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DIIF 0001-2024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2阅读模式

T/ZSDIIF 0001-2024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91.040.01
CCS I6579
团体标准
T/ZSDIIF 0001—2024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parkconstruction level
2024-12-25 发布2024-12-30 实施
中山市数智化工业联合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缩略语........................................................................................................................................................ 2
4 文件的类别.................................................................................................................................................... 2
5 总体构架......................................................................................................................................................... 3
6 评价指标.......................................................................................................................................................... 3
6.1 发展规划.................................................................................................................................................... 3
6.2 数字基础设施............................................................................................................................................ 3
6.3 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4
6.4 园区服务数字化......................................................................................................................................... 7
6.5 信息保障.................................................................................................................................................... 8
6.6 产业发展数字化......................................................................................................................................... 8
7 评价方法..................................................................................................................................................... 8
7.1 得分计算.................................................................................................................................................... 9
7.2 水平等级.................................................................................................................................................... 9
A 附录《中山市工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评测指标》................................................................. 10
参考文献.......................................................................................................................................................... 18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山市数智化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市数智化工业联合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中国
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
公司、云信创新(中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和砚家居有限公司、广东新创电源科技有限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宗亮、胡冬青、邱凡夫、杨克成、孟永亮、李莲莲、张传波、黄忠勇、吴
兴华、张碧琪、黎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级方法及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化智能化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升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50314-20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YD/T5097-2001 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2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digital and intelligent park
是指通过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
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整
合园区内外资源和服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产业园区。
3.1.2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ning
是指围绕园区主题、数字化管理目标,结合产业空间的标准要求,开展专业的园区发展规划。
3.1.3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是指为园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
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3.1.4 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
是指采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手段,对园区进行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的管理。鼓励
园区投资运营单位面向全球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商和商业模式,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3.1.5 园区服务Park service
是指采用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手段,面向园区提供物业服务、商业服务、企业服务、创新服务、创
业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品牌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集合。
3.1.6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ance
是指以信息安全手段,使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园区资产、人员及运行秩序的措施。
3.1.7 产业发展Industrial development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又包括产业总体。
3.2 缩略语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GV:自动导航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RGV:轨道导向车辆(Rail Guided Vehicle)
BIM;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4 文件的类别
本文件为标准化指导文件,用于推进低效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提升工业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和
3
品牌影响力,为园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产业功能区的高质量发展,为工业
园区、工改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5 总体架构
图1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框架
6 评价指标
6.1 发展规划:
6.1.1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指标应关注:根据园区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及制度。需要明
确主题、有可量化和考核的目标、具体措施。
6.2 数字基础设施
6.2.1 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指标应关注:
a)有线网络。包括:
1)园区通信管网:园区主要道路应建成通信管网资源,主要建筑或接入点密集的建筑应设置通信
管网专用的引上孔井或引上钢管。
2)园区光缆网:园区各建筑物应采用全光网络接入,保证光纤到楼层,鼓励光纤到桌面。
3)有线网络服务:园区可提供的有线网络服务包含但不限于:宽带接入服务、互联网专线接入服
务、专网数据专线接入服务、虚拟专网服务、固定电话服务等。
b)无线网络。包括:
4
1)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办公场所、厂房等区域应实现公众移动通信信号全覆
盖。
2)园区5G网络:鼓励园区逐步实现5G信号全覆盖,重点深化5G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工业级CPE等
技术在园区的应用。
3)园区Wi-Fi网络:园区人流密集区域宜实现Wi-Fi网络覆盖。
4)物联网:鼓励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主要厂房、车间等应用需求旺盛的区域铺设NB-IoT、LoRA等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支撑智能制造应用。
6.2.2 通信保障机房
通信保障机房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应建设通信保障机房,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维护和安全
保障的需求。
6.2.3 专用监控中心
专用监控中心评价指标应关注:
a)专用场地:园区应设置独立的物理区域作为监控中心。
b)集中管控:监控中心应实现园区各视频设备、音频设备、环境灯光等控制设备的集中管控。
c)应用集成:鼓励有条件的园区监控中心实现园区各系统的统一门户管理和权限认证,以及运营管
理、功能服务、组织保障、产业发展等相关数据的统一可视化展示
6.2.4 数据资源中心
数据资源中心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园区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利用相应数字化平台实现园区内部数
据的采集、汇聚、共享、分析服务,实现园区与外部的数据交换。鼓励园区和云服务商共同搭建园区云
或者行业云,为园区企业提供云服务。
6.2.5 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评价指标应关注:
a)园区园貌呈现:鼓励园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
M)等数字化手段,开展三维园区建模,提供数字孪生全览图。
b)集成服务平台:鼓励搭建园区统一的集成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内各子系统与地理信息平台的融合,
达到园区内各信息化应用子系统汇聚的可视化、智能化。
c)统一发布平台:园区应在主出入口、主要建筑物周边、室内大厅等公共区域关键位置设置电子显
示设备。园区发布设备须接入园区监控中心的集中管控系统,实现各电子显示设备内容的同步统一发布
和异步单独发布。
d)大数据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探索与所属镇街各部门开展数字资源实现汇集,实现产业链、
创新链、供应链、贸易流通链等数据汇聚与融合应用。鼓励对园区内数字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推动
5
园区、企业、政府数据联动,直观掌握园区运行情况。围绕产业园区分析、研判、预警及辅助决策等需
求,探索形成区域“工业大脑”(园区管理数字化平台)。
6.2.6 共性基础设施共性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关注:共性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园区建设
数字化、智能化的仓储(立体仓、共享仓)、园区内物流(AGV、RGV等)、消防、排污、排气等共性基
础设施。
6.3 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6.3.1 综合安防
综合安防评价指标应关注:
a)视频监控:园区内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园区出入口、园区交叉路口、建筑物主出入口、消防
通道、门厅、电梯、机房、餐饮消费等公共区域配置摄像头,摄像头画质应达到高清水平。视频监控系
统应实现画面切换、摄像头控制、录像回放等功能。视频数据存储时间不短于30天,并使用园区各类网
络将视频数据汇聚到视频监控系统。鼓励视频监控系统对人员活动、行为情况进行AI分析和预警,并与
安防系统联动。
b)报警装置:园区应在园区出入口、园区边界等区域安装报警装置,对园区内贵重资产、越界区域
进行24小时主动监控,一旦出现贵重资产离开指定范围、标签脱离、信号消失,或有人越界等异常情况
实现自动报警。
c)资产管理:园区应建立资产管理系统,满足园区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标准化接入,并具备资产
基本信息管理、巡检签到、巡检排班、统计分析等功能。
d)门禁管理:园区人员出入口应安装门禁设备,配置门禁管理软件,统一集中对门禁设备、人员标
识、权限和报警进行管理。
6.3.2 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评价指标应关注:实现对消防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实时预警,并将相关预警信息
推送至相关人员。实现消防设备相关数据信息上云管理。实现在监测到险情发生时,具备规范的警情层
层推送(巡查层、管理层、负责层)处理流程确保火灾的快速有效处置。
6.3.3 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评价指标应关注:
a)设备监控:鼓励园区建设统一的楼宇管控系统,集成智能空开终端,实现对楼宇配电、给排水、
电梯、空调等建筑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远程集中管控。
b)展示屏幕:鼓励有条件的园区设置展示屏幕,展示建筑各楼层信息、特色产业、各项实时数据等
信息。
6.3.4 能耗监控
6
能耗监控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应安装能源监控系统,对园区内水、电、燃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进
行实时采集和监控。有条件园区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智慧能源管理,为园区企业提供用能安全、节能、
减碳、降费等支撑。
6.3.5 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评价指标应关注:
a)智能控制:应实现对园区内照明设备的定时控制,鼓励利用感光、声音、红外等设备实现感应控
制。
b)智能灯杆:鼓励使用智能灯杆,集成园区照明、广播、通信基站、应急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6.3.6 智能充电
智能充电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应在停车场功能区域布置一定比例的自助智能充电设施,为新能源
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6.3.7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应关注:
a)绿色低碳。包括:
1)清洁能源:园区是否使用清洁能源如: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
2)碳数据管理及服务:是否提供园区内碳排放、碳足迹、企业碳资产的可视、可管、可预测的核查
数据。
3)资源循环利用:是否构建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以及矿产、建材、原材料等资源的循环利
用处置等管理制度。
b)环境管理。包括:
1)环境监测:园区应设置空气质量以及废水、废气和噪音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公布,相关污
染监测数据应连接即时在线监控管理平台。建立污染物排放预警系统,通过对异常指标监控精准定位异
常排放企业或预警突发情况。
2)固体废物管理:在园区出入口、园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场所内外、地磅处、工业固体废物
利用处置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地磅处还应安装车辆识别系统,并与在线监控管理平台联网。对于园
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场所还应配备电子称重设备、打印机等设备,并使用在线监控管理平台管理。
3)环境自检自查:在环保重点位置(污染防治设施、固废/化学品储存场所、环境应急设施等)设
置视频监控或物联感知设备,定期自检自查并将数据上传智慧园区环保管理平台。
6.3.8 “一卡通”智能管理
“一卡通”智能管理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园区利用实体卡、虚拟卡、人脸识别等方式建设集人员
出入、车辆出入、电梯使用、生活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一卡通、一账通。
7
6.3.9 应急防控
应急防控评价指标应关注:
a)应急广播:园区可利用微信、广播、大屏等手段,实现应急信息和安全生产信息的实时推送。
b)联动管理:应实现与综合安防、消防等其他系统的联动,鼓励实现与周边园区、政府部门的协同。
c)应急预案:园区应具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应急处置,包括处置办法及
人员向应急点位疏散等措施。
6.3.10 物业服务
物业服务评价指标应关注:
a)远程抄表:园区应安装智能水、电、气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线上自动抄表
b)线上报修:园区应实现线上报事报修、投诉处理、意见反馈等服务。
c)电梯安全:园区应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实现对电梯使用的提前预警、及时报警、远
程协助等功能。
d)访客登记:园区可实现访客信息的登记和出入管理。通过访客预约系统实现一站式处理访客参观
过程中的入园、上楼、Wi-Fi使用等需求。
e)通知公告:园区应通过信息发布渠道发布园区新闻、园区交流、园区活动、反馈建议、问卷调查
等通知公告。
f)智能服务:鼓励园区通过智能机器人等设施完成自主巡逻、视讯交互、语音问答、体温检测、智
能保洁等智能服务。园区鼓励预留智能驾驶系统接入服务。
6.3.11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对园区的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进
行管理,准确掌控园区基础建设、行业投资等项目的完成情况。
6.4 园区服务数字化
6.4.1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应建设基于数字技术的党建服务平台,包含党建动态、地方时政要
闻、基层组织建设等板块,用于园区企业贯彻中央精神、宣传本地时政,指导园区企业建设基层组织队
伍。
6.4.2 电子政府服务
电子政府服务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设置政务服务点,通过线上线下提供政策推动、
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企业税务等政务服务。
6.4.3 公共服务
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设置金融、法务、人才,科技咨询等服务点,提供包括金融咨
询、融资贷款、法务咨询、人才推荐等服务;鼓励园区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在园区设立产业技术研
8
究院、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检验检测、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性平台;鼓励骨干及行业龙头企业等
设立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
6.4.4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创新创业载体在园区布局,重点布局建设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
器、硬核科技“二次开发”实验室、中试共享生产线以及重点产业垂直孵化器等载体。同时园区可提供
共享办公空间及设备,鼓励创新创业。
6.4.5 生活配套
生活配套评价指标应关注:
a)智慧食堂:园区食堂可提供线上预约点餐、线下自助取餐、自动结算、自助充值等服务。园区食
堂应建设食品安全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食品安全并公示,实现食品监管的全程追溯。
b)出行服务:园区内停车场所应安装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出入道闸自动控制、车辆出入自动识别、
视频监控等功能。鼓励利用软件动态反馈园区停车信息,并实现车位规划、引流、预定以及反向引导等
功能。同时应能监测园区内车辆的运行轨迹,对可疑车辆及时告警,减少乱停车的现象。
c)便民服务:鼓励园区配置无人零售超市、智能寄存柜等设施设备提供便民服务。
6.5 信息保障
6.5.1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评价指标应关注:已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
运维管理等内容;园区内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按照行业主管单位要求完成相关备案和年度复测工作,
根据检查出来的问题项进行安全加固;每年对园区安全管理人员开始不低于1次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提高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6.5.2 数据对接
数据对接评价指标应关注:鼓励园区实现自身管理和服务平台与市级管理和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按照全市统一的数据和接口标准,实现与市级平台的数据互通。
6.6 产业发展数字化
6.6.1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应关注:园区实际主导产业与规划产业需一致。
6.6.2 产业匹配
产业匹配评价指标应关注:通过识别采集区域经济数据,实现精准招商、产业链聚集和业态匹配。
园区实现企业用人需求收集,并提供招工用人信息发布服务,建设园区数字化招商门户,提供快捷入住
线上登记、预约、跟踪、监督评价服务。
6.6.3 产业数字化分析
9
产业数字化分析评价指标应关注: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画像及产业链分析,建成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产业大脑作用,实现园区企业信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园区税收、园区产值等信息的可视化分
析展示,对园区智能化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提供指导意见。
7 评价方法
7.1 得分计算
对应评价准则,将采集的证据及满足程度进行对比,按照对应分数进行打分,各项分数之和为最终
得分。
7.2 水平等级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测评指标》参考行业相关标准,自低向高分别为一级(规划级)、二
级(场景级)、三级(平台级)、四级(标杆级),供工改业园区、工改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参考。
一级(规划级,30-60分):园区已制定数字化发展规划,初步完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服
务水平、运营管理水平通过数字化实现初步提升。
二级(场景级,60-80分):在重点领域完成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服务水平、运营管理水
平通过数字化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建设数字化安全保障体系。
三级(平台级,80-90分):已完成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园区支撑数字化平台,具有共
性设施典型应用建设,园区的服务水平、运营管理水平通过数字化实现显著提升,完善了信息安全保障
体系。
四级(标杆级,90-100分):产业规划合理,完成园区数字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数字化、运营管理
数字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建设,有效支撑园区及周期企业数字化发展,具备可参观、可示范的标杆
作用。
10
附录A
(规范性)
中山市工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测评指标








一级要素名





二级要素名称评价指标评价级别




5

发展规划
5

制定园区数字化
发展规划
●明确主题
●可量化和考核
的目标
●具体举措
(5 分)根据园区实际建设情
况制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实施方案及制度。






25

基础网络
6

有线网络( 3
分)
●园区通信管网
●园区光缆网
●有线网络服务
园区通信管网
(1 分)园区通信管网完善覆
盖到楼层;
(0.5 分)覆盖到楼栋;
(0 分)未能完全覆盖;
园区光缆网
(1 分)园区各建筑物均采用
全光网络接入,光纤入户;
(0.5 分)光纤到楼层;
(0.2 分)光纤到楼栋;
有线网络服务
(1 分)实现园区网络基础建
设,提供有线网络服务如宽带
接入服务、互联网专线接入服
务、专网数据专线接入服务、
虚拟专网服务、固定电话服
务。
(0.5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能提供相关服务
无线网络( 3
分)
●公众移动通信
网络
●园区5G 网络
●园区Wi-Fi 网
络(
●物联网
公众移动通信网络:
(0.5 分)园区公共区域和企
业办公场所、厂房等区域应实
现公众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
到99%(含)以上
(0.2 分)覆盖比例达到95%
(含)-99%
(0 分)覆盖比例未达到95%
园区5G 网络:
(1 分)园区5G 信号覆盖率
达到90%以上
(0.5 分)园区5G 信号覆盖
率达到85%(含)-90%
(0 分)覆盖比例未达到85%
园区Wi-Fi 网络:
(1 分)园区人流密集区域如
展厅、食堂,会议场所等Wi-
Fi 网络全覆盖。
( 0.5 分) 部分区域网络覆
盖。
11
( 0 分) 没有园区Wi-Fi 网
络。
物联网:
(0.5 分)园区能够提供NBIoT
、LoRA 等物联网设备接入
环境。
(0 分)没有建设
通信保障机

3

通信保障机房●通信保障机房
(3 分)已设置不间断电源设
备、空调设备、监控设备通信
机房的园区
(2 分)已设置部分设备
(0 分)有规划未建设
专用监控中

4

监控中心
●专用场地
●集中管控
●应用集成
( 4 分) 已设置专用监控中
心,面积在50 平方米(含)
以上
( 3 分) 已设置专用监控中
心,面积在25-50 平方米之间
( 2 分) 已设置专用监控中
心,面积在0-25 平方米之间
(0 分)有规划未建设
数据资源中

3

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源中心
(3 分)利用相应数字化平台
实现园区内部数据的采集、汇
聚、共享、分析服务,实现园
区与外部的数据交换。
(2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实现
基础平台
5

基础平台
●园区园貌呈现
●集成服务平台
●统一发布平台
●大数据平台
园区园貌呈现
( 0.5 分) 开展三维园区建
模,提供数字孪生全览图。
集成服务平台
(1.5 分)搭建园区统一的集
成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内各子
系统与地理信息平台的融合,
达到园区内各信息化应用子系
统汇聚的可视化、智能化。
统一发布平台
(1.5 分)在主出入口、主要
建筑物周边、室内大厅等公共
区域关键位置设置电子显示设
备;发布设备接入园区监控中
心的集中管控系统,实现各电
子显示设备内容的同步统一发
布和异步单独发布。
大数据平台
(1.5 分)实现数据汇聚、外
部数据联动、数据分析应用的
平台。
共性基础设

4

共性基础设施●共性基础设施
(4 分)建设基于数字化、智
能化的物流、仓储、消防、环
保等共性基础设施。
(2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实现
运35 综合安防4 综合安防●视频监控(覆视频监控-覆盖水平:
12









分分盖水平和AI 分
析能力)
●报警装置
●资产管理
●门禁管理
(0.8 分)在园区出入口、园
区交叉路口、建筑物主出入
口、消防通道、门厅、电梯、
机房、餐饮消费等公共区域关
键位置设置监控摄像头全覆
盖。
视频监控-AI 分析能力:
(0.2 分)视频监控具备AI
分析能力,比如:可对园区管
辖范围人员活动、行为情况进
行实时监控发现可疑情况,可
实现预警联动,并将信息推送
给相关人员等。
报警装置
(1 分)在园区出入口、园区
边界等区域安装报警装置,对
园区内贵重资产、越界区域进
行24 小时主动监控,一旦出
现贵重资产离开指定范围、标
签脱离、信号消失,或有人越
界等异常情况实现自动报警。
(0.5 分)部分功能实现
(0 分)未实现
资产管理
(1 分)满足园区各类物联网
终端设备的标准化接入,并具
备资产基本信息管理、巡检签
到、巡检排班、统计分析等功
能。
(0.5 分)部分功能实现
(0 分)未实现
门禁管理
(1 分)出入口已安装门禁设
备,并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实
现统一集中对门禁设备、人员
标识、权限和报警进行管理功
能的园区。
(0.5 分)部分功能实现
(0 分)未实现
消防管理
4

消防管理●消防管理
(4 分)实现对消防信息进行
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实时预
警,并将相关预警信息推送至
相关人员。实现消防设备相关
数据信息上云管理。实现在监
测到险情发生时,具备规范的
警情层层推送(巡查层、管理
层、负责层)处理流程确保火
灾的快速有效处置。
(2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实现
13
智能楼宇
2

智能楼宇
●设备监控
●展示屏幕
设备监控:
(1 分)园区关键建筑物已建
设统一的楼宇管控系统,集成
智能空开终端,实现了对楼宇
配电、给排水、电梯、空调等
建筑设备的状态监测或远程集
中管控功能的园区
(0.5)实现部分功能的园区
(0)未实现设备监控的园区
展示大屏:
(1 分)设置展示屏幕,展示
建筑各楼层信息、特色产业、
各项实时数据等信息。
(0 分)未建设有展示屏幕。
能耗监控
3

能耗监控●能耗监控
( 3 分) 已建设能源监控系
统,能实现对园区内水、电、
燃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
时采集和监控。
(2 分)实现部分功能的园区
(0 分)未实现能耗监控的园

智能照明
4

智能照明
●智能控制
●智能灯杆
智能控制
(2 分)实现对园区内照明设
备的定时控制,鼓励利用感
光、声音、红外等设备实现感
应控制。
(1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实现
智能灯杆
(2 分)使用智能灯杆,集成
园区照明、广播、通信基站、
应急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1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实现
智能充电
2

智能充电●智能充电
(2 分)园区已在停车场功能
区域设置或已规划了自助智能
充电设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
充电服务,且设置比例占总车
位10%(含)以上
(1 分)占比5%(含)-10%
(0 分)占比5%以下
绿色发展
3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
●碳数据管理及
服务
●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0.5 分)园区是否使用清洁
能源如:光伏发电、风电、生
物质发电等。
碳数据管理及服务
(0.5 分)是否提供园区内碳
排放、碳足迹、企业碳资产的
可视、可管、可预测的核查数
据。
资源循环利用
(0.5 分)是否构建立废纸、
废塑料、废有色金属,以及矿
14
产、建材、原材料等资源的循
环利用处置等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
●固体废物管理
●环境自检自查
环境监测
(0.3 分)园区实时监测空气
质量以及废水、废气和噪音并
接入在线监控管理平台。
(0.2 分)建立了污染物排放
预警系统,精准定位异常排放
企业或预警突发情况。
固体废物管理
(0.5 分)在园区出入口、园
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场所
内外、地磅处、工业固体废物
利用处置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
备,有地磅处的,还应安装车
辆识别系统,并与在线监控管
理平台联网。对于园区危险废
物集中收集贮存场所还应配备
电子称重设备、打印机等设
备,并使用在线监控管理平台
管理。
环境自检自查
( 0.5 分) 在环保重点位置
(污染防治设施、固废/化学
品储存场所、环境应急设施
等)设置视频监控或物联感知
设备,定期自检自查并将数据
上传智慧园区环保管理平台。
“ 一卡通”
智能管理
2

“一卡通”智能
管理
●“一卡通”智
能管理
( 2 分) 已建设智能管理系
统,利用实体卡、虚拟卡、人
脸识别等方式实现人员出入、
车辆出入、电梯使用、园区内
部消费的一卡通管理功能的园

(1 分)实现部分功能的园区
(0 分)未实现智能管理的园

应急防控
3

应急防控
●应急广播
●联动管理
●应急预案
应急广播
(1 分)利用微信、广播、大
屏等手段,实现应急信息的实
时推送。
(0 分)未实现
联动管理
(1 分)实现与综合安防、消
防等其他系统的联动,鼓励实
现与周边园区、政府部门的协
同。
(0 分)未实现
应急预案
(1 分)具备应对各类突发事
15
件的预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
应急处置,包括处置办法及人
员向应急点位疏散等措施。
(0 分)未实现
物业服务
6

物业服务
●远程抄表
●线上报修
●电梯安全
●访客登记
●通知公告
●智能服务
已建设远程抄表、线上保修、
电梯安全、访客智能登记、通
知公告等智能化物业服务的园
区以下每项加一分:
(1 分)远程抄表
(1 分)线上报修
(1 分)电梯安全
(1 分)访客登记
(1 分)通知公告
(1 分)智能服务
项目管理
2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
(2 分)对园区的工程建设项
目、技术改造项目等进行管
理,准确掌控园区基础建设、
行业投资等项目的完成情况。
(1 分)实现部分功能的园区
(0 分)未实现项目管理的园








15

党建引领
2

党建引领●党建引领
(2 分)建设基于数字技术的
党建服务平台,包含党建动
态、地方时政要闻、基层组织
建设等板块,用于园区企业贯
彻中央精神、宣传本地时政,
指导园区企业建设基层组织队
伍。
(0 分)未建设
电子政务服

2

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服务
(2 分)设置政务服务点,通
过线上线下提供政策推动、政
策咨询、项目申报、企业税务
等政务服务。
(0 分)未建设
公共服务
4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
(4 分)设置金融、法务、人
才,科技咨询等服务功能,提
供包括金融咨询、融资贷款、
法务咨询、人才推荐等服务;
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在园
区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
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检验检
测、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性平
台;骨干及行业龙头企业等设
立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等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
机构。
(2 分)部分建设
(0 分)未建设
创新创业
3

创新创业●创新创业
(3 分)创新创业载体在园区
布局,重点布局建设创业苗
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硬核科
技“二次开发”实验室、中试
共享生产线以及重点产业垂直
16
孵化器等载体。同时园区可提
供共享办公空间及设备,鼓励
创新创业。
(0 分)未建设
生活配套
4

生活配套
●智慧食堂
●出行服务
●便民服务
智慧食堂
(2 分)园区食堂可提供线上
预约点餐、线下自助取餐、自
动结算、自助充值等服务。园
区食堂应建设食品安全视频监
控设备,实时监测食品安全并
公示,实现食品监管的全程追
溯。
(1 分)实现部分智慧食堂功
能的园区
(0 分)未实现智慧食堂功能
的园区
出行服务
(1 分)园区内停车场所安装
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出入道闸
自动控制、车辆出入自动识
别、视频监控等功能。
(0.5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能实现
便民服务
(1 分)实现园区配置无人零
售超市、智能寄存柜等设施设
备提供便民服务。
(0.5 分)部分实现
(0 分)未能实现




10

信息安全
6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以下每项加两分:
(2 分)已建立完善的信息安
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运维管理
等内容;
(2 分)园区内的信息系统和
网络系统按照行业主管单位要
求完成相关备案和年度复测工
作;根据检查出来的问题项进
行安全加固;
(2 分)每年对园区安全管理
人员开始不低于1 次安全培训
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事件的
应急响应能力。
数据对接
4

数据对接●数据对接
(4 分)已实现自身管理和服
务平台与市级管理和服务平台
的数据对接或接口预留的园区
(2 分)已预留对接接口,未
对接
(0 分)未预留对接接口的园

产10 产业发展2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2 分)园区实际主导产业与
17






分分规划产业一致性达80%以上
产业匹配
3

产业匹配●产业匹配
(2 分)通过识别采集区域经
济数据,实现精准招商、产业
链聚集和业态匹配
(1 分)园区实现企业用人需
求收集,并提供招工用人信息
发布服务,建设园区数字化招
商门户,提供快捷入住线上登
记、预约、跟踪、监督评价服

产业数字化
分析
5

产业分析
●产业数字化分

(3 分)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
画像及产业链分析,建成产业
综合服务平台。
(2 分)发挥产业大脑作用,
实现园区企业信息、产业规
模、产业结构、园区税收、园
区产值等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展
示,对园区智能化招商引资和
产业布局提供指导意见。
18
参考文献
GB 50314-20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YD/T5097-2001 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1]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4]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5]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6] GB/T 28452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7] GB/T 36333-2018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19
[8] GB/T 33356-2016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9] GB/T 35775《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
[10] GB/T 36621《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
[11] DB31/T 747 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12] DB31/T 920 产业园区服务规范
[13] DB31/T 946 绿色产业园区评价导则
[14] DB37/T 1073 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规范
[15] ISO 9241-210:2010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 Part 210:
Human-cent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6日 10:15: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3961.html
图书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