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WA 005.3-7-2024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7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投影显示设备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8阅读模式
T/UWA 005.3-7-2024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7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投影显示设备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33.160.99
CCS:M74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标准
T/UWA 005.3-7-2024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7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投影显示设备
High dynamic range video technology Part 3-7: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 - Projection display(V1.0)
2024-08-26发布 2024-08-26实施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技术要求 ............................................................................ 1
5.1 接口 .............................................................................. 1
5.2 支持信号格式 ...................................................................... 1
5.3 解码功能要求 ...................................................................... 2
5.4 功能要求 .......................................................................... 2
5.5 显示性能要求 ...................................................................... 2
5.6 动态元数据处理要求 ................................................................ 2
6 测试条件 ............................................................................ 3
6.1 环境条件 .......................................................................... 3
6.2 测试信号 .......................................................................... 4
6.3 测试仪器 .......................................................................... 4
6.4 测试接口 .......................................................................... 4
6.5 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 ................................................................ 4
6.6 测试前调整 ........................................................................ 5
7 测试方法 ............................................................................ 5
7.1 接口测试 .......................................................................... 6
7.2 支持信号格式测试 .................................................................. 6
7.3 解码功能测试 ...................................................................... 6
7.4 功能要求测试 ...................................................................... 7
7.5 显示性能测试 ...................................................................... 8
7.6 动态元数据处理测试 ............................................................... 13
附录A (规范性) 元数据配置参数 ..................................................... 19
A.1 统计信息模式配置 .................................................................. 19
A.2 曲线参数模式配置 .................................................................. 19
A.3 直通映射曲线配置 .................................................................. 22
A.4 用于同步性测试的曲线参数配置 ...................................................... 22
T/UWA 005.3-7-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是T/UWA 005《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的第3-7部分。T/UWA 005《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包含以下部分:
——第1部分:元数据及适配
——第2-1部分:应用指南 系统集成
——第2-2部分:后期制作要求及流程
——第3-1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显示设备
——第3-2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便携式显示设备
——第3-3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播放设备
——第3-4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播放软件
——第3-5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实时编码设备
——第3-6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播放软件用设备
——第3-7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投影显示设备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秘书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博华超高清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助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联发软件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图盛超高清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流金岁月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琪、陈仁伟、赵晓莺、刘港、陈晓峰、王正启、江凤、郭腾华、陈伟、潘克、刘鹏、袁乐、吴迪、王新革、张鸿宇、郎凤岐、毕蕾、李康敬、颜珂、张建超、杨友庆、伍华,胡飞、杜霁轩、张志海、房海东、李思远、邹双泽、吴勇、杨京龙、王志航、徐遥令、沈思宽、刘丽、陈智敏、张林娟、张士轩、陈鹏飞、陈俊源、王勇、肖雷、殷惠清、王尧、殷端、谭嵩、李云龙、李艳军、李大龙、吴茗、徐洁、刘振雷、白莹杰、谭胜淋、于路、李维、周凯旋、唐迅。
T/UWA 005.3-7-2024
1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7部分: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投影显示设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支持HDR Vivid技术的投影显示设备或系统(以下简称“显示设备”)HDR显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HDR Vivid技术的投影显示设备或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J/T 11324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
GB/T 41808—2022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交换图像参数值
T/UWA 005.1-2024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1部分:元数据及适配
T/UWA 005.2-1-2022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2-1部分:应用指南 系统集成
3 术语和定义
SJ/T 11324和T/UWA 005.1和T/UWA 005.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DR 高动态范围 (High Dynamic Range)
HLG 基于混合对数伽马量化方法(Hybrid Log-Gamma)
PQ 基于人眼特性的感知量化方法(Perceptual Quantizer)
5 技术要求
5.1 接口
显示设备应至少具备数字视频输入接口、视频流输入接口或视频文件输入接口中一种。
5.2 支持信号格式
显示设备应至少支持表1规定的信号格式。
表 1 支持信号格式要求
序号
信号格式
技术要求
1
分辨率(像素数)
3840×2160或7680×4320
2
帧率(Hz)
50
3
扫描模式
逐行
4
量化精度(bit)
10
5
色域
支持 GB/T 41808—2022 的5.2
T/UWA 005.3-7-2024
2
6
转换函数
支持 GB/T 41808—2022的5.4规定的PQ和HLG系统参考非线性转换函数
7
元数据
支持T/UWA 005.1
5.3 解码功能要求
若有视频流或文件输入接口,则应支持HEVC/H.265或AVS2或AVS3等格式的HDR Vivid码流解码。
5.4 功能要求
显示设备的功能要求见表2。
表 2 设备功能要求
序号
功能要求
技术要求
1
HDR Vivid显示自动适配
1
) 出厂状态下,显示设备接收到HDR Vivid信号应自动适配HDR Vivid显示。
2
HDR Vivid视觉识别
1
) 显示设备接收到HDR Vivid信号并适配HDR Vivid显示后自动显示一次UWA-TC-HDR-302规定的标识或文字(菁彩HDR或HDR Vivid),且显示时长不少于3s,或提供菜单进行显示;
2
) 未收到HDR Vivid信号,或未进入HDR Vivid显示模式,都不应显示HDR Vivid标识。
3
多格式视频信号切换
在HDR Vivid与非HDR Vivid格式内容切换时,显示设备应保持画面稳定,不出现可察觉的闪烁或者其他异常效果。
4
数字视频输入接口适配模式
若显示设备具备数字视频输入接口,则应至少有一个数字视频输入接口支持HDR Vivid格式,且需要至少支持接收端适配模式和监视器适配模式二者其中一种。
5.5 显示性能要求
显示设备的显示性能要求见表3。
表 3显示性能要求
序号
基本参数
单位
技术要求
1
峰值亮度(10%面积白窗口)
cd/m2
≥200
2
对比度(帧内)

≥ 200:1
3
最小黑色亮度
cd/m2
≤0.5
4
亮度动态范围
%
≥26
5
色域重合度(BT.2020)
%
≥50
6
D65白平衡

Δu≤0.02
Δv≤0.02
7
显示量化精度
bit
≥8 bit
5.6 动态元数据处理要求
T/UWA 005.3-7-2024
3
动态元数据处理要求见表4。
表 4 动态元数据处理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1
统计信息模式
亮度偏差
%
输入亮度(L0/nit)<100
≤20%
100≤ L0<1000
≤15%
1000≤ L0≤4000
≤10%
2
曲线参数模式
亮度偏差
%
输入亮度(L0/nit)<100
≤20%
100≤ L0<1000
≤15%
1000≤ L0≤4000
≤10%
色度偏差
(Δu’、Δv’)

肤色
≤0.02
天空色
≤0.04
植物色
≤0.04
3
元数据同步性

支持
4
HDMI接口测试
HDMI EDID信息要求

VS-VDB中模式标识正确
依据T/UWA 005.1,HDR Vivid的动态元数据包括两种模式,即统计信息模式和曲线参数模式。统计信息模式下,元数据以统计信息的方式表示及传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统计信息后,根据T/UWA 005.1所规定方法,产生色调映射曲线并处理相应的图像。曲线参数模式下,元数据以色调映射曲线的方式表示及传输。当动态元数据中包含了曲线参数时,统计信息模式将被忽略(即曲线参数模式优先级更高)。
6 测试条件
6.1 环境条件
6.1.1 大气环境条件
在下列测试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测试。
——
温度:15℃~35℃;
——
湿度:25% RH~75% RH;
——
气压:86kPa~106kPa 。
6.1.2 电源
测试显示设备的特性应在额定电源电压条件下,测试时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2%;当采用交流电网供电时,电源频率的波动应不超出±2%,谐波分量不超出±5%。
6.1.3 稳定时间
为了确保在测试开始后,显示设备的特性不随时间而有明显的变化,显示设备开机后在出厂状态下热机15min,以使显示设备性能稳定。
6.1.4 测试条件
显示性能测试应在暗室中进行,被测显示设备关闭时,显示屏表面的杂散光照度应小于或等于0.01lx。
T/UWA 005.3-7-2024
4
6.2 测试信号
测试信号应符合5.2规定,测试码流应符合5.3规定的解码要求。
6.3 测试仪器
6.3.1 亮色度计
亮度计测试屏幕上小面积的亮度,其范围至少满足0.001cd/m2~5000cd/m2,测试精度应满足±3%。
色度计应能够在亮度低于2cd/m2时,测试屏幕上小面积色度坐标(x,y)或( u', v'),测试精度
应满足:±0.003。
推荐采用分光型亮色度计进行测试。
6.3.2 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
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应能产生6.2规定的测试信号,接口应满足5.1要求。
6.4 测试接口
当被测设备具备多种信号输入接口时,测试接口分为主测试接口和验证测试接口。选择其中一种接
口为主测试接口,主测试接口选择顺序为:1)视频文件输入接口;2)视频流输入接口;3)数字视频
输入接口。验证测试接口为:数字视频输入接口。
当被测只有一种测试接口时,只测量该接口相关的测试项目。
各项目对应的测试接口应满足表5 规定。
表 5 测试接口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接口
1 接口 全部接口
2 支持信号格式 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3 解码功能 文件输入接口或视频流输入接口
4
功能
要求
HDR Vivid 显示模式自动切换 1)数字视频输入接口,2)视频流输入接口
HDR Vivid 视觉识别要求
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多格式内容切换效果
数字视频输入接口适配模式 1)数字视频输入接口
5 显示性能 主测试接口
6
动态
元数

统计信息模式
1)主测试接口测试全部场景,2)验证接口测试附录A 中规定
的场景2。
曲线参数模式
1)主测试接口测试全部场景,2)验证接口测试附录A 中规定
的场景5。
元数据同步性 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HDMI 接口测试 1)数字视频输入接口
6.5 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
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如下:
a) 采用投影机标配镜头,输入与投影机固有分辨力一致的测试信号,用于标准工作状态调整;
b) 将投影机进行初始化操作或重置到出厂默认值状态,如没有重置选项,则将投影机的开机状态
视为默认状态;
T/UWA 005.3-7-2024
5
c) 调整投影机的位置,使投影画面呈矩形;
d) 如是可变焦镜头,需将投影机镜头焦距调至广角端;
e) 调整投影机聚焦,使投影画面清晰可辨;
f) 图像模式、色温及其他选项的设置,应根据产品规范或说明书进行设置调整,如果没有设置说
明,则按照默认状态;
g) 应关闭所有与环境光自适应相关设置;
h)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若有重新调整或更换输入信号的操作,则应使产品稳定工作至少 5 min,
然后进行测试;
i) 此状态为标准工作状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该状态应保持不变,在测试记录中需记录相关的设
置内容及投影机状态。
6.6 测试前调整
测试前的调整如下:
a) 检查并记录投影光源的使用时间;
b) 将信号发生器与投影机连接,测试框图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1——亮色度计;
2——信号发生器;
3——投影显示设备;
4——投影面。
图1 测试仪器位置图
c) 按说明书中明示的最佳投影尺寸进行测试,若无明示则推荐80 吋,需在报告中体现投影尺
寸;
d) 若投影机配备幕布,则使用投影机标配幕布进行测试,若未提供幕布,则使用标准幕布(增
益为1.0)进行测试;
e) 输入彩条信号至投影机;
f) 在正式开始测试前,应使投影机预热不少于15 min;
g) 测试时,亮色度计与投影画面正交垂直。
7 测试方法
2 3
1
4
T/UWA 005.3-7-2024
6
7.1 接口测试
7.1.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支持的接口类型。
7.1.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通过5.1接口形式输出彩条测试信号。
测试接口:全部接口。
7.1.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通过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按照5.1接口形式分别输入彩条测试信号;
c)
检查显示设备是否正常显示。
7.1.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2 支持信号格式测试
7.2.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支持显示的信号格式。
7.2.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设置输出符合5.2规定信号格式的彩条测试信号。
测试接口: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7.2.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设置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分别输出符合5.2规定信号格式的彩条测试信号;
c)
检查显示设备是否正常显示。
7.2.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3 解码功能测试
7.3.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对HDR码流的解码能力。
7.3.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视频码流,符合5.3规定。
测试接口:文件输入接口或视频流输入接口。
7.3.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优先选择视频文件输入接口,逐一播放视频码流;
c)
检查显示设备是否支持该码流的播放并正常解码显示。
T/UWA 005.3-7-2024
7
7.3.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4 功能要求测试
7.4.1 HDR Vivid显示自动适配
7.4.1.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接收到HDR Vivid信号源时自动适配HDR Vivid显示的能力。
7.4.1.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符合5.3规定的HDR Vivid信号源与非HDR Vivid信号源。
测试接口:1)数字视频输入接口,2)视频流输入接口。
7.4.1.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通过5.1规定的接口形式输入非HDR Vivid信号源,稳定后切换至HDR Vivid信号源;
c)
主观评测设备是否自动适配HDR Vivid显示,并有相关提示。
7.4.1.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4.2 HDR Vivid视觉识别
7.4.2.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接收到HDR Vivid信号源时是否具备视觉识别的功能。
7.4.2.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 符合5.3规定的HDR Vivid信号源与非HDR Vivid信号源。
测试接口: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7.4.2.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通过测试接口输入HDR Vivid信号源;
c)
检查被测设备是否自动显示一次UWA-TC-HDR-302规定的标识或文字(“菁彩HDR”或“HDR Vivid”),且显示时长不少于3s;
d)
若不自动显示,则继续检查被测试设备是否具备相关菜单显示UWA-TC-HDR-302规定的标识或文字(“菁彩HDR”或“HDR Vivid”);
e)
满足步骤c或者步骤d的要求则认为支持。
7.4.2.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4.3 多格式内容切换
7.4.3.1 概述
T/UWA 005.3-7-2024
8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在SDR、PQ-HDR和HLG-HDR格式视频内容依次切换成HDR Vivid视频内容时,切换过程的视觉效果。
7.4.3.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符合5.2规定的HDR Vivid信号源与SDR、PQ-HDR和HLG-HDR信号源。
测试接口:1)数字视频输入接口,2)视频流输入接口或文件输入接口。
7.4.3.3 测试步骤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通过5.1规定的接口形式输入包含多种视频格式切换的视频信号;
c)
显示设备需要能够正常播放输入信号,且各种视频格式切换时,画面显示平稳,没有明显的闪烁、黑屏等现象。
7.4.3.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表示,并记录测试现象。
7.4.4 数字视频输入接口适配模式
7.4.4.1 概述
用于测试显示设备的数字视频接口对于适配模式的支持情况。
7.4.4.2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与7.6.4一致。
若Monitor_mode_support 标识等于1,则支持监视器模式;若Rx_mode_support标识等于1,则支持接收端模式。
7.4.4.3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支持来表示。
7.5 显示性能测试
7.5.1 峰值亮度
7.5.1.1 概述
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的亮度极限能力。
7.5.1.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面积10%面积白窗口测试图,窗口亮度3987.99 cd/m2(码值:923/923/923),背景0 cd/m2(码值:0/0/0)。
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附录C.3。
T/UWA 005.3-7-2024
9

2 10%面积白窗口信号示意图
测试接口:主测试接口。
7.5.1.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输入黑场测试图,稳定显示30s以上;
c)
切换至10%面积白窗口测试图,测试屏幕中心点亮度,记为峰值亮度;
7.5.1.4 结果的表示
测试结果用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表示。
7.5.2 对比度
7.5.2.1 概述
本条是测试显示设备的对比度。
7.5.2.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黑白窗口信号。
T/UWA 005.3-7-2024
10
图3 黑白窗口信号
动态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章节A.3。
测试接口:与7.5.1 一致。
7.5.2.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接收调整到6.5 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分区背光按出厂默认状态设置;
c) 显示图5 所示黑白窗口信号,亮度计置于白色窗口正交垂直的线上,并测量窗口亮度值,记为
L0;
d) 亮度计分别置于4 个黑色窗口正交垂直的线上,并测试4 个窗口的亮度值,分别记为L1,L2,L3
和L4。
e) 用下式计算对比度rC :
bw
r L
L
C 0 = .................................... (1)
式中:
Lbw 为L1,L2,L3,L4 的平均值。
7.5.2.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倍表示。
7.5.3 最小黑色亮度
7.5.3.1 概述
本条是测试显示设备的黑色亮度极限能力。
7.5.3.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2.5%面积边角窗口信号,窗口亮度:603.75 cd/m2 (码值:713/713/713),背景为
0 cd/m2 (码值:0/0/0)。
动态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章节A.3。
T/UWA 005.3-7-2024
11
图4 2.5%边角窗口信号示意图
测试接口:与7.5.1一致。
7.5.3.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 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输入2.5%面积边角窗口信号,测试屏幕中心点亮度。
7.5.3.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表示。
7.5.4 色域重合度
7.5.4.1 概述
色域重合度为三基色(R,G,B)色度点组成的三角形色域面积,与ITU-R BT.2020 标准色度点组成
的三角形色域面积的重叠面积,占ITU-R BT.2020 色域面积的比值。
7.5.4.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全红场信号(923/0/0);
全绿场信号;(0/923/0);
全蓝场信号。(0/0/923);
动态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章节A.3。
测试接口:与7.5.1一致。
7.5.4.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 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分别显示全红场、全绿场和全蓝场信号, 用色度计依次测试中心点的色度坐标( , ) ' '
r r v u 、) , ( ' '
g g v u
和( , ) ' '
b b v u ,计算与ITU-R BT.2020 坐标形成三角形的重合面积;
c) 用以下公式计算色域重合度:
100%
0.1118
=  coincide
coincide
S
G …………………………………(2)
7.5.4.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7.5.5 亮度动态范围
7.5.5.1 概述
本条是测试显示设备的亮度动态范围。
7.5.5.2 测试条件
coincide S
coincide G
T/UWA 005.3-7-2024
12
按7.5.1、7.5.3条件进行测试。
7.5.5.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7.5.1 测试峰值亮度,按7.5.3 测试最小黑色亮度;
b) 按照公式(3)计算动态范围:
100%
lgL - lgL
lgL - lgL
HDR
Wr Br
W B
coverage =  …………………………………(3)
式中:
LW—峰值亮度;
LB—最小黑色亮度;
LWr—10000 cd/m2(SMPTE ST.2084);
LBr—0.000001 cd/m2(SMPTE ST.2084)
7.5.5.4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7.5.6 D65 白平衡
7.5.6.1 概述
本条是测试显示设备的白平衡能力。
7.5.6.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视频内容为10%面积窗口信号,其中背景为0 cd/m2(对应的全范围PQ 非线性RGB
信号码字分别为0/0/0),窗口信号各分量输入值按如表5 所示的信号依次变换。
表 6 亮度测试信号(全范围 PQ 非线性RGB 信号)
亮度测试信号 PQ 域RGB 码值(10-bit,BT.2020 色域)
序号[k] 输入亮度(cd/m2) R 信号 G 信号 B 信号
1 100.2301 520 520 520
2 199.1536 592 592 592
3 401.5059 668 668 668
4 998.9344 769 769 769
动态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章节C.3。
测试接口:与7.5.1一致。
7.5.6.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 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分别输入不同亮度测试码流,测量中心点色坐标,以(u’, v’)表示;
c) 分别计算各亮度下的色坐标与D65 的色坐标(u’=0.1978,v’=0.4683)差值的绝对值Δu’,
Δv’。
7.5.6.4 结果表示
T/UWA 005.3-7-2024
13
以各亮度下Δu’的最大值和Δv’的最大值为结果。
7.5.7 显示量化精度
7.5.7.1 概述
本条是测试显示设备的量化精度在显示设备峰值亮度范围内是否产生严重等高线显示误差。
7.5.7.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条带灰阶信号,第二条为从660/660/660以1为步进至675/675/675的16阶灰阶信号,第四条为从660/660/660以4为步进至672/672/672的4阶灰阶信号。
动态元数据设置:采用直通映射曲线,具体参数见章节A.3。

5 显示量化精度示意图
测试接口:与7.5.1一致。
7.5.7.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显示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测试工作状态;
b)
输入条带灰阶信号,稳定30s;
c)
观察显示屏上第二条产生可视灰阶数量;
d)
若灰阶数量大于4阶为10比特,等于四阶为8比特;
e)
若有渐变效果但不分阶,则观察第四条灰阶;
f)
若第四条灰阶能分辨出4阶,则为10比特,否则为8比特。
7.5.7.4 结果表示
结果以比特数表示。
7.6 动态元数据处理测试
7.6.1 统计信息模式
7.6.1.1 概述
本条是测试当动态元数据值包含数据统计信息时,显示设备使用统计信息模式对HDR Vivid所定
T/UWA 005.3-7-2024
14
义的色调映射处理流程的一致性。
7.6.1.2 亮度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视频内容为10%面积窗口信号,其中背景为0 cd/m2(码字为0/0/0),窗口信号各分量输入值按如表7。
表 7 亮度测试信号(全范围 PQ非线性RGB信号) 亮度测试信号 PQ域RGB码值(10-bit,BT.2020色域) 序号[k] 输入亮度(cd/m2) R信号 G信号 B信号
1
49.7907
450
450
450
2
100.2301
520
520
520
3
199.1536
592
592
592
4
401.5059
668
668
668
5
998.9344
769
769
769
6
3987.9926
923
923
923
动态元数据配置:本条测试使用三组动态元数据见附录A.1中场景1、场景2和场景3。
测试接口: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其中主测试接口测试三个场景,验证接口只测试场景2。

6 49.7907 cd/m2输入亮度示意图
7.6.1.3 亮度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被测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工作状态;
b)
输入测试码流,测试中心点亮度;
c)
记录对应6个输入亮度所测的测试值分别为M[k]; {k=1,…,6};
d)
使用测试码流所对应的元数据、被测设备中配置的最大显示亮度Ps和最小显示亮度、以及6个输入亮度值作为输入,依据T/UWA 005.1-2022第9章、第10章的图像处理流程,计算并得到每个输入亮度所对应的预期值亮度,分别为P[k]; {k=1, … , 6};
e)
根据送测整机提供的配置设备最高显示亮度与按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测量所得稳定峰值亮度Pm,计算屏幕亮度调整系数S如下:
T/UWA 005.3-7-2024
15
S=????…………………………………………(4)
f)
计算输出预期亮度与实际测试值的相对误差 A[k]:
A[k]=|?[?]−?[?]?|?[?]×100%……………………………………(5)
7.6.1.4 结果表示
取统计信息模式下表4规定的各输入亮度区间所有场景结果A[k]的最大值,为该输入亮度区间最终结果。
7.6.2 曲线参数模式
7.6.2.1 概述
测试当动态元数据包含曲线参数信息时,被测设备使用曲线参数模式对HDR Vivid所定义的色调映射处理流程的一致性性。
曲线参数模式使用三组动态元数据测试用例见附录A.2中场景4、场景5和场景6。
7.6.2.2 亮度测试条件
曲线参数模式下的亮度测试条件与统计信息模式下的亮度测试条件一致,具体参考章节7.6.1.2 。
7.6.2.3 亮度测试步骤
曲线参数模式下的亮度测试步骤与统计信息模式下的亮度测试步骤一致,具体参考章节7.6.1.3 。
7.6.2.4 亮度测试结果表示
曲线参数模式下的亮度测试结果表示与统计信息模式下的亮度测试结果表示步骤一致,具体参考章节7.6.1.4 。
7.6.2.5 色度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视频内容为10%面积窗口信号,其中背景为0 cd/m2(对应的全范围PQ非线性RGB 信号码字分别为0/0/0),窗口信号各分量输入值按如表6所示的信号依次变换。
表 8色度测试信号(全范围 PQ非线性RGB信号)
色彩测试信号
PQ域RGB码值(10-bits,BT.2020色域)
序号[k]
类型
R信号
G信号
B信号
1
1号肤色
441
409
389
2
2号肤色
449
413
381
3
3号肤色
465
449
437
4
天空色
477
550
622
5
植物色
518
602
233
本测试使用三组动态元数据测试用例见附录A.2中场景4、场景5和场景6。
测试接口: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其中主测试接口测试三个场景,验证接口只测试场景5。
T/UWA 005.3-7-2024
16

7 2号肤色输入色度示意图
7.6.2.6 色度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被测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工作状态;
b)
输入测试码流,测试中心点色坐标(u’, v’);
c)
记录对应5个输入色度所测的实际测试值为M[k,j]; {k=1,…,5;j=1,2},其中j=1,2分别表示u’和v’分量;
d)
使用测试码流所对应的元数据、被测设备中配置的设备最高显示亮度、以及5个输入色度作为输入,依据T/UWA 005.1-2022第9章、第10章的图像处理流程,计算并得到每个输入色度所对应的输出色彩期望值,以RGB分量表示,并将RGB分量转换为u’v’分量,分别记录为P[k, j]; {k=1, … , K; j = 1,2},其中j=1,2分别表示u’、v’分量;
e)
计算输出色度期望值与实际测试值的绝对误差A[k]:
A[k] = max ( |P[k,1] - M[k,1]|,|P[k,2] - M[k,2]| ) , k=1,…,5
7.6.2.7 色度测试结果表示
肤色取A[1]、A[2]、A[3]中的最大值为该场景下的结果;天空色序取 A[4]该场景下的结果;植物色取 A[5]该场景下的结果。
取曲线参数模式下所有场景结果的最大值,为该颜色最终结果,并确定是否满足表4所规定的误差范围要求。
7.6.3 元数据同步性测试
7.6.3.1 概述
本条是测试视频图像与动态元数据的同步性。
HDR Vivid使用动态元数据,动态元数据可以每帧变化。在终端设备中,需确保每帧图像准确使用与其相对应的动态元数据。
本测试使用特殊构造的测试码流,如图8 所示,码流中包含两个不同亮度的10%面积窗口亮度信号,分别为输入图像1和输入图像2,它们的窗口亮度不同,但通过使用不同的动态元数据,可输出相同亮度的窗口。当动态元数据的处理流程不与图像同步时,显示的窗口信号亮度不能保持稳定,会有明显闪烁。
T/UWA 005.3-7-2024
17

8 元数据同步性测试示意图
7.6.3.2 测试条件
视频测试信号:视频内容为10%面积窗口信号,其中背景为0 cd/m2(对应的全范围PQ非线性RGB 信号码字分别为0/0/0),窗口信号各分量输入值按如表10所示的信号,测试图像1与测试图像2交替显示。测试图像1与测试图像2交替方式包含:1)ABAB…;2)AABBAABB…;3)AAABBBAAABBB…三种,每种方式持续时长不少于10s。
表 9 同步性测试信号(全范围 PQ非线性RGB信号) PQ域RGB码值(10-bits,BT.2020色域) 序号[k] R信号 G信号 B信号
测试图像1
683
683
683
测试图像2
765
765
765
测试图像所使用的动态元数据配置参见C.4。
测试接口:1)主测试接口,2)验证测试接口。
7.6.3.3 同步性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将被测设备调整到6.5规定的最佳工作状态;
b)
输入元数据同步性测试码流,目视检查画面中窗口信号亮度是否稳定;
c)
如果显示画面中心窗口信号亮度稳定,无明显可见的闪烁,则判定测试设备的元数据同步性测试通过;否则判定测试设备的元数据同步性测试不通过。
7.6.4 HDMI 接口测试
T/UWA 005.3-7-2024
18
7.6.4.1 概述
显示设备可通过HDMI接口接收视频图像和动态元数据。本条用于测试显示设备HDMI接口对于HDR Vivid 协议的支持情况。
7.6.4.2 HDMI EDID测试条件
测试接口:HDMI接口。
7.6.4.3 HDMI EDID测试步骤
a
) 将EDID分析仪连接至被测设备;
b
) EDID分析仪读取并分析被测设备EDID;
c
) 被测设备EDID包含T/UWA005.2-1所规定的格式提供的VS-VDB数据块,且Monitor_mode_support 标识或Rx_mode_support标识至少有一项等于1,则符合本标准,否则不符合;
d
) 当被测设备的EDID中Monitor_mode_support等1时,EDID中对应的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和display_minimum_luminance字段的数值需与厂商声明值一致;当EDID中Monitor_mode_support等0时,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和display_minimum_luminance字段的数值应等于0。
7.6.4.4 HDMI EDID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用是否符合表示。
T/UWA 005.3-7-2024
19
附录A 附录B(规范性) 附录C元数据配置参数 C.1 统计信息模式配置
动态元数据中只包含统计数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的统计信息模式下的符合性测试。元数据相关设置具体如表A.1所示:
表A.1 统计信息模式元数据配置参数
静态元数据
场景1
场景2
场景3
max_display_mastering_luminance
4000
4000
4000
动态元数据
场景1
场景2
场景3
system_start_code
1
1
1
minimum_maxrgb_pq
0
0
0
average_maxrgb_pq
1893
2309
3047
variance_maxrgb_pq
4055
3583
2103
maximum_maxrgb_pq
4094
4094
4094
tone_mapping_enable_mode
0
0
0
color_saturation_mapping_flag
1
1
1
color_saturation_num
2
2
2
color_saturation_gain[0]
38
38
38
color_saturation_gain[1]
25
25
25
C.2 曲线参数模式配置
动态元数据中包含曲线参数信息(基础曲线参数+参考亮度+修正曲线参数+表达三次样条的调整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的曲线参数模式下的符合性测试。元数据相关设置具体如表A.2所示:
表A.2 曲线参数模式元数据配置参数
静态元数据
场景4
场景5
场景6
max_display_mastering_luminance
4000
4000
4000
动态元数据
场景4
场景5
场景6
system_start_code
1
1
1
minimum_maxrgb_pq
0
0
0
average_maxrgb_pq
1893
2309
3047
variance_maxrgb_pq
4055
3583
2103
T/UWA 005.3-7-2024
20
maximum_maxrgb_pq
4094
4094
4094
tone_mapping_enable_mode
1
1
1
tone_mapping_param_enable_num
1
1
0
targeted_system_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_pq[0]
2770
2770
2770
表A.2 曲线参数模式元数据配置参数(续)
动态元数据
场景4
场景5
场景6
base_enable_flag[0]
1
1
1
base_param_m_p[0]
9241
8871
8217
base_param_m_m[0]
24
24
24
base_param_m_a[0]
750
723
707
base_param_m_b[0]
0
0
0
base_param_m_n[0]
10
10
10
base_param_K1[0]
1
1
1
base_param_K2[0]
1
1
1
base_param_K3[0]
1
1
1
base_param_Delta_enable_mode[0]
6
6
6
base_param_enable_Delta[0]
16
8
0
3Spline_enable_flag[0]
1
1
1
3Spline_enable_num[0]
1
1
1
3Spline_TH_enable_mode[0][0]
0
0
0
3Spline_TH_enable_MB[0][0]
224
204
176
3Spline_TH_enable[0][0][0]
368
599
1007
3Spline_TH_enable_Delta1[0][0]
267
271
139
3Spline_TH_enable_Delta2[0][0]
534
391
279
3Spline_enable_Strength[0][0]
127
127
114
3Spline_TH_enable_mode[1][0]
1
1
1
3Spline_TH_enable[1][0]
2715
2855
3499
3Spline_TH_enable_Delta1[1][0]
613
613
291
3Spline_TH_enable_Delta2[1][0]
613
613
291
3Spline_enable_Strength[1][0]
165
165
165
targeted_system_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_pq[1]
2080
2080
NA
base_enable_flag[1]
0
0
NA
3Spline_enable_flag[1]
1
1
NA
3Spline_enable_num[1]
0
0
NA
3Spline_TH_enable_mode[0][1]
1
1
NA
3Spline_TH_enable[0][1]
1973
2783
NA
3Spline_TH_enable_Delta1[0][1]
794
819
NA
3Spline_TH_enable_Delta2[0][1]
1023
491
NA
3Spline_enable_Strength[0][1]
127
127
NA
color_saturation_mapping_flag
1
1
1
color_saturation_num
2
2
2
color_saturation_gain[0]
38
38
38
T/UWA 005.3-7-2024
21
color_saturation_gain[1]
25
25
25
T/UWA 005.3-7-2024
22
C.3 直通映射曲线配置
直通映射曲线对被测设备中配置的设备最高显示亮度以下的内容做直通映射处理,对超过该设备最高显示亮度以上的视频内容做截断处理。该模式可用于测试显示性能、峰值亮度、色域等屏幕性能。元数据相关设置具体如表A.3所示:
表A.3 曲线参数模式元数据配置参数
静态元数据
直通映射曲线
max_display_mastering_luminance
4000
动态元数据
直通映射曲线
system_start_code
1
minimum_maxrgb_pq
0
average_maxrgb_pq
1024
variance_maxrgb_pq
1024
maximum_maxrgb_pq
2048
tone_mapping_enable_mode
1
tone_mapping_param_enable_num
0
targeted_system_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_pq[0]
2674
base_enable_flag[0]
1
base_param_m_p[0]
5734
base_param_m_m[0]
24
base_param_m_a[0]
920
base_param_m_b[0]
0
base_param_m_n[0]
10
base_param_K1[0]
1
base_param_K2[0]
1
base_param_K3[0]
1
base_param_Delta_enable_mode[0]
0
base_param_enable_Delta[0]
0
3Spline_enable_flag[0]
0
color_saturation_mapping_flag
0
C.4 用于同步性测试的曲线参数配置
动态元数据中包含曲线参数信息(基础曲线参数+参考亮度+修正曲线参数+表达三次样条的调整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的曲线参数模式。元数据相关设置具体如表A.4所示:
T/UWA 005.3-7-2024
23
表A.4 曲线参数模式元数据配置参数
静态元数据
测试图像1
测试图像2
max_display_mastering_luminance
4000
4000
动态元数据
测试图像1
测试图像2
system_start_code
1
1
minimum_maxrgb_pq
0
0
average_maxrgb_pq
3046
3046
variance_maxrgb_pq
1535
1535
maximum_maxrgb_pq
4095
4095
tone_mapping_enable_mode
1
1
tone_mapping_param_enable_num
0
0
targeted_system_display_maximum_luminance_pq[0]
2770
2770
base_enable_flag[0]
1
1
base_param_m_p[0]
5734
5734
base_param_m_m[0]
24
24
base_param_m_a[0]
563
510
base_param_m_b[0]
0
0
base_param_m_n[0]
10
10
base_param_K1[0]
1
1
base_param_K2[0]
1
1
base_param_K3[0]
1
1
base_param_Delta_enable_mode[0]
0
0
base_param_enable_Delta[0]
0
0
3Spline_enable_flag[0]
1
1
3Spline_enable_num[0]
0
0
3Spline_TH_enable_mode[0][0]
0
0
3Spline_TH_enable_MB[0][0]
224
224
3Spline_TH_enable[0][0]
0
0
3Spline_TH_enable_Delta1[0][0]
511
511
3Spline_TH_enable_Delta2[0][0]
511
511
3Spline_enable_Strength[0][0]
127
127
color_saturation_mapping_flag
1
1
color_saturation_num
2
2
color_saturation_gain[0]
38
38
color_saturation_gain[1]
25
2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7日 14:58: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4114.html
图书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