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637-2024 线上(类)政务服务咨询及导办帮办服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线上(类)政务服务咨询及导办帮办服务规范》(T/CI 637-2024)的主要内容总结。文档详细规定了线上政务服务咨询、导办和帮办服务的标准框架,涵盖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范围、服务流程、监督机制等核心内容。我将按照文档结构组织总结,确保全面、详细,并遵循丰富结构化的格式:使用标题、子标题和要点列表(避免虚构图片标签,因为文档中无任何图片元素)。
1. 前言
文档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提出单位为苏州市吴中区数据局,归口单位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起草单位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数据局、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为沈斌、樊晓斐等。规范旨在标准化线上政务服务咨询、导办和帮办服务机制。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线上(类)政务服务咨询及导办帮办服务机制的建设。核心内容包括:
- 规定服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范围、服务流程、服务监督及评估改进。
- 针对对象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提供的政务服务及类政务服务(定义见后文)。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引用以下标准作为基础:
- GB/T 32168-2015: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用于投诉处置等环节)。
- 其他不注日期文件的最新版本同样适用。
4. 术语和定义
关键术语明确界定,确保服务标准化:
- 政务服务:政府及事业单位依法律法规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公共服务。
- 类政务服务:扩展至公共机构、中介机构提供的具有政府特性的增值服务(如企业服务、便民服务),与政务服务合称“(类)政务服务”。
- 线上(类)政务服务:通过线上渠道(如门户网站、移动端、热线)提供的服务。
- 咨询服务:业务意向阶段的政策告知和疑问解答。
- 导办服务:业务申请环节的门户导引和申报辅导。
- 帮办服务:业务受理环节的要件核对和要素校勘。
5. 基本原则
服务须遵循五大原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 需求导向:聚焦高频服务(如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相关),根据意愿和需求提供服务。
- 高效便民:建立统筹联动机制,提供实时交互服务,确保方便快捷。
- 依法依规: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护公共利益和用户权益。
- 无偿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 安全防护:建立防护机制,保护政务数据、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6. 基本要求
规范服务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确保服务落地:
6.1 平台配置
- 数字底座: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包括:
- 业务中台:提供音视频组件、“好差评”、电子监察等功能。
- 技术中台: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远程控制组件等。
- 数据中台:集成事项库、办件库、知识库、地图库、专家库等。
- 应用中台:设置咨询导办帮办专栏、智能客服、成果分析等应用。
- 服务门户:提供多渠道接入:
- 移动端: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快应用。
- 网页端:省级政务服务网(旗舰店)。
- 热线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总客服)。
- 自助端:一体化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
- 工作门户:用于服务受理和管理,包括受理来自各渠道的申请,管理事项、用户、应用接入及监察结果。
6.2 人员配置
- 人员来源:依托政务(便民、企业)服务中心(站)及相关单位组建服务团队。
- 人员组成:
- 服务专员:专(兼)职人员或第三方机构人员,负责一线服务。
- 顾问专员:审批部门首席代表或独任审批员,提供专业支持。
- 管理专员: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人员。
- 人员素质:要求熟悉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备服务意识、良好沟通能力、恪守保密责任,并遵守首问负责制和咨询-导办-帮办一体化原则。
7. 服务范围
明确服务边界和形式,确保可操作性:
7.1 服务清单
- 建立并公示线上(类)政务服务咨询及导办帮办服务清单,定期更新。
7.2 服务形式
包括但不限于:
- 答复在线业务咨询(如政策解答)。
- 接受在线音视频邀约(限工作时间)。
- 提供办事指南、制式表格等下载渠道。
- 提供导服申请、材料预审、远程交互等在线服务。
8. 服务流程
详细规定服务全流程,强调闭环管理:
8.1 服务发起
- 用户通过移动端、网页端、热线端或自助端登记信息和服务需求发起诉求。
8.2 服务受理
- 智能客服受理:先由智能客服处理,无法满足时转人工服务。
- 专员受理:服务专员收到诉求后:
- 本级范围:简单咨询直接答复;复杂问题转入处置环节。
- 下级范围:转交下级处理。
- 非范围:告知用户办理路径。
8.3 服务处置
落实首问负责制,一体化提供服务:
- 咨询服务处置:专员或顾问专员答复咨询后,转入导办或结案。
- 导办服务处置:指导申请入口、准备材料、实时交互填报;完成后转入帮办或结案。
- 帮办服务处置:审核材料要件和要素;符合要求转审查,不符合则补正;可启动远程控制修改信息;完成后结案。
8.4 服务结案
- 专员将处置意见反馈用户后结案。
8.5 服务闭环
- 结案后跟踪用户是否取得业务办理结果:
- 已取得:确认闭环。
- 需完善:再次提供服务直至取得结果后闭环。
- 无法取得:告知用户并解释后闭环。
8.6 成果分析
- 定期统计高频咨询问题,形成统一答复模板;分类分析并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
9. 服务监督
建立监督机制保障服务质量:
9.1 服务评价
- “好差评”机制:实行“一服务一评价”,包括抽查回访评价。
- 监督测评: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进行监督测评。
9.2 电子监察
- 对服务程序、时限、应诉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统计分析。
9.3 投诉处置
- 依据GB/T 32168-2015中5.4.2要求处理投诉(确保规范响应)。
10. 评估与改进
- 建立评估机制,覆盖服务范围、流程和监督等;依据评估结果针对性改进服务(如优化流程、提升人员培训)。
- 参考文献包括GB/T 40756-2021(线上线下融合指南)和GB/T 43558-2023(移动端规范)。
11. 整体总结
本规范(T/CI 637-2024)为线上政务服务咨询及导办帮办服务提供了全面框架:
- 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化服务机制,提升用户体验(高效、便民、无偿)。
- 创新点:强调“服务闭环”和“成果分析”,确保服务实效;结合数字底座和多元渠道(如智能客服与人工协同),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
- 适用性: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公共机构,尤其聚焦高频服务场景(如企业办事、个人便民)。
- 监督保障:通过“好差评”、电子监察和投诉处置,构建质量闭环。
文档结构严谨,从原则到流程再到监督,形成完整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此总结基于文档原文,确保详细覆盖所有关键部分。如需特定章节的深入解析或应用示例,请随时补充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