.若采用前10对引物未达到可以判定不符结果的差异位点数时,则继续完成引物PG01~
PG10的检测,以此类推.也可直接采用表1的38对SSR引物进行检测.
6?3?3 品种真实性鉴定采用表1的38对SSR引物构建试验样品指纹,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比较筛
查与试验样品指纹一致的品种.
6?4 样品
6?4?1 送验样品为种子、幼苗、叶片等组织或器官.需要扦样的样品数量应符合GB/T3543?2的规定.
6?4?2 试验样品不少于30个个体,可以采用混合检测或单个个体检测.
6?5 检测条件
真实性鉴定应在有利于检测实施的控制条件下进行,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条件:
a) 检测员熟悉所使用检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b) 所有仪器与使用的技术相匹配,并已经过定期维护、验证和校准;
c) 使用适当等级的试剂盒、灭菌处理的耗材;
d) 使用校准检测结果评定的适宜参照品种.
7 仪器设备、试剂和溶液配制
7?1 仪器设备
7?1?1 DNA 提取
高速冷冻离心机、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移液器、组织研磨仪等.
7?1?2 PCR 扩增
PCR扩增仪、移液器等.
7?1?3 电泳
7?1?3?1 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
4
NY/T2595—2025
高压电泳仪、垂直板电泳槽及制胶附件、胶片观察灯、水平摇床、数码相机或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等.
7?1?3?2 毛细管电泳
DNA 分析仪等.
7?1?4 其他器具
微量移液器、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加热磁力搅拌器、冰箱等.
7?2 试剂
7?2?1 DNA 提取
液氮、CTAB、氯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GNa2?2H2O)、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Gbase)、氯
仿、异戊醇、乙醇、盐酸.
7?2?2 引物合成
选用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只需合成普通引物.选用荧光毛细管电泳,需要在上游或下游引物的
5′端或3′端标记与毛细管电泳仪发射和吸收波长相匹配的荧光染料.
7?2?3 PCR 扩增
DNA、引物、dNTPs、10×PCRBuffer(含MgCl2)、Taq 酶、ddH2O 或者2×Taq Mix反应混合液.
7?2?4 电泳
7?2?4?1 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
丙烯酰胺(Acrylamide)、N,N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ethyleneGbisGacrylamide)、尿素、去离子甲酰胺
(Formamide)、溴酚蓝(Bromophenolblue)、二甲苯青、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硼酸、乙醇(95%)、亲和
硅烷(Bindingsilane)、剥离硅烷(Repelsilane)、过硫酸铵、冰醋酸、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G
amine,TEMED)、蒸馏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硝酸银、氢氧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GNa2 ?
2H2O)、甲醛、DNA 分子量标准.
7?2?4?2 毛细管电泳
与使用的DNA 分析仪型号相匹配的分离胶、分子量内标、去离子甲酰胺、电泳缓冲液等.
7?3 溶液配制
DNA 提取、PCR扩增、电泳、银染的溶液按照附录A 规定的要求进行配制,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试剂配制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的要求,其中银染溶液的配制可以使用符合三级要
求的水.
8 检测程序
8?1 DNA 提取
8?1?1 CTAB法
选取试样的叶片200mg~300mg,加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转入2?0 mL 的离心管中,每管加入
700μL经65℃预热的CTAB提取液,充分混匀,65℃水浴60min,其间轻摇颠倒混匀3次.每个离心管
加入700μL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上下轻摇颠倒多次混匀直至液体呈乳白色,12000r/min离
心15min.取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上下轻摇颠倒多次混匀5min,12000r/
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颠倒摇匀后放于-20 ℃冰
箱静置30min,4℃12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70%乙醇漂洗1次,12000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自然干燥DNA 沉淀10min.将干燥的DNA 溶于100μL0?1×TE缓冲液中,检测浓度,
置于-20℃备用.该方法也适用于种子DNA 的提取.
8?1?2 试剂盒法
选用适宜SSR标记法的商业试剂盒,并经验证合格后使用.DNA 提取方法,按照试剂盒提供的使用
说明进行操作.具体引物荧光信息见附录B.
注:DNA提取可选8?1?1、8?1?2或其他达到PCR扩增质量要求的方法.
8?2 PCR 扩增
5
NY/T2595—2025
8?2?1 反应体系
PCR扩增反应体系的总体积和组分的终浓度根据表2进行配制,可依据试验条件不同作相应调整.
表2 PCR 扩增反应体系
反应组分原浓度终浓度反应体积,μL
10×PCRBuffer(含MgCl2) 10× 1× 2?0
dNTP 2?5mmol/L 0?25μmol/μL 2?0
Taq 酶5U/μL 0?05U/μL 0?2
SSR正向引物2μmol/L 0?1μmol/L 1?0
SSR反向引物2μmol/L 0?1μmol/L 1?0μL
DNA 20ng/μL 5ng/μL 5μL
ddH2O — — 8?8μL
注:使用2×Taq Mix混合液进行PCR 扩增,可直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相应的引物和模板DNA,加入量参照表2,用
ddH2O补齐至反应总体积20μL.
8?2?2 反应程序
反应程序中各反应参数可根据PCR扩增仪型号、酶、引物等的不同做适当调整.通常采用下列反应
程序:
a) 预变性:95℃,5min;
b) 扩增:95℃变性30s,60℃退火4min,共32个循环;
c) 终延伸:72℃,5min.
扩增产物置于4℃保存.
8?3 扩增产物分离
8?3?1 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
8?3?1?1 制胶
蘸洗涤灵用清水仔细反复将玻璃板刷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竖置晾干.将玻璃板水平放置(玻璃
板的规格宜为45cm×35cm),用95%乙醇纵向横向各擦拭板面3次.5min后,用亲和硅烷溶液擦拭板
面3次(擦拭方式同上),晾置5min后备用.同样刷洗背板,平放晾干,用95%乙醇纵向横向各擦拭背板
表面3次,晾置5min.再用剥离硅烷溶液擦拭背板表面3次(擦拭方式同上),晾置5min后备用.
将间隔条、附着板和背板组装成凝胶夹层装置,水平放置,用夹子在两侧夹好固定,用水平仪检测是否
水平.量取80mL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溶液,加入180μL10% 过硫酸铵和60μLTEMED,轻轻混
匀后利用灌胶瓶将其灌入夹层中,将鲨鱼齿梳的平齐端插入两板之间的胶液5mm~6mm.胶聚合1?5h
后,轻轻拔出梳子,用清水洗干净备用.
8?3?1?2 变性
将PCR扩增产物加入5μL上样缓冲液离心混匀.95 ℃变性5min后,取出迅速放置于冰上,冷却
10min待用.
8?3?1?3 电泳
a) 将聚合好的胶板安装于电泳槽上,在电泳正极槽(下槽)加入600mL的0?5×TBE缓冲液,负极
槽(上槽)加入600mL的0?5×TBE缓冲液,拔出样品梳,在1800V 恒压预电泳(10min~20
min),用塑料滴管清除加样槽孔内的气泡和杂质,将样品梳插入胶中1mm~2mm.每一个加
样孔加入5μL变性样品,在1800V 恒压下电泳.
b) 电泳的适宜时间参考二甲苯青指示带移动的位置和扩增产物预期片段大小范围(见表B?1)加以
确定.二甲苯青指示带在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移动的位置与230bp扩增产物泳
动的位置大致相当.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100±30)bp、(150±30)bp、(200±30)bp、(250±
30)bp范围的,电泳参考时间分别为0?7h、1?0h、1?5h、2?0h.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取下玻
璃板并轻轻撬开,凝胶附着在长玻璃板上.
6
NY/T2595—2025
8?3?1?4 银染
将凝胶板置于装有固定液的塑料盒内,轻轻摇荡10min后取出,在双蒸水漂洗3min;将凝胶板放置
新配染色液中,轻轻摇荡20min后取出,在双蒸水快速漂洗,时间不超过10s;将凝胶板放置于显影液中,
轻轻摇荡,直至出现带纹.待带纹清晰后取出,迅速置于固定液中定影2 min,然后在双蒸水中漂洗
2min;取出凝胶板室温下自然晾干,放在胶片观察灯上观察,记录结果,拍照保存.
注:固定液、染色液和显影液的用量,以没过胶面为准.
8?3?2 毛细管电泳
8?3?2?1 将按照预先确定的组合引物,等体积取同一组合中不同荧光标记引物的扩增产物,充分混匀.
从混合液中吸取1μL,加入DNA 分析仪专用96孔上样板上.每孔再分别加入0?2μL 分子量内标和
8?8μL去离子甲酰胺,95℃变性5min,取出立即置于冰上,冷却10min以上,离心10s后备用.
8?3?2?2 打开DNA 分析仪,检查仪器工作状态和试剂状态.
8?3?2?3 将装有扩增产物的96孔上样板放置于样品架基座上,将装有电极缓冲液的buffer板放置于
buffer板架基座上,打开数据收集软件,按照DNA 分析仪的使用手册进行操作.DNA 分析仪将自动运
行参数,并保存电泳原始数据.
8?4 数据分析
电泳结果需要通过规定程序进行数据读取以降低误读率.在引物等位变异片段大小范围内,对于毛
细管电泳,特异峰呈现为稳定的单峰型;对于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特异谱带呈现稳定的单谱带.
采取混合样检测的,无论是毛细管电泳还是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结果表明在引物位点出现因样
品异质性而无法识别特异谱带或特异峰的,应采用单个个体独立检测,试样至少含有30个个体.
8?4?1 变性PAGE垂直板电泳
对甄别后的特异谱带进行扩增片段大小的读取,统一采用两段式数据记录方式.纯合位点数据记录
为X/X ,非纯合位点数据记录为X/Y(其中X 、Y 分别为该位点两个等位基因扩增片段大小),小片段数
据在前,大片段数据在后,缺失位点数据记录为0/0.
8?4?2 毛细管电泳
8?4?2?1 对于毛细管电泳,由于不同引物扩增产物表现不同、引物不对称扩增、试验条件干扰等因素,可
能出现不同状况的峰型,按照以峰高为主、兼顾峰型的原则依据下列规则进行甄别、过滤处置:
a) 对于连带(pullGup)峰,即因某一位置某一颜色荧光的峰值较高而引起同一位置其他颜色荧光峰
值升高的,应预先将其干扰消除后再进行分析;
b) 对于(n+1)峰,即同一位置出现2个相距1bp左右的峰,应视为单峰;
c) 对于高低峰,应通过设定一定阈值不予采集低于阈值的峰;
d) 对于有2个及以上特异峰,应考虑是由非纯合SSR位点或混入杂株所致.
8?4?2?2 导出电泳原始数据文件,采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甄别.
a) 设置参数:在数据分析软件中预先设置好panel、分子量内标、panel的相应引物的Bin(等位变异
片段大小范围区间);
b) 导入原始数据文件:将电泳原始数据文件导入分析软件,选择panel、分子量内标、Bin、质量控制
参数等进行分析;
c) 甄别过滤处置数据:按8?4?2?1的规定执行.
分析软件会对检测质量赋以颜色标志进行评分,绿色表示质量可靠无需干预,红色表示质量不过关或
未落入Bin范围内,黄色表示有疑问需要查验原始图像进行确认.
数据比对采用8?4?3?1、8?4?3?2方式的,应分别通过同时进行试验的标准样品、参照样品(依据引物
选择少量的对照),校准不同电泳板间的数据偏差后再读取扩增片段大小.甄别后的特异峰落入Bin范围
内,直接读取扩增片段大小;若其峰大多不在Bin范围内,可将其整体平移尽量使峰落入Bin设置范围内
后读取数据.
8?4?3 数据比对
7
NY/T2595—2025
8?4?3?1 采用与标准样品比较的,对甄别后的特异谱带(见8?4?1)或特异峰(见8?4?2?1),按照在同一电
泳板上的试验样品与标准样品逐个位点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其位点差异.
8?4?3?2 采用毛细管电泳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比对的,按照数据导入模板的要求,将数据及其指纹
截图上传到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进行逐个位点在线比对,核实确定相互间的指纹数据的异同.
8?4?3?3 采用PAGE垂直板电泳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比对的,按照数据导入模板的要求,将数据上
传到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进行逐个位点的两两比对,核实确定相互间的指纹数据的异同.
注:采用PAGE垂直板电泳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比对较为困难,建议作为参考使用,比对前采取以下措施:
a) 读取扩增产物片段大小数据的,等位变异可参照附录C(见表C?1),试验参照品种可参照附录D
(见表D?1),同时在同一电泳板上电泳;
b) 电泳时间足够,符合8?3?1?3的要求;
c) 试验样品存在扩增片段为一个基序差异的,按片段大小顺序重新电泳进行复核确定后读取.
9 鉴定意见
9?1 检测结果用试验样品和标准样品的位点差异数表示,根据检验结果进行鉴定意见判断,一般份为3
类:排除属于同一品种、不确定是否为同一品种和不排除属于同一品种.对于有异议的样品,可以按照
GB/T3543?5的规定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9?2 鉴定意见可参考以下原则:
a) 供检样品与标准样品或SSR指纹数据平台某品种比较检测出差异位点数大于4,排除两者为同
一品种;
b) 供检样品与标准样品或SSR指纹数据平台某品种比较检测出差异位点数为1、2、3或4,不确定
两者为同一品种;
c) 供检样品与标准样品或SSR指纹数据平台某品种比较检测出差异位点数为0,不排除两者属于
同一品种.
10 结果报告
10?1 按照GB/T3543?1的检验报告要求,对品种真实性验证或身份鉴定的检测结果进行填报.
10?2 对于真实性验证,选择下列方式之一进行填报:
a) 通过对引物,采用电泳方法进行检测,与标准样品比较未能检测出位点差异.
b) 通过对引物,采用电泳方法进行检测,与标准样品比较检测出差异位点个,
差异位点的引物编号为,鉴定意见为.
10?3 对于品种身份鉴定,采用下列方式进行填报:
a) 通过对引物,采用电泳方法进行检测,经与SSR 指纹数据库筛查,试验样品与
品种未发现位点差异.
b) 通过对引物,采用电泳方法进行检测,经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筛查,检测到供
检样品与品种位点差异为1或2,鉴定意见为: .
c) 通过对引物,采用电泳方法进行检测,经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筛查,未检测到
与供检样品位点一致品种,无法鉴定品种身份.
10?4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需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a) 试验样品低于6?4?1规定数量;
b) 与试验样品比较的标准样品的来源;
c) 与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进行数据比对;
d) 试验样品遗传不稳定严重的位点(引物编号)清单.
8
NY/T2595—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溶液配制
A?1 DNA 提取
A?1?1 CTAB提取液
称取20g的CTAB(20g/L)、81?816g的NaCl(1?4 mol/L)、2?9225g的EDTAGNa2 ?2H2O
(10mmol/L)、12?114g的Tris(100 mmol/L),溶于适量水中,调pH 至8?0,加水定容至1000 mL,
121℃高压灭菌20min,4℃贮存.DNA 提取前,按照每100mLCTAB溶液加入2mLβG巯基乙醇在
65℃水浴锅中预热.
A?1?2 10×TE缓冲液
称取0?2923g的EDTAGNa2?2H2O(10mmol/L)、1?2114g的Tris(100mmol/L),溶于适量水
中,调pH 至8?0,加水定容至100mL,121℃高压灭菌20min,4℃储存.
A?1?3 0?1×TE缓冲液
量取10mL的10×TE缓冲液,加水定容至1000mL,4℃储存.
A?2 SSR 引物
用ddH2O 分别配制上游引物、下游引物终浓度为10μmol/L的储存液,-20℃储存.
A?3 电泳
A?3?1 亲和硅烷溶液
量取2mL亲和硅烷原液与500mL的无水乙醇混匀,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2 剥离硅烷溶液
量取10mL剥离硅烷原液与490mL的无水乙醇混匀,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3 10×TBE缓冲液
称取108g的Tris、55g的硼酸、7?44g的EDTAGNa2?2H2O 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水
定容至1000mL后,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4 0?5×TBE缓冲液
量取250mL的10×TBE缓冲液,加水定容至5000mL,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5 45%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称取434g的丙烯酰胺、16g的N,NG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水定容至
1000mL后,用普通滤纸过滤2次,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6 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称取210g的尿素、133mL的45%聚丙烯酰胺凝胶、100mL的10×TBE,加去离子水搅拌至完全溶
解.定容至1000mL后,用普通滤纸过滤2次,于常温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A?3?7 20%过硫酸铵溶液
称取20g过硫酸铵溶于100mL水中,4℃储存备用.
A?3?8 0?5mol/LEDTA 溶液
称取18?61g的EDTAGNa2?2H2O 溶于水中,调pH 至8?0,加水定容至100mL,121 ℃高压灭菌
20min,4℃储存.
9
NY/T2595—2025
A?3?9 上样缓冲液
取98mL去离子甲酰胺、2mL的0?5mol/LEDTA、0?25g的溴酚蓝和0?25g的二甲苯青混合摇
匀,4℃备用.
A?4 银染
A?4?1 固定液(10%醋酸)
200mL冰醋酸,加水定容至2000mL.
A?4?2 染色液(0?15%硝酸银溶液)
3g硝酸银,加水定容至2000mL.
A?4?3 显影液(1?25%氢氧化钠、0?1295%甲醛溶液)
2000mL蒸馏水中加入25g氢氧化钠和7mL甲醛.
10
NY/T2595—2025
附 录 B
(资料性)
38对标记荧光的SSR 引物分组方案
大豆38对SSR引物的荧光标记及分组见表B?1.
表B?1 38对标记荧光的SSR 引物分组
分组编号引物名称5′荧光基团
1
PG01 Gm016 FAM
PG02 Gm008 FAM
PG03 Gm034 FAM
PG04 Gm023 HEX
PG05 Gm039 HEX
PG06 Gm037 HEX
2
PG07 Gm030 TAMRA
PG08 Gm006 TAMRA
PG09 Gm031 ROX
PG10 Gm013 ROX
PG11 Gm015 ROX
3
PG12 Gm010 FAM
PG13 Gm001 HEX
PG14 Gm029 TAMRA
PG15 Gm012 TAMRA
PG16 Gm007 TAMRA
PG17 Gm033 TAMRA
PG18 Gm032 ROX
PG19 Gm027 ROX
PG20 Gm022 ROX
4
PG21 Gm070 FAM
PG22 Gm065 FAM
PG23 Gm043 FAM
PG24 Gm045 HEX
PG25 Gm054 HEX
PG26 Gm004 HEX
PG27 Gm051 HEX
PG28 Gm053 TAMRA
PG29 Gm046 ROX
5
PG30 Gm052 FAM
PG31 Gm059 FAM
PG32 Gm049 FAM
PG33 Gm055 FAM
PG34 Gm005 HEX
PG35 Gm056 HEX
PG36 Gm019 HEX
PG37 Gm014 HEX
PG38 Gm048 ROX
注1:毛细管电泳时,每一组别的引物可以组合在一起电泳.
注2:荧光标记仅为示例,如采用其他荧光集团,需用参照样品进行数据校正.
11
NY/T2595—2025
附 录 C
(资料性)
38对SSR 引物等位变异信息(毛细管电泳)
表C?1列出了38对引物在已知大豆品种中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主要等位变异扩增片段大小以及参
照样品对应的等位变异信息.
表C?1 已知品种主要等位变异扩增片段信息
编号名称组别染色体范围片段大小参照样品名称
PG01 Gm016 1 9 327~360
342 浙鲜5号
345 南农99G6
348 冀豆12
351 汾豆78
357 黑河45
PG02 Gm008 1 5 241~271
247 南农48
250 湘春豆26
253 汾豆78
256 黑河45
259 南农99G6
PG03 Gm034 1 18 111~152
111 汾豆78
126 天隆一号
129 吉育72
139 冀豆12
142 浙鲜5号
149 黑河45
PG04 Gm023 1 13 332~385
335 黑河45
338 黑河49
356 汾豆78
359 南农48
361 冀豆12
364 天隆一号
379 湘春豆26
PG05 Gm039 1 20 265~313
267 吉育86
270 华春2号
279 冀豆12
282 吉育72
285 浙鲜5号
291 黑河45
296 南农99G6
PG06 Gm037 1 19 93~177
99 南农99G6
108 华夏9号
123 黑河49
132 吉育86
135 黑河45
139 华疆2号
150 冀豆12
164 浙鲜5号
12
NY/T2595—2025
表C?1 (续)
编号名称组别染色体范围片段大小参照样品名称
PG07 Gm030 2 16 155~216
158 南农48
167 中黄13
170 南农99G6
190 黑河45
193 湘春豆26
196 华夏9号
PG08 Gm006 2 4 86~151
86 浙鲜5号
131 黑河45
137 湘春豆26
140 华夏9号
150 中黄13
PG09 Gm031 2 17 347~384
350 南农99G6
353 黑河45
361 吉育86
PG10 Gm013 2 7 304~319
313 南农99G6
316 湘春豆26
319 冀豆12
331 黑河45
334 南农48
PG11 Gm015 2 8 247~305
277 天隆一号
285 黑河45
292 冀豆12
295 南农99G6
298 华夏9号
PG12 Gm010 3 7 173~187
173 冀豆12
176 汾豆78
179 南农99G6
182 黑河45
PG13 Gm001 3 1 253~288
265 天隆一号
274 湘春豆26
282 南农99G6
PG14 Gm029 3 16 329~359
335 天隆一号
338 黑河49
341 南农99G6
353 齐黄34
356 黑河45
PG15 Gm012 3 7 299~319
301 冀豆12
304 黑河45
307 吉育86
313 吉育72
PG16 Gm007 3 5 223~262
243 南农99G6
246 黑河45
249 湘春豆26
PG17 Gm033 3 18 131~157
134 南农99G6
154 黑河45
157 齐黄34
PG18 Gm032 3 18 300~329
300 湘春豆26
306 黑河45
309 冀豆12
322 汾豆78
13
NY/T2595—2025
表C?1 (续)
编号名称组别染色体范围片段大小参照样品名称
PG19 Gm027 3 15 230~278
230 南农99G6
243 齐黄34
263 吉育86
275 黑河45
278 汾豆78
PG20 Gm022 3 12 136~150
140 黑河45
143 湘春豆26
150 南农99G6
PG21 Gm070 4 20 317~362
326 南农99G6
338 湘春豆26
341 华夏9号
PG22 Gm065 4 4 280~306
294 冀豆12
297 南农99G6
300 吉育72
PG23 Gm043 4 10 85~105 85 中黄13
97 南农99G6
PG24 Gm045 4 2 320~383
328 冀豆12
331 浙鲜5号
334 汾豆78
352 天隆一号
355 中黄13
357 南农99G6
363 吉育72
PG25 Gm054 4 3 239~280
246 冀豆12
249 南农99G6
258 浙鲜5号
261 南农48
269 天隆一号
272 齐黄34
PG26 Gm004 4 3 189~211
189 吉育72
192 浙鲜5号
198 汾豆78
201 南农99G6
208 中黄13
211 吉育86
PG27 Gm051 4 17 125~166
131 邯豆5号
141 吉育72
144 齐黄34
147 吉育86
163 湘春豆26
166 南农99G6
PG28 Gm053 4 13 328~356
328 齐黄34
333 中黄13
336 黑河49
348 南农99G6
350 华疆2号
PG29 Gm046 4 1 167~219
182 冀豆12
203 汾豆78
216 南农48
219 苏豆13
14
NY/T2595—2025
表C?1 (续)
编号名称组别染色体范围片段大小参照样品名称
PG30 Gm052 5 6 349~382
349 湘春豆26
364 吉育86
373 南农99G6
376 天隆一号
379 沪宁95G1
PG31 Gm059 5 4 273~309
273 天隆一号
276 黑河45
278 南农99G6
295 华夏9号
298 中黄13
301 齐黄34
PG32 Gm049 5 12 213~246
213 中豆41
216 黑河45
232 南农99G6
238 齐黄34
PG33 Gm055 5 7 123~162
125 铁丰31
128 南农99G6
131 湘春豆26
134 冀豆12
147 黑河45
150 齐黄34
PG34 Gm005 5 4 296~337
302 汾豆78
314 齐黄34
324 南农99G6
330 黑河45
333 冀豆12
PG35 Gm056 5 8 260~287
269 南农99G6
272 吉育72
275 黑河45
278 中黄13
PG36 Gm019 5 10 198~240
201 中黄13
204 南农99G6
213 齐黄34
216 黑河45
236 浙鲜5号
239 华夏9号
PG37 Gm014 5 7 107~149
107 中黄13
110 南农99G6
123 湘春豆26
126 冀豆12
145 邯豆5号
149 吉育72
PG38 Gm048 5 20 155~179
159 黑河45
162 齐黄34
171 南农99G6
174 汾豆78
180 吉育72
15
NY/T2595—2025
附 录 D
(资料性)
参照品种名单
参照品种名单见表D?1.
表D?1 参照大豆品种名单
编号品种名称编号品种名称
1 吉育86 10 南农48
2 吉育72 11 浙鲜5号
3 汾豆78 12 华夏9号
4 冀豆12 13 邯豆5号
5 齐黄34 14 苏豆13
6 中黄13 15 中豆41
7 天隆一号16 铁丰31
8 湘春豆26 17 黑河49
9 南农99G6 18 沪宁95G1
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