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03.7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3.7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22557—2008《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本标准与GB2255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了感官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增加了游离铁、水分、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及其检验方法;
———增加了铅、砷指标的检验方法;
———更改了pH 值和水不溶物的检验方法。
1
GB1903.7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无机铁盐与乙二胺四乙酸钠盐为原料反应生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乙二胺四乙酸
铁钠。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2.2 分子式
C10H12FeN2NaO8·3H2O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421.09(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
状态
气味
浅黄色至黄褐色
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无异味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72—2025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铁(Fe),w/% 12.5~13.5 附录A中A.4
乙二胺四乙酸(以C10H16N2O8 计),w/% 65.5~70.5 附录A中A.5
水分,w/% ≤ 13.5 GB5009.3第四法a
游离铁(以Fe3+ 计),w/% ≤ 0.05 附录A中A.6
pH(10g/L水溶液) 3.5~5.5 GB/T9724
水不溶物,w/% ≤ 0.1 GB/T9738b
氨基三乙酸,w/% ≤ 0.1 附录A中A.7
氯化物(以Cl计),w/% ≤ 0.06 附录A中A.8
硫酸盐(以SO4 计),w/% ≤ 0.06 附录A中A.9
铅(Pb)/(mg/kg) ≤ 1.0 GB5009.12或GB5009.75
总砷(以As计)/(mg/kg) ≤ 1.0 GB5009.11或GB5009.76
a 取样量为0.1g。
b 取样量为5g,加100mL水溶解。
2
GB1903.72—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安全提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本标准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
及制品,应分别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
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硫氰酸铵溶液(8g/L):称取0.8g硫氰酸铵(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A.3.1.2 盐酸溶液(V+V):1+9。
A.3.2 仪器和设备
A.3.2.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3.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比色皿)。
A.3.3 鉴别方法
A.3.3.1 显色反应:称取0.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mL玻璃试管中,加入5mL水溶解,
加入硫氰酸铵溶液(A.3.1.1)1.0mL,溶液颜色不应发生变化。再加入盐酸溶液(A.3.1.2)0.5mL,混匀,
溶液应呈深红色。
A.3.3.2 紫外吸收: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充分摇匀后,移取
1mL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充分摇匀,此时试样溶液浓度为20μg/mL。在190nm~
70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此溶液应在256nm ±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A.4 铁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在强酸性条件下,游离出的Fe3+ 与过量碘化钾定量反应生成并析出I2,析出的
I2 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消耗量计算试样中铁的
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碘化钾。
A.4.2.2 盐酸。
A.4.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A.4.2.4 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边搅拌边倒入50mL 沸
3
GB1903.72—2025
水,再煮沸搅匀后,放冷备用(临用时现配)。
A.4.3 仪器和设备
天平:感量为0.0001g。
A.4.4 分析步骤
称取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用40mL水将其溶解在碘量瓶中,加入3g碘化钾(A.4.2.1)、
20mL盐酸(A.4.2.2),摇匀,水封瓶塞,于暗处放置约5min,起塞并用少量水冲洗塞盖,用硫代硫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A.4.2.3)滴定至近终点(淡黄色),加2.0mL淀粉指示液(A.4.2.4),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为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4.5 结果计算
铁的质量分数w1 以%表示,按式(A.1)计算:
w1 =
V1-V2 ×c1×M1
m1 ×1000 ×100 ……………………(A.1)
式中:
V1 ———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1 ———铁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55.85);
m1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因子。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
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
A.5 乙二胺四乙酸含量的测定
A.5.1 方法提要
在三乙醇胺对Fe3+ 进行掩蔽后,于pH=12.5~13.0碱性溶液中,Ca2+ 滴定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与
其中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过量的Ca2+ 再与羟基萘酚蓝指示剂结合成络合物,滴定终点为
酒红色。通过Ca2+ 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乙二胺四乙酸含量。
A.5.2 试剂和材料
A.5.2.1 一水合乙酸钙。
A.5.2.2 乙二胺四乙酸:基准试剂。
A.5.2.3 羟基萘酚蓝指示剂:按羟基萘酚蓝∶ 氯化钠=1∶100(质量比)进行混合研磨,过孔径
0.28mm~0.425mm 筛,贮存于干燥试剂瓶中,密塞备用。
A.5.2.4 氢氧化钠溶液(500g/L):称取5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A.5.2.5 三乙醇胺。
A.5.2.6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0.25 mol/L):称取44.0g一水合乙酸钙(A.5.2.1)(精确至
0.0001g)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4
GB1903.72—2025
A.5.3 仪器和设备
A.5.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5.3.2 pH 计。
A.5.4 分析步骤
A.5.4.1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称取2.0g~2.1g乙二胺四乙酸(A.5.2.2)(精确至
0.0001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150mL,再用氢氧化钠溶液(A.5.2.4)使其溶解并调pH 至
11.0~12.0,加入30mg羟基萘酚蓝指示剂(A.5.2.3),用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进行滴
定,溶液由蓝色变至红色,即为终点。
A.5.4.2 滴定操作:称取0.8g~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75mL的
蒸馏水溶解。用三乙醇胺(A.5.2.5)将溶液的pH 调至9.0,络合掩蔽Fe3+ 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
(A.5.2.4)将试样溶液pH 调至12.5~13.0,溶液变无色、澄清。加入30 mg 羟基萘酚蓝指示剂
(A.5.2.3),用标定过的一水合乙酸钙溶液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标定过的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5.5 结果计算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c2 以mol/L表示,按式(A.2)计算:
c2 =
m2 ×1000 V3 ×M2 ……………………(A.2)
式中: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质量,单位为克(g);
V3 ———标定用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292.24);
1000———换算因子。
乙二胺四乙酸的质量分数w2 以%表示,按式(A.3)计算:
w2 =
V4-V5 ×c2×M2
m3 ×1000 ×100 ……………………(A.3)
式中:
V4 ———试样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5 ———空白试验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的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2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292.24);
m3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因子。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
过算术平均值的2%。
A.6 游离铁的测定
A.6.1 方法提要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样中未螯合的Fe3+ 与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反应,在670nm 波长下测定其
吸光度计算游离铁的含量,并做限量试验,进行比较。
5
GB1903.72—2025
A.6.2 试剂和材料
A.6.2.1 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
A.6.2.2 铁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后,用水稀释至每mL相当于含0.025mg铁离子。
A.6.2.3 显色剂:称取1.0g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A.6.2.1,精确至0.0001g),加100mL水溶解。
A.6.3 仪器和设备
A.6.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6.3.2 分光光度计。
A.6.4 分析步骤
称取0.2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定容至20mL。取3根试管,分别标记A、B、C,A 管
和B管中各加入5mL试样溶液,C管中加入4mL水和1mL铁标准溶液(A.6.2.2)。A 管和C管中各
加入1mL显色剂(A.6.2.3),B管中加入1mL水,在670nm 波长下以B管溶液作参比,测定A 管溶液
的吸光度。用水作参比测定C管溶液吸光度(见表A.1)。
表A.1 试剂添加量
单位为毫升
名称A管B管C管
溶液5 5 —
水— 1 4
铁标准溶液— — 1
显色剂1 — 1
A.6.5 结果判定
A 管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不大于C管溶液的吸光度,即试样中的游离铁含量不超过0.05%。
A.7 氨基三乙酸的测定
A.7.1 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氨基三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用硝酸铜溶液溶解定容,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紫外检测器
检测,通过试样加标溶液确定限量。
A.7.2 试剂和材料
A.7.2.1 甲醇:色谱纯。
A.7.2.2 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TBAOH):25%(质量比)。
A.7.2.3 氨水溶液(5%):量取0.5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mL。
A.7.2.4 硝酸铜溶液(10g/L):精确称取10.0g硝酸铜,用水溶解并定容1000mL。
A.7.2.5 磷酸溶液(1mol/L):量取6.25mL磷酸,用水稀释至100mL。
A.7.2.6 氨基三乙酸标准品:C6H9NO6,纯度>98.0%,CAS号:139-13-9。
A.7.2.7 氨基三乙酸标准储备溶液(10mg/mL):称取100mg氨基三乙酸标准品(A.7.2.6)(精确至
6
GB1903.72—2025
0.0001g),移入10mL容量瓶,用水溶解并加入0.5mL氨水,混合,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A.7.2.8 氨基三乙酸标准溶液(10mg/L):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容量瓶。加
入100μL氨基三乙酸标准储备溶液(A.7.2.7),用硝酸铜溶液(A.7.2.4)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波处
理,得到标准溶液。
A.7.3 仪器和设备
A.7.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7.3.2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紫外检测器。
A.7.3.3 pH 计。
A.7.4 分析步骤
A.7.4.1 试样处理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入100μL氨水溶液(A.7.2.3)、50mL硝酸铜溶液(A.7.2.4),
超声波处理,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铜溶液(A.7.2.4)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试样溶液。
A.7.4.2 色谱参考条件
预柱:C8色谱柱(4.6mm×10mm,5μm)。
流动相:量取10mL的25%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A.7.2.2),置于200mL水中,然后用1mol/L
磷酸将pH 调至7.5±0.1。将溶液转移至1000mL容量瓶,加90mL甲醇(A.7.2.1),用水定容至刻度,摇
匀,用0.45μm滤膜过滤,脱气后备用。
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或其他等效的色谱柱。
检测波长:244nm。
进样量:20μL。
流速:2.0mL/min。
A.7.4.3 试样分析
在A.7.4.2的色谱参考条件下,对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计算氨基三乙
酸的响应值。标准溶液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响应值,3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0%,氨基三乙酸
的标准色谱图见附录B。
A.7.5 结果判定
试样溶液中氨基三乙酸色谱峰的响应值不超过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所得氨基三乙酸色谱峰的响应
值之差,即试样中氨基三乙酸含量≤0.1%。
本方法检出限为20mg/kg。
A.8 氯化物的测定(以Cl计)
A.8.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以银电极为测量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借助电位
突变确定反应终点。
A.8.2 试剂
A.8.2.1 95%乙醇。
7
GB1903.72—2025
A.8.2.2 硝酸钾饱和溶液。
A.8.2.3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A.8.2.4 硝酸溶液(V+V):2+3。
A.8.2.5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mol/L。
A.8.2.6 溴酚蓝指示液:0.1%乙醇溶液。
A.8.3 仪器与设备
A.8.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8.3.2 电位滴定仪(配银电极):精度为2mV。
A.8.3.3 参比电极:双液接型饱和甘汞电极,内充饱和氯化钾溶液。
A.8.3.4 测量电极:银电极。
A.8.4 分析步骤
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加1滴溴酚蓝指示液(A.8.2.6),用氢氧化钠溶液
(A.8.2.3)或硝酸溶液(A.8.2.4)调节溶液颜色恰呈黄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刻度,
摇匀。此为溶液A。
准确移取20mL溶液A,置于50mL 烧杯中,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滴定,参比电极
(A.8.3.3)测定确定滴定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8.5 结果计算
氯化物(以Cl计)的质量分数w3 以%表示,按式(A.4)计算:
w3 =
V6-V7 ×c3×0.03545×5 m4
×100 ……………………(A.4)
式中:
V6 ———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7 ———空白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4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0.03545———与1.00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物(以Cl计)的
质量;
5 ———稀释倍数。
A.9 硫酸盐的测定(以SO4 计)
A.9.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与同法处理的硫酸根标准溶液比
较,做限量试验。
A.9.2 试剂
A.9.2.1 盐酸溶液(V+V):1+4。
A.9.2.2 氢氧化钠溶液:160g/L。
A.9.2.3 氯化钡溶液:0.5mol/L。
8
GB1903.72—2025
A.9.2.4 氯化锌溶液:1mol/L。
A.9.2.5 硫酸盐标准溶液:称取2.113g无水硫酸钠(精确至0.0001g)溶于水,置于1000mL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每1mL标准溶液中相当于含1.430mg硫酸盐。
A.9.2.6 溶液A:取氯化钡溶液(A.9.2.3)5mL,加入55mL水和20mL95% 乙醇溶液稀释,再加入
0.5mL硫酸盐标准溶液(A.9.2.5)混匀(临用时现配)。
A.9.2.7 指示溶液:0.25% 对硝基苯酚溶液。
A.9.3 仪器与设备
天平:感量为0.01g。
A.9.4 分析步骤
称取1.8g试样(精确至0.01g),加入30mL水溶解,缓缓加入4.5mL 氢氧化钠溶液(A.9.2.2),
搅拌15min后定容至50mL,过滤。取20mL滤液作为试样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指示溶
液(A.9.2.7)2滴,用盐酸溶液(A.9.2.1)滴定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加入2 mL 氯化锌溶液
(A.9.2.4),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再次滴定至pH=2.0。用水定容至50mL 后,加入5.0mL 溶液A
(A.9.2.6),混匀。在黑色背景下,轴向观察,试样溶液所呈浊度与标准比浊溶液比较。
标准比浊溶液:量取20mL水,置于50mL比色管中。与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至pH 为2.0,加
入300μL硫酸盐标准溶液(A.9.2.5),定容至50mL后,加入5.0mL溶液A (A.9.2.6),混匀。
A.9.5 结果判定
试样溶液所呈浊度不深于标准比浊溶液,即试样中的硫酸盐不大于0.06%。
9
GB1903.72—2025
附 录 B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见图B.1。
图B.1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
10
GB1903.72—2025
GB1903.7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22557—2008《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本标准与GB2255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了感官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增加了游离铁、水分、氯化物、硫酸盐指标及其检验方法;
———增加了铅、砷指标的检验方法;
———更改了pH 值和水不溶物的检验方法。
1
GB1903.7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无机铁盐与乙二胺四乙酸钠盐为原料反应生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乙二胺四乙酸
铁钠。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2.2 分子式
C10H12FeN2NaO8·3H2O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421.09(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
状态
气味
浅黄色至黄褐色
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无异味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903.72—2025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铁(Fe),w/% 12.5~13.5 附录A中A.4
乙二胺四乙酸(以C10H16N2O8 计),w/% 65.5~70.5 附录A中A.5
水分,w/% ≤ 13.5 GB5009.3第四法a
游离铁(以Fe3+ 计),w/% ≤ 0.05 附录A中A.6
pH(10g/L水溶液) 3.5~5.5 GB/T9724
水不溶物,w/% ≤ 0.1 GB/T9738b
氨基三乙酸,w/% ≤ 0.1 附录A中A.7
氯化物(以Cl计),w/% ≤ 0.06 附录A中A.8
硫酸盐(以SO4 计),w/% ≤ 0.06 附录A中A.9
铅(Pb)/(mg/kg) ≤ 1.0 GB5009.12或GB5009.75
总砷(以As计)/(mg/kg) ≤ 1.0 GB5009.11或GB5009.76
a 取样量为0.1g。
b 取样量为5g,加100mL水溶解。
2
GB1903.72—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安全提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本标准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
及制品,应分别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
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硫氰酸铵溶液(8g/L):称取0.8g硫氰酸铵(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A.3.1.2 盐酸溶液(V+V):1+9。
A.3.2 仪器和设备
A.3.2.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3.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比色皿)。
A.3.3 鉴别方法
A.3.3.1 显色反应:称取0.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mL玻璃试管中,加入5mL水溶解,
加入硫氰酸铵溶液(A.3.1.1)1.0mL,溶液颜色不应发生变化。再加入盐酸溶液(A.3.1.2)0.5mL,混匀,
溶液应呈深红色。
A.3.3.2 紫外吸收: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充分摇匀后,移取
1mL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充分摇匀,此时试样溶液浓度为20μg/mL。在190nm~
70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此溶液应在256nm ±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A.4 铁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在强酸性条件下,游离出的Fe3+ 与过量碘化钾定量反应生成并析出I2,析出的
I2 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消耗量计算试样中铁的
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碘化钾。
A.4.2.2 盐酸。
A.4.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A.4.2.4 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边搅拌边倒入50mL 沸
3
GB1903.72—2025
水,再煮沸搅匀后,放冷备用(临用时现配)。
A.4.3 仪器和设备
天平:感量为0.0001g。
A.4.4 分析步骤
称取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用40mL水将其溶解在碘量瓶中,加入3g碘化钾(A.4.2.1)、
20mL盐酸(A.4.2.2),摇匀,水封瓶塞,于暗处放置约5min,起塞并用少量水冲洗塞盖,用硫代硫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A.4.2.3)滴定至近终点(淡黄色),加2.0mL淀粉指示液(A.4.2.4),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为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4.5 结果计算
铁的质量分数w1 以%表示,按式(A.1)计算:
w1 =
V1-V2 ×c1×M1
m1 ×1000 ×100 ……………………(A.1)
式中:
V1 ———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4.2.3)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1 ———铁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55.85);
m1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因子。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
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
A.5 乙二胺四乙酸含量的测定
A.5.1 方法提要
在三乙醇胺对Fe3+ 进行掩蔽后,于pH=12.5~13.0碱性溶液中,Ca2+ 滴定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与
其中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过量的Ca2+ 再与羟基萘酚蓝指示剂结合成络合物,滴定终点为
酒红色。通过Ca2+ 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乙二胺四乙酸含量。
A.5.2 试剂和材料
A.5.2.1 一水合乙酸钙。
A.5.2.2 乙二胺四乙酸:基准试剂。
A.5.2.3 羟基萘酚蓝指示剂:按羟基萘酚蓝∶ 氯化钠=1∶100(质量比)进行混合研磨,过孔径
0.28mm~0.425mm 筛,贮存于干燥试剂瓶中,密塞备用。
A.5.2.4 氢氧化钠溶液(500g/L):称取5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A.5.2.5 三乙醇胺。
A.5.2.6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0.25 mol/L):称取44.0g一水合乙酸钙(A.5.2.1)(精确至
0.0001g)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4
GB1903.72—2025
A.5.3 仪器和设备
A.5.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5.3.2 pH 计。
A.5.4 分析步骤
A.5.4.1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称取2.0g~2.1g乙二胺四乙酸(A.5.2.2)(精确至
0.0001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150mL,再用氢氧化钠溶液(A.5.2.4)使其溶解并调pH 至
11.0~12.0,加入30mg羟基萘酚蓝指示剂(A.5.2.3),用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进行滴
定,溶液由蓝色变至红色,即为终点。
A.5.4.2 滴定操作:称取0.8g~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75mL的
蒸馏水溶解。用三乙醇胺(A.5.2.5)将溶液的pH 调至9.0,络合掩蔽Fe3+ 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
(A.5.2.4)将试样溶液pH 调至12.5~13.0,溶液变无色、澄清。加入30 mg 羟基萘酚蓝指示剂
(A.5.2.3),用标定过的一水合乙酸钙溶液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标定过的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5.5 结果计算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c2 以mol/L表示,按式(A.2)计算:
c2 =
m2 ×1000 V3 ×M2 ……………………(A.2)
式中: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质量,单位为克(g);
V3 ———标定用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292.24);
1000———换算因子。
乙二胺四乙酸的质量分数w2 以%表示,按式(A.3)计算:
w2 =
V4-V5 ×c2×M2
m3 ×1000 ×100 ……………………(A.3)
式中:
V4 ———试样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5 ———空白试验消耗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的溶液(A.5.2.6)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2 ———一水合乙酸钙标准滴定溶液(A.5.2.6)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2 ———乙二胺四乙酸(A.5.2.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292.24);
m3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因子。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
过算术平均值的2%。
A.6 游离铁的测定
A.6.1 方法提要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样中未螯合的Fe3+ 与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反应,在670nm 波长下测定其
吸光度计算游离铁的含量,并做限量试验,进行比较。
5
GB1903.72—2025
A.6.2 试剂和材料
A.6.2.1 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
A.6.2.2 铁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后,用水稀释至每mL相当于含0.025mg铁离子。
A.6.2.3 显色剂:称取1.0g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A.6.2.1,精确至0.0001g),加100mL水溶解。
A.6.3 仪器和设备
A.6.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6.3.2 分光光度计。
A.6.4 分析步骤
称取0.2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定容至20mL。取3根试管,分别标记A、B、C,A 管
和B管中各加入5mL试样溶液,C管中加入4mL水和1mL铁标准溶液(A.6.2.2)。A 管和C管中各
加入1mL显色剂(A.6.2.3),B管中加入1mL水,在670nm 波长下以B管溶液作参比,测定A 管溶液
的吸光度。用水作参比测定C管溶液吸光度(见表A.1)。
表A.1 试剂添加量
单位为毫升
名称A管B管C管
溶液5 5 —
水— 1 4
铁标准溶液— — 1
显色剂1 — 1
A.6.5 结果判定
A 管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不大于C管溶液的吸光度,即试样中的游离铁含量不超过0.05%。
A.7 氨基三乙酸的测定
A.7.1 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氨基三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用硝酸铜溶液溶解定容,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紫外检测器
检测,通过试样加标溶液确定限量。
A.7.2 试剂和材料
A.7.2.1 甲醇:色谱纯。
A.7.2.2 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TBAOH):25%(质量比)。
A.7.2.3 氨水溶液(5%):量取0.5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mL。
A.7.2.4 硝酸铜溶液(10g/L):精确称取10.0g硝酸铜,用水溶解并定容1000mL。
A.7.2.5 磷酸溶液(1mol/L):量取6.25mL磷酸,用水稀释至100mL。
A.7.2.6 氨基三乙酸标准品:C6H9NO6,纯度>98.0%,CAS号:139-13-9。
A.7.2.7 氨基三乙酸标准储备溶液(10mg/mL):称取100mg氨基三乙酸标准品(A.7.2.6)(精确至
6
GB1903.72—2025
0.0001g),移入10mL容量瓶,用水溶解并加入0.5mL氨水,混合,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A.7.2.8 氨基三乙酸标准溶液(10mg/L):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容量瓶。加
入100μL氨基三乙酸标准储备溶液(A.7.2.7),用硝酸铜溶液(A.7.2.4)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波处
理,得到标准溶液。
A.7.3 仪器和设备
A.7.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7.3.2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紫外检测器。
A.7.3.3 pH 计。
A.7.4 分析步骤
A.7.4.1 试样处理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入100μL氨水溶液(A.7.2.3)、50mL硝酸铜溶液(A.7.2.4),
超声波处理,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铜溶液(A.7.2.4)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试样溶液。
A.7.4.2 色谱参考条件
预柱:C8色谱柱(4.6mm×10mm,5μm)。
流动相:量取10mL的25%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A.7.2.2),置于200mL水中,然后用1mol/L
磷酸将pH 调至7.5±0.1。将溶液转移至1000mL容量瓶,加90mL甲醇(A.7.2.1),用水定容至刻度,摇
匀,用0.45μm滤膜过滤,脱气后备用。
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或其他等效的色谱柱。
检测波长:244nm。
进样量:20μL。
流速:2.0mL/min。
A.7.4.3 试样分析
在A.7.4.2的色谱参考条件下,对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计算氨基三乙
酸的响应值。标准溶液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响应值,3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0%,氨基三乙酸
的标准色谱图见附录B。
A.7.5 结果判定
试样溶液中氨基三乙酸色谱峰的响应值不超过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所得氨基三乙酸色谱峰的响应
值之差,即试样中氨基三乙酸含量≤0.1%。
本方法检出限为20mg/kg。
A.8 氯化物的测定(以Cl计)
A.8.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以银电极为测量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借助电位
突变确定反应终点。
A.8.2 试剂
A.8.2.1 95%乙醇。
7
GB1903.72—2025
A.8.2.2 硝酸钾饱和溶液。
A.8.2.3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A.8.2.4 硝酸溶液(V+V):2+3。
A.8.2.5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mol/L。
A.8.2.6 溴酚蓝指示液:0.1%乙醇溶液。
A.8.3 仪器与设备
A.8.3.1 天平:感量为0.0001g。
A.8.3.2 电位滴定仪(配银电极):精度为2mV。
A.8.3.3 参比电极:双液接型饱和甘汞电极,内充饱和氯化钾溶液。
A.8.3.4 测量电极:银电极。
A.8.4 分析步骤
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加1滴溴酚蓝指示液(A.8.2.6),用氢氧化钠溶液
(A.8.2.3)或硝酸溶液(A.8.2.4)调节溶液颜色恰呈黄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刻度,
摇匀。此为溶液A。
准确移取20mL溶液A,置于50mL 烧杯中,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滴定,参比电极
(A.8.3.3)测定确定滴定终点。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对不加样品的空白溶液进行滴定。
A.8.5 结果计算
氯化物(以Cl计)的质量分数w3 以%表示,按式(A.4)计算:
w3 =
V6-V7 ×c3×0.03545×5 m4
×100 ……………………(A.4)
式中:
V6 ———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7 ———空白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4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0.03545———与1.00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A.8.2.5)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物(以Cl计)的
质量;
5 ———稀释倍数。
A.9 硫酸盐的测定(以SO4 计)
A.9.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与同法处理的硫酸根标准溶液比
较,做限量试验。
A.9.2 试剂
A.9.2.1 盐酸溶液(V+V):1+4。
A.9.2.2 氢氧化钠溶液:160g/L。
A.9.2.3 氯化钡溶液:0.5mol/L。
8
GB1903.72—2025
A.9.2.4 氯化锌溶液:1mol/L。
A.9.2.5 硫酸盐标准溶液:称取2.113g无水硫酸钠(精确至0.0001g)溶于水,置于1000mL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每1mL标准溶液中相当于含1.430mg硫酸盐。
A.9.2.6 溶液A:取氯化钡溶液(A.9.2.3)5mL,加入55mL水和20mL95% 乙醇溶液稀释,再加入
0.5mL硫酸盐标准溶液(A.9.2.5)混匀(临用时现配)。
A.9.2.7 指示溶液:0.25% 对硝基苯酚溶液。
A.9.3 仪器与设备
天平:感量为0.01g。
A.9.4 分析步骤
称取1.8g试样(精确至0.01g),加入30mL水溶解,缓缓加入4.5mL 氢氧化钠溶液(A.9.2.2),
搅拌15min后定容至50mL,过滤。取20mL滤液作为试样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指示溶
液(A.9.2.7)2滴,用盐酸溶液(A.9.2.1)滴定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加入2 mL 氯化锌溶液
(A.9.2.4),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再次滴定至pH=2.0。用水定容至50mL 后,加入5.0mL 溶液A
(A.9.2.6),混匀。在黑色背景下,轴向观察,试样溶液所呈浊度与标准比浊溶液比较。
标准比浊溶液:量取20mL水,置于50mL比色管中。与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至pH 为2.0,加
入300μL硫酸盐标准溶液(A.9.2.5),定容至50mL后,加入5.0mL溶液A (A.9.2.6),混匀。
A.9.5 结果判定
试样溶液所呈浊度不深于标准比浊溶液,即试样中的硫酸盐不大于0.06%。
9
GB1903.72—2025
附 录 B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见图B.1。
图B.1 氨基三乙酸的标准色谱图
10
GB1903.72—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