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342-2025 自动核酸合成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自动核酸合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Nucleic Acid Synthesizers
2025‑11‑05 发布2026‑05‑05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百力格生物科技(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2342—202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梁文(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罗超(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永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林正皓(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人:
黄彦捷(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王丽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王河清(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JF 2342—2025
目录
引言……………………………………………………………………………………… (Ⅱ)
1 范围………………………………………………………………………………… ( 1 )
2 引用文件…………………………………………………………………………… ( 1 )
3 概述………………………………………………………………………………… ( 1 )
4 计量特性…………………………………………………………………………… ( 1 )
5 校准条件…………………………………………………………………………… ( 2 )
5.1 环境条件………………………………………………………………………… ( 2 )
5.2 校准设备及试剂………………………………………………………………… ( 2 )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2 )
6.1 压力示值误差…………………………………………………………………… ( 2 )
6.2 压力泄漏速率(适用于合成腔有保压功能的合成仪) ……………………… ( 2 )
6.3 进样体积误差…………………………………………………………………… ( 3 )
6.4 进样体积重复性………………………………………………………………… ( 3 )
6.5 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 3 )
6.6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 4 )
7 测试结果表达……………………………………………………………………… ( 4 )
8 复校时间间隔……………………………………………………………………… ( 4 )
附录A 不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 ( 5 )
附录B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测定的液相色谱条件示例……………………………… ( 6 )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 ( 7 )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 参考格式………………………………………………… ( 9 )
附录E 压力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0)
附录F 进样体积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1)
Ⅰ
JJF 2342—2025
引言
JJF 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
及定义》和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
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参考了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和GB/T 34797 《核
酸引物探针质量技术要求》等相关技术文件。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 2342—2025
Ⅱ
JJF 2342—2025
1
自动核酸合成仪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固相亚磷酰胺法原理的自动核酸合成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34797 核酸引物探针质量技术要求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规范。
3 概述
自动核酸合成仪(以下简称合成仪) 是基于固相亚磷酰胺法原理的DNA 或RNA
类核酸自动化合成仪器,由反应液递送系统、反应合成腔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按
照计算机控制程序,A、T、C、G 不同碱基经过脱保护、偶联、盖帽、氧化四个步骤
后被依次添加到固体支持物上(通常是可控孔径玻璃),最终核酸从固相载体上切下,
并去除保护基,得到目标核酸。在核酸合成过程中,合成腔和管道的压力控制、试剂
的进样体积等量化指标对最终核酸合成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核酸的纯度和相对分子质
量(以下简称分子量) 相对误差是评估合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4 计量特性
合成仪的计量特性,如表1 所示。
表1 合成仪的计量特性
计量特性
压力示值误差
压力泄漏速率
进样体积误差
进样体积重复性
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注:以上技术指标不用于合格判别,仅供参考。
技术指标
±4%FS
≤0.5 kPa/min
±4 μL
≤2%
±0.05%
≥75%
JJF 2342—2025
2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温度:(15~30) ℃。
5.1.2 相对湿度:≤65%。
5.2 校准设备及试剂
5.2.1 压力标准器:测量范围大于或等于被检合成仪压力表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不大于±0.5 kPa。通常要求具有加压功能, 如果没有加压功能, 需要配置压力泵
辅助。
5.2.2 分析天平:天平准确度为Ⅰ 级,分度值不大于0.1 mg。
5.2.3 秒表: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 s。
5.2.4 温度计:(0~30) ℃,分度值0.1 ℃。
5.2.5 液相色谱仪:须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性重复性≤1.0%,
定量重复性≤3.0%。
5.2.6 质谱仪:质量准确性≤0.5 u。
5.2.7 其他辅助设备及配套试剂:
a) 辅助设备:三通及导压管等;
b) 配套试剂:乙腈、甲醇、二异丙基乙胺、六氟异丙醇,均为分析纯。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压力示值误差
压力标准器通过导压管和合成仪的压力仪表相连,若压力标准器不含加压功能,
需要配备压力泵等压力发生器。在合成仪压力仪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或工作压力点
附近),均匀选取不少于3 个示值误差测量点。测量时,由零点均匀缓慢加压至所选的
最小测量点,记录读数,如此依次测量直至最大测量点,再缓慢降压直至零位。按公
式(1) 计算压力示值误差。
Δp = p - ps (1)
式中:
Δp——压力示值误差,kPa;
p ——待测压力仪表示值,kPa;
ps ——压力标准值,kPa。
6.2 压力泄漏速率(适用于合成腔有保压功能的合成仪)
压力标准器通过导压管和合成腔相连,对合成腔充压,使其压力达到合成仪正常
工作时的压力,停止充压,持续1 min,通过观察压力标准器的压力变化量来评价合成
腔的压力泄漏速率S。按公式(2) 计算压力泄漏速率S。
JJF 2342—2025
3
S =
δ
t (2)
式中:
S——压力泄漏速率,kPa/min;
δ——1 min 合成腔压力的变化量,kPa;
t ——时间,此处为1 min。
6.3 进样体积误差
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乙腈的进样管道为例,设定进样体积为200 μL,启动仪
器,在进样管道出口用已称重的洁净离心管收集乙腈,收集完成之后,采用分析天平
称重,根据实验温度及附录A 不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将乙腈的质量换算成体积,重复
测定6 次。根据公式(3)、公式(4) 和公式(5) 计算进样体积误差ΔV。
Vi =
m2 - m1
ρt
(3)
-V
=1n
Σi
= 1
n
Vi (4)
ΔV = V0 --V (5)
式中:
Vi ——第i 次进样体积测量值,μL;
m2 ——第i 次测量离心管和乙腈的质量,mg;
m1 ——第i 次测量离心管的质量,mg;
ρt ——实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mg/μL,不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参见附录A;
V0 ——进样体积设定值,此处为200 μL;
-V
——6 次进样体积的算术平均值;
n ——重复测量次数,此处为6;
ΔV——进样体积误差。
6.4 进样体积重复性
采用6.3 中的测量方法重复进样和检测6 次, 按照公式(6) 计算进样体积的重
复性。
RSD =
Σi
= 1
6 (Vi- ) -V 2
5 -V
× 100% (6)
式中:
RSD——相对标准偏差,%。
6.5 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合成仪合成核酸序列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T,使用质谱仪测
JJF 2342—2025
4
定合成核酸的分子量。宜先通过色谱分离后再进入质谱检测,质谱推荐采用电喷雾电
离,负离子模式,具体实验条件参见GB/T 34797 附录B,其他能实现同等分析能力和
质量分辨率的质谱仪或质谱检测条件也可使用。本规范指定的核酸合成序列分子量为
7 784.26。按公式(7) 计算合成的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ME = OM - 7 784.26
7 784.26 × 100% (7)
式中:
ME ——相对误差;
OM——检测值。
6.6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采用液相色谱仪对6.5 中合成的核酸进行纯度测定,具体实验条件参见附录B,计
算目标序列核酸的峰面积占合成产物总峰面积百分比,得出合成的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7 测试结果表达
测试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测试记录格式见附录C。
经测试的仪器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 1071—2010 中5.12 的要求,校准
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D。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JF 1059.1 的要求评定,压力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E,进样体积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F。
8 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 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
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
确定复校时间间隔。
JJF 2342—2025
5
附录A
不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
不同温度下1 kg 乙腈的体积按公式(A.1) 计算:
V20= Vt[1+ α (20- t )] (A.1)
式中:
V20——20 ℃时1 kg 乙腈的体积,L;
Vt ——t 温度条件下,1 kg 乙腈体积,L;
α ——乙腈的体积膨胀系数,0.001 37/℃。
可推导出公式(A.2):
V20
Vt
=
m
Vt
m
V20
=
ρt
ρ20
= 1+ α (20- t ) (A.2)
式中:
ρ20 ——20 ℃时乙腈的密度,0.782 2 g/cm3;
ρt ——t 温度条件下乙腈的密度,g/cm3。
因此,不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按公式(A.3) 计算:
ρt= ρ20- k (t- 20) (A.3)
式中:
k——乙腈的温度校准系数,0.001 072 g/cm3·℃-1。
JJF 2342—2025
6
附录B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测定的液相色谱条件示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进行纯度检测,条件如下:
1) 色谱柱:经过钝化后适合核酸分析的C18 柱,1.7 μm,2.1 mm×100 mm;
2) 进样量:60 μg/mL,进样体积:10 μL;
3) 流动相A:0.075% 二异丙基乙胺(DIPEA),1.5% 六氟异丙醇(HFIP);流
动相B:甲醇;
4) 柱温:75 ℃;
5) 梯度洗脱:洗脱时间15 min;具体洗脱梯度设置见表B.1。
表B.1 核酸纯度测定的液相色谱洗脱梯度
时间
min
0.0
1
10
11
12.4
12.5
15
注:色谱柱可采用等效的C18柱。
溶剂A
%
85
82
75
10
85
85
85
溶剂B
%
15
18
25
90
15
15
15
流速
mL/min
0.3
0.3
0.3
0.3
0.3
0.3
0.3
JJF 2342—2025
7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
送校单位
仪器型号
制造厂商
环境温度
校准人
技术依据
主要
测量
设备
名称/型号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检测日期
相对湿度
核验人
检定/校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
1. 压力示值误差
压力仪表名称
压力标准值/
kPa
压力仪表示值/
kPa
示值
误差/kPa
扩展不确定度/kPa
(k=2)
2. 压力泄漏速率
压力初始值
压力泄漏速率
kPa 压力最终值
kPa/min
kPa 压力变化量kPa
3. 进样体积误差和重复性
乙腈密度: mg/μL
校准项目
质量m2 mg
质量m1 mg
体积Vi μL
进样体积平均值/μL:
进样体积误差/μL:
进样体积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μL (k=2):
进样体积重复性RSD/%:
检测1 检测2 检测3 检测4 检测5 检测6
JJF 2342—2025
8
4. 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标准值实测值相对误差/%
5.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峰面积百分比/%
JJF 2342—2025
9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 参考格式
校准结果
1. 压力示值误差
压力表名称压力标准值/kPa 示值误差/kPa 扩展不确定度(k=2) /kPa
2. 压力泄漏速率
压力泄漏速率/ (kPa/min):
3. 进样体积误差和重复性
进样体积误差/μL:
进样体积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k=2) /μL:
进样体积重复性/%:
4. 目标序列核酸分子量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5. 目标序列核酸纯度
纯度/%:
以下空白。
第×页共×页
JJF 2342—2025
10
附录E
压力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E.1 测量模型
Δp = p - ps
式中:
Δp——压力示值误差,kPa;
p ——待测压力仪表示值,kPa;
ps ——压力标准器示值,kPa。
E.2 不确定度来源
a) 压力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b) 被测压力仪表估读引入的不确定度。
E.3 不确定度的计算
E.3.1 压力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 ps )
根据压力标准器的检定证书,准确度等级为0.05 级的压力标准器,量程范围的最
大允许误差为0.35 kPa, 假设在量程范围内压力标准器的压力值符合均匀分布,
u ( ps )= 0.35 kPa÷ 3 ≈ 0.21 kPa。
E.3.2 被测压力仪表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 p )
被测压力表的最小分度值为0.69 kPa,u ( p )= 0.69 kPa ×15
÷ 3 ≈ 0.08 kPa。
E.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E.1。
表E.1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符号
u ( ps )
u ( p )
不确定度来源
压力标准器
被测仪器估读
标准不确定度/kPa
0.21
0.08
E.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p)= u2 ( ps )+ u2 ( p)。
E.6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仪器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Δp)=k×uc(Δp)=0.5 kPa
JJF 2342—2025
11
附录F
进样体积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F.1 测量模型
ΔV = 200 -
m2 - m1
ρt
式中:
ΔV——进样体积误差,μL;
m2 ——离心管和乙腈的质量,mg;
m1 ——离心管的质量,mg;
ρt ——实验温度下乙腈的密度,mg/μL。
F.2 不确定度来源
a) 进样体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b) 天平称量准确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c) 测量过程中乙腈密度随温度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
F.3 不确定度的计算
F.3.1 进样体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V )
设定进样体积为200 μL, 进样体积重复测量6 次, 测得值如下(单位: μL):
199.9,198.5,198.9,192.5,199.0,191.2,根据公式(F.1) 计算测量重复性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u (-V )=1.55 μL。
u (-V )=
Σi
= 1
n (Vi- ) -V2
n - 1
n
(F.1)
F.3.2 天平称量准确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 m )
根据电子天平检定证书可知,天平称量范围为0~50 g 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 mg,
按均匀分布进行评定, 取k= 3 , 则天平称量一次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5 mg
3
≈
0.29 mg。乙腈的质量需要通过两次称量获得,因此u (m)= 0.292+ 0.292 mg≈ 0.42 mg。
F.3.3 称量过程中乙腈密度随温度变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 ρt )
称量乙腈重量时, 乙腈温度为(20±0.2) ℃, 乙腈密度随温度的变化量最大为
0.000 22 g/mL, 按照均匀分布, 取k= 3 , 则称量时密度变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 ( ρt)= 0.22 mg/mL
3
≈0.128 mg/mL=0.000 128 mg/μL
JJF 2342—2025
12
F.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F.1。
表F.1 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符号
u (-V )
u ( m )
u ( ρt )
不确定度来源
进样体积测量重复性
天平称量准确性
乙腈密度变化
标准不确定度
1.55 μL
0.42 mg
0.000 128 mg/μL
F.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 ΔV = u2 ( ) -V + u2 (m)+ u2 ( ρt) ≈1.61 μL
F.6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核酸合成仪进样体积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ΔV)=k×uc (ΔV)≈3.3 μL

评论